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包括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固定安装在第二盖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盖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轴承,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且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能够加速空气的流通,快速的将电机端盖内部的热气排出,使得电机能够快速的散热,从而使得电机保持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通过安装的连接加强筋以及连接弹簧使得整个电机端盖更加的牢固,有效的延长了电机端盖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包括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固定安装在第二盖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盖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轴承(3),所述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4)与第二散热孔(5),且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透气孔(6)与第二透气孔(7)。
设计方案
1.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包括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固定安装在第二盖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盖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轴承(3),所述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4)与第二散热孔(5),且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透气孔(6)与第二透气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4)与第二散热孔(5)的数量均为四组,且第一散热孔(4)与第二散热孔(5)均为等角度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四组固定安装板(8),且四组固定安装板(8)之间为等角度均匀设置,所述固定安装板(8)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尘圈(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2)的内壁与第一盖体(1)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加强筋(10),且连接加强筋(10)的数量为四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11),所述第二盖体(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12),所述第一安装块(11)与第二安装块(12)的中间设置有连接弹簧(13),且连接弹簧(13)设置的数量为四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13)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块(1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连接弹簧(13)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块(12)的侧壁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
背景技术
电机端盖就是电机机壳的盖子,一般分前盖和后盖,用来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电机端盖的材质一般都是金属的,包括铝,铝铸,冷冲钢材,塑料,胶木等,一般是根据不同的电机类型选用不同的材质,如汽车电机大多都是冷冲钢材,大型电机都是使用压铸工艺。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空调中也会需要用到电机,而且空调用电机的前端需要用到端盖对其进行固定,电机的端盖会开设有一些散热孔进行散热,但是我们会发现一般的电机端盖只在电机输出轴的一面开设有几个散热孔,电机端盖的侧壁仍为封闭状态,使得电机端盖的散热效果有限,不能对电机进行及时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包括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固定安装在第二盖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盖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轴承,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且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的数量均为四组,且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均为等角度均匀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盖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四组固定安装板,且四组固定安装板之间为等角度均匀设置,所述固定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盖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尘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盖体的内壁与第一盖体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加强筋,且连接加强筋的数量为四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盖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二盖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的中间设置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设置的数量为四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块的侧壁固定连接,且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块的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空调用电机端盖,电机工作时,电机输出轴的位置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能够加速空气的流通,快速的将电机端盖内部的热气排出,使得电机能够快速的散热,从而使得电机保持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空调用电机端盖,通过安装的连接加强筋不仅能够加强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能够让第二盖体具有更强的抗压性,通过安装的连接弹簧使得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均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整个电机端盖更加的牢固,有效的延长了电机端盖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的第一盖体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的第二盖体侧视图。
图例说明:
1、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限位轴承;4、第一散热孔;5、第二散热孔;6、第一透气孔;7、第二透气孔;8、固定安装板;9、防尘圈;10、连接加强筋;11、第一安装块;12、第二安装块;13、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用电机端盖:包括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第一盖体1固定安装在第二盖体2的内部,第一盖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轴承3,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4与第二散热孔5,且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透气孔6与第二透气孔7,安装的时候,将电机的输出轴对准限位轴承3,然后再将固定安装板8通过螺丝与电机的其它部件进行连接起来,电机在工作的时候,电机输出轴的位置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4与第二散热孔5可以进行散热,同时第一透气孔6与第二透气孔7能够加速空气的流通,使得电机能够快速的散热。
第一散热孔4与第二散热孔5的数量均为四组,且第一散热孔4与第二散热孔5均为等角度均匀设置,第二盖体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四组固定安装板8,且四组固定安装板8之间为等角度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板8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第二盖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尘圈9,由于第二盖体2的表面与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孔槽,时间一长就会有一定的灰尘进出到电机端盖的内部,对电机的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安装的防尘圈9能够有效的阻止灰尘进入到电机端盖的内部,使得电机不受灰尘的干扰,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电机,第二盖体2的内壁与第一盖体1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加强筋10,且连接加强筋10的数量为四组,安装的连接加强筋10不仅能够加强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能够让第二盖体2具有更强的抗压性,有效的延长了电机端盖的使用寿命,第一盖体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11,第二盖体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12,第一安装块11与第二安装块12的中间设置有连接弹簧13,且连接弹簧13设置的数量为四组,连接弹簧13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块1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连接弹簧13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块12的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安装的连接弹簧13使得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均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加强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抗冲击性能,使得整个电机端盖更加的牢固。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电机的输出轴对准限位轴承3,然后再将固定安装板8通过螺丝与电机的其它部件进行连接起来,电机在工作时,电机输出轴的位置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4与第二散热孔5可以进行散热,同时第一透气孔6与第二透气孔7能够加速空气的流通,使得电机能够快速的散热,通过安装的防尘圈9能够有效的阻止灰尘进入到电机端盖的内部,安装的连接加强筋10不仅能够加强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能够让第二盖体2具有更强的抗压性,通过安装的连接弹簧13使得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均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942.9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200800U
授权时间:20190802
主分类号:H02K 5/04
专利分类号:H02K5/04;H02K5/20;H02K5/24
范畴分类:37A;
申请人:重庆昊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昊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珞璜工业园B区综北大道5号
发明人:王进刚
第一发明人:王进刚
当前权利人:重庆昊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