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包括锚索本体,锚索本体的外表面缠绕有多股钢束,锚索本体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连接头卡合在连接块的内部,连接块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嵌设有紧固环,连接头与紧固环之间螺纹连接,连接块的内表壁远离第一滑槽的一端竖直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头的外表面与紧固环的内表壁螺纹连接,对锚索本体进行固定,在连接头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竖直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嵌设的复位弹簧带动凸钮卡合在连接头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所开设的U形槽的内部,进一步的对锚索本体进行加固,使锚索本体的连接处更加的稳定,同时也便于对锚索本体进行拆卸。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包括锚索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本体(5)的外表面缠绕有多股钢束(6),所述锚索本体(5)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卡合在连接块(1)的内部,所述连接块(1)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10)的内部滑动嵌设有紧固环(11),所述连接头(2)与紧固环(1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1)的内表壁远离第一滑槽(10)的一端竖直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凹槽(8)关于连接块(1)的水平中线对称,两个所述凹槽(8)的内部底板中心处竖直焊接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与连接头(2)相对的一端焊接有凸块(13),所述凸块(13)的与连接头(2)的相对面呈弧形。
设计方案
1.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包括锚索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本体(5)的外表面缠绕有多股钢束(6),所述锚索本体(5)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卡合在连接块(1)的内部,所述连接块(1)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10)的内部滑动嵌设有紧固环(11),所述连接头(2)与紧固环(1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1)的内表壁远离第一滑槽(10)的一端竖直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凹槽(8)关于连接块(1)的水平中线对称,两个所述凹槽(8)的内部底板中心处竖直焊接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与连接头(2)相对的一端焊接有凸块(13),所述凸块(13)的与连接头(2)的相对面呈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竖直开设有U形槽(7),所述U形槽(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U形槽(7)关于连接头(2)的水平中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本体(5)的外表面等距套设有多个定位圈(4),所述定位圈(4)的外表面套设有加固管(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4)的内部嵌设有橡胶圈(14),所述定位圈(4)和橡胶圈(14)的竖直剖面均呈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4)与橡胶圈(14)之间固定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由上支撑块(15)、下支撑块(19)和强力弹簧(18)组成,所述上支撑块(15)和下支撑块(19)之间焊接有强力弹簧(18),所述下支撑块(19)的外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支杆(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0)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杆(20)关于下支撑块(19)的竖直中线对称,两个所述支杆(20)背离橡胶圈(14)的一端设置有滚轮(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2)与定位圈(4)的对应端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滚轮(12)与第二滑槽(16)的内表壁滑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
背景技术
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锚索在钻孔的同时于现场进行编制,内锚固段采用波纹形状,张拉段采用直线形状。
现有的锚索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不好对锚索进行固定,同时也不方便对锚索进行拆卸,造成锚索不能进行回收利用,造成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而且对锚索没有进行保护,锚索受到外界影响之后容易变形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包括锚索本体,所述锚索本体的外表面缠绕有多股钢束,所述锚索本体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卡合在连接块的内部,所述连接块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嵌设有紧固环,所述连接头与紧固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表壁远离第一滑槽的一端竖直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凹槽关于连接块的水平中线对称,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底板中心处竖直焊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连接头相对的一端焊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与连接头的相对面呈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竖直开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U形槽关于连接头的水平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锚索本体的外表面等距套设有多个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外表面套设有加固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圈的内部嵌设有橡胶圈,所述定位圈和橡胶圈的竖直剖面均呈圆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圈与橡胶圈之间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上支撑块、下支撑块和强力弹簧组成,所述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之间焊接有强力弹簧,所述下支撑块的外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支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杆关于下支撑块的竖直中线对称,两个所述支杆背离橡胶圈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滚轮与定位圈的对应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滚轮与第二滑槽的内表壁滑动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锚索本体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外表面与紧固环的内表壁螺纹连接,对锚索本体进行固定,在连接头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竖直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嵌设的复位弹簧带动凸钮卡合在连接头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所开设的U形槽的内部,进一步的对锚索本体进行加固,使锚索本体的连接处更加的稳定,同时也便于对锚索本体进行拆卸。
2:本实用新型中,在锚索本体的外表面等距套设有多个定位圈,在定位圈的外表面套设有加固管,加固管对锚索本体进行外表面的防护,定位圈保持锚索本体的稳定性,在定位圈的内部嵌设有橡胶圈,在橡胶圈与定位圈之间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对锚索本体进行保护,避免锚索本体受挤压变形,保持锚索本体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的连接头卡合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的定位圈正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的定位圈内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连接块;2、连接头;3、加固管;4、定位圈;5、锚索本体;6、钢束;7、U形槽;8、凹槽;9、复位弹簧;10、第一滑槽;11、紧固环;12、滚轮;13、凸块;14、橡胶圈;15、上支撑块;16、第二滑槽;17、支撑架;18、强力弹簧;19、下支撑块;20、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土木工程方便使用的锚索,包括锚索本体5,锚索本体5的外表面缠绕有多股钢束6,锚索本体5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2,连接头2对锚索本体5起到连接的作用,连接头2卡合在连接块1的内部,连接块1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10,连接块1滑动嵌设在第一滑槽10的内表壁,第一滑槽10的内部滑动嵌设有紧固环11,紧固环11对连接头2进行固定,连接头2与紧固环11之间螺纹连接,连接块1的内表壁远离第一滑槽10的一端竖直开设有凹槽8,凹槽8的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凹槽8关于连接块1的水平中线对称,两个凹槽8的内部底板中心处竖直焊接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带动凸块13移动,对连接头2的外表面所开设的U形槽7进行卡合,复位弹簧9与连接头2相对的一端焊接有凸块13,凸块13的与连接头2的相对面呈弧形,便于凸块13进行卡合。
连接头2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竖直开设有U形槽7,U形槽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U形槽7关于连接头2的水平中线对称,使凸块13卡和的更加的稳定,锚索本体5的外表面等距套设有多个定位圈4,定位圈4对锚索本体5进行固定,同时也起到支撑的作用,定位圈4的外表面套设有加固管3,定位圈4的内部嵌设有橡胶圈14,定位圈4和橡胶圈14的竖直剖面均呈圆形,定位圈4与橡胶圈14之间固定有支撑架17,支撑架17由上支撑块15、下支撑块19和强力弹簧18组成,上支撑块15和下支撑块19之间焊接有强力弹簧18,强力弹簧18起到一定的缓冲的作用,避免锚索本体5受外界作用力之后变形,下支撑块19的外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支杆20,支杆20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杆20关于下支撑块19的竖直中线对称,两个支杆20背离橡胶圈14的一端设置有滚轮12,支杆20手里之后带动滚轮12在第二滑槽16的内部移动,对作用力进行分解,滚轮12与定位圈4的对应端开设有第二滑槽16,滚轮12与第二滑槽16的内表壁滑动连接。
工作原理:在锚索本体5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头2,连接头2的旋转使连接头2与紧固环11之间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对锚索本体5进行固定,连接头2与紧固环11连接之后将锚索本体5向前推进,锚索本体5向前推进之后,带动紧固环11在第一滑槽10的内部移动,紧固环11的移动带动连接头2向前推进,从而使连接头2开设的凹槽8内部的复位弹簧9带动凸块13卡合在连接头2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所开设的U形槽7的内部,进一步的对锚索本体5进行加固,使锚索本体5的连接处更加的稳定,同时也便于对锚索本体5进行拆卸,在锚索本体5的外表面套设有加固管3,对锚索本体5进行保护,在锚索本体5的外表面等距套设有多个定位圈4,定位圈4避免锚索本体5在加固管3内部乱晃,保持锚索本体5的稳定性,在定位圈4的内部嵌设有橡胶圈14,在橡胶圈14与定位圈4之间固定有支撑架17,支撑架17由上支撑块15和下支撑块19组成,在上支撑块15和下支撑块19之间设置的强力弹簧18,强力弹簧18减小外界作用力对锚索本体5的造成的损伤,对锚索本体5进行保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1353.0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636817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E02D 17/20
专利分类号:E02D17/20;E02D5/74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南昌大学
第一申请人:南昌大学
申请人地址:330031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
发明人:严威
第一发明人:严威
当前权利人:南昌大学
代理人:邢江峰
代理机构:1158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