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务实有效的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着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先生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马耀东[1](2021)在《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历史教学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历史解释素养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2019年起,辽宁等省(市)第一批执行修订后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使用统编的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模块成为全体高中生的共同基础课,同时新高考改革也不断推进,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性不断突出。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新理念的条件下,加强对于历史解释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综合历史解释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发现,历史解释素养综合了历史学科诸素养,以理解为基础,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方法的要求。当前,课程标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水平划分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多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可以结合历史学科能力层级结构与SOLO分类理论,从思维复杂程度提出一种新的优化方案,更好地推动可测量的素养体系建立。中外历史纲要模块的教学和统编教科书的使用给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实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对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解释素养培养情况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和教师对新课程和新教科书基本表示认同,但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实情况并不如学生自评的乐观,教师的备课任务也大大增加,教科书纲要式的表述方式、庞大的知识体量与核心素养落实的矛盾不断突出。当前,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要以历史解释素养为核心,统合学科诸素养设计教学目标,并进行合理的内容整合。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梳理教科书,理解基本史实,对历史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思考,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因果关系为核心进行问题引领,创设有利于历史理解的情境,开展有效的史料教学,突破核心概念,逐步使学生达到历史解释素养水平2及以上的要求。在课后教师可以开展名词解释训练和历史论证练习,开展相关历史学科活动,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进一步巩固提高。教师也应当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专业素养,开展史学阅读,提高讲述能力。基于以上策略,以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为例进行了以历史解释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本课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教学时间紧张与课程内容容量过大之间的矛盾,较好地落实了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任慈[2](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徐刚[3](2020)在《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思想渊源,丰富中国法律思想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中国现代法律教育起源于近代中国在移植西方法律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性变革,初步形成于国民政府制定法体系完善后的30年代末期。孙晓楼是中国第一位系统研究近代法律教育,并出版国内第一本法律教育专着《法律教育》的法学家,被吴经熊誉为“研究法律教育的开路先锋”,被美国学者康雅信(Alison W.Conner)誉为“出色的法律教育家”。《法律教育》涵盖了法律教育领域里的几乎全部内容,包括法律教育之意义和目的、两大法系法律教育之比较、师资队伍与设施保障、入学条件与课程设置、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律实践教学、法律夜校与法律研究院等。因而,有学者认为孙晓楼是民国时期“专门法学教育体系”的建构者,并在“中国法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研究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体系、实践过程、作用发挥、历史价值等方面,对于当今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我国法学教育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如何走以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如何创新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如何廓清跨学科知识体系对未来法学教育的影响等。孙晓楼正是在类似的时代更迭、论争不断的历史背景下,建构出全面系统的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其探讨和论证过的内容有:法律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政治责任;在法律国际化过程中如何保持好本国法律教育的民族性、社会性;法律人才应当时刻关注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主张从最开始的提高入学资格入手,到培养环节中以高水平教授、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来共同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等。论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法律社会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包括法制环境、地域背景、学术氛围以及个人因素。“自主性”特征明显的国民政府法制建设,在建成以“六法全书”为代表的具有中国品质的近代法律体系后,更加需要一批既深谙西方法律文明,又从小熏陶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下的本土法学家来深入推进法制建设。他们不但能更好地适应法律自主性变革,而且能更加有力地强化法律变革的自主性。阻碍民国司法独立的掣肘性因素在于法律人才的匮乏,此外,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充实进新式司法机构和运转司法。时代最前沿、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吸引了大批法科留学生留沪工作和优秀律师执业团体的形成。他们共同成为私立法政院校的优质师资,客观上促进了上海法律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接受过西式法律教育并于20年代崭露头角的第二代法学家,不但能够运用西方法律去改造中国传统法律,将汉语语境下的中国法律推向一个新高度,而且经常性地开展法律思想大讨论和多领域的法律实践活动。孙晓楼长时间倾注于东吴法学院教书育人,精心编纂两期法律教育专号,也深受东吴师生法律教育思想的启发和影响,通过自己的精深研究,系统化的法律教育思想得以最终形成。深刻阐释了孙晓楼关于法律教育的主要思想理念。任何理论体系必然都有其独有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引,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自不例外。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源自于对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空谈式的理论教育、士大夫式的绅士教育、功利式的个人主义教育、盲从式的洋化教育等问题的关注和改进。关于法律教育的意义,他认为关系到国家法治的前途,并希望办理中国高等教育的人能特别注意到,因不切国情而妨害国家民族性发展的大学教育中的问题;希望办理法律教育的人能将法律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杜绝短期功利思想和行为;希望法学界注意到法律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尽心竭力地研究法律教育。关于法律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是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的法律人才。关于什么是法律人才,他认为要具备法律学问、法律道德、社会常识。针对当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知识轻实践、对外国理论缺乏甄别、对德育重视不够、对社会科学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推行理实并重制、改革课程体系、编写优质教材、改变讲授方式、加强品行培养、增强对理论法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研究等具体举措,对于当今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依然具有较多启示意义。重点研究了孙晓楼关于民国法律教育的制度设计。孙晓楼从法律国际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实并重制、法律研究方法、法律课程编制等四个方面,对民国法律教育进行了制度设计。在法律国际化进程中,法律教育要立足本民族文化和本国社会实际,为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在比较借鉴大陆和英美两大法系法律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来改善中国法律教育。理实并重制,既有法律人才培养不适应废除领事裁判权需要和为缓解法律张力而培养具有较高司法智慧、司法技巧的法律人才等历史背景,又有以例案研究等四点关键之举来实现理论学科和实验学科相配合等系统内涵,具有较强的历史进步性。偏于理论的、狭义的、分析的研究方法存在通病,而在社会法学派崛起之后,法律的研究方法出现倾向于实际的、广义的、功用的研究之趋势。在详细考察12所国内外着名大学法律课程的基础上,不但研究得出沿用至今的课程编制五项原则,而且提出应添设法律伦理学、会计学、理论法学等三门课程的观点,切实针对时弊,符合当时历史阶段要求,至今仍具颇多启发意义。深入研究了孙晓楼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孙晓楼从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初始环节的入学门槛把控、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的高水平教授、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保障的设施设备等三个方面对法律人才培养进行质量控制。受美国和东吴法学院“精英化”法律教育的影响,针对不合格学生充斥法律学校的时弊,提出一方面要限制学生人数,来达到以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去选择人才和方便教师集中培养学生的效果;另一方面以提高入学资格来代替延长学习年限,保证学生在学习法律前应当修完9门基本科目。主张教育部限制学生人数的整顿措施,应当考虑各个学校的历史、已往的成绩、不同学科的强弱程度、学校本身经济情况等因素,避免一刀切。针对位置不稳、四处兼职的教授现状,主张以身许学的专任教授是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通过俸给的提高、位置的保障、课目的限制、时间的限制和生活的改善,来崇养“国士式”教授。法学图书馆、模型法庭、讨论室、法律救助社是保障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设备支撑。着重研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实践展开。孙晓楼在担任东吴法学院副教务长、朝阳学院院长时期的法律实践,既是其法律教育思想的折射与印证,又是其实践智慧的充分展现。以论着的形式阐释比较法研究令人信服的理由,试图说服政府减少对东吴法学院比较法教学的干预,并指出比较法研究之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中国法。特色鲜明的比较法教学给东吴法学院带来了充足的生源、良好的就业、星光闪耀的律师群体和司法官群体等巨大实际效益。长期在一批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教师群体指导下的东吴模型法庭课程,克服了长期理论灌输之弊病,训练了学生法律推理、法律论辩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对东吴法学院法律教学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担任朝阳学院院长期间,积极推行理实并重制,聘请司法经验丰富的法学家组成司法组教务委员会,引进模型法庭并适当增加比较法课程,补强了朝阳学生短于法律实践的弱项。孙晓楼是在中国添设法律研究院的最早极力主张者之一,也阐释了法律夜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存在的理由及改进对策。全面研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价值。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深刻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当代价值。与同时代主要法学家相比,孙晓楼从推动和实现国家法治的高度出发,以更加宏大的系统性思维站在理论建构者的视角,综合运用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建构民国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参加国民政府教育部修订法律学系科目表工作,对在全国范围开设法学基本科目必修课、比较法课程以及遵循其主张的课程编制五大原则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法律教育思想对朱家骅任教育部长时期的宏观法律教育政策产生了不少启发和影响。担任东吴法学院副教务长时期,始终坚守比较法教学,积极推动模型法庭和图书馆建设。抗战期间担任朝阳学院院长,克服筚路蓝缕的办学困境,竭尽所能地四处聘来阵容齐整的高水平教授队伍,实行严格的学分制度、考试制度和奖惩制度,取得了招收法科研究生的新突破,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治校成果。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对于进一步明确当今法学教育宗旨和定位,如何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如何构建法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如何开展好跨学科教育,如何将法律伦理学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如何改进法学研究方法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都具有较多的经验启示和较强的借鉴意义。
沈思芹[4](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甘云燕[5](2020)在《历史解释素养下“历史纵横”栏目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统领下的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目前已陆续在各省市投入使用。在该教材中,不仅正文容量增加,辅助文栏目的结构与内容也更趋新颖和多元。本文选取《中外历史纲要》中“历史纵横”栏目为研究对象,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对此栏目内容、功能与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中外历史纲要》中的“历史纵横”栏目在数量、形式和内容上,相比于人教版中的此栏目,具有适度性、通俗性和时代性的新特点,在功能和应用方面与教材中其他辅助栏目相比,地位犹显独特且重要。通过分析编者对“历史纵横”栏目设计的初衷,总结出该栏目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补充正文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功能。但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任务的繁重和教学时间的有限,该栏目的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笔者从史料的选取与解读、特定情境的创设、“神入”教学着手,结合教材内容对“历史纵横”栏目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通过落实以上策略,在为学生营造积极学习氛围,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上有一定意义,特别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丁俊[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变化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历史教科书作为开展历史教育的重要媒介,体现着国家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和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历史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影响着其具体内容的组织和选择,关系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关系到教学是效果与质量。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和结构展开研究,对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在高中历史教科书变化发展的漫漫长路中,其编写体例和结构也不断发生着演变,在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上呈现出“由单一结构向综合化结构发展”“由中外分编、中外合编向新型中外合编发展”的发展演变趋势。而在编写结构上,则体现为:在继承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多元化发展,在栏目的设置上从以学科为本位向以学生为本位变化。综观引起教科书体例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其主要受各个时段的课程观、基础教育理念以及其他国家及地区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经验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出版使用的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编写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历史教科书。新版教科书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新课改核心理念,紧密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新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在体例与结构的设计上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倡导转变学习方式,进入由“教本”向“学本”转变的成熟阶段。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投入使用,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挑战。依据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与结构的内在规律,给出教师一些新版教科书的使用建议,力图指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把握教科书,发挥出历史教科书的最佳效用,对于落实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钱婉君[7](2020)在《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儒敏,当代着名的文学史家、教育家。自投身于语文教育事业以来,温儒敏始终强调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的阅读教学理论主张丰富了我国阅读教学理论成果,为学校有效实施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与指导。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温儒敏相关文献,系统梳理温儒敏的阅读教学观,并分析其对当代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论文首先介绍了温儒敏的学习、从教与实践经历,分析了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形成因素。其次阐述了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核心理念,明确语文与阅读、阅读与阅读兴趣、语文教师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再次系统梳理了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内容体系,包括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以及阅读评价等内容。在阅读教学基本目的方面,从“培养能力”和“养性”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在阅读教学基本内容方面,阐述了他对阅读教学的阅读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看法;在阅读教学基本方法方面,分析了他提出的分级阅读教学法和“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在阅读评价方面,从评价维度和评价方式两个角度展开论述。最后基于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基本目的、内容、方法与阅读评价分析了其对当代中小学阅读教学的启示。随着“统编本”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温儒敏作为教材总主编,其阅读教学观对以“统编本”语文教材为主要依托的中小学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应树立“成绩”与“发展”并行的教学目的观;在阅读教学内容方面,应平衡课内外阅读的地位,落实阅读方法的教授;在阅读教学方法方面,应充分发挥“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作用,以“统编本”教材为载体,搭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在阅读教学评价方面,应强化阅读评价意识,构建完善成熟的阅读评价体系。
袁鑫[8](2020)在《三十年来高中历史教科书“洋务运动”专题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文中认为历史教科书是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学生探索历史世界的窗口,通过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历史事实的讲述,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分析历史、评价历史的意识,也使学生在使用历史教科书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育与历史教科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9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正式在北京等6个省市投入使用,标志着历史教科书由“一纲多本”到“一纲一本”的跨越,新版教科书的使用与掌握等一系列问题也非常值得思考,本文从1990年开始到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大规模使用的四个版本历史教科书出发,探索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知识点的设置、体例与结构与编写理念的变化以及历史教科书系统的发展变化,总结各版本历史教科书的优势与特色之处,对于新版本历史教科书的使用提出建议。本文分别从六个部分入手进行了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对比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从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作了相关介绍。第二部分是对以“洋务运动”为主要探究对象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进行比较研究,对于1990年以来4部主要的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总体上呈现为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重视,以及对于历史教科书育人功能的突出,新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对于旧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是从教科书课文系统与课文辅助系统出发对于四个版本历史教科书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了课文系统中体例结构、内容设计、知识点选取的变化,同时对于课文辅助系统中课文导入、插图、习题以及旁设中的不同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了高中历史教科书逐渐重视对学生分析与探索的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第四部分是对于第三部分内容的深入整理与分析,得出了逻辑性与科学性的增强、教科书结构系统的优化以及对语言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等变化。第五部分主要是结合作者在2019年下半学年的实习经历,分别采取问卷与访谈方式对于师生对历史教科书的认识与建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最后还结合了本文所研究总结的优势与特色以“洋务运动”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第六部分是对于高中历史教科书发展的反思以及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使用建议,文中提出了高中历史教科书实现了由“教本”到“学本”的转变,并对于新时期的师生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提出了建议。
唐毅[9](2020)在《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中江县为例》文中提出乡土课程资源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以来,它的开发与利用越发受到专家学者和历史教师的关注与实践。中江历史悠久,境内历史遗迹遗址、历史名人、优秀民俗文化众多,这为在历史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提供了充分的资源条件。通过将中江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个案进行研究,以探寻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的方式、途径与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从调查现状结果来看,当前中江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使用者的素养不足、乡土教材的落后以及缺乏社会各界的支持等困境。为更有效地开发利用中江乡土课程资源,必须要参考课标以及大纲实施建议,并遵循开放性、适用性、综合性、科学性、思政性等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开发利用的途径上也应从国家历史课程、校本课程两条途径上进行有效衔接。在国家历史课程中开发利用中江乡土课程资源必须要挖掘与统编历史教科书相关联的乡土课程资源,使其成为国家历史课程的辅助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学习国家课程,在利用的方式上既要重视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也要重视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借此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校本课程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更注重其系统性以及各学科间的融合性,以求学生能较为完整的学习乡土文化知识。在开发利用的方式上则更提倡注重历史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从做中学”。此外,针对当前开发利用的困境提出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重视对教师的素质培养、建立乡土课程资源库等优化开发利用的配置管理、鼓励编写乡土教材、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等建议。总的来说,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还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发展。
孙吉娟[10](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提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务实有效的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着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先生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务实有效的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着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先生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1.选题的缘起 |
2.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历史解释素养的基本问题 |
(一)历史解释素养的理解 |
1.历史解释素养的内涵 |
2.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解的关系 |
(二)历史解释素养的水平划分 |
1.课程标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水平划分 |
2.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划分的优化 |
(三)历史解释素养与其他素养关系 |
1.诸素养的差异性与统一性 |
2.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
(四)中外历史纲要的特点与历史解释素养要求 |
1.中外历史纲要模块特点 |
2.《中外历史纲要》统编教科书的特点 |
3.中外历史纲要的历史解释素养要求 |
二、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现状 |
(一)学生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
1.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 |
2.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教师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
1.教师调查的基本情况 |
2.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
1.以历史解释为核心进行目标设计 |
2.以历史解释为核心进行整合设计 |
(二)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
1.基于历史解释的教材梳理 |
2.基于历史解释的问题引领 |
3.基于历史解释的情境创设 |
4.基于历史解释的史料教学 |
5.基于历史解释的概念理解 |
(三)开展多种形式练习 |
1.名词解释训练 |
2.历史论证练习 |
3.历史学科活动 |
4.课外拓展阅读 |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1.提高史学素养 |
2.提高教学能力 |
四、以历史解释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
(一)教学背景分析 |
(二)教学过程分析 |
(三)教学课后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课程标准中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划分 |
附录B 课程标准中历史解释素养学业质量水平划分 |
附录C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历史课程体例及课时表 |
附录D 课程标准与统编教科书对应关系中国史部分 |
附录E 课程标准与统编教科书对应关系世界史部分 |
附录F 中国史部分指向核心素养水平2 的要求 |
附录G 世界史部分指向核心素养水平2的要求 |
致谢 |
(2)“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旨 |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
一、“华人问题” |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
小结 |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
二、争夺人才 |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
小结 |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
二、选择留学生 |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
小结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法制环境: 制定法体系的完备和司法改革的推进 |
一、制定法体系的完备 |
二、司法改革的推进 |
三、小结 |
第二节 地域背景: 时代最前沿、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 |
一、近代上海与法学留学生 |
二、近代上海与私立法政院校的发展 |
三、近代上海与律师职业团体的形成 |
第三节 学术氛围: 第二代法学家的成熟与法律教育思想讨论的兴起 |
一、第二代法学家的成熟 |
二、法律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兴起 |
第四节 个人因素: 孙晓楼本人的职业生涯与对法律教育的长期研究 |
一、孙晓楼本人的职业生涯 |
二、孙晓楼对法律教育的长期研究 |
第二章 孙晓楼关于法律教育的主要思想理念 |
第一节 对民国大学教育批评及改进意见 |
第二节法律教育之意义: “有关于国家法治的前途” |
一、中国古代法律教育: 现代法治的缄默之地 |
二、乱象丛生的民国法律教育呼唤系统的法律教育研究 |
三、办出高水平的法学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
第三节 法律教育之目的: “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 |
一、法治意识与法律人才: 实现国家法治的基础和关键 |
二、法律人才之要件: 法律学问、法律道德、社会常识 |
三、改进和完善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律人才培养 |
第三章 孙晓楼关于民国法律教育的制度设计 |
第一节 改善中国的法律教育: 借他山之石以自立 |
一、法律民族化的检讨 |
二、大陆英美法律教育之比较借鉴 |
第二节 法律教育的一个新制度: “理实并重制” |
一、“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的系统内涵 |
三、“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四、小结 |
第三节 法律研究方法之转变趋势 |
一、各法学派研究方法的不同 |
二、从理论的研究到实际的研究 |
三、从狭义的研究到广义的研究 |
四、从分析的研究到功用的研究 |
第四节 法律课程编制之研究 |
一、法律课程编制应遵循之原则 |
二、法律学校应添设之三门学课 |
三、一份理想的法律课程表的出炉 |
第四章 孙晓楼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 |
第一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初始环节: 从把控入学门槛开始 |
一、未进法律学校之前应修习之基本科目 |
二、限制学生人数、提高入学资格以“培植完善的法律人才” |
第二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高水平的专任教授 |
一、难以以身许学的教授充斥社会 |
二、“崇养国士式的教授以做青年的矜式” |
第三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保障: 法律学校应有之设备 |
一、法学图书馆 |
二、模型法庭 |
三、讨论室 |
四、法律救助社 |
第五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实践展开 |
第一节 东吴法学院鲜明的教学特色 |
一、比较法教学 |
二、常态化开设模型法庭 |
第二节 法律夜校人才培养和东吴法学院研究生教育 |
一、法律夜校人才培养之改进 |
二、法律研究院之添设 |
三、开创中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先河的东吴法学院 |
第六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价值 |
第一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学术价值: 与同时期主要法学家比较 |
一、关于法律教育目的的探讨 |
二、关于法律人才观的探讨 |
三、关于法律课程编制的探讨 |
四、关于法律学校教授的探讨 |
五、关于法律学校设备的探讨 |
六、对待比较法的态度 |
第二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继承与革新: 对第一代法学家的法律教育思想 |
二、启发与采纳: 对国民政府法律教育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
三、执教与执掌: 在“南东吴,北朝阳”的法律教育实践 |
第三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性 |
一、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二、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
二、三种法文译本 |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
小结 |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
小结 |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历史解释素养下“历史纵横”栏目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历史纵横”栏目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对“历史纵横”栏目的研究 |
三、对“历史纵横”栏目的功能分析 |
第二章 “历史纵横”栏目功能发挥和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现状调查概况 |
二、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三章 运用“历史纵横”栏目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策略 |
一、呈现史料,注重因果联系 |
二、创设情境,促进深度理解 |
三、“神入”历史,做到客观评判 |
第四章 运用“历史纵横”栏目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效果分析 |
一、教学案例 |
二、效果分析 |
三、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表1-1《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历史纵横”栏目数量分布情况表 |
附录 2 调查问卷 《中外历史纲要》“历史纵横”栏目功能发挥及运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 3 访谈记录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变化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制概况 |
(一)历史教科书的拨乱反正、整顿恢复阶段(1977-1985) |
(二)历史教科书的初步发展与创新阶段(1986-2000) |
(三)精进不休的历史教科书发展阶段(2001-2013) |
(四)日趋完善的历史教科书深化发展阶段(2013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 |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与结构的发展演变 |
(一)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的发展变化 |
(二)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结构的发展变化 |
三、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 |
(一)课程观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的影响 |
(二)基础教育理念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结构的影响 |
(三)对其他国家及地区教科书的吸收借鉴 |
四、对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结构的评价与教学建议 |
(一)对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的评价 |
1.对改革开放以来教科书编写体例继承与发展 |
2.紧密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新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 |
3.由“教本”向“学本”转变的成熟阶段 |
(二)基于新型体例结构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教学建议 |
1.充分理解新型体例结构下教科书内容的编排 |
2.合理整合教科书内容,进行单元教学和主题教学 |
3.充分利用教科书的辅助性栏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目的与意义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
(二)论文选题的目的 |
(三)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关于“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研究”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研究现状 |
(二)总体评价与研究趋势 |
三、本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本论文研究的重难点 |
(二)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形成因素 |
一、阅读经验的积累:由阅读爱好者转向文学研究者与教育者 |
(一)蒙受基础教育启发:养成阅读爱好 |
(二)接受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奠定阅读教学研究基础 |
(三)投身文学教育事业:积累阅读教学经验 |
二、教育实践的积淀:致力课标、教材、教师的共同发展 |
(一)教育领导实践:召集修订语文课程标准 |
(二)主持编辑实践:编纂中小学语文教材 |
(三)讲学培训实践:培训一线语文教师 |
三、他人观念的学习:承前人之智,习同代之思 |
(一)传承前人的观念:叶圣陶阅读教学观 |
(二)学习同代学者的观念:钱理群阅读教学观 |
第二章 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核心理念 |
一、阅读定位: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 |
(一)语文与阅读: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多读书” |
(二)树立“读书为要”的教学自觉 |
二、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
(一)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
(二)阅读兴趣的培养 |
三、语文教师:教师要做学生的“读书种子” |
第三章 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内容体系 |
一、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 |
(一)着眼于“培养能力”的阅读目的 |
(二)着眼于“养性”的阅读目的 |
二、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 |
(一)阅读内容 |
(二)教学内容 |
三、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
(一)纵向:分级阅读教学法 |
(二)横向:“三位一体”阅读教学 |
四、阅读教学的评价观 |
(一)立体的阅读评价维度 |
(二)灵活的阅读评价方式 |
第四章 温儒敏阅读教学观对当代中小学阅读教学的启示 |
一、阅读教学目的的启示:“成绩”与“发展”并行 |
(一)立足实际,实现学生的短期目标 |
(二)放眼未来,推动学生的长期发展 |
二、阅读教学内容的启示:平衡课内外阅读,重视教授阅读方法 |
(一)立足课内,放眼课外 |
(二)阅读教学要教授阅读方法 |
三、阅读教学方法的启示:以“统编本”教材为载体,搭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
(一)课内阅读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二)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知识 |
(三)以课内阅读为基础拓展课外阅读 |
四、阅读评价的启示:强化评价意识,优化评价体系 |
(一)强化阅读教学的评价意识 |
(二)优化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三十年来高中历史教科书“洋务运动”专题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 |
1.2.2 关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
1.2.3 小结 |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历史教材 |
1.4.2 历史教科书 |
1.4.3 历史教科书结构 |
1.4.4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讲座 |
2 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化研究——以“洋务运动”为例 |
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体变化趋势 |
2.1.1 2003年之前大纲特点 |
2.1.2 2003年之后课标特点 |
2.2 2017年新课标特点及其对于“洋务运动”的解读 |
2.2.1 课程性质 |
2.2.2 基本理念 |
2.2.3 课程目标 |
2.2.4 课程内容 |
2.2.5 实施建议 |
2.3 小结 |
3 四版教科书“洋务运动”内容的比较研究 |
3.1 课文系统比较 |
3.1.1 体例结构的变化 |
3.1.2 内容的设计 |
3.1.3 知识点的选取 |
3.2 课文辅助系统的比较 |
3.2.1 课文导入系统 |
3.2.2 课文插图 |
3.2.3 课后习题 |
3.2.4 课文旁设 |
4 四版教科书的发展变化与特点 |
4.1 编写背景的变化 |
4.2 教科书结构系统的优化 |
4.3 逻辑性与科学性的增强 |
4.4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4.5 小结 |
5 四版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5.1 问卷调查 |
5.1.1 问卷调查内容与对象 |
5.1.2 问卷结果及分析 |
5.1.3 小结 |
5.2 访谈 |
5.2.1 访谈对象与访谈计划 |
5.2.2 访谈结果及分析 |
5.3 结合多版本教材的教学设计——以“洋务运动”专题为例 |
5.3.1 设计思路 |
5.3.2 教学设计 |
5.3.3 教学总结 |
6 对于历史教科书发展的反思与使用建议 |
6.1 对于高中历史教科书发展的反思 |
6.1.1 “教本”到“学本”的转变 |
6.1.2 形式到内容的转变 |
6.1.3 教科书内容的多样性 |
6.2 对于新版历史教科书的使用建议 |
6.2.1 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 |
6.2.2 认真贯彻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 |
6.2.3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
6.2.4 合理利用历史教科书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中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乡土 |
1.2.2 历史课程资源 |
1.2.3 乡土课程资源 |
1.3 学术研究动态 |
1.3.1 从宏观角度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
1.3.2 从微观角度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
1.4 大纲及课标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规定与建议 |
1.4.1 《历史教学大纲》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规定 |
1.4.2 《历史课程标准》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建议 |
1.4.3 《课标》与《大纲》对乡土课程资源要求的变化 |
1.5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
1.5.1 开放性原则 |
1.5.2 适用性原则 |
1.5.3 综合性原则 |
1.5.4 科学性原则 |
1.5.5 思政性原则 |
1.6 研究方法 |
2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基本情况 |
2.1 以忠孝为核心的传统家族文化 |
2.1.1 孝悌克己、和睦相融 |
2.1.2 忠诚爱国、为民务实 |
2.2 历久弥新的红色文化 |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 |
2.2.2 新中国成立后的红色文化 |
2.3 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 |
2.3.1 历史遗迹、遗址 |
2.3.2 建筑景观 |
3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 |
3.1 现状调查说明 |
3.1.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1.2 问卷设计 |
3.2 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1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3.2.2 历史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3.3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1 使用者素养、能力精力的不足 |
3.3.2 地方、校本乡土教材的落后 |
3.3.3 缺乏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 |
4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实践与构想 |
4.1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与统编教科书的关联整合 |
4.1.1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与人民版必修一《历史》的关联整合 |
4.1.2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与人民版必修二《历史》的关联整合 |
4.1.3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与人民版必修三《历史》的关联整合 |
4.2 在国家历史课程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
4.2.1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
4.2.2 在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
4.3 在历史校本课程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
5 进一步完善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
5.1 在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 |
5.1.1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
5.1.2 在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
5.1.3 在历史校本课程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
5.2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
5.2.1 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
5.2.2 有利于改善学校历史教学,促进教育三要素协同发展 |
5.2.3 有利于弘扬发展地方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 |
5.3 进一步完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
5.3.1 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
5.3.2 加强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 |
5.3.3 建立乡土课程资源库 |
5.3.4 编写相适应的乡土历史教材 |
5.3.5 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 |
附录 C 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案例——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 |
附录 D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以《中江风俗文化》校本课程为例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四、建设务实有效的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着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先生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研究[D]. 马耀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D]. 徐刚. 扬州大学, 2020(04)
- [4]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5]历史解释素养下“历史纵横”栏目的运用研究[D]. 甘云燕.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变化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D]. 丁俊.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研究[D]. 钱婉君. 江苏大学, 2020(05)
- [8]三十年来高中历史教科书“洋务运动”专题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D]. 袁鑫.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中江县为例[D]. 唐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