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接收函数和频散曲线联合反演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未破裂段精细S波速度结构

利用接收函数和频散曲线联合反演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未破裂段精细S波速度结构

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布设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密集宽频带地震观测台阵,先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瑞雷面波的频散曲线,再从远震波形记录中提取接收函数,对两部分数据进行联合反演获取龙门山及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未破裂段(地震空区)及周边区域的三维高分辨率S波速度结构。基于Paraview软件的三维成图结果清晰地显示:松潘甘孜块体的上地壳逆冲推覆到坚硬高速的四川盆地前寒武纪结晶基地之上(扬子克拉通),汶川和芦山地震分别发生在两个高速体内,这表明龙门山的生长机制更加符合上地壳滑脱的地壳缩短模型;而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的空区在14-40 km的深度范围内存在低速体并且它的地壳处于增厚的状态。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的空区下方存在壳内低速体,增厚的地壳和高泊松比特征表明在地震空区的中下地壳可能发生部分熔融。结合地震空区的壳内低速带上方的地表发现的条带状的热异常带。我们认为地壳底部的部分熔融会通过裂隙或流体加热上地壳,使得穿过地震空区的三条龙门山主断裂的温度可能已经升高到300-400°C,由于加热作用从而导致断层弱化而形成地震空区,高温导致的缺震现象同样被发现在夏威夷火山和2016年日本熊本地震火山区域。我们认为低速体上方的龙门山主断裂的地震活动性可能较小,但是靠近于四川盆地双石大川断裂和大邑断裂仍然上覆在高速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之上,其孕震环境可能类似于汶川和芦山主震区域。前人的结果表明汶川和芦山地震的发生增强该区域的库伦应力,根据其约60km的未破裂的空间尺度,我们推测该区域仍有产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远震记录提取P波接收函数
  •     1.2.2 背景噪声提取面波频散曲线
  •     1.2.3 接收函数与频散曲线联合反演
  •     1.2.4 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模式
  •     1.2.5 汶川芦山地震空区的形成
  •   1.3 论文主要的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频散曲线与接收函数的提取
  •   2.1 背景噪声提取频散曲线
  •     2.1.1 方法原理
  •     2.1.2 数据处理
  •       2.1.2.1 单台数据预处理
  •       2.1.2.2 互相关计算和叠加
  •       2.1.2.3 时频分析
  •       2.1.2.4 射线检测版测试和层析成像
  •     2.1.3 群速度误差测试
  •     2.1.4 层析成像群速度图
  •   2.2 远震记录提取P波接收函数
  •     2.2.1 方法原理
  •     2.2.2 提取接收函数
  • 第3章 接收函数与频散曲线的联合反演
  •   3.1 接收函数与频散曲线联合反演
  •   3.2 接收函数与频散曲线单独反演
  •   3.3 反演稳定性测试
  • 第4章 基于Paraview软件三维成像
  •   4.1 格式转换
  •     4.1.1 速度体模型绘制
  •     4.1.2 断层数据绘制
  •     4.1.3 地震目录数据
  •     4.1.4 高程数据绘制
  •   4.2 Paraview的使用
  • 第5章 龙门山地区及汶川芦山地震空区精细速度结构解释
  •   5.1 龙门山的隆升模式
  •   5.2 地震空区形成及其未来地震风险性的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志强

    导师: 梁春涛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汶川和芦山地震,地震空区,联合反演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41674059,41340009),四川省科学技术支持计划,成都理工大学创新团队计划

    分类号: P315.7

    DOI: 10.26986/d.cnki.gcdlc.2019.000511

    总页数: 61

    文件大小: 4138K

    下载量: 39

    相关论文文献

    • [1].赋予地质信息的采空区三维联合反演[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6)
    • [2].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电阻率法和背景噪声法三维联合反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10)
    • [3].基于光角度散射法的弥散介质多种辐射参数联合反演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03)
    • [4].基于接收函数与背景噪声联合反演的研究与应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3)
    • [5].2.5D重磁震联合反演在南黄海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 海洋地质动态 2008(08)
    • [6].大地震震源破裂模型:从快速响应到联合反演的技术进展及展望[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4)
    • [7].人工蜂群算法的电震非线性联合反演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6)
    • [8].大地电磁与磁法联合反演[J]. 矿床地质 2012(S1)
    • [9].重、磁、电联合反演在银额盆地定量解释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13(05)
    • [10].大地电磁与地震联合反演研究现状与展望[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6)
    • [11].井中磁测与地面磁测资料联合反演[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8(01)
    • [12].浅埋煤层覆岩含水层富水性探测联合反演研究[J]. 江西煤炭科技 2020(04)
    • [13].一种高效的基于交叉梯度结构约束的三维地震走时与直流电阻率联合反演策略[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9)
    • [14].伪二维弹性波联合反演近地表的速度和衰减[J]. 地震学报 2018(05)
    • [15].变密度常磁化强度界面重磁联合反演[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16].基于2.5D模型和3D模型的重震联合反演对比分析[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8(04)
    • [17].X波段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云中雨水含量分布的数值试验[J]. 贵州气象 2010(01)
    • [18].大地电磁、重力、磁法和地震初至波走时的交叉梯度二维联合反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6)
    • [19].岩性物性联合反演系统设计与实现[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4)
    • [20].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与直流电阻率法联合反演[J]. 西部探矿工程 2019(06)
    • [21].南黄海某典型剖面重磁震联合反演及综合解释[J]. 物探与化探 2009(04)
    • [22].多属性联合反演在改造型盆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吉林地质 2015(04)
    • [23].基于局部相关性约束的三维大地电磁数据和重力数据的联合反演[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1)
    • [24].背景噪声面波与布格重力异常联合反演:山西断陷带三维地壳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3)
    • [25].测井资料一致性处理在井震联合反演中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05)
    • [26].2010年高雄地震震源参数的近远震波形联合反演[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7)
    • [27].重电联合反演解析苏北地区印支面及其展布特征[J]. 地质学刊 2019(03)
    • [28].带粒子滤波约束的PP-PS联合反演的稀疏解算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3)
    • [29].重磁电联合反演在银—额盆地勘探中的应用[J]. 陕西地质 2012(01)
    • [30].粒子群算法在磁测资料井地联合反演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09(05)

    标签:;  ;  ;  ;  ;  

    利用接收函数和频散曲线联合反演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未破裂段精细S波速度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