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芒福德从文化的角度,对城市本质、城市发展进行反思:城市的本质在于文化,通过不断的吸引、贮藏、传播文化,丰富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从而实现城市作为生存场所、生活剧场、心灵家园的功能。芒福德对城市的反思具有人本主义的特征,对当前反思城市问题、推动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芒福德;城市文化;城市发展
20世纪末,芒福德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人本主义理想,对整个城市发展史进行了深刻的审视和批判。
一、城市的本质:文化的归极
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对城市本质做了这样的阐释:“密集,大众,包围成圈的城墙,这些只是城市的偶然性特征,而不是它的本质性特征……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1]91正如芒福德所说,城市是一个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复合体,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来传达。
1.文化容器:城市的文化贮存、发展和传承
芒福德对于城市本质的反思,着眼于城市的特殊功能,即城市的文化贮存、发展和传承功能。在他看来,“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1]33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容器的本质功能,这个功能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以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在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城市文化在大范围内通过融合以及相互碰撞后,不断的生长,最后被冷却凝固下来,得以流传。
2.文化磁石:开放和包容的文化空间
芒福德认为“城市又不仅仅是一个容器:在它还没有任何东西可容纳之前,它须首先吸引人群和各种组织,否则它就无生命可言。对于城市生活的这个特点,埃比尼泽·霍华德很恰当地使用了磁力一词……从磁力我们又知道有‘磁场’的存在,以及一段距离内作用力的可能性,表现为‘社会力的磁力线’,它能把不同性质的粒子吸引到中心来。”[1]88城市在作为磁石在向周围发出磁力线之前,“起初主要是作为一种奴役制度强加在无法逃避这种控制的顺良的农业部落民头上的东西,后来至少部分地逐渐变成了响应的选择行为。渐渐地,人们开始寻求城市,并以自己的意愿和参与变成了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大约从最初伊始,则对第一个外来者和陌生人开放着。”[1]103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大的吸引了新居民,如外来者、商人、各行各业的师傅等,使其少了乡土气,脱离了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基本联系。
二、城市的作用:生存—生活—心灵
1.生存场所
芒福德的城市观是一个自然、生态的城市观。在他看来,自然环境是城市的基础,“自然提供素材,而人类则在概念上和具体操作方面设计了其机构。”[2]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城市来说很重要。一旦这个生态环境被损坏,城市的生存也将受到威胁。工业革命之后,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城市越来越不适宜人的居住。贫民窟、焦炭城乃至地下城的出现,使人的生命遭到威胁。
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其实就是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城市是人类生存、繁衍生息的场所。因此,芒福德主张人地和谐共处,“必须使城市恢复母亲般的养育生命的功能。”[1]586
2.生活剧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名言:“人们之所以留居在城市里,是因为城市中可以生活得更好”。在芒福德看来,城市不只是人类生存的场所,更是生活的剧场。城市中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设施,不但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城市生活,为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古代的城市首先是一座戏台,在这座戏台上普遍的生活带上了戏剧色彩,五光十色的服装、布景使它提高、加强了,因为城市环境背景本身放大了这些演员们的声音,增大了他们的体量。”[1]122“城市生活的日常内容,家务劳动、生产活动等,几乎都是可以在任何其他地点进行……但只有在城市中它才可能为人类戏剧准备如此齐备的人物角色,也只有在城市中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多样性和竞争性去活化戏剧情节,把表演者们推向精彩、专注、自觉参与的最高潮。”[1]123
城市本身更是一部部情节跌宕起伏的戏剧,吸引了来自各方的人们积极参与到演出中,不断上演的戏剧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类通过这个戏剧舞台产生对话,“城市是一个专门用来进行有意义的谈话的最广泛的场所。”[1]123
3.心灵家园
在芒福德看来,城市不仅是生存的场所、生活的剧场,更是心灵的家园。城市发展的胚胎是人类最早的礼仪性汇聚地点。城市最初代表的是永恒和神力。芒福德认为即使今天象征它的东西改变了,但是实际内容没变,因为如果失去了由城市养育起来的宗教上对来世的憧憬,人类生活和学习能力能否达到现今地步是很值得怀疑的。所以,芒福德很推崇中世纪的宗教性城市,为人们提供了独处、静思的机会。“而如今,精神生活的堕落典型地体现于这一事实:根本找不到一个神圣的地方可逃避骚扰,除非躲进私人厕所。”[1]288争名逐利让人焦虑、冷漠,功利主义导致了人类心灵上的空虚。因此,芒福德认为城市“必须按照我们时代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来重新衡量由神性权利和人性组成的复合物(它使古代城市得以产生),并将其倾注进清新的城市的、区域的和全球的模型内。”[1]586
三、芒福德对城市发展的反思
芒福德根据自己对西方城市的考察研究,把城市的发展概括为6个阶段,从原始城市、城邦、中心城市(母城)、巨型城市、专制城市到死亡之城。虽然芒福德对城市的发展阶段作了上述的概括,但是他并未对城市未来发展失去希望。“他认为,只要人们改过自新,城市是可以复苏的。”[3]芒福德在研究罗马城市时曾发出这样的警告:“哪里人口过分密集,哪里房租陡涨居住条件恶劣,哪里对偏远地区实行单方面的剥削以至不顾自身现实环境的平衡与和谐——如今的情况正是这样:竞技场、高耸的公寓楼房、大型比赛和展览……这类现象大量出现时,死亡之城即将临近了。”[1]259“一方面从城市磁铁的功能而言,城市发展的活力源于依附越来越多的人口、资源、资本、信息等,这是城市必然突破一切空间上与数量上限制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从‘容器’功能而言,一旦城市吸附的东西超过了城市可承载的底线与极限,势必导致城市‘容器’功能的严重损伤并最终导致城市的解体。”[4]
这些忠告与担忧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城市发展像摊大饼一样一圈又一圈的往外扩展,车越来越堵,天越来越灰。如芒福德所讲的,“我们时代的人,贪大求多,心目中只有生产上的数量才是迫切的目标,他们重视数量而不是质量。”[1]581时下城市存在的这种“罗马式”的发展模式,使它们的规模失控、功能失调。
四、启示
芒福德对城市的思考及反思,具有人本主义的特征,对当前反思城市问题、推动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人文关怀,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城市是人居住的容器,“满足人的需求应作为规划建设的首要出发点”[5]。城市是生活的剧院,为市民提供表演的舞台,所以,城市这个舞台应该为表演者提供需要的道具以及气氛。(2)宽容与理解,增加交往空间。处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人际关系冷漠正在中国现代都市的问题之一。不可否认,住进高楼大厦的城里人在拉近了与现代化的距离的同时,也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尺寸。城市,作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社交圈子,怎样才能使所有人都能参与对话?我想,最起码是宽容和理解,增加交往空间。(3)平衡与和谐。如何在各种功能、需求、阶层之间找到平衡点,始终应该在城市发展的思考范围内。我们是否应该淡化对速度、高度的追求,平衡物质环境建设与人需求之间的关系,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美)刘易斯?芒福德著.郑时龄,宋俊岭,李翔宁译.城市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金纪元.芒福德和他的学术思想[J].国际城市规划.2009,141-152.
[4]刘士林.大城市发展的历史模式与当代阐释——以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为中心的建构与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27-34.
[5]弈博,丁戎.雅各布斯与芒福德核心思想的比较与启示_读两本著作引发的思考[J].景观设计论坛.2007.96-98.
作者简介:唐粉英(1988-),女,广东,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