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制度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伦理制度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伦理制度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伦理,行政,界限,诚信,礼制,环境,建筑。

伦理制度化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高健,丁炫凯[1](2019)在《生态革命背景下环境伦理制度化正义诉求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态环境危机的不断加重、生态革命需求的不断强化,单纯依靠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显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实现环境伦理制度化已成为当下生态环境正义建设的必然要求。环境伦理制度化包括其自身基本原则的制度化和环境伦理渗透至其他领域已有法律法规的制度化。实现环境伦理制度化,可以有效突破一般伦理制度化的限度,更好地发挥环境伦理自身调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功能,摆脱其自身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9年12期)

余煜刚[2](2019)在《行政自制中信息工具的法理阐释——行政伦理柔性制度化的“可能”与“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政自制中诸如政府责任清单、行政裁量基准、行政评价等信息工具的运用,本质上是行政伦理的柔性制度化,契合良法善治的理念。这种柔性制度化的"可能"与"限度"需在法理上予以阐释。在"可能"的意义上,需回答行政自制缘何需要信息工具以及信息工具如何可能。信息工具的功能在于经由规范化体系达到柔性的自我控权,因此能迂回消解行政自我规制的诸多悖论。为实现柔性自我控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工具须经由微观层面的"规则之治"与宏观层面的"科层体系"之双重规范化。在"限度"的意义上,需厘清信息工具的功能限度止于何处,并且进一步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限度的路径。信息工具的功能限度在于其规范化面临双重困境:重要事实未充分规范化,某些信息工具的规范性过弱;已作了规范的,未充分回应更多事实,某些信息工具的规范性过强。为化解双重困境,需寻求信息工具的功能再造,主要包括功能内向凝集维度上的"事实的深度规范化"与功能外向延展维度上的"增强规范对事实的回应性"。(本文来源于《政治与法律》期刊2019年12期)

张浩,黄克同[3](2019)在《迈向制度化的人工智能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引发社会变革,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风险,这也引起政府、从业者和公众等不同群体的广泛关注。众多国家、组织和企业选择从伦理角度入手,试图确立人工智能的基本伦理规范,探索清晰的道德边界,以引导人工智能创新,寻求创新与风险的平衡。因此,探索使人工智能治理原则落地的规则和机制,将是未来的重点和方向。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伦理原则、治理规则对我国人工智能治理、高质量发展(本文来源于《人工智能》期刊2019年04期)

张慎成[4](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伦理制度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着浓厚的礼制色彩,无论是宫殿庙宇或普通民居,都印刻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思想。宗法礼制以建筑形制、布局及数量上的等级差别为外在表现,用宗法伦理和等级制度加以约束,使建筑发挥划分等级人伦、维护政治秩序的功能,并由此塑造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文化。(本文来源于《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张翠莲,李桂梅[5](2017)在《试论当代乡村家庭伦理制度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制度化将是一种社会伦理上升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地位的必然选择,它是建构和维护新型伦理关系的重要手段。当前传统乡村家庭伦理的运行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已经开始解体,伦理的权威地位遭受挑战,家庭伦理面临失守危险,而现实又亟须确立新的家庭伦理规则。伦理制度化就成为当前重塑乡村家庭伦理的必由之路。当代乡村家庭伦理制度化的主要实施途径是制定符合现代家庭伦理精神的婚姻家庭制度,完善乡村家庭伦理规范的制度体系,培育乡村自治组织团体。(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7年05期)

袁祖社[6](2017)在《诚信伦理制度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迄今,叁十多年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国社会和民众经历了全面、深刻的新体制、新生存经验以及生活形态的考验和历练,在享受着日益丰裕和多样的中国特色现代性实践成果的同时,无奈地承受着因诚信道德价值信念弱化所带来的窘迫现实。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本质是契约经济、诚信伦理文化信念支撑的经济,此乃现代社会主体一致的价值共识。但问题是,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普遍(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袁祖社[7](2017)在《“非制度化生存”:社会诚信伦理精神的缺失及其矫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制度化生存"是日益"市场化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日益市场化社会中屡屡发生的个体、组织甚或政府行为中的"去伦理化""非道德化生存"现象,其实都与社会缺乏一种系统性的、在理论上圆融、实践中可行的"诚信制度文化"和"诚信制度价值"理念设计与方略有关。在这个意义上,"诚信制度化"的根本要义之一,就是"用优良制度(规范的力量)来约束、解决失信行为",相信企业、政府以及个人,在日常的经济行为、政治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中,只要按照法律法规行事,按照优良道德规范行事,就绝不会有失信行为的发生。不仅如此,诚信制度化还有一重重要意涵:用于规约失信行为的制度本身,一定是最为优良,代表了最高的诚信规范价值,具有其应有的约束力。二者的合力,才是现代公序良俗社会制度诚信实践的合理的价值目标和应有的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曹亚青[8](2016)在《行政伦理制度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部分行政人员存在着道德弱化和缺失的伦理危险。为了更加明确行政人员的价值取向,引导其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除了道德自律以外,还需要他律,也就是行政伦理制度化。文章通过运用行政伦理制度化的合力效应对行政伦理失范进行标本兼治,有效保证行政人员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文章从行政伦理制度化的理论基础出发,阐述了行政伦理制度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行政伦理制度化的法理学缘由,探讨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提出了行政伦理可以制度化并且有必要进行制度化,有助于实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协同并进。其次,通过阐述了发达国家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实践进程,分析并探讨了发达国家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的行政伦理立法和独立的行政伦理监管机构能够有效减少行政伦理失范行为。再次,通过阐述了我国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进程,分析了我国行政伦理制度化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我国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缘由,提出了我国进行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应该完善行政伦理立法和建立专门的行政伦理监管机构。最后,通过从行政伦理制度化的理论依据出发,综合考虑了我国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进程中的问题和发达国家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运用行政文化和行政伦理制度的合力来全方位进行行政伦理建设,有效预防行政伦理失范行为。文章从行政伦理失范问题入手,追溯问题的本质,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解决方案。综合利用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分别对行政伦理制度化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建构体系及对策进行了深层的分析与研究。(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6-12-01)

廖炼忠[9](2015)在《论当代中国行政伦理制度化的界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清晰界定行政伦理制度化的边界,是当代中国行政伦理制度化实践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认为,在属性定位上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制度化是制度安排和德性培育相结合的制度创新,并提出了叁个学理界限和五个实践界限,力图梳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界限界定体系,以期为构建当代中国政府伦理责任体系、实现伦理责任、提高治理能力提供一种路径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5年07期)

祝传佳[10](2015)在《论行政作风建设由伦理化向制度化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行政作风建设主要以道德自觉的传统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思路相结合。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行政作风建设应该寻求制度化的支持,应该由伦理化走向制度化。(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伦理制度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行政自制中诸如政府责任清单、行政裁量基准、行政评价等信息工具的运用,本质上是行政伦理的柔性制度化,契合良法善治的理念。这种柔性制度化的"可能"与"限度"需在法理上予以阐释。在"可能"的意义上,需回答行政自制缘何需要信息工具以及信息工具如何可能。信息工具的功能在于经由规范化体系达到柔性的自我控权,因此能迂回消解行政自我规制的诸多悖论。为实现柔性自我控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工具须经由微观层面的"规则之治"与宏观层面的"科层体系"之双重规范化。在"限度"的意义上,需厘清信息工具的功能限度止于何处,并且进一步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限度的路径。信息工具的功能限度在于其规范化面临双重困境:重要事实未充分规范化,某些信息工具的规范性过弱;已作了规范的,未充分回应更多事实,某些信息工具的规范性过强。为化解双重困境,需寻求信息工具的功能再造,主要包括功能内向凝集维度上的"事实的深度规范化"与功能外向延展维度上的"增强规范对事实的回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伦理制度化论文参考文献

[1].高健,丁炫凯.生态革命背景下环境伦理制度化正义诉求探究[J].理论导刊.2019

[2].余煜刚.行政自制中信息工具的法理阐释——行政伦理柔性制度化的“可能”与“限度”[J].政治与法律.2019

[3].张浩,黄克同.迈向制度化的人工智能伦理[J].人工智能.2019

[4].张慎成.中国古代建筑伦理制度化探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张翠莲,李桂梅.试论当代乡村家庭伦理制度化建设[J].道德与文明.2017

[6].袁祖社.诚信伦理制度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7].袁祖社.“非制度化生存”:社会诚信伦理精神的缺失及其矫治[J].人文杂志.2017

[8].曹亚青.行政伦理制度化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6

[9].廖炼忠.论当代中国行政伦理制度化的界限[J].哲学研究.2015

[10].祝传佳.论行政作风建设由伦理化向制度化的转变[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

标签:;  ;  ;  ;  ;  ;  ;  

伦理制度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