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洙论文_朴爱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李光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鲁迅,无情,托尔斯泰,爱情观,思想,儿童,封建礼教。

李光洙论文文献综述

朴爱英[1](2019)在《从《无情》人物形象看李光洙的启蒙意识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光洙是韩国近代文学的开拓者,在韩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惟其如此,其文学成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李光洙出生于韩国社会的转型期,在“西势东渐”的大潮流中,韩国社会各个领域都面临着巨变。韩国有识之士面临日帝的侵略和腐败的封建王朝统治,纷纷登上历史舞台,鼓吹独立自主和民主开化思想。在这样的形势中,李光洙深刻感受到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悲哀,爱国和拯救民族之心,使李光洙成长为救国救民的近代启蒙思想先驱者。文学是李光洙拯救民族,实现社会改革和启蒙民众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李光洙推崇功利主义的文学观,主要体现在通过文学来改造当时社会现状。他认为文学具有开放思想和教化民族的能力,从而主张致力于开辟近代民族的新方向和个性解放的新伦理观,其表现主要在主张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以及对旧的家族制度的批判。这是李光洙思想的最大特点,与他自身的孤儿体验、再婚经历有着密切相关。基于这样一个思路,本文把李光洙的长篇小说《无情》中的人物,按其思想和行为进行分类,拟通过分析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行为来探索作家的启蒙意识。李光洙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悟着爱情和婚姻的人生意义。李光洙作品中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李光洙为了教化民众和传播启蒙思想而刻意创造的典型人物。李光洙为了改变传统的婚姻制度曾发表了《朝鲜族家庭改革》,《早婚恶习》、《对婚姻的所见》、《子女中心论》等相关论文,主张实现男女平等,自由恋爱,个性解放。李光洙在其文学作品中,也充分体现了年轻人必须确立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张,这种启蒙思想旨在以新教育为基础,启蒙社会转型期的年轻一代。立足此种意图,李光洙在《无情》中表达的启蒙主义主张如下:第一:反对家父长家族制度下,无视个人意愿父母包办的婚姻,主张婚姻必须尊重当事者的意愿。第二:人应该成为独立主体,通过灵魂与灵魂的交流,达到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自由恋爱和婚姻,实现真正的爱情。第叁:为了真正体现自我价值,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去追求自我为主体的爱情。总之,李光洙刻画的人物形象与其启蒙思想密不可分,作家通过自己在文学作品中创造的这些人物,表达了自己对婚姻爱情领域的的启蒙思想。(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崔京宪[2](2019)在《李光洙的东京观察与新文明想象——以《东京杂信》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韩国现代文学先驱李光洙在东京留学时所写的杂谈《东京杂信》为中心,讨论其由日常生活观察所形成的日本东京印象,考察了他对于新文明的想象。李光洙从十余种角度观察日本,分别为中小学校、留学生、技工学校、体育教育、繁忙生活、清洁、经济的意义、勤劳且俭朴、家庭预算、福泽谕吉、求知与读书等,凝结为两部分即为教育与城市生活。其中,李光洙感触最深的乃是日本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各类职业教育,无论是主体学校、还是个体受教育者,都呈现出蓬勃繁荣,朝气进取的状态。在城市生活方面,李光洙感受到新时代日本人的快节奏、高效率、勤勉务实等的风貌,这既体现在家庭方面,也体现在个人身上,即方方面面的东京生活都呈现出积极的气象。从李光洙的东京观察,可以体会到他对朝鲜民族落后于人的愤恨之情,对本民族向上、向前,紧随时代的殷殷期待,也可以体会他对朝鲜民族悲惨命运的隐隐感叹。理解李光洙对日本新文明的想象,可以理解他由于被殖民所造成的民族痛苦情结,亦有助于理解该文对于朝鲜民族的启蒙意义。(本文来源于《日本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卿超[3](2019)在《李光洙与其文学作品中的“情”》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光洙被称为"打开韩国近代文学之路"的作家,他在韩国文坛的影响力非常之大。作为近代开化思想的启蒙主义者,谈及李光洙便会想起关于"情"的主题,李光洙文学的出发点和核心皆是"情",但后期他从对"情"的呼吁转变为对理想的"情"的追求,脱离了民族危亡和现实生活的本质。(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05期)

宿珊[4](2018)在《李光洙文学作品中启蒙主义文学观的表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光洙作为朝鲜近代文学的先驱作家,享有无数赞美与批判,是风靡一时的人物。李光洙在文学上提出了许多新概念,也影响了很多作家的创作,对于朝鲜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同时也奠定了韩国现代文学的基础。李光洙的小说及作品代表了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启蒙主义和理想主义倾向,其中,启蒙主义是李光洙最具代表性的文学观。(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8年18期)

舒畅[5](2018)在《鲁迅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以《狂人日记》和《无情》为中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系统平行比较的方法,探究鲁迅和李光洙文学思想的形成,然后将两位作家的文学观从功利主义、启蒙主义、"为人生"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阐明鲁迅和李光洙对中韩新文学发展的突出贡献,旨在探索两位作家的文学创作对中韩文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韩国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郭萌[6](2018)在《对李光洙长篇小说《无情》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光洙是韩国现代文学史上先驱级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无情》是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也是开创韩国文学史新纪元的韩国近代初期的一部长篇小说。《无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把民族主义的理想和启蒙主义的热忱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它的发表引起了当时韩国社会的强烈震动,其影响力颇深。对作品《无情》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既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部作品,也可以对研究李光洙的文学写作特色产生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8年02期)

张慧雯[7](2017)在《李光洙小说《爱欲的彼岸》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朝鲜作家李光洙的小说《爱欲的彼岸》为原本,主要围绕作品中非异性间的情感,李光洙小说作品中多次登场的"海水浴场"的意象及意义,以及李光洙小说作品中体现出的其创作意识的阶段性变化。从多重角度理解分析作品,拓展作品分析方式方法,使国内读者对李光洙及其作品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0期)

吴超群[8](2017)在《李光洙小说《无情》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光洙开韩国现代文学之先河,在韩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创作了无数的经典作品,直到今日也是无数学者热衷于研究的名人大家,他的作品至今也被广泛传阅。李光洙年少时,父母因病双亡,成为孤儿,自小便是家里的"大家长",被祖父带大,所以年少的成长经历,使得他在作品中对女性倾注了比别人更多的关注,也同时塑造了众多经典的女性形象,本文特以李光洙的代表作品《无情》为例,分析文中出现的女性人物形象,以此加深对李光洙小说的理解和把握。(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11期)

殷杰敏[9](2016)在《浅析李光洙“亲日”思想产生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光洙是韩国最具影响力,最具争议的近代小说家。但是由于其后期的"亲日"行为,鲜为人所研究,最近几年才开始有人对其小说进行研究。他的"亲日"行为,被认为是其生涯中的污点,或者避而不谈,或者一带而过。李光洙的"亲日"行为其实是由于其成长经历及其自身局限性导致的认识上的错误,并非是其思想真正上的(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下半月)》期刊2016年04期)

赵宝璐[10](2015)在《中韩胎动期儿童文学比较研究——以鲁迅与李光洙的儿童观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与李光洙分剖是中韩两国近代儿童文学界的先驱人物,虽然他们不是专注于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却对两国近代儿童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他们都提倡尊重儿童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摆脱封建礼教对儿童的束缚,他们的儿童观都与民族改造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也是他们作为时代先驱者姿态的体现。此外二人对之后中韩两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的儿童文学创作和译介为中国后期的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李光洙参与编撰的儿童杂志开启了韩国近代儿童文学的先河。本文以鲁迅和李光洙的儿童观为中心展开对两国萌芽期儿童观的比较研究,不仅能丰富对鲁迅和李光洙两位作家的比较研究,也可以丰富中韩两国近代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本文来源于《当代韩国》期刊2015年04期)

李光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韩国现代文学先驱李光洙在东京留学时所写的杂谈《东京杂信》为中心,讨论其由日常生活观察所形成的日本东京印象,考察了他对于新文明的想象。李光洙从十余种角度观察日本,分别为中小学校、留学生、技工学校、体育教育、繁忙生活、清洁、经济的意义、勤劳且俭朴、家庭预算、福泽谕吉、求知与读书等,凝结为两部分即为教育与城市生活。其中,李光洙感触最深的乃是日本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各类职业教育,无论是主体学校、还是个体受教育者,都呈现出蓬勃繁荣,朝气进取的状态。在城市生活方面,李光洙感受到新时代日本人的快节奏、高效率、勤勉务实等的风貌,这既体现在家庭方面,也体现在个人身上,即方方面面的东京生活都呈现出积极的气象。从李光洙的东京观察,可以体会到他对朝鲜民族落后于人的愤恨之情,对本民族向上、向前,紧随时代的殷殷期待,也可以体会他对朝鲜民族悲惨命运的隐隐感叹。理解李光洙对日本新文明的想象,可以理解他由于被殖民所造成的民族痛苦情结,亦有助于理解该文对于朝鲜民族的启蒙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李光洙论文参考文献

[1].朴爱英.从《无情》人物形象看李光洙的启蒙意识考察[D].吉林大学.2019

[2].崔京宪.李光洙的东京观察与新文明想象——以《东京杂信》为中心[J].日本研究.2019

[3].王卿超.李光洙与其文学作品中的“情”[J].现代交际.2019

[4].宿珊.李光洙文学作品中启蒙主义文学观的表现研究[J].牡丹.2018

[5].舒畅.鲁迅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以《狂人日记》和《无情》为中心分析[J].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18

[6].郭萌.对李光洙长篇小说《无情》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J].文存阅刊.2018

[7].张慧雯.李光洙小说《爱欲的彼岸》之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7

[8].吴超群.李光洙小说《无情》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7

[9].殷杰敏.浅析李光洙“亲日”思想产生原因[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6

[10].赵宝璐.中韩胎动期儿童文学比较研究——以鲁迅与李光洙的儿童观为中心[J].当代韩国.2015

论文知识图

明星主持人热度分布图明星主持人共现百分比图2-9),在回答“浏览完某资讯后,会不...2-9)对用户是否会点击末尾处推荐的高...:微博“RunningMan”微话题网友评论...新文馆发行的儿童杂志《红杉》、UL孩该...

标签:;  ;  ;  ;  ;  ;  ;  

李光洙论文_朴爱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