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母细胞瘤论文-陈慧敏,殷一铭,赵晓宁

小儿肾母细胞瘤论文-陈慧敏,殷一铭,赵晓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儿肾母细胞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肾母细胞瘤,超声检查,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小儿肾母细胞瘤论文文献综述

陈慧敏,殷一铭,赵晓宁[1](2019)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小儿肾母细胞瘤(WT)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提高超声在该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WT患儿中,选取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病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在术前对患儿进行超声检测,将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29例患儿中,单侧和双侧发病分别为27例、2例;在肾盂、肾实质和肾盏内发现肿块,形状为分叶状、团块状;囊性、囊实性以及实性分别为3个、25个、3个,其中有6个瘤体内出现斑点状钙化;超声显示低速高阻血流信号,共有7例患儿伴发血栓,其中,下腔静脉血栓3例,同侧肾静脉血栓4例。结论通过超声检测,可了解WT的相关情况,并可准确诊断出下腔静脉血栓和肾静脉血栓,可为临床WT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陈永江,周亮,卓晖,李强[2](2019)在《不同基因表达与小儿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3型β微管蛋白编码基因(TUBB3)及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与小儿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回顾性收集38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标本(A组)和癌旁组织标本(B组)。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对组织标本中TOPOⅡαmRNA、TUBB3 mRNA及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分析TOPOⅡα、TUBB3及ERCC1基因表达与小儿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A组TOPOⅡα、TUBB3及ERCC1高表达率较B组均显着升高(P <0. 01)。TOPOⅡα在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患儿中的高表达率较Ⅰ~Ⅱ期者明显升高,表明TOPOⅡα高表达率与小儿肾母细胞瘤病理分期有关(P <0. 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患儿中TUBB3高表达率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 0. 05); ERCC1在病理类型为预后不良型患儿中的高表达率较预后良好型的患儿明显升高,且ERCC1在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患儿中的高表达率较Ⅰ~Ⅱ期者明显升高,表明ERCC1高表达率与小儿肾母细胞瘤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均密切相关(P <0. 05)。结论 TOPOⅡα、TUBB3及ERCC1在肾母细胞瘤患儿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且TOPOⅡα高表达率患儿病理分期有关,ERCC1高表达率与患儿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均密切相关,提示其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武永忠[3](2019)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手术、放疗、化疗等几种,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程、病情不同为您详解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帮助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早日战胜疾病。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经腹腔手术,检查对侧肾和肝脏,如有可疑肿瘤,须取活体组织检查。有血运障碍的瘤组织较软而脆性大,易于破溃,操作应轻柔,以免肿瘤被挤破(术中肿瘤破溃、局部复发机会较未破溃多一倍)。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WTS)提出切除肾蒂或主动脉、腔静脉旁淋巴结并不能改变预后,但(本文来源于《抗癌之窗》期刊2019年03期)

任鹏,梁春强,张旭辉,王小乐,孔丽丽[4](2019)在《RGS4蛋白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成年人相比,小儿出现肾癌的可能性较低,据相关资料显示未成年人出现肾癌的概率在0.5%以下~([1]),并且与成人肾癌相比,小儿肾癌在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病理类型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不同~([2])。为探究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RGS4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本研究以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肾母细胞瘤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得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05期)

冯力,涂昊[5](2019)在《小儿肾母细胞瘤化疗前后SCC-Ag、CYFRA21-1、β_2-MG水平检测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儿肾母细胞瘤化疗前后SCC-Ag、CYFRA21-1、β_2-MG水平检测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小儿肾母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SCC-Ag、CYFRA21-1、β_2-MCG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SCC-Ag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SCC-Ag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CYFRA21-1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CYFRA21-1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β_2-MG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β_2-MG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儿肾母细胞瘤患者中SCC-Ag、CYFRA21-1、β_2-MG指标水平比正常人群高,治疗后其水平降低,SCC-Ag、CYFRA21-1、β_2-MG可用于间接反映小儿肾母细胞瘤患者的疾病预后情况。(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9年01期)

苏颜颜,高洁,李佳佳[6](2019)在《家庭护理干预对小儿肾母细胞瘤治疗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腹膜后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在儿童约为7.8/100万[2]。手术及手术前后化疗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化疗不良反应的出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严重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出现在化疗后第7~10天[3],此时患儿已出院在家。因此,家庭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儿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4]。为贯彻优质护理服务理(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王莉娟,刘芳[7](2018)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分析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9月22日~2018年8月8日收治入我院的肾母细胞瘤患儿4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实施包括术前护理、麻醉期护理和术后护理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分析。结果 476例肾母细胞瘤患儿无发生术后感染;476名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9.58%。结论通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和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患儿没有发生术后感染,同时护理满意度非常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广泛推广。(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30期)

白明,张敬悌,王盛兴,张高峰,陈伟[8](2018)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及生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小儿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评价不同因素对其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86例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86例患儿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0.7~5.8岁,平均(2.09±0.90)岁。术前化疗65例,直接手术21例,手术完整切除82例。随诊2~165月,中位随访时间53(2~165)月。死亡15例,1年、3年、5年的预期总生存率分别为91.6%、80.4%、80.4%。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与生存率有关(P<0.01)。术前化疗患儿生存率高于未化疗患儿(P<0.05),3岁以下患儿生存率高于3岁以上患儿(P<0.05)。结论术前化疗及早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提高肾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本文来源于《现代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张信起,王宁,张寅丰,白现花[9](2018)在《低剂量CT在小儿肾母细胞瘤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肾母细胞瘤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可疑肾母细胞瘤小儿7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各35例。低剂量组预设扫描参数80kV(患儿体重<15kg)、100kV(患儿体重≥15kg),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常规剂量组预设扫描参数120kV/200mA,扫描序列包括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延时期。低剂量组采用混合迭代算法重建,常规剂量组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记录并计算每例扫描的总剂量长度值及有效剂量值,对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门脉期CT轴位图像进行测量并计算图像噪声及信噪比,由甲乙2位医师对70例患儿所有CT图像行双盲评价。将病理、手术、经验性治疗和CT等结果的综合诊断为确诊比较2组诊断的确诊率。结果低剂量组比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信噪较常规剂量组增高(P<0.05),2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位医师同时对70例患者图像质量评分进行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经综合性诊断确诊,2组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在小儿肾母细胞癌检查中,通过应用自动管电调节技术,优化扫描参数,采用迭代重建算法,低剂量组比常规剂量组的辐射剂量大幅度减低,完全保证图像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袁寅莲,张箐箐,董斐婷[10](2018)在《围手术期程序化综合干预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围手术期程序化综合干预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1例肾母细胞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39),两组患儿均接受开腹肾脏切除术,对照组患儿围手术期予以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程序化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应激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儿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VA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Cor、ACTH、IL-6水平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均有切口感染、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程序化综合干预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应用效果肯定,能够减轻患儿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儿恢复。(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小儿肾母细胞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3型β微管蛋白编码基因(TUBB3)及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与小儿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回顾性收集38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标本(A组)和癌旁组织标本(B组)。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对组织标本中TOPOⅡαmRNA、TUBB3 mRNA及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分析TOPOⅡα、TUBB3及ERCC1基因表达与小儿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A组TOPOⅡα、TUBB3及ERCC1高表达率较B组均显着升高(P <0. 01)。TOPOⅡα在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患儿中的高表达率较Ⅰ~Ⅱ期者明显升高,表明TOPOⅡα高表达率与小儿肾母细胞瘤病理分期有关(P <0. 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患儿中TUBB3高表达率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 0. 05); ERCC1在病理类型为预后不良型患儿中的高表达率较预后良好型的患儿明显升高,且ERCC1在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患儿中的高表达率较Ⅰ~Ⅱ期者明显升高,表明ERCC1高表达率与小儿肾母细胞瘤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均密切相关(P <0. 05)。结论 TOPOⅡα、TUBB3及ERCC1在肾母细胞瘤患儿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且TOPOⅡα高表达率患儿病理分期有关,ERCC1高表达率与患儿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均密切相关,提示其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儿肾母细胞瘤论文参考文献

[1].陈慧敏,殷一铭,赵晓宁.小儿肾母细胞瘤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9

[2].陈永江,周亮,卓晖,李强.不同基因表达与小儿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3].武永忠.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J].抗癌之窗.2019

[4].任鹏,梁春强,张旭辉,王小乐,孔丽丽.RGS4蛋白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5].冯力,涂昊.小儿肾母细胞瘤化疗前后SCC-Ag、CYFRA21-1、β_2-MG水平检测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

[6].苏颜颜,高洁,李佳佳.家庭护理干预对小儿肾母细胞瘤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9

[7].王莉娟,刘芳.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

[8].白明,张敬悌,王盛兴,张高峰,陈伟.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及生存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8

[9].张信起,王宁,张寅丰,白现花.低剂量CT在小儿肾母细胞瘤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

[10].袁寅莲,张箐箐,董斐婷.围手术期程序化综合干预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应用效果[J].癌症进展.2018

标签:;  ;  ;  ;  

小儿肾母细胞瘤论文-陈慧敏,殷一铭,赵晓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