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圣人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圣人,儒家,孟子,庄子,道家,良知,多元论。
圣人观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马镜涵[1](2019)在《从先秦儒道的圣人观内涵看有情无情之辩》一文中研究指出圣人观是中国哲学体系中特有的观念,先秦时期是圣人观的形成阶段,是后世该问题的发展基础,本文从先秦时期儒道圣人观的内涵入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构有情无情之辩。(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8期)
刘笑非[2](2019)在《圣人可学而至——宗教多元论视野下的阳明心学“圣人”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宗教多元论的理论为依据,考察阳明心学对"圣人"的具体阐释。首先,从本体论的方面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与常人之心在本体上是相同的,都是与终极天理合而为一的,这是其圣人可学而至的基础。而圣人高于常人之处在于其心的发用,也就是良知本体的彰显,不受私欲障蔽。其次,从功夫论的方面看,阳明强调圣人在"生知"方面有优势,但常人依然可以通过"学知"的方式达到圣人的高度。而且指出了圣人之间在才能上有差别,从而为循序渐进地学习圣人提供了可能性。最后,从道德践行的角度,阳明认为圣人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个人的自我修养,另一方面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忧国救民的道德实践。阳明还进一步强调了圣人以"万物一体"为道德实践的标准,并指出了阳明的"圣人"观对佛教的包容态度。(本文来源于《王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敏光[3](2019)在《庄子“圣人”观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圣人”是先秦时期诸子都密切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在他们各自思想处呈现的向度各异。先秦道家的“圣人”观为老子所首倡,后经庄子深入阐释变得更为宏阔。考究庄子的“圣人观”须在其整体思想意涵基础上,以多重向度加以深究。“圣人”在老子哲学思想中既是世间每个(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1-22)
李旭[4](2019)在《道中庸而极高明:论王阳明良知学圣人观的双重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心之良知之谓圣"是明儒王阳明基于其良知学的新圣人观。王阳明的良知概念经历了一个从伦理层面到生存论、宇宙论层面深化扩展的过程,与之相应他的圣人观也有一个发展丰富的过程,在"人伦之至"这一基本含义中融摄了聪明睿智的智性维度,最终迈入了"赞天地之化育"的至诚至圣境地。因此,王阳明基于其"良知"思想的圣人观具有道中庸和极高明的双重维度。学界通常根据阳明及其后学"见满大街都是圣人"的话头认为阳明心学将儒家圣人观念通俗化平民化了,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够全面。(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苏晓冰[5](2018)在《从知识到德性:阳明对“知识化”圣人观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理学的话语体系中,"圣人"从历史概念转变为一个哲学概念,不同于以往对具体个人的关注,理学对"圣人"所例示的人性之普遍性特征加以特别关照。到了明代的阳明学时期,"成圣"的主题得以继续。阳明的相关思考依照于朱子学而起,后朱子学时代中"格物"说中所蕴含的知识化的倾向愈加凸显,而阳明在"格竹"实验中发现,倘若"人皆可以成圣"是真命题,那么,在知识上无法建立起普遍性或确定性,就此引发对于成圣问题的重新思考。阳明承继了理学从人性的普遍特点来切入圣人观的基本态度,并自"格竹"的失败经历后开始意识到,知识无法建立起这种德性的确定性。不仅如此,缺少了正当性担保的实践活动还将流入功利主义,进而可能导致人类基本生存秩序或价值系统的崩塌。经由此,阳明试图将知识化圣人观转变到德性的维度上来。(本文来源于《原道》期刊2018年01期)
王新宇[6](2018)在《“天理”、圣人与学者——朱子“圣人观”的基本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子理学所昌明之基本要义,在于"圣人之学","学为圣人"则为其唯一目标,圣人作为中国传统"天人之学"的中枢,同时牵涉到天与人两方面。说朱子的"圣人观",则一定需要明白在其学术定义之下天与人的关系。具体来说,则是"天理"、圣人与学者叁个方面。圣人上同于"天理",下贯于庶类,而为最高之人格典型。朱子学也在这一"圣人观"的基本建构下得以确立其基本精神,此皆因为理学之根本目标在于"学为圣人"而已。(本文来源于《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徐亚豪[7](2018)在《心之良知是谓圣——王阳明对圣人观的全新定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圣人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一般包括德性与事功两个方面。王阳明的圣人观可谓独树一帜,用全新的视角诠释出圣人的内涵,单纯以道德成就作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唯一标准,阐明学问的方向在于内在德性的自我实现,剔除了知识、技能、事功等规定,以精金喻圣,认为人人胸中有个圣人。成圣的根据便是内心的良知,只要将心中本有的良知推扩、实现出来,便是圣人。(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魏衍华[8](2018)在《孟子的“圣人”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崇"圣"、树"圣"与祭"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孟子继承与弘扬此前文化中的"圣人"观思想,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圣人"观:一是从超越时空的角度说,圣人是"百世之师"者;二是从自我超越的角度说,圣人是"与我同类"者;叁是从社会道德伦理教化的角度说,圣人是"人伦之至"者。孟子有关"圣人"观的阐述,其基础是人性学说,同时也为其人性学说提供强有力的佐证。(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焦鸣冬[9](2018)在《论孟子的君臣观和圣人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对于儒家思想的君臣观提出了新的理论,不再机械地把君王看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是根据君王的所作所为去分析认识君臣关系。君臣关系应以仁义为基础,同孔子以来儒家单纯的忠君思想相比,是非常大的进步。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圣人观并将其具体化,并积极为圣人辩护辟谣,将圣人由理想化状态变成了现实的人,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21期)
邓梦军[10](2017)在《庄子圣人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思想中的"圣人",犹如当时的君子,具有"德""位"两重性。庄子批评的"圣人"不是儒家所谓的"圣人",而是当时窃国大盗一类的"诸侯"。庄子赞成的"圣人",也不是儒家认可的"圣人"。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源于对"道"的不同理解。与一般认识不同的是,庄子并不反对"仁义",而是反对儒家"提倡仁义",也就是反对儒家将仁义口号化、工具化。庄子这种主张,可以引申为反对以仁义作为一种谋取私利的手段强加给其他国家,从而造成被强加国家的社会奔溃与秩序混乱。庄子也看到了儒家王道治国的缺陷所在,而这种缺陷所带来的痛苦与烦恼一直压迫着他。于是庄子转向了他所追求的逍遥境界,从而背离了儒家提倡的圣人观念并创造了新的"圣人"观。换言之,出于对儒家王道治国困境的担忧,庄子最终走向了逃避现实、追求单纯精神逍遥的道路。(本文来源于《原道》期刊2017年02期)
圣人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宗教多元论的理论为依据,考察阳明心学对"圣人"的具体阐释。首先,从本体论的方面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与常人之心在本体上是相同的,都是与终极天理合而为一的,这是其圣人可学而至的基础。而圣人高于常人之处在于其心的发用,也就是良知本体的彰显,不受私欲障蔽。其次,从功夫论的方面看,阳明强调圣人在"生知"方面有优势,但常人依然可以通过"学知"的方式达到圣人的高度。而且指出了圣人之间在才能上有差别,从而为循序渐进地学习圣人提供了可能性。最后,从道德践行的角度,阳明认为圣人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个人的自我修养,另一方面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忧国救民的道德实践。阳明还进一步强调了圣人以"万物一体"为道德实践的标准,并指出了阳明的"圣人"观对佛教的包容态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圣人观论文参考文献
[1].马镜涵.从先秦儒道的圣人观内涵看有情无情之辩[J].青年文学家.2019
[2].刘笑非.圣人可学而至——宗教多元论视野下的阳明心学“圣人”观[J].王学研究.2019
[3].王敏光.庄子“圣人”观解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4].李旭.道中庸而极高明:论王阳明良知学圣人观的双重维度[J].浙江学刊.2019
[5].苏晓冰.从知识到德性:阳明对“知识化”圣人观的反思[J].原道.2018
[6].王新宇.“天理”、圣人与学者——朱子“圣人观”的基本建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
[7].徐亚豪.心之良知是谓圣——王阳明对圣人观的全新定义[J].阴山学刊.2018
[8].魏衍华.孟子的“圣人”观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
[9].焦鸣冬.论孟子的君臣观和圣人观[J].长江丛刊.2018
[10].邓梦军.庄子圣人观研究[J].原道.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