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L与EFL的差异及在外语学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ESL与EFL的差异及在外语学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莹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610213

摘要:ESL与EFL从教学对象的生活、学习环境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外语学校作为以外语为特色的中学,其教学对象的生活学习环境及教材教法的选择与全日制普通中学大相径庭。分析和研究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各自的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有自身特色的外语学校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ESLEFL差异外语学校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外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神州大地,但不同层次的外语学校鱼龙混杂,盲目照搬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延误了许多孩子的英语学习。本文作者意在对ESL和EFL的差异性及其在外语类学校的应用进行探讨,使外语学校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效果更好。

一、ESL与EFL的差异

1、什么是ESL与EFL

ESL与EFL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如下:

ESLabbr.Englishasasecondlanguage(referstotheteaching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topeoplewhoarelivinginacountryinwhichEnglishiseitherthefirstorsecondlanguage),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教学对象所在国英语为第一或第二语言)。

EFLabbr.(BrE)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referstotheteachingofEnglishtopeopleforwhomitisnotthefirstlanguage),非母语的英语教学,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

2、ESL与EFL的差异

(1)教学对象不同。ESL的教学对象所在国英语为第一或第二语言。所在国英语为第一语言,例如英国、美国,教学对象为此类英语国家中的移民及其后裔。所在国英语为第二语言是指英语不是该国的第一语言但为其官方语言,如新加坡、印度。在这些国家中,英语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经济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总的来说,ESL的教学对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来学习和运用英语。

而EFL教学对象所在的国家或地区,英语既非其第一语言,也非其官方语言,如中国、俄罗斯。在这些国家中,英语水平的高低对学习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的直接联系,其重要性相对较低。学习者无良好的英语环境。

(2)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ESL教学对象处于一个全封闭式的英语学习与生活环境当中,教学对象的学习动机为融入型(Intergrative)(Broughton,1980:2)。要融入社会,首先要解决听说问题,因此ESL教学强调“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其学习过程更接近于母语学习过程(从听、说入手,以听、说为主输入)(Spolsky,1989)。

EFL教学对象的英语学习环境为教师在课堂上特意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对象的学习动机为工具型(Instrumental)。教学对象是以能获取信息或者表达自己的意思(Idea)为主要目标。教师在授课时更强调语法的学习,希望通过语法的教授和规律的总结使教学对象能举一反三,将知识进行尽可能多的延伸。由于侧重阅读,故听力和口语的重要性降低了。

(3)教学效果不同。一般来讲,ESL学习者们可以达到的水平更接近于以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水平,其四项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的训练和发展比较均衡。而EFL学习者的被动技能(阅读、听力)要大大强于主动技能(说和写)。

二、ESL与EFL在外语学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虽然总的来说ESL的不少教学理论和原则可为外语学校的英语教学所借鉴,但如果全面“克隆”ESL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是不实际的。究其原因,外语学校的学生也只是在一个类ESL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例如我们无法监管学生在校外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大相径庭,他们没有多么强烈的要融入欧美主流社会的愿望,眼下他们的学习动机是顺利地通过中考。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有自身特色的外语学校教学模式。目前,在外语学校的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忽略或反对母语教学。

很多外语学校为强调自己的“外语特色”而规定授课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禁止讲中文,这实在值得商榷。著名教育专家傅大明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目的语,适当使用母语,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举个例子,针对低年级学生教授单词时如教师一定要使用英语教学就只有采用直观教学法。今天讲apple就带个苹果来,明天讲banana又只有买根香蕉。可是如果我们要讲抽象一点的单词,如knowledge、imagination,就很麻烦。在这种情况下,用母语解释简单明了、省时省力。

教师和学生也可利用语言的迁移使教学轻松愉快。迁移(Transfer)是指学习者利用已学的知识去理解新的语言。按照语言迁移理论中的母语正迁移作用,利用母语或是翻译的方法,能够对我们学习另外一门语言有所帮助,即使是负迁移也能够帮助我们抓住学习外语的难点和重点。

学生的未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外语学校中的学生也许未来会从事英语翻译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用英语思维而拒绝母语,这样调教出来的学生无法在两种语言中进行很好的转化,无法成为好的英语翻译人才。

问题二:拒绝为学生补充语法知识。

ESL学习过程类似于母语的学习过程,重视听说、淡化语法。照搬ESL教学而拒绝补充语法知识会出现以下问题:

1、时态混乱。

2、不会迁移知识。ESL教学是建立在大量英语外界刺激下的,而外语学校无法创造和为学生提供与实际ESL教学对象同样大量的外语刺激源。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还是课堂教学,主要读物也仍为英语教材。很多学生把英语书背得滚瓜烂熟,但仍无法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笔试成绩很差。这是因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片面强调语音语调,没有为学生总结语法结构及语言现象的用法。如:学了lookattheblackboard这个结构后,教师没有给学生总结at与后面的blackboard构成了介宾结构,因此学生无法推断出lookat接人称时应接宾格代词,写成lookatI的大有人在。

三、对外语学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学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近似于ESL的教学环境,但是这个教学环境毕竟不是真正的ESL教学环境,所以外语学校的教学不能完全照搬ESL的全部理论和教学原则。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语言输入量,其语言输入量越大,可能达到的水平就越高(Rivers,1978)。为了增加其输入量,仍然应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而不应片面强调口语、听力。

参考文献

[1]蓝杨EFL与ESL的差异及其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影响.外语教学研究,2009(5)。

[2]Broughton,T.M.TheRelativeAccuracyofSelf-predictionsandJudgementsbyOthersinPsychologicalAssessment.PsychologicalBulletin.90/2,322-351.1980。

[3]Spolsky,B.FormulatingaTheoryofSecondLanguageLearning.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7,269-288.1985。

[4]包天仁傅大明老师访谈录(二).外语教学研究,2009(5)。

标签:;  ;  ;  

ESL与EFL的差异及在外语学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