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组分论文_何国庆,俞春莲,饶盈,章富阳,沈晓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脂肪酸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脂肪酸,色谱,组分,山核桃,气相,大别山,油棕。

脂肪酸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何国庆,俞春莲,饶盈,章富阳,沈晓飞[1](2019)在《山核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矿质元素及脂肪酸组分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主要矿质元素、种仁脂肪和脂肪酸的变化特征,以40年生山核桃为试材,对果皮和种仁中氮、磷、钾、钙、镁等主要矿质元素、种仁脂肪和脂肪酸进行了分析测定,并探讨了各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核桃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干物质总质量没有显着增加,但果皮干物质大量向种仁转移,其中8月5-20日是种仁干物质快速积累期(从0.62 g·粒-1增长至1.34 g·粒-1)。钾大量从种仁向果皮转移,种仁钾质量分数从8月5日的11.71 mg·kg-1降至9月6日的3.44 mg·kg-1,而果皮钾质量分数从5.70mg·kg-1升高至9.18 mg·kg-1,种仁与果皮中钾质量分数存在消长变化,拐点为8月17-20日;种仁氮、磷、镁质量分数均高于果皮;果皮和种仁中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种仁脂肪质量分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8月5-10日是脂肪快速积累期(从243.20 mg·g-1上升至586.02 mg·g~(-1))。油酸、亚油酸、棕榈酸是种仁充实过程中脂肪酸的主要成分,叁者占脂肪酸总量的92.33%~97.50%。脂肪与棕榈酸和亚麻酸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油酸显着正相关(P<0.05);具有相近或相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存在较高的负相关关系,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和亚麻酸极显着负相关(P<0.01)。氮、钾是山核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矿质营养,种仁氮、钾与脂肪酸组分的相关性最高。因此,丰产优质栽培建议施好果实膨大肥。图1表4参30(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海惠,胡喜贵,赵军梅,徐鹏[2](2019)在《不同质量等级百农4199小麦面粉中脂肪酸组分的GC-M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不同质量等级小麦面粉中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差异,探讨小麦质量等级与营养成分间的关系,研究采用GC-MS检测方法,对3种不同质量等级(一级、二级、叁级)百农4199小麦面粉中脂肪酸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质量等级面粉中分离出了4种脂肪酸成分,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54 9‰、0.474 8‰、0.175 2‰和0.041 9‰,总脂肪酸含量平均值为1.246 8‰;不饱和脂肪酸(UFA)稍高于饱和脂肪酸(SFA),比例约为1.1∶1.0,SFA∶MUFA∶PUFA比例约为1.0∶0.3∶0.8。不同质量等级百农4199小麦面粉中所含脂肪酸成分一致,其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4种脂肪酸成分含量及总脂肪酸含量均随小麦质量等级的升高而降低。(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邹燕娣,包李林,周青燕,熊巍林,张谦益[3](2019)在《两种色谱柱分离37种脂肪酸组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CD-2560色谱柱和DB-WAX色谱柱对37种脂肪酸标样和油样脂肪酸组分进行分离,探索了色谱柱流速、分流比和程序升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利用已知CD-2560色谱柱对37种脂肪酸混标组分出峰顺序、标样质量浓度和油样比对,理顺了DB-WAX色谱柱测定37种脂肪酸混标中各组分出峰顺序和名称。结果表明,这两种色谱柱的最佳分离条件为:混标质量浓度1 mg/mL,柱流速0. 55 mL/min,分流比70∶1,程序升温为100℃保持5 min,以3℃/min上升至230℃(CD-2560色谱柱保持30 min,DB-WAX色谱柱保持50 min)。采用这两种色谱柱用于5种油样中脂肪酸组分含量的测定,分离效果几乎一致,说明CD-2560色谱柱和DB-WAX色谱柱均能较好地应用于植物油中37种脂肪酸组分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10期)

蒋振廷,刘波,戈贤平,周群兰,孙存鑫[4](2019)在《饲料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生长、虾体组分、血清抗氧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饲料中n-3/n-6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虾体肉质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D1:0.29、D2:0.56、D3:1.02、D4:2.20、D5:8.52)的等氮等脂饲料,进行了8周养殖实验,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虾。结果显示,饲料n-3/n-6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的存活率(SR)无显着影响;日本沼虾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饲料脂肪酸比值的增加先升后降,D3组最高且显着高于D1组。饲料n-3/n-6脂肪酸比值对虾体粗脂肪(CF)和粗蛋白(CP)影响显着,D4组虾体粗脂肪显着高于其他各组;D3组虾体粗蛋白显着高于D2、D4和D5组。虾体肌肉脂肪酸比值受饲料脂肪酸比值的影响,肌肉中n-3/n-6脂肪酸比值与饲料中n-3/n-6脂肪酸比值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D5组达到最高且显着高于D1、D2和D3组,但与D4组差异不显着;D3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各组;D5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着高于D1和D3组。饲料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肝胰腺抗氧化基因表达影响显着,D4组Hsp60表达量最高且显着高于D5组,但与D1、D2和D3组差异不显着;D2组Hsp70和Toll表达量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各组;D5组Myd88表达量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各组。综上所述,饲料中n-3/n-6脂肪酸比值为1.02~2.20,可以显着提高日本沼虾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高健[5](2019)在《油用牡丹‘凤丹’果实性状及其脂肪酸组分的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饮食健康,其中食用油用量较大,很多食用油虽然能提供一些营养物质,但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大,这样使得很多专业人员对木本油料的物种进行研究,在研究后发现,凤丹果实中的籽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数量较大,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应用元素。因此,在此次研究中,将8年生的凤丹牡丹单颗的产量、籽油含量、脂肪酸成分等经济性方面内容予以测定和分析。通过实验分析得知,牡丹籽油数属于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在对油牡丹新品种进行培育时,可以选择高产杂交的形式进行培育,这样能提升油用牡丹的产油量。(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9年12期)

金栋华,王超,朱翔[6](2019)在《菜籽油和棉籽油餐饮煎炸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和极性组分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菜籽油和棉籽油为煎炸油,薯条和鸡块为煎炸食物,餐饮条件下连续煎炸4 d,研究菜籽油和棉籽油餐饮煎炸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和极性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煎炸过程中菜籽油和棉籽油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极性组分(TPC)含量随煎炸时间延长升高而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降低,指标无论增加或降低,变化速率都呈现先快后慢趋势;餐饮煎炸4 d后,菜籽油SFA含量达21. 04%~23. 37%,TPC含量达21. 6%~22. 9%,UFA含量低至72. 47%~74. 82%,棉籽油SFA含量达29. 69%~35. 37%,TPC含量达23. 3%~25. 5%,UFA含量低至60. 29%~65. 88%;公式y=alnx+b描述煎炸油品质随煎炸时间变化效果良好,推导得脂肪酸组成与极性组分含量的良好线性关系;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油品和食物会显着影响煎炸油的脂肪酸组成(P <0. 001)和极性组分含量(P <0. 05),而交互作用不显着(P> 0. 05)。(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06期)

杜洋文,邓先珍,周席华,姚小华,晏绍良[7](2019)在《不同大别山山核桃优树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含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大别山山核桃优树间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差异,以18株初选优树的果实为研究材料,测定分析了果实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优树种仁含油率为48.6%~70.3%,变异系数为7.83%。其中XZ5含油率最高,为70.3%;其次XZ2为68.4%,优树JZH和ZZ2含油率最低,仅为55.9%和48.6%。优树脂肪酸组分间以亚油酸变异系数最大,为21.23%;其次棕榈烯酸为14.36%,亚麻酸12.93%,硬脂酸10.05%;顺-11-二十碳烯酸、油酸和棕榈酸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4.14%、4.43%和4.82%。油酸含量以XZ5最高,为81.8%,其次XZ1和XZ2,分别为81.3%和81.0%;亚油酸以ZZ2最高为17.8%,其次GJC4和ZW1,分别为17.5%和17.2%。多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20.07%,含量以ZZ2、GJC3和ZW1最高,分别为19.143%、18.984%和18.774%;单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4.40%,含量以XZ5、XZ1和XZ2最高,分别为81.976%、81.480%和81.181%;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5.79%,含量以ZZ2最高为8.973%。大别山山核桃优树脂肪酸组分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周丽霞,雷新涛,曹红星[8](2019)在《GC-MS分析不同品种油棕果肉中的脂肪酸组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4个品种油棕果肉中的脂肪酸组分,为棕榈油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个品种的新鲜油棕果为试验材料,参考国家标准GB/T 14772—2008提取果肉脂肪酸,利用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再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分,同时测定油脂营养成分。【结果】4个品种油棕果肉中脂肪酸种类相同,但成分含量所占比例不同。LS30果肉中棕榈酸含量所占比例最高(53.00%),油酸含量比例最低(22.56%);SJ64果肉中棕榈酸含量比例最低(43.94%),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比例最高(33.24%和7.10%)。4个品种油棕果肉脂肪酸组分中,棕榈酸平均含量所占比例高达48.47%,变异系数为0.05;其次为油酸,平均含量所占比例为27.90%,变异系数为0.08。脂肪酸组分中,月桂酸与肉豆蔻酸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0.90~1.00,下同),其相关系数为0.90,与其他4种脂肪酸均呈负相关;棕榈酸与油酸呈显着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3,与亚油酸呈较大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1,与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呈负相关,与硬脂酸呈正相关。对油棕果肉油脂各营养成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品种间α-维生素E含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下同),角鲨烯和β-谷甾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通过多重比较分析,α-维生素E含量在品种SD60和XJS30间无显着差异(P>0.05),在SJ64和LS30间存在显着差异;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在4个品种间均存在显着差异。【结论】4个品种油棕果肉中均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中SJ64果肉中的油酸、亚油酸,以及油脂营养成分α-维生素E和β-谷甾醇含量均最高,具有较高的营养开发价值,为今后棕榈油品质改良提供材料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朱文政,徐艳,钱祥羽,张慧敏,于海[9](2019)在《狮子头加工过程中脂肪及脂肪酸组分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狮子头加工过程中原料、凝胶、成型、炖煮等不同阶段的样品以及成品的粗脂肪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狮子头在加工过程中脂肪含量显着下降(P<0.05);从整体变化趋势上看,TBARS值逐渐增大,在加工过程中变化显着(P<0.05);检测得出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以及亚油酸(C18:2)为主要脂肪酸组分。不同炖煮时间,狮子头所含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变化显着(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着上升(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着下降(P<0.05)。在不同加工条件下,随着炖煮时间的延长,狮子头中脂肪含量呈减低趋势,因炖煮时间和温度及添加物的影响,狮子头中脂肪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化,其中脂肪酸组分含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9年06期)

韦世杰,吴琪,吴雅韵,陈远云,余玉英[10](2019)在《冷刺激诱发的适应性产热对于小鼠肝脏脂肪酸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适应性产热中肝脏脂质代谢谱的变化,探讨冷刺激诱导的适应性产热过程对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对C57BL/6j小鼠进行连续性冷刺激(4℃)处理,诱发机体适应性产热,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采用靶向脂质组学的方法测定小鼠肝脏中37种脂肪酸的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观察脂肪酸代谢的变化趋势并找出差异的脂肪酸组分。结果连续性的冷刺激成功诱发了小鼠的适应性产热,并整体升高肝脏中长链脂肪酸的含量,当中有结构不同的18种脂肪酸存在差异性(p<0.05)升高,提示肝脏中脂肪酸代谢通过影响糖与脂两方面的代谢来为机体供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脂肪酸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不同质量等级小麦面粉中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差异,探讨小麦质量等级与营养成分间的关系,研究采用GC-MS检测方法,对3种不同质量等级(一级、二级、叁级)百农4199小麦面粉中脂肪酸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质量等级面粉中分离出了4种脂肪酸成分,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54 9‰、0.474 8‰、0.175 2‰和0.041 9‰,总脂肪酸含量平均值为1.246 8‰;不饱和脂肪酸(UFA)稍高于饱和脂肪酸(SFA),比例约为1.1∶1.0,SFA∶MUFA∶PUFA比例约为1.0∶0.3∶0.8。不同质量等级百农4199小麦面粉中所含脂肪酸成分一致,其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4种脂肪酸成分含量及总脂肪酸含量均随小麦质量等级的升高而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脂肪酸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何国庆,俞春莲,饶盈,章富阳,沈晓飞.山核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矿质元素及脂肪酸组分变化[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2].张海惠,胡喜贵,赵军梅,徐鹏.不同质量等级百农4199小麦面粉中脂肪酸组分的GC-MS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

[3].邹燕娣,包李林,周青燕,熊巍林,张谦益.两种色谱柱分离37种脂肪酸组分研究[J].中国油脂.2019

[4].蒋振廷,刘波,戈贤平,周群兰,孙存鑫.饲料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生长、虾体组分、血清抗氧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9

[5].高健.油用牡丹‘凤丹’果实性状及其脂肪酸组分的变异分析[J].花卉.2019

[6].金栋华,王超,朱翔.菜籽油和棉籽油餐饮煎炸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和极性组分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油脂.2019

[7].杜洋文,邓先珍,周席华,姚小华,晏绍良.不同大别山山核桃优树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含量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8].周丽霞,雷新涛,曹红星.GC-MS分析不同品种油棕果肉中的脂肪酸组分[J].南方农业学报.2019

[9].朱文政,徐艳,钱祥羽,张慧敏,于海.狮子头加工过程中脂肪及脂肪酸组分的变化[J].食品与机械.2019

[10].韦世杰,吴琪,吴雅韵,陈远云,余玉英.冷刺激诱发的适应性产热对于小鼠肝脏脂肪酸组分的影响[J].广东化工.2019

论文知识图

轻度处理1轻度处理3轻度处理4脂肪酸对照品、样品、空白色谱图A.37...对F.novicida总脂质...部分分离菌株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

标签:;  ;  ;  ;  ;  ;  ;  

脂肪酸组分论文_何国庆,俞春莲,饶盈,章富阳,沈晓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