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榆林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向计量,靶式流量计,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注采试验
榆林南论文文献综述
姚欣伟,任晓峰,李卫,马振东[1](2018)在《榆林南储气库双向流量计的选择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榆林南储气库注采试验采用井口双向流量计连续计量工艺,并与集注站孔板流量计的总计量数据比对,重点对靶式和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的注采双向计量进行了试验。靶式和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在注气阶段均表现出较好的计量准确性,其中靶式流量计的相对偏差在2.5%以内,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的相对偏差在5%以内。采气阶段进行湿气计量时,靶式流量计准确性较差,相对偏差超过-15%,最大达到-26%左右,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具有较好的精度,相对偏差不超过5%,但对气井携液计量能力弱。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基本可以满足注采双向计量的需要。(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解永刚,胡康,徐勇,李耀,王华军[2](2015)在《榆林南富水区气井产水现状及排水采气技术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榆林气田富水区开发时间的延长,气井地层压力及产能逐步下降,低产气井逐渐增多,气井产液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日产气量远远小于临界携液流量,部分气井井筒积液严重。通过对气井产水现状的分析研究,掌握富水区开发现状,建立积液判识模型、优选泡排药剂,完善、形成富水区块配套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为富水区气井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绿色石化·创新集成·效能提升——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期刊2015-07-23)
罗长斌,牛智民,李小辉,李治,马振东[3](2015)在《榆林南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及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榆林南储气库注采生产主要采用增压工艺,注采管线合一工艺,开工加热和注醇工艺,低温分离工艺,井口计量采用双向计量工艺,安全控制采用四级ESD紧急关断系统。本文对榆林南储气库所采用的地面工艺技术以及所取得效果以两年的运行数据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本文来源于《绿色石化·创新集成·效能提升——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期刊2015-07-23)
汪雄雄,樊莲莲,刘双全,韩强辉[4](2014)在《榆林南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管柱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储气库注采井与常规气田开发井运行工况存在着很大差异,要求具有采气和注气双重功能,能够实时监测井下动态,在长期(30~50a)频繁剧烈的注采气和压差变化下能够确保井筒的密封性和安全性。为此,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南地下储气库注采井气量大、周期性强注强采的特点以及高安全性能、长使用寿命等的特殊要求,应用节点分析方法对天然气的流入、流出注采过程、不同尺寸油管注采能力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冲蚀流量和临界携液流量等的计算结果,最终确定了Ⅰ类注采井(小于等于200×104 m3/d)采用139.7mm油管,Ⅱ类注采井(小于等于80×104 m3/d)采用114.3mm油管。通过管柱结构优化设计,注采井采用井下悬挂压力计测压完井管柱,从上至下完井工具包括"上流动短节+井下液控安全阀+下流动短节+循环滑套+永久式封隔器+磨铣延伸筒+堵塞坐落短节+带孔管+悬挂坐落短节"等。现场2个注采周期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完井管柱能够满足地下储气库生产运行要求,其设计方法可供同类储气库注采井完井设计时参考。(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4年01期)
隋伟鹏[5](2013)在《榆林南气田台3、榆20井区气藏叁维地质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榆林南区气田主体部分的探明储量已基本动用,但其边部台3、榆20等井区仍有一定储量和产量,为了更有效地开发气藏,本文以多学科理论一体化为原则,充分利用钻、测、试及实验分析等资料,在沉积、成岩等研究基础上,对台3、榆20井区二迭系石盒子组和山西组气藏进行了叁维地质建模,得到了该含气藏的叁维构造模型、岩相模型、相控属性模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确定了有利相带和相关属性参数的有利区域。本文的研究为油藏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也为下一步滚动开发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3年18期)
韩东[6](2012)在《长庆气田榆林南储气库注采井钻采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储气库在保障天然气安全供应、季节性调峰及提高管输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庆油田作为陆上天然气枢纽中心,建设储气库对于保障供气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近两年来,长庆油田在榆林南储气库钻完井、储层保护、储层改造、注采工艺及老井封堵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认识。(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2年04期)
王丹,宋炜[7](2010)在《榆林南线客车出现脱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王丹 宋炜报道 5月5日上午,按照榆林汽车站的正常班次,本应从榆林汽车南站发往米脂、绥德、子洲、清涧等地的客车共计33个班次中,有近一半以上的客车没有按时发车甚至是取消发车,造成大量去往榆林南线的旅客在汽车站内滞留。对此进行了采访,车主们纷纷(本文来源于《榆林日报》期刊2010-05-08)
过敏,李仲东,林琳,胡奇[8](2010)在《榆林南-子洲地区山2气藏水层特征及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榆林南-子洲地区山2气藏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开发中普遍见水的特点。为此,开展了生产井产水层特征研究,并提出了识别方法。在对山2气藏水层进行地质与测井特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测试井段产水量的大小,将产水井划分为5类,以此建立了气水层识别的地质-测井标准。利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山2气藏气层、气水层、水层、干层的判别方程。回判结果表明,模型对气层的精度达到93.8%,气水层90.2%,水层93.4%,干层90.1%。利用未参加建模的出水井射孔段对模型进行验证,判识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未知层段的属性识别。(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0年02期)
李蕊,李仲东,过敏[9](2008)在《榆林南—子洲地区山2段地层水特征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榆林南地区地层水水型为CaCl2,浓度大,具有沉积水经漫长水岩作用、深循环、径流停滞或交替缓慢、深度浓缩、正变质特征。根据对榆林南生产动态资料和产水特征的详细研究,存在两种状态的水,一种为凝析态水,另一种为自由态水,而气井产出的水为凝析水。(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08年12期)
邓旭波[10](2008)在《榆林南地区山2段地层水成因及气水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截止2005年底,榆林南山2段探明天然气储量766.36亿立方米。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在大面积开发天然气的同时,也在该区出现了7口产水井,每天出水5-40方,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的开发效果和开发进程。特别是对开发井的部署带来极大的风险。针对此问题,本次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研究产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判识,并通过地层水水化学特征研究来确定地层水成因,进而分析气水分布规律。主要取得以下的认识:1、各种储层类型在剖面和平面上交替出现,造成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亦影响砂体的连通性。山2~3束缚水饱和度平均为27%,含气饱和度平均为73%。2、榆林南地区山2段地层水为氯化钙型,浓度大,具有沉积水的经漫长水岩作用、深循环、径流停滞或交替缓慢、深度浓缩、正变质特征。山2段储层具有良好的保存、封闭、还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3、榆林地区南部为主要产气区,气层厚度较大,分布比较稳定,受不同储层类型的影响,气井产能差别比较大。气水边界或气水过渡带的位置较低,海拔大约在-1785米。4、砂层厚度大于4.5米时,即砂层中连续气柱高度大于h50,砂层可能有天然气产出。储层孔隙结构差,毛细管压力阻力大,连续天然气柱高度小,成藏动力不足是造成山2~3气藏气水复杂分布的根本原因。储层特征不仅是山2~3气藏气井产量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时更重要的是决定了气藏的充满度和成藏效果。5、在剖面上出现的气水“倒置”现象,是由于致密储层和连通性差,在天然气运移成藏过程中聚气能量不足以驱替出砂岩孔隙中的地层水而残留在砂岩中所形成的假象。(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8-04-01)
榆林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榆林气田富水区开发时间的延长,气井地层压力及产能逐步下降,低产气井逐渐增多,气井产液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日产气量远远小于临界携液流量,部分气井井筒积液严重。通过对气井产水现状的分析研究,掌握富水区开发现状,建立积液判识模型、优选泡排药剂,完善、形成富水区块配套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为富水区气井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榆林南论文参考文献
[1].姚欣伟,任晓峰,李卫,马振东.榆林南储气库双向流量计的选择与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8
[2].解永刚,胡康,徐勇,李耀,王华军.榆林南富水区气井产水现状及排水采气技术对策研究[C].绿色石化·创新集成·效能提升——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2015
[3].罗长斌,牛智民,李小辉,李治,马振东.榆林南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及效果评价[C].绿色石化·创新集成·效能提升——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2015
[4].汪雄雄,樊莲莲,刘双全,韩强辉.榆林南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管柱的优化设计[J].天然气工业.2014
[5].隋伟鹏.榆林南气田台3、榆20井区气藏叁维地质建模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
[6].韩东.长庆气田榆林南储气库注采井钻采工艺[J].石油化工应用.2012
[7].王丹,宋炜.榆林南线客车出现脱班[N].榆林日报.2010
[8].过敏,李仲东,林琳,胡奇.榆林南-子洲地区山2气藏水层特征及识别[J].断块油气田.2010
[9].李蕊,李仲东,过敏.榆林南—子洲地区山2段地层水特征及成因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
[10].邓旭波.榆林南地区山2段地层水成因及气水分布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