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实施I期切除吻合的临床研究

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实施I期切除吻合的临床研究

李世红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一病区四川广元628017)

【摘要】目的:研究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实施I期切除吻合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78名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人。对照组患者实施Ⅰ期切除术及Ⅱ期吻合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I期切除吻合术。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情况,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或术后死亡病例。研究组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人切口感染,并发症几率为2.56%;对照组3人切口感染、3人吻合口瘘、2人发生腹腔脓肿,故并发症几率为20.51%。研究组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实施I期切除吻合的临床研究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因二次手术带来的身心痛苦,且避免了分期手术造瘘增加的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肠梗阻;I期切除吻合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180-02

在临床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结肠癌占据非常大的比例,发病率居于消化系统肿瘤的第三位[1]。结肠癌其癌灶多起源于直肠同乙状结肠交界处,本病患者多为40~50人群,男性患者高于女性[2]。本病患者早期可无显著症状,待癌灶体积增长至一定程度,可诱发腹胀、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甚至黏液便或黏血便[3]。而还有部分患者,癌灶体积过大,直接阻塞肠腔,进而诱发急性肠梗阻。而临床统计指出,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其发病率也非常高,10%~30%的结肠癌患者可诱发梗阻[4]。对本病患者而言,实施外科手术无疑是治疗的首要遴选治疗方案。通过外科手术不但能够迅速解除梗阻,而且还能够将结肠肿瘤一并根除。我院近年来开展了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专项研究,应用当前临床普遍推广的I期切除吻合术为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患者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78名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由直肠镜、剖腹探查及病理学检查实施确诊。其中男51人、女27人。患者的年龄在42~65岁之间,平均年龄(57.3±7.1)岁。按照癌灶位置划分,15人在横结肠、29人在降结肠、10人在结肠脾曲、17人在乙状结肠、7人在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按照病理分型划分,36人系腺癌、19人系乳头状腺癌、14人系管状腺癌、6人系黏液腺癌、3人系未分化癌。按照Dukes分期划分,24人系A期、45人为B期、9人为C期。同时排除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凝血障碍、晚期恶液质、非原发性结肠癌、非结肠癌诱发肠梗阻等不适宜纳入本次研究的情况排除。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两组性别、年龄、癌灶位置、病理分型、Dukes分期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实施Ⅰ期切除术及Ⅱ期吻合手术。即首次手术先解除梗阻,而后在肿瘤近端实施肠管造瘘。待日后肠管减压再次进行手术,实施癌灶切除、造瘘口回纳及肠管吻合。

1.2.2研究组:本组患者全部实施Ⅰ期切除吻合术。换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在患者右中下腹旁实施正中切口,充分排查腹腔其他脏器转移,而后再处理肠管。处理肠管时,先充分细致地游离病变肠管,若是癌灶位于右半结肠,则切除其右半结肠,切除组织包括回肠末段15cm,盲肠、升结肠、横结肠的右半部,同时切除少数大网膜及胃网膜血管,回盲动脉、右结肠动脉及中结肠动脉应切断并结扎,最后将回肠断端吻合至横结肠断端。若是癌灶位于左半结肠,应先肠管将病变肠管切除,而后实施阑尾切除、但须将1~2cm残端保留,并在该残端内插入无菌输血器管并结扎于阑尾断端,而后应用80000U庆大霉素兑入500mL生理盐水中彻底灌洗结肠以将内容物全面排出,待冲洗液转为澄清后,将输血器导管拔除,妥善处理其阑尾残端,而后重建肠管断端并实施断端吻合,待吻合完成后对吻合口张力及血运实施细致检查,最后留置负压引流,逐层关腹,术后常规扩肛、抗炎。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成功情况,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长(观察组1次手术时长与对照组两次的总时长对比)、术中失血量(观察组1次手术失血量与对照组2次手术总失血量对比)、住院时间。最后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本次研究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率(%)表示、对比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进行t检验。P<0.05判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对比

两组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或术后死亡病例。研究组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结肠癌患者多系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的免疫应激反应能力差,且中老年人轻身重财、拖延意识强,甚至发生便血都会以上火来自我安慰搪塞,不到症状极其严重的时候不会有就诊欲望、且多数为偶然被家属得知或察觉强行带到医院诊查。因此本病患者早发病早期几乎无法得到筛查确诊的机会,一经确诊病情都已进入晚期。临床研究指出,很多结肠癌患者都是发生了急性肠梗阻,被迫剖腹探查的时候,才发现了结肠癌灶[5]。因此,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在临床上,中老年人多伴发其他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6],且免疫力偏低,这些合并病及较低的免疫力均可极大增加手术风险,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也非常明显。由此推论,患者的手术次数是与合并病产生风险的几率或可呈正相关。结肠癌伴常规组患者在以往均需实施分期手术,即I期接触梗阻造瘘辅以II期根治吻合,而分期手术势必要显著增加手术创伤,加剧患者的身心痛苦,使患者医疗开支更多。而极个别身体相对虚弱的高龄患者,由于短期内无法耐受2次大手术,两期手术间隔时间要显著拉长,这样很多时候本来一期手术就能够根治的癌灶,在结肠癌手术切除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

事实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分期手术会显著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甚至会延长疾病的病程[7]。同时,若是高龄且身体虚衰的特殊患者若是无法在短期内实施二次手术,如果再次手术间隔时间过长,本来I期手术能够彻底切除的癌灶很可能已有极其显著增长、丧失手术时机[8],或是癌灶发生了全身扩散而彻底丧失治疗生还的机会。因此,临床上普遍指出,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只要其一般状态尚可、基本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均应优先考虑力争Ⅰ期切除吻合治疗[9],以充分把握治疗时机,根除癌症隐患。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长有显著差异,系因I期切除吻合术手术虽然复杂精细,但毕竟与分期手术相比,仍能整体上缩短手术时间。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系因为研究组手术复杂、涉及范围广、程序繁多,因而整体出血量更大。分期手术虽然增加了手术时间,但分期手术由于是分步处理,每一步的程序相对简化,患者术后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组织修复,因而总的出血量更少。研究组住院时间更短,系因为研究组系I期手术,无需等待后续的II期手术,因此住院时间大大缩短。而两组并发症几率之所以差异显著,是因为对照组系两次手术,感染风险自然要更大,且对照组I期手术后实施了结肠造瘘,瘘口极易发生感染,且污染物容易诱发腹腔感染引发脓肿所致。从以上结果中不难看出,I期切除吻合术相比之下更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实施I期切除吻合的临床研究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因二次手术带来的身心痛苦,且避免了分期手术造瘘增加的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但是,该术式也需严格把握适应症,若是患者一般状态不理想,或是年龄偏高、体质虚衰,无法耐受一次性的大手术,还是应当选择分期手术,避免患者因无法耐受大手术而导致术中或术后近期死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帜明.结肠癌致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8.

[2]陈峰,马玲.老年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82-84.

[3]张华然.结肠顺行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13-14.

[4]钟智佳.老年梗阻性结肠癌40例临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0,12(16):11-12.

[5]田全忠.60例老年大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诊治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8):1024.

[6]谭志军,谷川,丁文涛等.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中乌司他丁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2):107-108.

[7]张锡友,陈轩.老年急性结肠癌性肠梗阻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11):851-852.

[8]胡爱民,郑祖祥,曾长江等.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113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8):595-596.

[9]梁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46例[J].重庆医学,2010,39(16):2214-2215.

标签:;  ;  ;  

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实施I期切除吻合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