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论文和设计-张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面板支撑架,所述面板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框、设置在支撑框内的固定杆、连接底座与支撑框的斜杆,所述支撑框由若干横杆首尾相连构成,所述固定杆设有四根且成十字形分布在支撑框内,四根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支撑框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中间件相互拆卸连接,所述斜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和底座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中间件的结构,以及多处的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效果;在方便拆卸的同时,在面板支撑架下方设置三角支撑架的结构,对面板支撑架起到稳固的效果,减小了面板支撑架出现翻转的情况。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包括底座(2)、设置在底座(2)上的面板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支撑架(1)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2)上的支撑框、设置在支撑框内的固定杆(11)、连接底座(2)与支撑框的斜杆(4),所述支撑框由若干横杆(12)首尾相连构成,所述固定杆(11)设有四根且成十字形分布在支撑框内,四根所述固定杆(11)的一端与支撑框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中间件(3)相互拆卸连接,所述斜杆(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和底座(2)拆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包括底座(2)、设置在底座(2)上的面板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支撑架(1)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2)上的支撑框、设置在支撑框内的固定杆(11)、连接底座(2)与支撑框的斜杆(4),所述支撑框由若干横杆(12)首尾相连构成,所述固定杆(11)设有四根且成十字形分布在支撑框内,四根所述固定杆(11)的一端与支撑框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中间件(3)相互拆卸连接,所述斜杆(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和底座(2)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3)包括四个相互垂直的中间杆(31)、连接各个中间杆(31)的套环(32),所述中间杆(31)内开设有中间槽(311),所述中间槽(311)与套环(32)连通;

所述中间杆(31)靠近固定杆(11)的一端设有第一套筒(312),所述第一套筒(312)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13),所述限位块(313)和第一套筒(312)底部通过弹簧(314)连接,所述限位块(313)侧壁上设有一端穿出第一套筒(312)外的中间板(315),所述第一套筒(312)侧壁上开设有供中间板(315)移动的移动槽(316);

所述中间槽(311)槽壁上通过中心轴转动连接有杠杆(317),所述杠杆(317)的一端与中间板(315)朝向中间槽(311)槽底的一侧抵触,所述固定杆(11)上开设有供中间杆(31)插入的固定槽(318),所述固定槽(318)槽壁开设有供限位块(313)穿出的通槽(319),所述限位块(313)穿出通槽(319)的一端插设有插销(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312)侧壁设有限位螺杆(33),所述限位螺杆(33)和第一套筒(312)侧壁螺纹连接并插入弹簧(314)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设有若干螺柱(21)和支撑块(22),所述螺柱(21)和支撑块(2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支撑架(1)临街的一侧底部两端连接有三角支撑架(5),所述三角支撑架(5)朝向面板支撑架(1)的一侧设有楔形凸起(51),所述面板支撑架(1)设有与楔形凸起(51)配合的第二凹槽(14),所述楔形凸起(51)与第二凹槽(1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14)开口处侧壁设有凹孔(15),所述凹孔(15)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设有若干第二套筒(6),各个所述第二套筒(6)内均插接有圆柱(61),所述圆柱(61)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轮(62),另一端设有第二螺杆(63),所述第二螺杆(63)的一端穿出第二套筒(6)外,所述第二螺杆(63)与第二套筒(6)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有若干稳固底座(2)的增重块(7),若干所述增重块(7)与底座(2)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增重块(7)关于底座(2)的中心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支撑架(1)上端设有接闪杆(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告牌安装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

背景技术

楼顶广告牌展示是户外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楼顶广告牌是户外广告中最能够体现画面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的广告形式,建筑的水平高度越高,视野越开阔,广告效果越好。由此,高层建筑上面广告牌越来越多,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公告号为CN2037996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楼顶广告牌抗风隔振结构,由整体钢结构架、支架基础、隔振器、平衡基础结构、转动轴构件及广告版面组成,所述整体钢结构架由多个直角三角形格构桁架及之间连接的个够桁架及斜叉加固架组成;所述支座基础在整体钢结构架的三角形格构桁架底部的前节点板、后节点板对称设置,隔振器设置在直角三角形格构桁架底部前节点板、后节点板与支座基础之间;所述平衡基础设置在直角三角形格构桁架的底部,转动轴构件设置在直角三角形格构桁架底部的中节点板与平衡基础之间;广告版面安装在直角三角形格构桁架正面临街的垂直立面上。

上述中的楼顶广告牌抗风隔振结构虽然结构稳定,但是广告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工作,因为需要加固的原因,一般各部件之间均是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不方便实现快速的安装和拆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具有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效果。

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面板支撑架,所述面板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框、设置在支撑框内的固定杆、连接底座与支撑框的斜杆,所述支撑框由若干横杆首尾相连构成,所述固定杆设有四根且成十字形分布在支撑框内,四根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支撑框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中间件相互拆卸连接,所述斜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和底座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底座水平放置在楼顶上,然后将固定杆和底座拼接起来,固定杆的交接处通过中间件连接,固定杆和横杆相抵触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第一凸起嵌入第一凹槽中,螺钉穿过第一凹槽侧壁并与第一凸起螺纹连接;通过斜杆两端处的U型杆分别和面板支撑架、底座固定,通过中间件的结构,以及多处的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件包括四个相互垂直的中间杆、连接各个中间杆的套环,所述中间杆内开设有中间槽,所述中间槽与套环连通;

所述中间杆靠近固定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第一套筒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限位块侧壁上设有一端穿出第一套筒外的中间板,所述第一套筒侧壁上开设有供中间板移动的移动槽;

所述中间槽的槽壁上通过中心轴转动连接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与中间板朝向中间槽的槽底的一侧抵触,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供中间杆插入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壁开设有供限位块穿出的通槽,所述限位块穿出通槽的一端插设有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中间杆插入固定槽中,拨动杠杆,杠杆带动限位块向下移动并穿出通槽,工作人员将插销插入限位块穿出通槽的一端,实现了固定杆和中间杆的快速安装,从而达到面板支撑架的快速成型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侧壁设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和第一套筒侧壁螺纹连接并插入弹簧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杆插入弹簧中对弹簧的伸长量进行限制,使得限位块不会距离第一套筒底壁太远,降低结构稳定性差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若干螺柱和支撑块,所述螺杆和支撑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调节支撑块在螺柱的位置,使得底座位于水平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支撑架临街的一侧底部两端连接有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朝向面板支撑架的一侧设有楔形凸起,所述面板支撑架设有与楔形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楔形凸起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开口处侧壁设有凹孔,所述凹孔滑动连接有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支撑架使得面板支撑架不容易从临街的一侧翻转过去,对面板支撑架起到稳固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若干第二套筒,各个所述第二套筒内均插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轮,另一端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穿出第二套筒外,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套筒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楼顶上稍微调整一下位置时,工作人员旋转第二螺杆,万向轮向下运动与楼顶接触并将底座撑起,此时工作人员拖动底座至合适位置时,反方向旋转第二螺杆,将万向轮向上收起。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增重块,若干所述增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增重块关于底座的中心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重块增加底座的自身重力,提高底座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支撑架上端设有接闪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闪杆可以吸引雷电下来,对楼层起到保护,降低被雷击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采用设置中间件的结构,具有方便工作人员拆卸面板支撑架中各个固定杆的效果;

2.采用在第一套筒侧壁上设置限位螺杆的结构,具有限位螺杆插入弹簧中对弹簧的伸长量进行限制,使得限位块不会距离第一套筒底壁太远,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3.采用在面板支撑架下方设置三角支撑架的结构,对面板支撑架起到稳固的效果,减小了面板支撑架出现翻转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件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斜杆和横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横杆和固定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三角形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中第二套筒、圆柱、万向轮和第二螺杆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中固定杆上固定槽和通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面板支撑架;11、固定杆;111、第一凸起;12、横杆;121、第一凹槽;13、螺钉;14、第二凹槽;15、凹孔;16、限位杆;2、底座;21、螺柱;22、支撑块;3、中间件;31、中间杆;311、中间槽;312、第一套筒;313、限位块;314、弹簧;315、中间板;316、移动槽;317、杠杆;318、固定槽;319、通槽;32、套环;33、限位螺杆;4、斜杆;41、U型杆;411、螺纹孔;412、第一螺杆;413、旋转把手;5、三角支撑架;51、楔形凸起;6、第二套筒;61、圆柱;62、万向轮;63、第二螺杆;7、增重块;8、接闪杆;9、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参照图1,包括底座2、设置在底座2上的面板支撑架1,面板支撑架1包括竖直设置在底座2上的支撑框、设置在支撑框内的固定杆11、连接底座2与支撑框的斜杆4,支撑框由若干横杆12首尾相连构成支撑框和底座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同时,在面板支撑架1的上端设有接闪杆8,接闪杆8可以吸引雷电下来,对楼层起到保护,降低被雷击的可能性。

参照图3和图4,中间件3包括四个相互垂直的中间杆31、连接各个中间杆31的套环32,在中间杆31内开设有中间槽311,中间槽311与套环32连通。中间杆31靠近固定杆11的一端设有第一套筒312,第一套筒312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13,限位块313和第一套筒312底部通过弹簧314连接,限位块313侧壁上设有一端穿出第一套筒312外的中间板315,中间槽311槽壁上通过中心轴转动连接有杠杆317,杠杆317的一端与中间板315朝向中间槽311槽底的一侧抵触,另一端穿过套环32伸出。

参照图3和图4,固定杆11上开设有供中间杆31插入的固定槽318(参见图9),固定槽318槽壁开设有供限位块313穿出的通槽319(参见图9),限位块313穿出通槽319的一端插设有插销9(参见图2),工作人员将中间杆31插入固定槽318中,拨动杠杆317,杠杆317带动限位块313向下移动并穿出通槽319,工作人员将插销9插入限位块313穿出通槽319的一端。第一套筒312侧壁上开设有供中间板315移动的移动槽316,第一套筒312的侧壁设有限位螺杆33,限位螺杆33插入弹簧314中对弹簧314的伸长量进行限制,使得限位块313不会距离第一套筒312底壁太远,降低结构稳定性差的可能性。

参照图5和图6,固定杆11和横杆12相抵触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111和第一凹槽121,第一凸起111嵌入第一凹槽121中,横杆12上螺纹连接有若干螺钉13,螺钉13穿过第一凹槽121的侧壁并与固定杆11螺纹连接,将固定杆11和横杆12固定。在斜杆4的两端均设有U型杆41,U型杆41的侧壁设有螺纹孔411和第一螺杆412,第一螺杆412穿过螺纹孔411与相应的面板支撑架1或底座2相抵触,第一螺杆412的一端设有旋转手柄,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螺杆旋拧工作。

底座2设有若干螺柱21和支撑块22,螺柱21和支撑块22螺纹连接,作人员通过调节支撑块22在螺柱21的位置,使得底座2位于水平状态。底座2上设有若干稳固底座2的增重块7,若干增重块7与底座2固定连接,若干增重块7对称设置。底座2设有若干第二套筒6,各个第二套筒6内均插接有圆柱61(参见图8),圆柱61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轮62(参见图8),另一端设有第二螺杆63(参见图8),第二螺杆63的一端穿出第二套筒6外,第二螺杆63与第二套筒6螺纹连接,当需要在楼顶上稍微调整一下位置时,工作人员旋转第二螺杆63,万向轮62向下运动与楼顶接触并将底座2撑起,此时工作人员拖动底座2至合适位置时,通过旋转第二螺杆63将万向轮62向上收起。

参照图7,面板支撑架1(参见图1)底部两端固定有三角支撑架5,三角支撑架5朝向面板支撑架1的一侧设有楔形凸起51,面板支撑架1的下端设有与楔形凸起51配合的第二凹槽14,楔形凸起51与第二凹槽14滑动连接,第二凹槽14开口处侧壁设有凹孔15,凹孔15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6,限位杆16在凹孔15内上下移动,但不会从凹孔15内滑落,限位杆16对楔形凸起51的位置进行限位,减小三角支撑架5与面板支撑架1出现分离的情况。通过三角支撑架5使得面板支撑架1不容易发生侧翻转,对面板支撑架1起到稳固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工作人员将底座2水平放置在楼顶上,然后将支撑框、斜杆4和底座2拼接起来。支撑框内的固定杆11与中间杆31插接配合,工作人员将中间杆31插入固定槽318中,拨动杠杆317,杠杆317带动限位块313向下移动并穿出通槽319,工作人员将插销9插入限位块313穿出通槽319的一端。凸起111嵌入第一凹槽121中,螺钉13穿过第一凹槽121侧壁并与凸起111螺纹连接,使得固定杆11和横杆12固定;在需要拆除广告牌的时候,首先将固定杆11与中间杆31插接配合拆除,然后对支撑框、斜杆4和底座2进行拆除工作,多处的拆卸连接方便了广告牌的拆卸和安装。工作人员通过调节支撑块22在螺柱21的位置,使得底座2位于水平状态,将增重块7对称放置在底座2上以提高底座2的稳固性。工作人员向上拨动凹孔15处的限位杆16,限位杆16在凹孔15内向上移动,将楔形块嵌入第二凹槽14中,放下限位杆16。当需要在楼顶上稍微调整一下位置时,工作人员旋转第二螺杆63,万向轮62向下运动与楼顶接触并将底座2撑起,此时工作人员拖动底座2至合适位置时旋转第二螺杆63,将万向轮62向上收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8074.1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515151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G09F 15/02

专利分类号:G09F15/02

范畴分类:15E;

申请人:南京东郊传媒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东郊传媒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紫东路2号A3栋6层

发明人:张娟

第一发明人:张娟

当前权利人:南京东郊传媒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高楼楼顶广告牌安装架论文和设计-张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