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琴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溪山琴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溪山琴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乐,中正,雅俗,扬琴,本原,古琴,美学。

溪山琴况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叶[1](2019)在《琴音之妙,由“圆”而美——《溪山琴况》之“圆”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圆"在中文语境中有其特殊内涵,体现在美学中就是"圆"美观,这在中国古代的诗文、小说、舞蹈、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中都有具体体现。同样,"圆美"观在中国音乐中也是极其重要的概念,这在徐上瀛所着的《溪山琴况》整个文本,以及其中的"圆"况中便有具体体现,将"圆美"观与《溪山琴况》以及其中的"圆"况结合做具体分析,有助于学琴者对"圆美"观作进一步了解,也有助于学琴者提升琴技,增加其弹琴时所应具有的韵味。(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2期)

申玉璞,郑宇晨[2](2019)在《《溪山琴况》中“轻”、“重”、“迟”、“速”的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篇文章笔者从几对对比性的美学思想入手,从而分析《溪山琴况》中所包含的部分美学思想。(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9年18期)

兰雪[3](2019)在《琴之大雅:中正而和——解读《溪山琴况》之“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琴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昭示着古代文人对天地宇宙的深入探索与不懈追求。明末琴家徐上瀛着《溪山琴况》一书,其中共包含了二十四个审美范畴即二十四况。本文着意于对第九况即"雅"况进行解读,从"古乐新奏"、"黜俗归雅"及"琴之大雅"叁方面阐释"雅"的内涵,最终求得古琴艺术中的高雅之音,臻于对中正而和的美学精神的追求。(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8期)

罗诗嫄[4](2019)在《指运迟速,意韵可见——解读《溪山琴况》之“迟”“速”二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琴演奏艺术的精髓在于"意韵"二字,其内涵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自然是生命之源,然《溪山琴况》之"迟""速"二况所展现的一迟一速恰好构成自然生命之律动。这种自然与生命的统一状态落实到古琴演奏中,即展现出指运迟速所带来的"意韵"之美,也即注重审美方式和追求个人心理体验相结合,最终完成人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7期)

钟小茵[5](2019)在《《溪山琴况》之“洁”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溪山琴况》中洁有两种:声洁和音洁,洁是练指原则,也是练指所求。实现洁必须修指,修指之道在于严净,做到严净要使心净,使指净并在练指过程中避免"邪滓"和"杂乱",才能弹奏出纯洁的琴音,从而使乐曲意趣长存。(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7期)

罗诗嫄[6](2019)在《宏远之音,细眇之意——解读《溪山琴况》之“宏”“细”二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徐上瀛在总结前人琴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古琴演奏的二十四个审美范畴,成书《溪山琴况》。其中,"宏"与"细"两况看似互不关联,实则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琴音之古雅风格。"宏况"以"琴音若不宏大就不能表现出古雅的风格"的主旨结合"细况"所认为的"琴音的奥妙在丝毫之际,意韵存在于幽邃之中"的主旨,共同营造了"宏远之音,细眇之意"的意境。(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4期)

夏新源[7](2019)在《俗情悉去,臻大雅矣——《溪山琴况》的“雅”况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溪山琴况》是明人徐上瀛的一部琴学专着,在中国琴学史甚至音乐史中都有极高的地位,但由于"音义精微而笔墨冗长",读者往往难得其中真意。实际上,《溪山琴况》作为徐上瀛的大成之作,不仅是其古琴演奏经验的全面总结,更是其人生观的集中反映。从其中"雅"况入手,分析"雅"况与其他诸况之联系,试图找出本书的内在联络和核心要义。(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9年06期)

何飞龙[8](2019)在《浅论《溪山琴况》之“静”对生命的关照》一文中研究指出《溪山琴况·一曰静》是《溪山琴况》的第二况,也是徐上瀛琴乐理论中道家思想的体现。"静"作为道家思想中重要的概念,是人的生命本原状态,因此琴乐追求的"声中求静"亦是对生命本原的关照。论文试从"静"况中琴乐之旨"声中求静"的角度,以及"静"所体现的生命本原意义,对此一况进行解读,以剖析琴乐中追求的"静"所体现出对生命的关照。(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1期)

臧卓敏[9](2019)在《古琴演奏美学中“意”的地位和演变——以《琴诀》《琴论》《溪山琴况》为对象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视琴乐之"意"有着悠久的传统。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却迟迟未形成相应的琴学理论。古琴发展到唐代,对其艺术性的追求促成了古琴演奏美学的形成和发展。唐代薛易简在其所着的古琴音乐演奏美学文论《琴诀》中,明确提出"声韵皆有所主"的观点,将"意"在琴乐演奏中的重要性上升到了美学高度。继薛易简之后,众多琴家继承了薛易简关于"意"的思想,纷纷就古琴演奏之道立下文字。通过对《琴诀》《琴论》《溪山琴况》叁篇琴论的考察,发现"意"之意义是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在音乐体裁和内容的演变、从写实到含蓄的表现形式的演变。研究和把握"意"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有利于在演奏中更好地展现琴乐之美,也有利于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期刊2019年02期)

乌兰托雅(WULANTUOYA,LI)[10](2019)在《论《溪山琴况》中“和”的美学思想在扬琴演奏艺术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以明末清初的古琴家徐上瀛所着的《溪山琴况》首况“和”况中所渗透出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研究和写作的基础,进而对他提出的叁个追求“和”的关键,即“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借鉴,引发对中国扬琴演奏艺术实践的思考。扬琴在近400多年的本土化历程中,从乐器形制和击弦工具的变化到技巧的发展,使其在音乐表达上具有更多的中国式音乐语言,琴竹的一起一落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气质神韵,形成了中国扬琴演奏独特的艺术特色。这是源于中国人的审美与文化的浸润,是来之不易的文化融合的成果。在笔者看来,《溪山琴况》中美学思想对中国扬琴演奏艺术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希望通过《溪山琴况》中所提出的“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的叁个关键,在扬琴上实践为“弦与竹合”、“竹与音合”、“音与意合”使扬琴演奏由外到内达到交融契合,更好地诠释中国传统音乐同时,促进提升中国扬琴的演奏艺术。(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院》期刊2019-03-01)

溪山琴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篇文章笔者从几对对比性的美学思想入手,从而分析《溪山琴况》中所包含的部分美学思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溪山琴况论文参考文献

[1].张叶.琴音之妙,由“圆”而美——《溪山琴况》之“圆”况[J].艺术评鉴.2019

[2].申玉璞,郑宇晨.《溪山琴况》中“轻”、“重”、“迟”、“速”的美学思想[J].黄河之声.2019

[3].兰雪.琴之大雅:中正而和——解读《溪山琴况》之“雅”况[J].艺术评鉴.2019

[4].罗诗嫄.指运迟速,意韵可见——解读《溪山琴况》之“迟”“速”二况[J].艺术评鉴.2019

[5].钟小茵.《溪山琴况》之“洁”况[J].艺术评鉴.2019

[6].罗诗嫄.宏远之音,细眇之意——解读《溪山琴况》之“宏”“细”二况[J].北方音乐.2019

[7].夏新源.俗情悉去,臻大雅矣——《溪山琴况》的“雅”况解读[J].美与时代(下).2019

[8].何飞龙.浅论《溪山琴况》之“静”对生命的关照[J].北方音乐.2019

[9].臧卓敏.古琴演奏美学中“意”的地位和演变——以《琴诀》《琴论》《溪山琴况》为对象的考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9

[10].乌兰托雅(WULANTUOYA,LI).论《溪山琴况》中“和”的美学思想在扬琴演奏艺术中的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9

标签:;  ;  ;  ;  ;  ;  ;  

溪山琴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