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辽宁省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110003
摘要:德育是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的德育是学生的精神引领,学生在德育文化建设与熏陶中不断的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德育建设是每个德育工作者的最基本任务,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命运,也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几个角度阐述了的德育的重要性及工作途径。
关键词:德育建设校园文化德育方法和途径
德育教育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达到开启心智、教化人心、塑造性格、陶冶情操、培养人生向上价值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的性格由依附走向独立,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鞭策。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琢磨品质、锤炼意志、培养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建设中,通过哪些途径进行德育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有所领悟是德育建设的关键,所以作为现代教育中的德育工作者应该思考怎样让德育教育真正的走入学生的内心,真正的将德育教育从外化转为内化,从形式走向内心。
传统的德育教育在今天看来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大多数学校的德育教育以书本教育为主,德育课的教育没有和校园主体以及学生主体相融合,造成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恐惧与厌烦心理,德育没有真正做到和学生实际相结合。说教和理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所以传统德育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现代德育的关键是要和时代融合,在德育教育中加入现代因素,以人为关怀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魅力。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灌输”走向“对话”。作为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德育方法,交往对话的方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和采纳,熏陶教育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题方式,并逐渐成为新时期德育实践的主要方式和方法。所以作为德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变原有的德育教育方法,使德育教育和新时代接轨。
一、改变固有的德育课堂教育
中职德育和普通学校的德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它不应该以应试为主,而应该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为目标,所以应该转变德育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德育课堂真正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教育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思考,要改变以往的教师上课一本书一支笔的情况,把实践带入到课堂中去。为了实现德育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我们应积极创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人施教,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其优势互补,发挥其整体功能,从而实现德育教学效果最优化。真正做到“德育即课堂,课堂即德育”。
二、建设校园文化,做到“一言一行是德育,一草一木见心灵”
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尤为重要,通过校园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社会和企业的熏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通过展示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企业文化,了解和认识企业,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可以为将来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
1.物质文化引导的环境教育。美丽优雅、清洁舒适、宽敞明亮的校园能使人心境愉悦;高大美观、新颖别致的教学楼能使人充满自豪;各种体育、文娱设施能让人身心活跃,积极向上。这样的环境带来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学生耳濡目染,会自觉去珍爱它,并乐于在这大好时光中努力进取,茁壮成长。这是文化的魅力,是美的引力。
2.精神文化引领的同化教育。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将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赋予文化生命,赋石壁、砖壁生命,让墙壁“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在学校的各处都有这样的温馨的提示:“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青草如茵。”、“珍惜一份绿,留于千人赏。”、“学校是我家,洁净靠大家。”……这些亲切的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可以布置优秀的企业家和毕业生事迹展台,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企业文化,了解自己的未来,树立自己的未来目标。建设企业文化长廊展现特色: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作用,通过文化长廊展示优秀企业核心思想和管理理念。
3.主题活动引领的自我教育。学校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还可以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四月份“安全活动月”,五月份“队列广播操比赛”,九月份“庆祝教师节”,十月份“祖国颂诗朗诵”,十二月“冬季小型竞赛”……从而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给予学生更美好的人生,而不是通过说教让学生感到对生命的束缚,所以真正的德育教育绝不是强制和说教的结合,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结合多种途径进行实践活动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