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在情绪情感交流中起到一个重要的联结作用,在年龄、种族、音乐经验等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反应各异,通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情绪的感知、音乐情绪体验、音乐偏好等的作用机制,探究大学生对音乐情绪加工的情况,多角度多维度地对专业和非专业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音乐情绪;大学生;音乐情绪加工
音乐伴随在我们的耳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成为了常态,有时它自然而然地融于我们的日常。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体悟、共鸣、同理心等,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音乐在人们情绪情感的交流中也逐渐起到了一个连接的作用。通过聆听音乐,理解音乐家或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意图是一方面,体验自我的实际情感是另一方面。音乐情绪加工中产生的认知和体验可分为不同的层面,音乐情绪感知、音乐情绪体验和音乐偏好等,不同层面的内涵涉及不同的情绪内容和产生过程,音乐文化经验也在其中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1]
由式(17) 可知,策略概率更新规则{P(t),t≥0}实际上是一个马尔柯夫更新过程,当前状态由N个M×L概率矩阵构成,策略空间为Ω={P∈[0,1]M*L},用户基于随机学习博弈的目标函数为:
Juslin、Slobod 等人研究发现,音乐情绪的发生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音乐的特点,音乐展现的效果和传达的理念,听众的特点,听众在聆听音乐时的环境因素。听众的特点包括听众的音乐经验、人格和文化属性等特点。[2]听众自身的特点和聆听音乐时的环境因素,这两方面对于影响音乐情绪的诱发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一定的音乐经验的听众相比没有经验的听众有更明确的表征,情绪更容易被唤醒。总之,音乐情绪诱发的四个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解释了音乐情绪的识别和诱发过程,同时也体现了音乐情绪本身的复杂性和难以控制。
大学生已经初步有了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人格特征,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对音乐情绪加工存在不同方式和特点,例如:音乐文化经验与音乐诱发情绪之间的关系,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理解、情绪诱发等情况可能也存在差异,对此本文进行探讨。
(二)临床症状 病初个别种鸭无任何症状,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高热、不吃、口渴、精神沉郁,流泪、两脚麻痹无力,常伏卧不起,不愿下水,羽毛松乱,拉绿色稀粪,头颈肿大,低垂,排水样稀粪或粘糊状稀粪,泄殖腔黏膜出血或坏死。有些病鸭眼,鼻,有血液流出,正在产蛋鸭群发病后产蛋率明显下降,产异常蛋以及部分病鸭腹部下垂等。
一、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对音乐情绪的反应
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音乐表达的方式各有不同,例如:老年人在听悦耳的音乐时比年轻人表现出更强烈的情绪,在听恐怖的音乐时,他们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肌电活动。与朋友一起听音乐会比自己独自听音乐带来更强烈和积极的情绪反应,而聆听者倾听熟悉的音乐会比聆听不熟悉的音乐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也就是说,熟悉是解释音乐如何引起情感反应的一种机制。[3]
Brattico 进一步研究了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被试在聆听音乐过程中的神经活动。13 位音乐专业的被试和16 位非音乐专业的被试在实验室聆听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记录FMRI 的数据结果发现,在音乐专业被试的大脑中额叶和扣带回区域出现了音乐喜好的相关脑电活动,记录了音乐专业被试和非音乐专业被试的相关大脑系统功能的差异。[5]
有研究者发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被试在音乐情绪加工上,情况各有差异。已有研究用FMRI 探讨聆听音乐时,音乐专业背景知识是否会对神经活动有所影响,Alluri 和Brattico 等人测量了18 位非音乐专业的被试和21 位音乐专业的被试,让他们同时聆听大约8 分钟时长的三个音乐作品,包括探戈、现代古典乐和摇滚音乐三种不同的风格,研究者发现在聆听音乐时,音乐专业的被试对音乐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同时加工音乐情绪的区域与处理运动指令和快乐之间的区域有交集。杏仁核,海马和伏隔核(NAc)这三个边缘区域是作为负责体验音乐情绪的神经回路的基本节点。[4]
大学生在大学时的学习模式主要是以自主学习为主,教育者如果能够了解音乐情绪加工的方式,从而在音乐的教育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掌握音乐的知识和技能。笔者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学前专业的学生对于音乐情绪的加工,学前专业的大学生分为普高和职高两种,职高的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技能课基础,对于钢琴舞蹈也有一段时间的学习经历;普高的大学生对于艺术领域的课程,大部分还是零基础的,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原因学习了音乐相关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职高的学生音乐的感知、理解、体悟会比普高的学生更加深刻,根据不同学习背景下的学生,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同时大学生通过学校的音乐教育的学习,使其心理获得平衡,情感得到协调。
关于音乐情绪体验,是指在音乐刺激作用下诱发的主观情绪感受,其伴有生理反应和动作倾向,如:生理唤醒和面部表情等。[1]人们对音乐的审美的过程与音乐文化经验具有联系,特定文化背景的审美态度会通过音乐传递给人们,这个过程逐渐改变着人们对音乐审美的态度与评价。音乐文化经验对个体的情绪体验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研究者发现,不同文化的听众(印度听众和美国听众)表现出文化偏见效应,即在聆听西方音乐时,印度听众比美国听众更容易做出“紧张”判断,相比印度听众,美国听众在聆听印度音乐时更倾向于做出“更紧张”的判断。
二、大学生对音乐情绪加工的特点
音乐偏好是指听众在聆听音乐之后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喜爱感,并可能伴随的趋近行为倾向和自我卷入。[6]Fung 考察了10 个不同地域文化(如:非洲、亚洲等地区)的音乐专业大学生和非专业大学生对音乐的偏好,研究发现,音乐专业被试对音乐的喜爱程度高于非音乐专业的被试,说明随着音乐经验的增加,个体对音乐的偏好也在增强,同时研究还发现,被试的音乐文化经验与音乐喜爱程度呈现正相关。[7]
1.1 品牌真实性 真实性原指物品具有独特和唯一的特征,在营销领域研究中品牌真实性却有多种含义。Spiggle等[5]认为品牌真实性可以表现为消费者对于品牌能否保持其内在核心理念、文化传统、血统、自然以及外在设计风格等一致性的具体反应;Beverland[6]认为品牌真实性与品牌原产地、生产工艺、设计风格等方面传承有关;Napoli等[7]将品牌真实性理解为人们对品牌文化传承、设计风格、象征意义、怀旧、质量承诺、真诚、工艺等品牌要素是否具有一致性和独特性的主观判断。
音乐情绪加工涉及了三个层面,音乐情绪感知、音乐情绪体验和音乐偏好等。关于音乐情绪感知,是指聆听者对音乐作品隐含情绪做出的觉察和判断,[6]目前研究认为音乐情绪的表达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作曲者希望表达的情绪;二是作曲者采用的表达方式去传达情绪。音乐文化经验缺乏可能同时存在于两个方面的问题:从作曲者希望表达的情绪类型来说,复杂情绪的产生和表达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从作曲者采用的表达创作方式来说,复杂情绪较少直接与进化和适应相关。[1]关于对音乐相关知识比较缺乏的人,他们在面对复杂情绪时会出现识别困难等问题,现有理论研究还不能清晰的解释。
参考郭艳峰等[5]报道的方法,并稍作修改。量取5 mL百香果果汁于15 mL SPME采样瓶中,添加3 g NaCl,加盖封口,置于手动SPME装置中加热搅拌(温度50 ℃,搅拌速率200 r/min)10 min,使样品瓶内达到气液平衡。将老化好的SPME萃取头插入样品瓶顶空部分萃取30 min,然后将萃取头取出,插入GC-MS仪进样口,于250 ℃下解吸3 min,立即进行分析。
三、大学生音乐情绪教育策略
根据不同文化不同教育背景的大学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借助音乐的方式,开展相关音乐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观,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内涵,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帮助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树立音乐审美观
为了提升大学生音乐情绪加工,从学生的视角来说,加强大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兴趣,在趣味中体会音乐情绪的感知和顿悟。从教师的视角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教育;挖掘相关的素材,根据需求对学生进行专业的音乐技能训练;改进音乐教育环节,规范文化环境;加强教师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引导,更好的帮助学生。
(二)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
音乐的相关课程可以辅助大学生的发展。音乐鉴赏课对学生的审美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训练唱歌能够在表演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舞蹈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塑造身形,器乐课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体会,掌握基本的乐器演奏技能,丰富课余生活。音乐的魅力还能够帮助发展人的关系和与他人的交流,心理教师,也可以借助音乐治疗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音乐也是一种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的方式。借助音乐的魅力,发挥聆听者的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谐,杨玉芳.音乐文化经验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J].科学通报,2017(20)2287-2300.
[2]JUSLIN P N,SLOBODA J A.The past,present,and future of music andemotion research.In P.N.Juslin&J.A.Sloboda(Eds.),Handbook of music andemotion:Theory,research,application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933-955.
[3]SWATHISWAMINATHAN E.Glenn Schellenberg.Current Emotion Research in Music Psychology.viewfroma discipline[J].2015(2):189-197
[4]ALLURI V,BRATTICO E,TOIVIAINEN P,et al.Musical expertise modulates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limbic regions during continuous music listening.psychomusicolmus,2015(25):443-454.
[5]BRATTICO E,BOGERT B,ALLURI V,et al.It’s sad but I like it:The neural dissociation between musical emotions and liking in experts and laypersons[J].Fronthum neurosci,2015(9):676.
[6]JUSLIN P N.From everyday emotions to aesthetic emotions: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musical emotions[J].Phys Life Rev,2013(10):235.
[7]FUNG C V.Musicians’andnonmusicians’preferences for world musics:Relation to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miliarity[J].J Res Music Educ,1996(44):60-83.
On the Musical Emotion Processing of College Student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YE Linna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Ningbo 315336,China)
Abstract:Music in the exchange of emo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necting.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uch as age,race,music and cultural experience,college students’reactions to music emotion processing is different.Through mechanism of action of music emotion perception,music emotion experience music preferences,etc.,the paper suggests music education is carried out by a way of multiangle and multi-dimension for professional and non-professional students to help their healthy growth.
Key words:musical emotion;college student;musical emotion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19)05-0047-03
收稿日期:2019-08-23
基金项目:宁波教育学院校级项目(NJY201810)。
作者简介:叶琳娜(1990-),女,河南驻马店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音乐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文鸯)
标签:音乐论文; 情绪论文; 大学生论文; 专业论文; 听众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论文; 宁波教育学院校级项目(NJY201810)论文; 宁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与艺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