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库都尔林业局饲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铃[1](2021)在《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根河林业局乔木林为研究对象,以根河林业局201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统计和分析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状况,对比和分析三种方法下(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IPCC计量参数法和平均生物量密度法)的生物量估算。从中选择一种更为适合的方法,对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的不同树种、不同林场、不同起源、不同群落类型和不同林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和分析,为该局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对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森林类别、林种结构、树种组成、林分起源和群落结构的蓄积量和面积。结果表明,有林地占林业局总面积的81.3%。其中,兴安落叶松和白桦面积之和占乔木林总面积的97%;在不同林龄的面积中,中龄林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53.06%;天然林面积占绝对优势,人工林面积仅占乔木林的2.65%;纯林与混交林在面积和碳储量上的差距较小,混交林的面积在今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本研究采用三种方法(CM法、IPCC法和MD法)所计算的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生物量的差异较为显着。从对比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使用计算参数和相对误差中可以发现,IPCC法在计算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碳储量时更为准确、稳定。3.利用IPCC法计算该局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两者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97.29%;各林场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差异较大,碳储量大小与各林场有林地面积不同有关,碳密度与各优势树种在不同林场的占比有关,当兴安落叶松的碳储量越少时,林场的碳密度越高;天然林是根河林业局森林的主体,占有林地总面积的97.35%;混交林的碳储量较人工林高5.93%,碳储量最大的是兴安落叶松混交林;根河林业局主要以中龄林为主,是乔木林总碳储量的51.2%,整体上,碳密度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其中,幼龄林到中龄林及中龄林到近熟林阶段的碳密度涨幅最大,而中龄林碳储量最高,根河林业局具有较大碳汇潜力。
栗马玲[2](2020)在《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林火是北方针叶林的重要生态因子,直接影响火烧迹地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进而影响森林群落的演替。以牙克石地区不同火烧强度(轻、中和重度火烧)下自然恢复12、20和31年的兴安落叶松群落为研究对象,在群落尺度上分析火烧迹地叶片功能性状、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旨在为研究区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以下主要结果:随火烧强度增加,叶组织密度、叶碳含量和叶磷含量总体上呈增大趋势,比叶面积、叶片厚度和叶氮含量在火烧后降低,而叶氮磷比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轻、中度火烧有助于维持群落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及功能丰富度指数(FAD和MFAD)、功能均匀度指数、功能离散度和二次熵指数均在轻或中度火烧时有最大值。此外,火烧强度对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森林恢复初期最为明显。火后时间的增加对群落叶片功能性状恢复存在显着影响,在火后20年或31年时基本接近于未过火(对照)群落水平。轻度火烧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火后20年时与未过火群落相比无显着相差异,中度火烧在火后31年时与未过火群落相比差异不显着;而重度火烧群落内物种丰富度在火后31年时与未过火群落无显着差异,其他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恢复过程中变化不显着。随火后时间的增加,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在火后31年时基本接近于未过火群落水平(除FRic外);FRic在火烧后显着减小且在中、重度火烧迹地的恢复还需更长的时间。火烧强度和火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森林群落的叶片厚度、叶含水量、叶组织密度和叶磷含量,以及功能多样性指数FRic和Rao Q的影响显着。
李宏林,张春霞,高泽芬[3](2018)在《库都尔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库都尔林业局为研究区,以森林资源现状为研究对象,对林业局2013—2017年之间森林覆盖率、林种结构、树种组成、不同起源、不同龄组的面积和蓄积量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森林数量和质量、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的措施,以期为实现森林资源合理规划及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刘哲荣[4](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许辉[5](2017)在《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经营与发展模式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天然林禁伐的不断推进,林下经济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怎么发展林下经济,全国各地区的模式不尽相同,文章在参阅了大量全国各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充分分析研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具体情况,试着把一些经营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引进来,供决策者和广大林区职工参考。
孟祥福[6](2016)在《内蒙古牙克石市龙胆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文中指出文章对内蒙古牙克石市龙胆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简要论述,提出了龙胆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建议。
伏鸿峰[7](2013)在《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繁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在我国高寒地区生长,耐寒性极强,集中分布在我国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区,面积大约有30余万hm2。是一个极其珍贵的天然物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本论文重点对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分布与资源、生物生态学特性、菌根学与分子学特性、组培与扦插及栽培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笃斯越桔的科学保护、资源利用、获得栽培品种,促进笃斯越桔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论文对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种质资源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在近10年间,在北部、中部和东南部14个林业局的三个自然地理区划内,笃斯越桔资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种群分布面积逐渐缩小,由70年代的52万hm2下降为31万hm2,果实采摘量由8万吨下降为2万吨。幼苗更新不良,种群生长状况减弱,平均株高由86cm下降为64cm,冠幅由67cm下降为52cm。对野生笃斯越桔生物生态学特性调查与试验表明,物候表现为5月中旬叶芽开始萌动,5月下旬~6月下旬花蕾大量出现,7月~8月初,果生长期,8月中旬果实成熟,颜色变紫,9月中旬自然脱落。9月下旬叶开始脱落,之后进入休眠期。生长期为109天,冬季最低可耐-52℃低温。适宜林分郁闭度0.4~0.6,适宜光照强度4300~5400(lx),适宜土壤pH值4.5~5.5。草甸土土壤类型和塔头甸子生境最适宜笃斯越桔生长。野生笃斯越桔菌根学试验研究表明,菌根组织形态特征比较复杂,既有典型的杜鹃花类菌根(ERM)特征,即细胞内贯穿菌丝、菌丝节和菌丝团,也有根上菌丝网、根表面的游走菌丝和菌套这些外生菌根(EM)的特征,在少数根样中还有典型的丛枝菌根(AM)特征,即泡囊和丛枝的存在。说明笃斯越桔不仅能够形成杜鹃花类菌根,还会形成外生菌根和丛枝菌根。从侵染菌根的菌丝解剖形态上,发现与越橘形成菌根的真菌较多样。一类菌丝有隔,能形成根上菌丝网和菌套;另一类菌丝无隔,能在细胞间纵向生长,能形成细胞内菌丝团、菌丝节、丛枝和泡囊等结构。这些现象充分说明能与笃斯越桔形成菌根的真菌是一个异源的群体。首次对笃斯越桔中的Ty3/Gypsy类逆转座子序列进行PCR扩增,得到418bp左右的目标片段,说明Ty3-Gypsy类逆转座子在笃斯越桔中广泛存在笃斯越桔组织培养过程中,丛生芽诱导及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的WPM+6-BA1.0mg/L+ZT1.0mg/L,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为固态培养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的WPM+IBA0.5mg/L,最佳的炼苗基质为蛭石+珍珠岩+草炭土(1:1:1)组合。野生笃斯越桔种子的发芽率很低。50℃、70℃、90℃、110℃的热处理对发芽率有一定效果,提高幅度最大的是110℃处理,达到14.2%。在扦插实验中,利用3种药剂4种不同浓度处理后其生根率表现为生根粉>吲哚丁酸>萘乙酸,不同药剂之间插穗生根率差异不显着,而生根剂的浓度对插穗生根差异显着,且浓度为1000×10-6时效果最佳。
岳永杰,曲理才,宋利军,刘明东,曾月娥,李钢铁,王凤水[8](2013)在《库都尔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对大兴安岭中部库都尔小九亚林场兴安落叶松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库都尔兴安落叶松群落的树种组成简单,群落Ⅰ为兴安落叶松纯林,群落Ⅱ和群落Ⅲ均有白桦和兴安落叶松两种乔木树种。群落Ⅱ的林分密度最大,为1 530株/hm2。群落Ⅲ的林分密度最小,为670株/hm2。(2)兴安落叶松群落Ⅰ的种群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群落Ⅱ和群落Ⅲ为聚集分布。(3)兴安落叶松群落物种数分布范围为15种-18种。兴安落叶松群落的丰富度指数(S)的大小顺序为群落Ⅲ>群落Ⅱ>群落1。Simpson指数(D)显示群落Ⅱ>群落Ⅲ>群落1,而Shannon-Wiener指数(H’)则表现为群落Ⅲ>群落Ⅰ>群落Ⅱ。均匀度指数表现为群落Ⅱ>群落Ⅲ>群落Ⅰ。由群落的垂直结构可知,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群落Ⅰ和群落Ⅲ的三个均匀度指数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刘妍[9](2010)在《大兴安岭沼泽硅藻分类生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沼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沼泽水体的环境复杂,藻类的种类异常丰富,且分布着许多特殊的种类。无论从生态学还是从分类学的角度,对沼泽藻类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沼泽分布区之一,但对该区域沼泽藻类的研究还很少见报道。我们在2004-2006年分5次对大兴安岭沼泽藻类标本进行了采集,对其中的硅藻门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鉴定,本文对大兴安岭沼泽硅藻进行了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对采自大兴安岭沼泽的540号标本进行了光镜(LM)和电镜(SEM)观察,并对所有硅藻种类进行了拍照。共鉴定有硅藻门植物323种45变种1变型,共369个分类单位,隶属于3纲15目30科74属。其中包括中国新记录122个分类单位。对所有种类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所有种类的光镜照片和部分种类的电镜照片,共附图版150幅。在对大兴安岭沼泽硅藻进行分类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硅藻新种3个,分别为Pinnularia subaldenii Q. X. Wang & Y. Liu, Pinnularia paludosa Y. Liu & Q. X. Wang, Diatoma rupestris Y. Liu & Q. X. Wang;拟定新种7个(Eunotia发现新种1个,Gomphonema发现新种6个)。本文给出了所有新种和拟定新种的光镜及电镜照片。2.依据Round et al.(1990)的分类系统对大兴安岭的硅藻门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使用SEM电镜观察了大部分种类。使用了许多国内未使用或很少使用的硅藻属名。本文对这些属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3.多态性现象(Polymorphism)是硅藻壳面的一种形态变化,包含有多种变化方式,在有性和无性生殖过程中都有出现。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共观察到两种类型的多态性现象。一种是Meridion有性生殖过程中出现的多态性现象。观察到了Meridion circulare生活史中出现了不具肋纹,壳面两端各具一个唇形突的壳面,还观察到了一个壳面具肋纹,另一个壳面不具肋纹的壳体的带面形态。本研究首次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报道。另一种是Gomphonema无性生殖过程中出现的异面性细胞(Janus cell)。观察到了部分Gomphonema壳体具有线纹类型不同的壳面,即同一壳体的一个壳面具有细密的线纹,另一个壳面具有稀疏的线纹。国际上对该现象的报道较多,本文首次在国内报道了这一现象。4.比较了不同采样点和生境下的硅藻种类组成和分布情况。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种类丰富,在属的水平上多样性较高,以Bacillariophyceae的种类为主,共观察到了59个属的种类,Coscinodiscophyceae的种类很少,仅观察到4属6种。Fragilariophyceae中观察到13属37个分类单位。Pinnularia的种类数量最多,共观察到61个分类单位,其次分别为Eunotia30个分类单位,Gomphonema23个分类单位,Navicula18个分类单位,Cymbella和Surirella各16个分类单位,Cymbopleura和Nitzschia各14个分类单位。优势种少,在各样点和各生境广泛分布的种类也很少。不同生境中种类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出现了一些有明显的生态偏好性的种类,这些种类成为某一区域或生境条件下的特有种。在采集标本的9种生境类型中,沼泽中出现的种类数最多,共观察到了263个分类单位,特有种类也最多,有65个分类单位;其次是湖泊沿岸带,共观察到220个分类单位;地下渗出水中观察到的种类数最少,仅观察到了23个分类单位。池塘,地下渗出水,溪流及泉水中都没有观察到特有种类。5.初步分析了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的生物地理分布特点。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北半球及北部高山的特点,硅藻类群同欧洲及北美的类似,同南美、非洲及热带地区的差异较大。
商晓东[10](2009)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湿地保护与利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是水陆相互作用的自然过渡带,具有陆地生态和水域生态的双重特征,湿地是国土生态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湿地是东北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湿地资源丰富,以各种类型分布于林区境内,形成特有的寒温带森林湿地景观。林区湿地不仅可以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控制洪水,保护环境,在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还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产品,包括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在林业、农业树种改良、品种选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湿地了解甚少。自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林区湿地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原因是人们没有把湿地当作一种自然资源,不知道湿地功能,不了解湿地形成的规律,人为的改造湿地,如大面积的水湿地改造,进行人工造林,加上开矿、围垦、污染、火灾、乱捕滥猎等人为干扰,使湿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物种数目减少,实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功能降低,这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在全面调查林区湿地生物资源底数的基础上,分析了林区湿地受破坏的原因,提出了林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建议:①完善有关保护湿地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章程,健全执法机构,加强执法和监督,尽快使林区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纳入法制管理轨道;②对开发湿地的强度、范围进行规范,制止人为破坏和污染,努力做到对湿地的开发利用不超过其可耐受的程度,尽快扭转湿地日渐减少的局面。对已建设施中有破坏湿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或影响水禽等物种生息繁衍的,要采取恢复措施,还湿地以本来面目;③对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湿地和重要水禽栖息地加强保护和管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④加强对整体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内在组成部分的演变、代谢机制的研究工作,为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内蒙古库都尔林业局饲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库都尔林业局饲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森林资源调查的研究现状 |
1.3.2 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状况 |
2.1.3 地质地貌 |
2.1.4 土壤状况 |
2.1.5 水文条件 |
2.1.6 植物资源 |
2.2 乔木生物量的估算方法 |
2.2.1 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CM法) |
2.2.2 IPCC计量参数法(IPCC法) |
2.2.3 平均生物量密度法(MD法) |
2.3 乔木碳储量和碳密度的估算方法 |
3 森林资源特点分析 |
3.1 森林类别特点分析 |
3.2 林种结构特点分析 |
3.3 树种组成特点分析 |
3.4 龄组结构特点分析 |
3.5 林分起源特点分析 |
3.6 群落结构特点分析 |
4 基于三种方法的乔木林生物量对比与分析 |
4.1 三种方法的对比 |
4.1.1 三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4.1.2 三种方法的参数对比 |
4.1.3 三种方法相对误差的对比 |
4.2 三种方法的分析 |
5 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5.1 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 |
5.1.1 主要树种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与分布特点 |
5.1.2 各林场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与分布特点 |
5.1.3 不同起源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与分布特点 |
5.1.4 不同群落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与分布特点 |
5.1.5 不同林龄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与分布特点 |
5.2 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特点分析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林火干扰研究现状 |
1.2.1.1 干扰基本理论 |
1.2.1.2 林火干扰的生态影响效应 |
1.2.2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研究现状 |
1.2.2.1 植物主要功能性状研究 |
1.2.2.2 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1.2.2.3 植物多种功能性状间的协同与权衡 |
1.2.3 植物功能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3.1 功能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3.2 功能多样性的计算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基本概况 |
2.1.2 气候特点 |
2.1.3 地质地貌与土壤特征 |
2.1.4 森林植被 |
2.2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2.3 功能性状的选择和测定 |
2.3.1 叶干物质含量和叶含水量的测定 |
2.3.2 叶片厚度的测定 |
2.3.3 比叶面积的测定 |
2.3.4 叶组织密度的测定 |
2.3.5 叶片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的测定 |
2.3.6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2.4.1 重要值计算 |
2.4.2 物种多样性计算 |
2.4.3 功能多样性指数计算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火烧迹地森林群落的土壤特性 |
3.1.1 不同火烧强度森林群落的土壤特性 |
3.1.2 火后不同恢复时间森林群落的土壤特性 |
3.2 火干扰下森林群落内物种多样性 |
3.2.1 不同火烧强度群落内物种多样性 |
3.2.2 火后不同恢复时间群落内物种多样性 |
3.3 火干扰下森林群落的叶片功能性状 |
3.3.1 不同火烧强度群落叶片功能性状 |
3.3.2 火后不同恢复时间群落叶片功能性状 |
3.4 火干扰下森林群落内功能多样性 |
3.4.1 不同火烧强度群落内功能多样性 |
3.4.2 火后不同恢复时间群落内功能多样性 |
3.5 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3.6 火干扰对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和生物多样性指标影响的方差分析 |
4 讨论 |
4.1 火烧强度对森林群落的影响 |
4.1.1 火烧强度对兴安落叶松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1.2 火烧强度对兴安落叶松群落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
4.1.3 火烧强度对兴安落叶松群落内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4.2 火后恢复时间对森林群落影响 |
4.2.1 恢复时间对兴安落叶松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2.2 恢复时间对兴安落叶松群落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
4.2.3 恢复时间对兴安落叶松群落内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4.3 火烧迹地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的差异来源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库都尔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森林资源现状 |
2.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
2.2.1 森林覆盖率变化 |
2.2.2 林种结构地面积和蓄积量变化 |
2.2.3 优势树种面积和蓄积量变化 |
2.2.4 各龄组面积和蓄积量变化 |
3 结论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物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
3.3 技术路线图 |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
4.2.2 垂直分布 |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
4.5 小结 |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
5.2.1 食用植物资源 |
5.2.2 药用植物资源 |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
5.5 小结 |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指标赋值法 |
6.3.1 濒危系数 |
6.3.2 遗传系数 |
6.3.3 利用价值系数 |
6.3.4 生境系数 |
6.3.5 繁殖系数 |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
6.5 评估结果分析 |
6.5.1 濒危等级评估 |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
6.6 小结 |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
7.3.1 重点县 |
7.3.2 重点区域 |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
7.4 保护建议 |
7.5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
作者简介 |
(5)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经营与发展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经营管理模式 |
1.1 家庭为主个体经营模式 |
1.2 引进龙头企业, 带动个体采摘养殖加工业 |
1.3“林户+公司+…”模式 |
1.4 合作和股份制 |
2 主要发展模式 |
2.1 林下产品经营加工 |
2.2 林禽模式 |
2.3 林畜模式 |
2.4 林游模式 |
2.5 林菌模式 |
2.6 林药模式 |
2.7 林菜模式 |
2.8 林果模式 |
2.9 林水模式 |
3 结语 |
(6)内蒙古牙克石市龙胆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植物主要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及用途 |
1.1 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 |
1.2 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 |
1.3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
1.4 鳞叶龙胆Gentiana squarrosa Ledeb. |
1.5 尖叶假龙胆Gentianella acuta (Michx.) Hulten |
1.6 辐状肋柱花Lomatogonium rotatum (L.) Fries ex Nym. |
1.7 北方獐牙菜Swertia dilute (Turcz.) Benth.et Hook.f. |
1.8 瘤毛獐牙菜Swertia pseudochinensis Hara |
1.9 扁蕾Gentianopsis barbata (Groel.) Ma |
1.1 0 荇菜Numphoides peltata (S.G.Gmelin) Kuntze |
1.1 1 花锚Halenia corniculata (L.) Cornaz |
2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7)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表格清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菌根学研究概述 |
1.4.1 菌根发展史 |
1.4.2 菌根分类 |
1.4.3 杜鹃类菌根 |
1.4.4 菌根功能及效应研究 |
1.4.5 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多样性 |
1.4.6 越桔菌根真菌研究现状及利用前景 |
1.5 越桔分子育种研究概述 |
1.5.1 同功酶标记 |
1.5.2 分子标记技术 |
1.5.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1.6 笃斯越桔的分子鉴定及逆转座子分子标记的应用 |
1.6.1 对特异序列扩增多态性的介绍 |
1.6.2 对逆转座子内部扩增的多态性介绍 |
1.6.3 对逆转座子微卫星扩增多态性的介绍 |
1.6.4 RBIP |
2 分布与资源 |
2.1 大兴安岭的自然地理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特征 |
2.1.2 植物种多样性基本特征 |
2.2 生态地理分布 |
2.2.1 世界分布 |
2.2.2 大兴安岭野生杜鹃花科植物分布概况 |
2.2.3 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分布 |
2.3 资源调查 |
2.3.1 概况 |
2.3.2 方法 |
2.3.3 结果与分析 |
2.3.4 笃斯越桔生境 |
3 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
3.1 笃斯越桔物候观测 |
3.1.1 观测方法 |
3.1.2 样本观测记载内容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解剖学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研究结果 |
3.3 生物生态学特性 |
3.3.1 研究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结论与讨论 |
4 笃斯越桔菌根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调查地概况 |
4.2.2 取样 |
4.2.3 样品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杜鹃花类菌根特征 |
4.3.2 外生菌根特征 |
4.3.3 AM菌根特征 |
4.3.4 不同菌根形态在不同季节不同根样中的分布 |
4.4 结论与讨论 |
5 野生笃斯越橘逆转座子分析 |
5.1 概述 |
5.2 实验材料 |
5.2.1 植物材料的培养 |
5.2.2 实验试剂配制及其他 |
5.3 实验方法 |
5.3.1 笃斯越桔DNA的提取 |
5.3.2 DNA的检测与定量 |
5.3.3 PCR扩增 |
5.3.4 DNA回收 |
5.3.5 PCR扩增产物的克隆 |
5.3.6 DNA测序 |
5.3.7 序列的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PCR扩增结果、重组质粒的鉴定及测序 |
5.4.2 TY3-GYPSY类逆转录酶的异质性 |
5.4.3 逆转录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
5.5 结论与讨论 |
6 笃斯越桔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
6.1 概述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外植体来源 |
6.2.2 外植体材料的处理 |
6.2.3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诱导侧芽生长 |
6.3.2 不同激素组合对丛生芽诱导及增殖的影响 |
6.3.3 不同培养方式对继代培养的影响 |
6.3.4 不同浓度的IBA对根系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
6.3.5 不同基质对再生植株生长的影响 |
6.4 结论与讨论 |
7 笃斯越桔播种与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7.1 试验地点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方法 |
7.2.3 数据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种子繁殖 |
7.3.2 扦插繁殖 |
7.4 结论与讨论 |
8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库都尔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地调查 |
2.2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 |
2.3 群落物种多样性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兴安落叶松群落树种组成结构 |
3.2 库都尔小九亚林场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 |
3.3 库都尔小九亚林场群落物种多样性 |
4 结论与讨论 |
(9)大兴安岭沼泽硅藻分类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硅藻简介 |
1.2 硅藻的研究概况 |
1.2.1 硅藻的分类学研究 |
1.2.2 硅藻的分类系统 |
1.2.3 硅藻区系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
1.2.4 硅藻的古生物学研究 |
1.2.5 硅藻在环境应用方面的研究 |
1.3 我国硅藻的分类学研究 |
1.3.1 我国硅藻的分类学研究历史 |
1.3.2 我国硅藻的区系分类研究 |
1.4 硅藻的分类学研究方法简介 |
1.5 大兴安岭沼泽概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3 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的分类学研究 |
3.1 Cyclotella |
3.2 Melosira |
3.3 Aulacoseira |
3.4 Orthoseira |
3.5 Fragilaria |
3.6 Asterionella |
3.7 Staurosirella |
3.8 Staurosira |
3.9 Pseudostaurosira |
3.10 Punctastriata |
3.11 Fragilariforma |
3.12 Martyana |
3.13 Diatoma |
3.14 Hannaea |
3.15 Meridion |
3.16 Ulnaria |
3.17 Opephora |
3.18 Tabellaria |
3.19 Tetracyclus |
3.20 Eunotia |
3.21 Aneumastus |
3.22 Mastogloia |
3.23 Rhoicosphenia |
3.24 Gomphonemopsis |
3.25 Placoneis |
3.26 Cymbella |
3.27 Cymbopleura |
3.28 Encyonopsis |
3.29 Encyonema |
3.30 Gomphonema |
3.31 Gomphoneis |
3.32 Didymosphenia |
3.33 Reimeria |
3.34 Achnanthes |
3.35 Cocconeis |
3.36 Achnanthidium |
3.37 Karayevia |
3.38 Lemnicola |
3.39 Planothidium |
3.40 Psammothidium |
3.41 Cavinula |
3.42 Diadesmis |
3.43 Luticola |
3.44 Amphipleura |
3.45 Frustulia |
3.46 Brachysira |
3.47 Neidium |
3.48 Sellaphora |
3.49 Pinnularia |
3.50 Caloneis |
3.51 Diploneis |
3.52 Navicula |
3.53 Naviculadicta |
3.54 Hippodonta |
3.55 Geissleira |
3.56 Neidiopsis |
3.57 Decussata |
3.58 Microcostatus |
3.59 Boreozonacola |
3.60 Chamaepinnularia |
3.61 Gyrosigma |
3.62 Stauroneis |
3.63 Craticula |
3.64 Amphora |
3.65 Hantzschia |
3.66 Tryblionella |
3.67 Nitzschia |
3.68 Denticula |
3.69 Epithemia |
3.70 Rhopalodia |
3.71 Entomoneis |
3.72 Stenopterobia |
3.73 Surirella |
3.74 Cymatopleura |
4 新使用的属名及特征描述 |
5 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的新种 |
6 大兴安岭硅藻的两种多态性现象的研究 |
6.1 Meridion circulare(Greville)Agardh生殖过程中的新形态 |
6.2 Gomphonema的异面性细胞 |
7 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的生态学研究 |
7.1 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的种类组成 |
7.2 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的生态分布 |
7.2.1 生态分布 |
7.2.2 种类与pH之间的关系 |
7.3 大兴安岭沼泽硅藻的生物地理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发表论文及着作 |
会议摘要 |
致谢 |
(10)内蒙古大兴安岭湿地保护与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目标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植物资源调查 |
1.3.5 动物资源调查 |
第二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湿地资源现状分析 |
2.1 林区湿地概述 |
2.1.1 湿地的分布 |
2.1.2 湿地的类型 |
2.1.3 湿地特殊类型 |
2.2 林区湿地生物多样性 |
2.2.1 湿地植物多样性 |
2.2.2 湿地动物多样性 |
2.3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 |
2.3.1 湿地植被生态系统多样性 |
2.3.2 湿地动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2.4 林区重点湿地的调查分析 |
2.4.1 林区重点湿地的划分 |
2.4.2 林区重点湿地概述 |
2.4.3 林区湿地脆弱性评价 |
2.5 林区湿地保护与利用现状 |
2.5.1 林区省部级湿地保护区概述 |
2.5.2 林区盟市级湿地保护区概述 |
2.5.3 林区湿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思路和对策 |
3.1 林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思路 |
3.2 林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
3.2.1 合理规划保护区,长远打算奠基础 |
3.2.2 建设物种基因库,保护生物多样性 |
3.2.3 完善湿地法律制度,改进湿地保护政策 |
3.2.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协调部门利益关系 |
3.2.5 适度发展旅游,开发观鸟项目 |
3.2.6 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监测网络 |
3.2.7 加强湿地知识普及,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
3.2.8 开展合作争取基金,培养人才确保发展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内蒙古库都尔林业局饲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D]. 张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D]. 栗马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库都尔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研究[J]. 李宏林,张春霞,高泽芬.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5]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经营与发展模式的探讨[J]. 许辉.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03)
- [6]内蒙古牙克石市龙胆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J]. 孟祥福.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6(02)
- [7]大兴安岭野生笃斯越桔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繁育技术研究[D]. 伏鸿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1)
- [8]库都尔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J]. 岳永杰,曲理才,宋利军,刘明东,曾月娥,李钢铁,王凤水.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9]大兴安岭沼泽硅藻分类生态研究[D]. 刘妍. 浙江大学, 2010(08)
- [10]内蒙古大兴安岭湿地保护与利用问题研究[D]. 商晓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