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应型注射成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氨酯,力学,尼龙,数值,正交,轻量化,碳化硅。
反应型注射成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瑶[1](2019)在《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氨酯注浆修复结构物的效果好坏不仅取决于聚氨酯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两者的复合的力学性能更是密不可分。本文为了更好地研究聚氨酯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反应注射成型的方法制备试件,对聚氨酯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叁点弯曲试验。同时,在试验前后对试件进行微观电镜扫描试验,对其在试验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为了更直观认识各因素对聚氨酯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影响程度,采用灰色理论,计算各因素对聚氨酯混凝土的压缩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的灰关联度。结果显示,各因素影响聚氨酯混凝土压缩强度的灰关联度排序为:试件密度>M_料/M_总>集料间隙率>集料级配。各因素影响其抗弯拉性能的排序为:集料级配>M_料/M_总>试件密度>加载速率>集料间隙率。在单轴压缩试验中,本文基于混凝土经典模型,针对单粒径聚氨酯混凝土提出叁阶段模型;基于损伤理论,针对密级配聚氨酯混凝土提出理论力学模型。叁阶段模型具有参数少,易于使用的优势,理论力学模型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在叁点弯曲试验中,单粒径聚氨酯混凝土和密级配聚氨酯混凝土的荷载与挠度都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为了描述聚氨酯混凝土的细观力学行为,本文基于蒙特卡洛法建立随机骨料模型。该模型赋予聚氨酯可压碎泡沫模型,赋予集料塑性损伤模型。在聚氨酯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和叁点弯曲试验的数值分析中,进一步验证了其应力主要集中在聚氨酯和集料的界面过渡区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沈春银,丁焰强,沈晓华,周云飞,谢涵广[2](2018)在《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厚度效应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加工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叁维模腔的厚度对加工过程中体系温度、转化率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温度、转化率及结晶度存在厚度效应。入模初期表层温度较高,约24s后呈现由表面层向中心层的逐渐递增分布;体系各层温升高至极值后呈现由表面层向中心层转化率递增、结晶度递减分布。片材厚度增大会使体系的极值温度升高、升至峰值温度的时间延迟、峰温变宽甚至出现高温平台期;厚度变化不影响单体聚合完全所需时间,但中心层的转化率最大上升速率出现的时间相应地延迟,由2mm时的约40s增至10mm时的约72s。表面层的结晶度不受厚度影响,但中心层结晶时间随厚度增大而显着延长,由2mm时的约238s延长至10mm时的约491s。(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8年12期)
鲁玉凡[3](2018)在《LFI反应注射成型生产设备、工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长玻纤维增强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设备。通过高压发泡机和玻纤切割输送系统实现双组分聚氨酯原料和玻纤的充分混合湿润,注入模具经高压加热反应成型。使用本设备生产的增强型聚氨酯制品玻纤含量可达20%~40%,具有轻质量,极高的抗拉强度和冲击强度等优点。由于一次注射成型的特点,避免了后期的加工过程,节省原材料成本、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可节约20%~30%的成本。(本文来源于《第二届聚氨酯材料汽车应用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12-04)
沈春银,丁焰强,周云飞,谢涵广,戴干策[4](2018)在《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的数值模拟与工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atlab软件对叁维薄层模腔内尼龙6的反应注射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反应速率常数(K_0)、物料入模注射温度(T_0)和模腔壁面温度(T_w)对反应加工体系的温度、单体转化率与产物结晶度的影响,并对工程特征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K_0的增大,体系的温升幅度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完全聚合所需时间缩短,体系开始结晶的时间提前,而完成结晶所需时间差别不大。随着T_w的升高,体系的温升幅度增大,聚合加快,单体完全转化所需时间显着缩短,结晶完全所需时间延长;但T_w<150℃时,提高T_w会使结晶开始时间提前,而T_w> 150℃后则延迟。T_0对体系温升幅度、单体转化和结晶行为的影响不大。工程分析表明,单体转化与聚合物结晶适宜匹配的K_0的范围为90×10~4~110×10~4s~(-1),T_w的范围为145~155℃,从能耗角度考虑,T_0应尽可能地低。(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8年08期)
乔新峰,杨维成,付宏伟,罗勇[5](2017)在《聚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双环戊二烯(PDCPD)是采用反应注射成型(RIM)工艺制备的一种新型热固性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韧性与刚性双重力学性能,聚双环戊二烯正成为取代某些传统材料(PP、PE等)的新型高抗冲材料。综述了PDCPD的聚合机理、材料特点及性能、材料应用与改性研究,展望了PDCPD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上海塑料》期刊2017年04期)
薛健,张毅,齐文斌,赵朝阳[6](2016)在《超高硬度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超高硬度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的制作过程。结果表明,该产品拉伸强度在43.7 MPa,撕裂强度在127.4 MPa,伸长率在86%,最终硬度在邵D88。(本文来源于《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八次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7-30)
张钊[7](2016)在《注射成型反应烧结SiC及B_4C/Si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具有抗氧化、抗热振、耐磨损、高热导率及高强度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高温阀件、热交换器、辐射管等零件的生产。目前,零部件产业逐渐朝着精密化、微型化、形状复杂化及自动化方向发展,而传统陶瓷成型技术难以满足这一发展要求。陶瓷注射成型技术是在聚合物注塑成型和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成型工艺,借助有机体系优异的流变性能,实现了复杂形状零件的近净尺寸成型,该工艺具有产品质量一致性好、自动化程度及效率高等优势,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陶瓷零部件精密成型技术。本文系统研究了SiC粉体装载量、颗粒级配、炭黑含量及有机组分配比对喂料流变性能和坯体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混炼条件、注射参数、脱脂条件和烧成工艺对反应烧结SiC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粉体装载量为70 vo1.%,陶瓷粉体组成为93 wt.%SiC(SC1:SC2=2:1)-7 wt.%C,有机体系含量为30 vo1.%(60 wt.%PW-20wt.%HDPE -20wt.%EVA), SA为陶瓷粉体的1.5 wt.%时,喂料流变性能满足注射成型工艺的要求,所制备的SiC坯体性能具有尺寸精度和强度高等优点。最佳的混炼和注射参数为:混炼温度140℃,混炼时间60 min,注射温度175℃,注射压力100 MPa,注射速度5 g/cm3。采用溶剂脱脂和热脱脂相结合的方式,更能有效快速的脱除坯体内有机成分,较为合理的脱脂条件是以叁氯乙烯为溶剂,分别在40℃萃取6 h和50℃萃取4 h,随后在N2气氛下进行热脱脂,最高脱脂温度为450℃;脱脂后坯体在真空炉中以1-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1720℃,保温2h进行烧结。所制备的反应烧结SiC陶瓷样品的密度、硬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3.01 g/cm3、26.2 GPa、321.59 MPa和4.16 MPa-m1/2。研究了反应烧结B4C/SiC复合材料的注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装载量为65 vo1.%,陶瓷粉体组成为63 wt.%SiC-30 wt.%B4C(BC1:BC2=3:2)-7wt.%C,有机体系含量为35 vol.%(60 wt.%PW-20 wt.%HDPE -20 wt.%EVA), SA为陶瓷粉体的1.5wt.%,PVP为B4C和C含量的4 wt.%o时,喂料具有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充模性能,B4C/SiC成型坯体具有较高的强度。研究了不同B4C含量对烧结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B4C含量20-35wt.%范围内,随着B4C含量增加,试样密度逐渐下降,硬度逐渐上升,而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当B4C含量为30 wt.%时,试样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有最大值,分别为308.74 MPa和4.67 MPa·m1/2;当B4C含量为35 wt.%时,试样密度有最小值为2.88 g/cm3,硬度有最大值为34.3 GPa。与反应烧结SiC陶瓷相比,反应烧结B4C/SiC陶瓷具有密度更低、硬度和韧性更高的特点,可以用于轻质人体防护装甲的制备。(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21)
张钊,张玉军,龚红宇,李文杰,翟彦霞[8](2016)在《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注射成型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碳化硅(Si C)和炭黑(C)为原料,以石蜡(PW)、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有机载体,以硬脂酸(SA)为表面改性剂,研究了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注射成型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陶瓷粉体含量为80 wt%,有机载体以PW:HDPE:EVA:SA=9:3:3:1的比例,加入量为20 wt%,混炼1 h后,在100 MPa注射压力注射成坯,采用两步法脱脂,于真空烧结炉内1720°C下保温2h烧结,可获得结构致密的碳化硅陶瓷试样,其显气孔率为0.18%,密度为2.96 g/cm~3,抗弯强度达到290 MPa,断裂韧性值达到4.14MPa·m~(1/2),硬度达到21.6 GPa。(本文来源于《现代技术陶瓷》期刊2016年01期)
王磊[9](2016)在《基于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的客车仪表台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在追求客车舒适性与安全性的同时,对于客车绿色环保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客车的重要内饰件仪表台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如何开发出绿色环保、低成本且高性能的客车仪表台成为汽车内饰件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某公司的客车仪表台为研究对象,对仪表台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客车仪表台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危害、材料成本较高、材料性能不足及成型质量缺陷等方面。并据此提出本文的仪表台开发目标:环保、低成本、高性能及高质量。其次,从开发目标出发对客车仪表台的增强材料进行选择,通过试验对黄麻毡、黄麻编织布、碳纤维网格布和玻纤毡四种材料的分析对比发现,黄麻毡增强复合材料符合环保和低成本的要求,同时能满足仪表台的基本性能要求,并可通过纤维表面改性处理显着提高黄麻毡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可以选择黄麻毡作为仪表台的增强材料。再次,由于黄麻毡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客车仪表台的材料性能,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纤维含量、浇注量和在模时间对仪表台材料性能的影响变化趋势和显着性水平,并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得到了一组合理的影响因素组合。最后,为规范客车仪表台在实际生产中的工艺设置,确保仪表台具有较好的成型质量,本文利用CAE软件对仪表台的充模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仪表台的成型质量缺陷,并优化了浇注轨迹和模具温度。(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1-01)
翟文,何金迎,甄建军,陈青香[10](2015)在《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特点,并对几种不同的类型的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介绍(包括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工艺、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工艺、长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工艺、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并介绍了反应注射型聚氨酯材料在汽车工业轻量化方面中的应用发展。(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5年11期)
反应型注射成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加工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叁维模腔的厚度对加工过程中体系温度、转化率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温度、转化率及结晶度存在厚度效应。入模初期表层温度较高,约24s后呈现由表面层向中心层的逐渐递增分布;体系各层温升高至极值后呈现由表面层向中心层转化率递增、结晶度递减分布。片材厚度增大会使体系的极值温度升高、升至峰值温度的时间延迟、峰温变宽甚至出现高温平台期;厚度变化不影响单体聚合完全所需时间,但中心层的转化率最大上升速率出现的时间相应地延迟,由2mm时的约40s增至10mm时的约72s。表面层的结晶度不受厚度影响,但中心层结晶时间随厚度增大而显着延长,由2mm时的约238s延长至10mm时的约491s。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应型注射成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瑶.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2].沈春银,丁焰强,沈晓华,周云飞,谢涵广.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厚度效应的数值模拟[J].工程塑料应用.2018
[3].鲁玉凡.LFI反应注射成型生产设备、工艺及应用[C].第二届聚氨酯材料汽车应用大会论文集.2018
[4].沈春银,丁焰强,周云飞,谢涵广,戴干策.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的数值模拟与工程分析[J].工程塑料应用.2018
[5].乔新峰,杨维成,付宏伟,罗勇.聚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的研究进展[J].上海塑料.2017
[6].薛健,张毅,齐文斌,赵朝阳.超高硬度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的合成[C].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八次年会论文集.2016
[7].张钊.注射成型反应烧结SiC及B_4C/Si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6
[8].张钊,张玉军,龚红宇,李文杰,翟彦霞.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注射成型工艺研究[J].现代技术陶瓷.2016
[9].王磊.基于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的客车仪表台的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16
[10].翟文,何金迎,甄建军,陈青香.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