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蛉绒茧蜂论文_李小敏,刘君昂,董文统,何苑皞,张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螟蛉绒茧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螟蛉,水稻,金小蜂,寄生蜂,粘虫,雄蜂,繁殖力。

螟蛉绒茧蜂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敏,刘君昂,董文统,何苑皞,张茜[1](2018)在《补充外源营养对螟蛉绒茧蜂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自然调控短梳角野螟Meroctena tullalis(Walker)的优势寄生蜂—螟蛉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Haliday)的室内饲养技术,开展生物防治,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单头饲养的方法,研究了补充外源营养对螟蛉绒茧蜂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不同外源营养均能延长螟蛉绒茧蜂的寿命,延长时间依次为蜂蜜水>蔗糖>葡糖糖>果糖>清水>不饲喂;取食蜂蜜水、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清水后,雌蜂总产卵量分别为125.7、101.2、94.3、76.1和28.9粒;补充不同浓度的蜂蜜水对成蜂寿命的影响依次为15%>10%>20%>5%;在取食频率次数大于2 d供饲1次时,随着供饲次数的增加可显着延长寄生蜂寿命,以1 d供饲1次效果最佳。该寄生蜂的日取食节律分别在08:00—10:00和16:00—17:00出现取食高峰,且种内性别存在时差错位现象。(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小敏,刘君昂,欧阳博文,董文统,何苑皞[2](2016)在《短梳角野螟寄生蜂-螟蛉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螟蛉绒茧蜂是寄生红花天料木(母生)主要害虫短梳角野螟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本文针对该寄生蜂开展其生物学、发育及寄生特性研究,采用室内测定结合林间调查的方法,系统调查及研究螟蛉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实验室条件下,螟蛉绒茧蜂单雌寄生数量为9~24头,平均寄生20头;偏好寄生3、4龄短梳角野螟幼虫,很少寄生低龄幼虫,不寄生5龄幼虫;当寄生低龄幼虫且完成其发育时,羽化的成蜂都为雄蜂;当短梳角野螟2龄、3龄初、3龄末和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喜寄生3龄初幼虫,偏好系数为0.574 3;试验条件下寄生蜂的发育历期和个体大小随着寄主龄期的增大有所增长,相同温度下补充外源营养均可延长成蜂寿命。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螟蛉绒茧蜂防控短梳角野螟的林间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6年06期)

黄伟,杨筠文,胡德具[3](2003)在《丝棉木金星尺蠖幼虫螟蛉绒茧蜂的寄生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冬青卫矛,亦称大叶黄杨。在城市的庭园、路旁等多被用于绿化,为主要灌木植物之一。 丝棉木金星尺蠖,是冬青卫矛上的一种主要害虫,危害普遍而严重。2001~2002年在进行系统观察研究的同时,发现幼虫被螟蛉绒茧蜂寄生现象。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丝棉木金星尺蠖的发生世代 该虫在宁波区域全年发生3~4代,以幼虫、蛹越冬。经观察,凡年发生4代的,往往以幼虫越(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科技》期刊2003年S2期)

陈华才,娄永根,程家安[4](2003)在《寄主昆虫及被害水稻的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螟蛉绒茧蜂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及虫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健康水稻苗、两种害虫的幼虫及虫粪的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雌成蜂都有显着引诱作用。在两种害虫为害水稻苗与健康水稻苗之间,螟蛉绒茧蜂雌成蜂显着地选择虫害苗,但当去除虫害苗中的幼虫和虫粪后,寄生蜂对二者的选择无显着差异。水稻苗以两种害虫唾液处理或机械损伤处理后,其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的吸引作用无显着改变。在两种害虫幼虫、虫粪及其为害苗的挥发物之间,螟蛉绒茧蜂显着地趋向稻纵卷叶螟幼虫、虫粪及其为害苗。结果表明,螟蛉绒茧蜂栖境定位和寄主选择过程中所利用的挥发物主要来自寄主植物、寄主幼虫和虫粪。(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陈华才[5](2002)在《挥发物在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绒茧蜂、螟蛉绒茧蜂相互关系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绒茧蜂、螟蛉绒茧蜂叁营养层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行为生测和化学分析,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挥发物在调节水稻、两种植食性昆虫、两种寄生蜂种内种间关系中的作用、挥发物的来源、主要活性组分及其化学结构。结果如下: 1) 利用行为观测室和产卵箱研究了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雌蛾寄主选择行为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雌蛾寄主选择行为具有明显地引诱作用。在健康水稻苗与两种害虫为害苗之间,除稻纵卷叶螟为害苗挥发物对稻纵卷叶螟雌蛾的引诱作用与健康苗无显着差异外,健康苗挥发物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害苗雌蛾的引诱作用显着高于两种害虫为害苗。两种害虫雌蛾都显着的趋向健康苗,在健康苗上产的卵或卵块也显着多于虫害苗。健康水稻苗与两种害虫为害苗挥发物对二化螟1龄和3龄幼虫都具有显着的引诱作用,不同处理水稻苗挥发物的引诱作用无显着差异。 2)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挥发物在二化螟绒茧蜂和螟蛉绒茧蜂寄主选择行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二化螟绒茧蜂和螟蛉绒茧蜂主要利用来自于水稻、寄主幼虫、虫粪和寄主幼虫与水稻相互作用的挥发物进行栖境选择和寄主定位。二化螟绒茧蜂和螟蛉绒茧蜂能够根据挥发物区分有虫苗和无虫苗、虫害苗与有虫健康苗。表明寄主幼虫、水稻以及被害水稻挥发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水稻被两种害虫取食后诱导释放出了一些特异挥发物。二化螟绒茧蜂和螟蛉绒茧蜂根据挥发物不能区分健康水稻苗与机械损伤苗(叶损伤或茎损伤)、机械损伤苗与两种植食性昆虫幼虫唾液处理苗以及机械损伤苗与为害去虫苗。表明机械损伤和两种幼虫唾液都不能诱导水稻释放出引诱两种寄生蜂的特异挥发物。被害水稻的释放挥发物需与幼虫挥发物共同作用才具有引诱寄生蜂的作用。两种幼虫体表正己烷漂洗液对两种绒茧蜂都具有显着的引诱作用。两种害虫为害苗、幼虫及虫粪挥发物之间,螟蛉绒茧蜂显着趋向稻纵卷叶螟为害苗、幼虫及虫粪。 3)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挥发物在调节二化螟绒茧蜂和螟蛉绒茧蜂种内种间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二化螟绒茧蜂能够根据挥发物区分二化螟健康幼虫与被二化螟寄生5天后的幼虫,但不能区分健康幼虫与被螟蛉绒茧蜂寄尘的幼虫(24h或5d)和被二化螟绒茧蜂寄生24h的幼虫。螟蛉绒茧蜂根据挥发物不能区分健康幼虫与被同种或异种寄生蜂寄生的二化螟幼虫(24h或5d)。 4)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GC-MS,在二化螟为害水稻挥发物中共捕集到30 多种组分,其中能够定性的组分有 25种,包括烷烃类化合物 10种,陌烯和类陌烯类化 合物*种、醛类2种、芳烃类化合物1种、酮类1种,另有几种含量较高的组分未能 定性。不同处理水稻的挥发物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挥发物的组成成分无显着差异,但 挥发物总量和各组分相对含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二化螟幼虫为害苗、稻纵卷叶螟为害-苗、二化螟为害去虫苗、稻纵卷叶螟为害去虫苗挥发物总量显着高于其它处理,表明水 稻受两种植食性昆虫为害后,挥发物的释放量大量增加。机械损伤苗(叶损伤和茎损伤)、 两种害虫幼虫唾液处理苗、缓冲液处理苗以及健康苗的挥发物量较少,且差异不显着, 表明机械损伤或唾液处理不能诱导水稻挥发物的大量释放。在挥发物各组分相对含量 中,h化螟为害苗中2,2,6-trimetNl-Cyclohexanone、Caryophyllene、卜Sesqulphellandrene、 l,6,10,Dodecatriene,l,11-dimethyl-3-methylene、a-Caryophyllene、p-Humulene、U3、 Pentadecane、Napmhalene、Hexadecanal和Nonadecane等组分的相对含量较高,而H化 螟为害去虫苗中除以上几种组分的含量较高外,2*10,14忆!f硼C山*-Pe***““ne、 Hexadecane、Octadecanal、Oct叨ecane 等组分的含量也显着增加,但 2,2,6-trimethyl(yclohexanone的含量显着减少。在稻纵卷叶螟为害苗和为害去虫苗挥发 物中。UI、p-Humulene、Cyclohexme-l-methyl-4-(5-methyl-l-methylene-4-hexe叫l)、 Naphthalene、U3、3厂,11-trimethyL人 10-Dodecatrien-3吻的十对含量显着增力。 5)利用固相微革取捕集的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挥发物各由两种组分组成, 其中有一种组分在两种幼虫挥发物中都存在。二化螟幼虫挥发物中的主要组分之一可溶 于正己烷中。不同处理二化螟幼虫挥发物组分种类没有差异,但被二化螟绒茧蜂寄生sd 二化螟幼虫挥发物的挥发物总量和川的相对含量显着低于健康幼虫。二化螟虫粪挥发 物主要由Cmpophyllene、p-Sesquiphellandrene、Dodecatnene、卜Humulene, l,6,10·Dodecatrien-3-of等帖烯类化合物组成。 6)利用 Y-型嗅觉仪测定了二化螟绒茧蜂和螟岭绒茧蜂对 13种水稻挥发物组分(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2-06-01)

张兆清[6](1986)在《螟蛉绒茧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螟蛉Narange aenescens在温州地区近年来曾间歇发生,其发生程度与天敌消长关系密切。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对稻螟蛉与早春麦田的粘虫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蜂茧不仅在水稻上见到,在席草、茭白上也屡见不鲜。新西兰曾从巴基斯坦引进螟蛉绒茧蜂防治玉米粘虫,最近,更用于防治地老虎,均取得良好效果。1981~1982年,作者对螟蛉绒茧蜂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材料与方法将上一年冷藏的稻螟蛉蛹在室内羽化后,置于养虫笼内盆栽的水稻上产卵,幼虫饲养2~3龄,选健壮的同龄虫50头为一组,移至幼嫩的盆栽稻苗(品种温选青)上,经适应半天,接蜂3对。每次设5个重复。同龄寄主幼虫经接蜂后24小时,逐日进行解(本文来源于《昆虫天敌》期刊1986年02期)

叶正襄,汪笃栋[7](1980)在《螟蛉绒茧蜂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Yuficrus(Haliday)是多种农业害虫幼虫期的寄生性天敌,寄生率甚高,对某些害虫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自然控制效应。在浙江东阳1963年7月上旬对稻螟蛉的寄生率为51%。鉴于此蜂是稻田害虫的重要天敌,而在我国又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为此,作者近年来对其生物学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所获结果整理如下。(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1980年02期)

螟蛉绒茧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螟蛉绒茧蜂是寄生红花天料木(母生)主要害虫短梳角野螟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本文针对该寄生蜂开展其生物学、发育及寄生特性研究,采用室内测定结合林间调查的方法,系统调查及研究螟蛉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实验室条件下,螟蛉绒茧蜂单雌寄生数量为9~24头,平均寄生20头;偏好寄生3、4龄短梳角野螟幼虫,很少寄生低龄幼虫,不寄生5龄幼虫;当寄生低龄幼虫且完成其发育时,羽化的成蜂都为雄蜂;当短梳角野螟2龄、3龄初、3龄末和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喜寄生3龄初幼虫,偏好系数为0.574 3;试验条件下寄生蜂的发育历期和个体大小随着寄主龄期的增大有所增长,相同温度下补充外源营养均可延长成蜂寿命。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螟蛉绒茧蜂防控短梳角野螟的林间应用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螟蛉绒茧蜂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敏,刘君昂,董文统,何苑皞,张茜.补充外源营养对螟蛉绒茧蜂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8

[2].李小敏,刘君昂,欧阳博文,董文统,何苑皞.短梳角野螟寄生蜂-螟蛉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J].植物保护.2016

[3].黄伟,杨筠文,胡德具.丝棉木金星尺蠖幼虫螟蛉绒茧蜂的寄生调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

[4].陈华才,娄永根,程家安.寄主昆虫及被害水稻的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

[5].陈华才.挥发物在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绒茧蜂、螟蛉绒茧蜂相互关系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2

[6].张兆清.螟蛉绒茧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J].昆虫天敌.1986

[7].叶正襄,汪笃栋.螟蛉绒茧蜂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80

论文知识图

螟蛉绒茧蜂对二化螟-水稻复合体及...螟蛉绒茧蜂对两种寄主昆虫挥发物...螟蛉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水稻复合...第一营养级物种对第叁营养级物种的3种影...捕食性天敌消长动态图(2002·9月~10月...有机稻寄生性天敌消长动态

标签:;  ;  ;  ;  ;  ;  ;  

螟蛉绒茧蜂论文_李小敏,刘君昂,董文统,何苑皞,张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