【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保障和行动指导。坚定“四个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坚定“四个自信”同时,实现坚决将改革进行到底和坚持改革正确方向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献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已达到全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科学阐释,为国运长盛长青提供了坚如磐石的可靠保证。
1.2.2.4 访视者交流 由社区护士联系和组织出院患者,由本院专科护士主持,逢单月进行1次访视者交流会,于当月的第2个星期三下午14:00举行,组织病友及家属们进行疾病诊治、康复和自我护理知识的探讨和经验交流,请术后时间较长的患者现身说法,交流经验和体会,使患者及其家属将学到的健康知识和技术能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往什么方向走呢?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必须回答好。”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是什么?第二,如何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下去?坚定“四个自信”在这里起到什么样的重大作用?第三,坚定“四个自信”与将改革进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成就伟业的保障、推进工作的航标。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首先建立一个能够发挥全局性、决定性、长远性作用的根本制度,再以此为根基开展各项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最终成大业。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解决的最重要、最根本问题,就是沿着什么方向前行,即我们奠基于什么制度、走什么道路来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确保这一制度永不变色、这一道路永不偏向?
[16]A Chinese city renowned for its business acumen battles to recover from a financial crisis.(2016-06-11)
正如列宁所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社会意识在依赖于社会存在的同时,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既可以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是消极的阻碍作用。其中,先进的社会意识由于其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代表着人们进步的要求,故而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由一系列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所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它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深得人民拥护。治理国家,制度是根本,然而,没有科学的治理体系和高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集中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并指明它们为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坚定“四个自信”:国家治理现代化永葆正确方向的根本思想保障
在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千秋大业,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考虑这个问题,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 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也就是我经常说的,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只讲第二句,不讲第一句,那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把“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根本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都必须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开。二是鲜明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各方面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坚持才是完整、全面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的经典论断,极大地凸显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正确方向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则明确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和《公报》的要求深刻揭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永葆正确方向与坚定“四个自信”的内在关联,指出坚定“四个自信”是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方向的根本思想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道路自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理论自信”强调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理论;“制度自信”则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文化自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2)新型电网规划体系的核心是处理与分析各种各样的多源异构数据。建设电网规划数据信息库是十分关键的,数据库能够整理并存储大量数据,数据库的工作支撑是先进的内存计算技术和索引机制,能够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有四个:清洗修正(即查找错误数据并对其进行修正),特征提取(即对不同类型的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关联分析(即分析不同类型数据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挖掘预测(即依据数据相关性来预测未来的数据)。而根据以往的和现有的数据来分析与预测未来的数据体现的正是大数据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习近平总书记的概括与总结,充分展现了全体党员、全国人民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同时,实现坚决将改革进行到底同坚持改革正确方向有机统一的决心和毅力。
坚定“四个自信”:实现坚决将改革进行到底与坚持改革正确方向的有机统一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永葆正确方向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保障和行动指导。具体而言,全体党员、全国人民只有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信心满满地看准、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进而坚定不移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下去、发展开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才能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头脑清醒、态度鲜明、意志坚定地保持改革前进中的强大定力,在强有力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同时,又确保其始终沿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们不能自觉坚定“四个自信”,甚至缺乏“四个自信”,必将受到在当今世界各个角落都广泛存在的“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强力影响,加之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屡遭苦难、长期落后于西方而在一部分国人心中产生的民族自卑和文化自卑,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就会习惯性地眼睛向西看,不在中国大地上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制度,而是热衷于“西天取经”,自觉不自觉地走向“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其结果必将使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事业遭遇挫折、陷入困顿,半途而废、南辕北辙,甚至出现颠覆性错误。由此一来,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便无从实现,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便沦为空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也就自然落为一句空话。在这一大是大非面前,全党同志、全国人民的头脑更要特别清醒、眼睛更要特别明亮,要始终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状态。
从哲学上讲,坚定“四个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坚定的“四个自信”,就不可能有全党全国人民坚决地将改革进行下去的勇气和决心。同样,离开不断深化改革并日益取得的实效,“四个自信”也不可能真正、彻底、持久地坚定起来。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把坚定“四个自信”和不断深化改革统一起来,实质是“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要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
不言而喻,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总体上特色鲜明、优势巨大、富有效率,深得人民拥护。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当然,也应看到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还不是十全十美、成熟定型的。面对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由此,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坚定“四个自信”,不是自我满足,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通过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使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完善的同时,既不断巩固发挥制度优势,又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助推新时代国家治理再升级。
转眼间,已经到了11月下旬,北方的阵阵寒风中充斥着冬天的味道。万众瞩目的第十九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已经在宁波落下帷幕,这也意味着复合肥的冬储市场将由此进入关键阶段。今年的肥市变幻莫测,上下游对后市的走向都感到十分迷茫,盼望着能从此次磷复肥产销会中得到些许指引,对未来市场走势作出大致判断。以往年的经验看,磷复肥产销会结束以后,复合肥企业将会召集经销商共同商议冬储政策。今年也不例外,以云图控股为代表的部分企业纷纷召开了经销商峰会,还有很多企业也已经将会议安排提上日程,正在积极筹备当中,相信各大企业的冬储政策近期都将陆续出台。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不会出现和存在完全相同的国家制度,也不会出现和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地区的制度模式和治理体系。每一个国家的制度、模式和治理体系都是基于本国自然环境、历史传承、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长期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富有活力、优势巨大,就是因为它是从我国的自然环境、历史传承、文化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未来要继续发展壮大,也还必须深深扎根于我国的自然环境、历史传承、文化传统。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制度。”只有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最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预定目标。当然,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我们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定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西方国家的优秀成果,并将其消化吸收转化成我们自身的结构和因素,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囫囵吞枣、邯郸学步,更不能西方化、资本主义化。“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告诉我们,不考虑、不顾及本国的实际情况和本国人民的意愿情感,盲目地照搬照抄别国的制度、模式、治理体系从来不会成功,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成为别人的笑柄和自身的痛处。正是基于这样的自觉意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而且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刚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所长,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特聘教授,四渡赤水干部学院特聘教授)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思想政治研究课题“高校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内在统一研究”成果】
责编/孙娜 美编/李祥峰
标签:制度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国家论文; 自信论文; 体系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政治论文;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人民论坛》2019年第31期论文;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思想政治研究课题“高校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内在统一研究”成果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