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在实现热塑产品冲切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正转(反转),丝杆螺母在丝杆上向下(上)滑动,从而带动整个承接支架、堆叠支板向下(上)移动,堆叠块接触成型冲切后的产品将产品推到传送带上,堆叠一定数量传送带运转输送出来,避免人触碰到产品,本实用新型实现无人操作,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输送精度高,同时堆叠整齐,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机构、成型机构和推送机构;前述的滑动机构包括立柱,其顶端安装导轨组,电机支板可移动连接在导轨组上;前述的成型机构包括电机,其通过支撑结构安装在电机支板的表面,四根导柱垂直布设在电机支板的四个角处,穿过电机支板后与堆叠支板垂直固定,且导柱与电机支板可滑动接触;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一端连接,丝杠的另一端顺次穿过电机支板、承接支架,前述的承接支架呈7字型结构设置,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臂和垂直臂,丝杠的另一端穿过横向臂后与堆叠支板之间留有距离;丝杠螺母套设在丝杠上,同时丝杠螺母与横向臂靠近端部位置固定,垂直臂的一端与横向臂垂直固定,其另一端与堆叠支板垂直固定;还包括垂直支架,其顶端固定在电机支板的底面,其底端通过下轴承机构与丝杠的另一端端头固定连接,丝杠的顶端通过套设上轴承机构与电机的支撑结构固定连接;还安装在堆叠支板底面的至少一个堆叠杆,堆叠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堆叠块;前述的推送结构包括布设在堆叠块下方的传送带。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机构、成型机构和推送机构;
前述的滑动机构包括立柱,其顶端安装导轨组,电机支板可移动连接在导轨组上;
前述的成型机构包括电机,其通过支撑结构安装在电机支板的表面,四根导柱垂直布设在电机支板的四个角处,穿过电机支板后与堆叠支板垂直固定,且导柱与电机支板可滑动接触;
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一端连接,丝杠的另一端顺次穿过电机支板、承接支架,前述的承接支架呈7字型结构设置,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臂和垂直臂,丝杠的另一端穿过横向臂后与堆叠支板之间留有距离;丝杠螺母套设在丝杠上,同时丝杠螺母与横向臂靠近端部位置固定,垂直臂的一端与横向臂垂直固定,其另一端与堆叠支板垂直固定;
还包括垂直支架,其顶端固定在电机支板的底面,其底端通过下轴承机构与丝杠的另一端端头固定连接,丝杠的顶端通过套设上轴承机构与电机的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还安装在堆叠支板底面的至少一个堆叠杆,堆叠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堆叠块;
前述的推送结构包括布设在堆叠块下方的传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四根导柱的底端分别通过法兰固定在堆叠支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其特征在于:丝杠螺母通过螺栓固定在承接支架的横向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堆叠块的下方安设堆叠工位,在堆叠工位内布设待热塑成型的产品,堆叠工位布设在传送带上,实现产品热塑成型后的推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的支撑结构安设在电机支板表面,且其内部呈中空结构,联轴器、上轴承结构、丝杠的一端位于支撑结构的中空内部,支撑结构的表面安装电机,电机轴穿过支撑结构的表面与联轴器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属于杯类自动堆叠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塑杯等产品的生产时,尽量避免因人工接触而产生的二次污染。故自动化的连线生产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用于食品包装包装类产品(比如吸管、塑杯、塑盖等产品)更是要求无人操作生产线,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越高,这类产品出现异物(毛发、纸屑、黑点等)的可能性越小,用于食品类包装越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输送精度高,同时堆叠整齐,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包括滑动机构、成型机构和推送机构;
前述的滑动机构包括立柱,其顶端安装导轨组,电机支板可移动连接在导轨组上;
前述的成型机构包括电机,其通过支撑结构安装在电机支板的表面,四根导柱垂直布设在电机支板的四个角处,穿过电机支板后与堆叠支板垂直固定,且导柱与电机支板可滑动接触;
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一端连接,丝杠的另一端顺次穿过电机支板、承接支架,前述的承接支架呈7字型结构设置,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臂和垂直臂,丝杠的另一端穿过横向臂后与堆叠支板之间留有距离;丝杠螺母套设在丝杠上,同时丝杠螺母与横向臂靠近端部位置固定,垂直臂的一端与横向臂垂直固定,其另一端与堆叠支板垂直固定;
还包括垂直支架,其顶端固定在电机支板的底面,其底端通过下轴承机构与丝杠的另一端端头固定连接,丝杠的顶端通过套设上轴承机构与电机的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还安装在堆叠支板底面的至少一个堆叠杆,堆叠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堆叠块;
前述的推送结构包括布设在堆叠块下方的传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四根导柱的底端分别通过法兰固定在堆叠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丝杠螺母通过螺栓固定在承接支架的横向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堆叠块的下方安设堆叠工位,在堆叠工位内布设待热塑成型的产品,堆叠工位布设在传送带上,实现产品热塑成型后的推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支撑结构安设在电机支板表面,且其内部呈中空结构,联轴器、上轴承结构、丝杠的一端位于支撑结构的中空内部,支撑结构的表面安装电机,电机轴穿过支撑结构的表面与联轴器固定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专利在实现热塑产品冲切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正转(反转),丝杆螺母在丝杆上向下(上)滑动,从而带动整个承接支架、堆叠支板向下(上)移动,堆叠块接触成型冲切后的产品将产品推到传送带上,堆叠一定数量传送带运转输送出来,避免人触碰到产品,实现无人操作,堆叠整齐高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立柱,2为传送带,3为电机,4为导柱,5为导轨,6为电机支板,7为堆叠支板,8为堆叠杆,9为堆叠块,10为待热塑成型的产品,11为联轴器,12为上轴承机构,13为丝杆,14为丝杆螺母,15为下轴承机构,16为法兰块,17为垂直臂,18为支撑结构,19为横向臂,20为垂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特征部件:1为立柱,2为传送带,3为电机,4为导柱,5为导轨,6为电机支板,7为堆叠支板,8为堆叠杆,9为堆叠块,10为待热塑成型的产品,11为联轴器,12为上轴承机构,13为丝杆,14为丝杆螺母,15为下轴承机构,16为法兰块,17为垂直臂,18为支撑结构,19为横向臂,20为垂直支架。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热塑成型产品的自动堆叠机构,包括滑动机构、成型机构和推送机构;
前述的滑动机构包括立柱,其顶端安装导轨组,电机支板可移动连接在导轨组上;
图3所示,前述的成型机构包括电机,其通过支撑结构安装在电机支板的表面,四根导柱垂直布设在电机支板的四个角处,穿过电机支板后与堆叠支板垂直固定,且导柱与电机支板可滑动接触;
图2所示,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一端连接,丝杠的另一端顺次穿过电机支板、承接支架,前述的承接支架呈7字型结构设置,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臂和垂直臂,丝杠的另一端穿过横向臂后与堆叠支板之间留有距离;丝杠螺母套设在丝杠上,同时丝杠螺母与横向臂靠近端部位置固定,垂直臂的一端与横向臂垂直固定,其另一端与堆叠支板垂直固定;
还包括垂直支架,其顶端固定在电机支板的底面,其底端通过下轴承机构与丝杠的另一端端头固定连接,丝杠的顶端通过套设上轴承机构与电机的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还安装在堆叠支板底面的至少一个堆叠杆,堆叠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堆叠块;
前述的推送结构包括布设在堆叠块下方的传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四根导柱的底端分别通过法兰固定在堆叠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丝杠螺母通过螺栓固定在承接支架的横向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堆叠块的下方安设堆叠工位,在堆叠工位内布设待热塑成型的产品,堆叠工位布设在传送带上,实现产品热塑成型后的推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支撑结构安设在电机支板表面,且其内部呈中空结构,联轴器、上轴承结构、丝杠的一端位于支撑结构的中空内部,支撑结构的表面安装电机,电机轴穿过支撑结构的表面与联轴器固定连接。
通常堆叠杆共设有12根,且12根堆叠杆成四列布设,每列含有三根,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布设,每根堆叠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堆叠块。
启动电机,电机轴旋转,带动丝杠旋转,丝杆螺母在丝杆上滑动,顺次带动承接支架、堆叠支板上下移动,导柱通过法兰块固定在堆叠支板上,堆叠杆上部与堆叠支板螺纹连接,堆叠杆下部与堆叠块也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当热塑成型后产品经过冲切到达堆叠工位时,电机(即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正转,丝杆螺母在丝杆上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承接支架、堆叠支板向下移动,堆叠块接触成型冲切后的产品将产品推到传送带上,堆叠一定数量传送带运转输送出来;此叠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输送精度高,堆叠整齐,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并减少人工堆叠异物出现率的优点。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7858.3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507095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65G 57/10
专利分类号:B65G57/10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第一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申请人地址: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
发明人:邱丹;邵杰;孙晋云
第一发明人:邱丹
当前权利人:南京师范大学
代理人:徐尔东
代理机构:32200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