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野蛮”旅友(论文文献综述)
蒋金利[1](2021)在《后疫情语境下社区短视频的艺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郝然[2](2021)在《论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文中指出当今媒介革命时代的网络文学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语言的既有疆域,拓展了传统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主要表现在视听特性与图像转化审美特征,杂语共生不断调适的良性发展状态,以及脚本化与跨媒介融合的辐射功能。网络文学之所以能使创作主体、作品和受众之间情感的关联度空前增强,能使网络文学作品及其衍生文化的受众群体空前庞大,能使自己跻身于当今社会文创产业链的上游,正在于其语言所具有的独特审美维度。
吴极[3](2021)在《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文中研究说明这项研究将侧重于影响蒙古民族艺术和文化的马匹特征,蒙古马与蒙古民族有着深厚的联系,没有什么动物比马对蒙古的游牧文明和游牧文化的历史进程影响大。蒙古起源于中亚蒙古高原,自古以来以游牧为生,是从远古走向文明时代的马背民族。游牧民族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漫长而坎坷,辉煌而悲壮的马背民族史。马是蒙古游牧民族驯养的家蓄之一,在成为人类交通工具之后,马极大的提高了古代游牧民族的迁徙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游牧民族崇敬马匹并将其变成图腾崇拜。蒙古民族的敬马传统自远古时代就影响了游牧民族的信仰、宗教、文化、日常生活、习俗、自然、气候、地理、岩石画、墓葬、纪念碑和文物等,最终以语言和文字为载体得以继承,例如传统民间艺术、神话故事、民间游戏等。因此,它们是蒙古人长期以来崇拜马匹并作为图腾崇拜的证据。这些丰富的材料已在考古学,人种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学等许多学科中得到了研究。但是,在众多研究方向中,从视觉艺术理论和原理方面进行分析的研究非常少见。我们探索该方向并尝试填补该领域空白。对属于青铜时代的历史典籍中马的描述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试图从理论上解释马的描述方法、起源和传统特征。我们试图根据马鞍、马嚼子、马镫和马烙印等文物来比较不同风格的马匹装饰,并分析它们的构成、形状和象征意义。此外,从人种学的角度考虑马文化的本质,并试图分析一种抽象模型,该模型以蒙古语发音来表现马的颜色、马的身形,从而突出了蒙古民族的马文化。我们的研究工作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试图分析青铜时代的马轮廓,马饰品或马具。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对在岩石上描绘的马和骑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尝试使用造型艺术原理(例如运动,设置和比例)来阐述马的定义。第三部分旨在分析马的形象在民间工艺中的影响。第四部分探讨了马在游牧生活中的作用以及神话、习俗和游戏的文化层面的意义。第五部分将马的定义与其他历史和文化遗产进行比较,例如将马的形象传播给子孙后代。我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艺术研究的范围,如果进一步的研究是基于先前对地理区域进行的分类,则其组成、含义、内容、象征意义、抽象思维和信念应该会更具科学意义。
雷运南[4](2021)在《当代藏族题材水彩人物画创作的形式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璇[5](2019)在《公共艺术介入与城市空间的公共性潜力研究 ——以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已进入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商业与资本不可避免占据着城市公共空间,一些不为集体所拥有却承担着“公共空间”职能的公共空间出现了。建立新城市文明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前提下,艺术介入这类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更新和文化多元、展现城市精神追求的最佳选择。公共艺术更是此类空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当代公共艺术由于其特殊性,不仅激活商业公共空间的开放与共享,更展现社会对公共权利的重新审视,从而生产出空间的“公共性”。本文以培育公共艺术较成熟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园区公共艺术介入及如何平衡商业与公共性的矛盾冲突,它所形成良性循环模式值得探究与借鉴。本研究以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为切入视角,在公共艺术实践过程中从政府、企业、专家、市民四大主体来探究是如何妥协与合作,从而在城市空间中带来公共性的生产。因此,空间公共性不是先验存在的,而是在多方主体空间实践中不断生成的。为了对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估有具体的维度,笔者组合采用本和高斯、科恩形成的四个维度“可达性、所有权、利益、主体间性”进行判断。通过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负责人、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委员、活动参与者等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通过不同主体关于公共艺术的空间实践过程,进而使得空间“公共性”生产存在可能。研究表明,政府一定程度的配合,企业区分开文化产业与公共艺术功能并投资打造多元文化氛围,OCAT对独立艺术精神的坚持,艺术家创新的表达方式,带有批判反思性的公共艺术空间实践使商业公共空间不仅达到可达性最大化,还为公共利益实现提供新的渠道。市民在空间实践中,通过公共艺术获得了文化权利,并建立起相关的艺术自组织社群,实现了主体间性。因此,在政府、企业、艺术家、市民的公共艺术实践下,园区获得品牌溢出效应的同时,空间的公共性得以培育起来,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生产循环。但同西方的公共艺术及形成空间公共性的对比发现,所形成的公共性是微弱且受多方局限的:我国公共艺术实践多以政府、企业、艺术家单向输出,市民在实践的核心环节是缺场的,且在活动介入中是“参观者”而非“参与者”角色。然而市民由于主体意识的缺乏,对自己的缺位却不在意,这造成了园区空间公共性生产的“困境”。
黄双燕[6](2019)在《《黑质三部曲》中的死亡书写》文中研究表明英国儿童文学对死亡的关注有着悠久的传统,在死亡主题开掘的深度与广度上独具特色。菲利普·普尔曼的《黑质三部曲》中关于死亡的书写及其表现方式在英国儿童文学关于死亡的书写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该作品围绕对“尘埃”之迷雾的层层揭示,借由多重时空的转换与少年人物的探索,使得生死之间的边界在主人公们的冒险举动中变得模糊,死亡的概念也在故事文本中被“解构”,从而建构了一个独特的幻想世界,阐释了作家对死亡与生命的独特思考。在普尔曼笔下,死亡书写的类型主要有三个维度:宗教追杀、战争杀戮与精神丧失。作者借由这三种死亡书写类型的呈现,将不同世界中的少年人物不断置于生死存亡、信仰价值、历史时空与精神意识的多重“围剿”之中。他试图将少年们面对死亡之境时的矛盾心理、思维立场与行为指向作出更加深入的凸显与描摹,以呈现少年突围自我内外困境的蜕变过程。作者在文本中呈现的时空架构、“背叛者”形象与“分割”仪式构成小说死亡书写的叙述方式。多重时空架构下自由、多元的故事情节,人物堕落、救赎故事原型对照下的叙事模式,少年成长与青春期的情感问题等,使这一系列的幻想小说呈现多维迸发的特质。死亡书写在作品中实则隐含作家的创作意图:对传统死亡观的颠覆,同时渗透出其对儿童生命成长必然面对之问题的关注、对死亡书写审美张力上的探索。通过死亡书写,该作品展现了少年勇敢经历冒险、思索人性、认识世界以及救赎自我和他人的奇幻旅程,深刻反映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面对与探索的关于生存与死亡、光明与黑暗、善良与邪恶等哲理命题的意义。普尔曼在《黑质三部曲》中的死亡书写,是对英国儿童文学中死亡书写的承继与突破,也是对儿童精神成长之多维度书写的一次挑战。
杨倔鳗[7](2020)在《论跨文化语境下《四郎探母》与《蝴蝶夫人》的“和谐”与“斗争”》文中认为近两百年历史的京剧《四郎探母》是众多戏曲作品中现象级的经典之作;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歌剧《蝴蝶夫人》在全球范围内也算得上神话般的存在。两剧的核心冲突都建立在跨文化语境下,因此属于内容上的跨文化戏剧。然而,在《蝴蝶夫人》中,跨文化的对立被放大,最终创造出一个看似充满人情味的文化他者的悲剧形象,同时成为西方男权中心意识下“理想女性”的典型。而《四郎探母》是主要借助跨文化增强其戏剧性,塑造了杨四郎、铁镜公主等具有人文主义思想高度的人物形象。造成两剧在跨文化冲突下截然相反的结局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关系中强权方行使权力的方式不同。两剧都存在多维度的权力关系,《蝴蝶夫人》斗争的结果来自对权力的统治;《四郎探母》对权力的让渡则带来了和谐的结局。京剧《四郎探母》是对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戏曲缺乏文学性”这一观点的有力回击,它通过展示人物情与义的抉择回答了直至今日都争论不休的性别政治的问题,通过艺术的虚构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的范本。而世界名作歌剧《蝴蝶夫人》,在成功树立了一个在跨界的爱情边缘寻找“自我”却失败了的“脆弱女人”这个艺术符号外,也让我们看到了作品背后潜意识里的东方主义思想和男权中心创作思维的根深蒂固。当代跨文化戏剧的研究不在于消除两种异质文化间的差异,而应充分利用“跨”这一动作作为研究方法,或许这将为过去侧重表演中心而轻视文本思想的跨文化戏剧研究及戏曲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涉及跨文化戏剧、比较文学、性别研究等多个领域,希望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将能跳出原有的单一审美方向,从更国际化、现代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如京剧《四郎探母》般的艺术作品,从而挖掘其被忽略的现代美学价值。
方亚男[8](2018)在《论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机制与精神元素》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藏地汉语游记散文在以藏汉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文化的动态融合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学版图,呈现出复杂、崭新的文学面貌,具有充分的研究合法性、必要性与可能性。然而,就研究现状而言,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的集中关注与专项研究稍显不足,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应运而生。总体上,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发生机制”与“精神元素”的基本定义。“新时期”具体是指1979年至今(2018年3月24日),是对论文研究的时间限定;“藏地汉语游记散文”是指用汉语创作且在作品内容中涉及“藏”元素的因游而思、因思而记的游记散文,是对论文研究的题材和体裁限定;“发生机制”是探讨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生成原因与发展动力;“精神元素”特指文学作品中能够表现作家精神主体性的文学元素,主要包括作品的精神旋律、核心意象、多元取向等三个方面。“发生机制”与“精神元素”是对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限定。此外,绪论部分还对该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写作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总述。正文部分共四章,前一章论述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机制,后三章论述其精神元素。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口孵”式的文学发展,它为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发展积累了文学基础;二是现代社会发现自我、建构自我的心理诉求,它为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展提供了主要动力。“精神元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中的精神旋律,即复魅想象与去魅意识;二是指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核心意象,即“太阳/阳光”、“神山圣湖”、“经幡系列”、“寺庙系列”、“哨所系列”、“仪式系列”等及其背后普遍蕴含的心理原型;三是指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多元取向,而不同取向又表现为不同的写作方式与作品风格,如:马丽华在融合写作中对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起到了“破冰”式的作用;阿来在藏汉交叉地带表现出一种“阶梯意识”;毕淑敏深入藏地日常生活,其作品表现出一种“轻”风格;驴友记则在旅游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创作出一种民间书写方式,是中国古代徐霞客精神与现代自我意识的文学实践。结语部分在正文基础上,对论文进行了简要总结与补充说明,同时指出论文中部分内容可能存在的学术研究前景与论文研究的不足。
刘东洋[9](2018)在《勒·柯布西耶看乔托》文中研究说明与持续受到关注的米开朗琪罗、提香等人相比,乔托作为其偶像画家的形像只是短暂地出现在勒·柯布西耶的青年时代。实际上,从1907年的意大利之旅之后,乔托的名字就很少再出现在勒·柯布西耶的书信里了。然而,1923年《新精神》杂志上勒·柯布西耶与奥赞方联合发表的《自然与创造》一文中,有句关于乔托壁画的犀利评语,再度把乔托带回到聚光灯下,将之作为自然有度与自然过度艺术之间分界的路标。作为一次从勒·柯布西耶画论角度对勒·柯布西耶个人思想史的探幽,本文试图描绘出一张在不同时期里勒·柯布西耶的自然、艺术、建筑认识的位置图。
徐锦庚[10](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提出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二、我的“野蛮”旅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的“野蛮”旅友(论文提纲范文)
(2)论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文学语言的视听特性与图像转化 |
二杂语共生与网络文学的语言调适 |
三网络文学语言的脚本化与媒介辐射 |
(3)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给论 |
引言 |
第一章 蒙古青铜时代 |
第一节 蒙古青铜时代概况 |
一、青铜时代早期(约公元前 2500-1500 年) |
二、青铜时代中期(约公元前 2500-1500 年) |
三、青铜时代晚期(约公元前 700-400 年) |
四、欧亚大陆马驯化的起源 |
五、马在蒙古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节 马的形象特征(相关论文) |
一、蒙古古代马种 |
二、蒙古野马 |
三、马类形象的艺术特征 |
第三节 马的骑乘与游牧文明的起源 |
一、马在游牧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
二、马车 |
第四节 古代游牧族传统艺术中的马形象 |
一、抽象思维传统与马的形象 |
二、游牧信仰想象、传统抽象思维与马的形象 |
第五节 游牧马装饰的艺术特征 |
一、游牧马文化中的装饰艺术 |
二、马纹的艺术本体 |
第六节 墓葬中的随葬马具 |
一、游牧马鞍 |
二、马辔头 |
三、马镫 |
第二章 蒙古马图像艺术特征 |
第一节 蒙古岩画 |
一、岩画中的画马 |
二、研究岩画中骑马人形象的重要意义 |
三、岩画与骑马人形象的界定 |
第二节 石头上的马印 |
一、Rashaan had打马印 |
二、蒙古马文化打马印 |
第三节 鹿石上的马形象 |
一、鹿石上的马艺术特征 |
二、鹿石(KHIRIGSUUR) |
第四节 游牧马形象的图腾 |
一、游牧民族的原始崇拜 |
(一)萨满马 |
二、蒙古民族的马崇拜 |
(二)蒙古族敖包祭马文化 |
第五节 马在蒙古文化的考古记录 |
一、马纹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马纹的形象分类及演变历程 |
二、马纹青铜器的出土现状 |
第三章 蒙古族传统艺术中的马形象 |
第一节 蒙古装饰与应用艺术 |
一、马形象吉祥物 |
二、传统民间美术 |
第二节 游牧文化特征 |
一、蒙古游牧世界观 |
二、蒙古马及其文化 |
第三节 生活中的马形象 |
一、马匹对于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
二、蒙古族马具金属装饰特征 |
第四节 游牧马与游牧人的依存关系 |
一、游牧马与蒙古人的依存关系 |
二、蒙古马-民族精神的寄托与象征 |
第五节 蒙古的马造型艺术 |
一、马纹饰工艺 |
二、马饰 |
第四章 马的演化与马文化的发展 |
第一节 匈奴时期马具概况 |
一、匈奴青铜器中动物纹源流分析 |
二、匈奴艺术 |
三、Noin-Ula墓研究 |
第二节 蒙古西部地区马文化 |
一、北方与西伯利亚的交流 |
二、西伯利亚北部生活与文化中的马 |
第三节 蒙古西部地区马 |
一、Pazyryk马文化 |
二、Pazyryk马纹身 |
第四节 蒙古南方地区马图像艺术 |
一、鄂尔多斯青铜文化 |
二、鄂尔多斯青铜文化中的马形象 |
第五节 蒙古东部地区马图像艺术 |
一、马纹的风格分析 |
二、马装饰的文化功能 |
第五章 马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游牧文化艺术元素的载体形式 |
一、工艺美术形象载体 |
二、金属工艺 |
第二节 马造型观及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
一、马形象及其音乐文化 |
二、手工艺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第三节 马形象对民间艺术的影响(相关论文) |
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二、游牧民族首饰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
第四节 近现代艺术对青铜马造型艺术的借鉴 |
一、近代传统首饰的转变 |
二、传承游牧文化的首饰设计实践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公共艺术介入与城市空间的公共性潜力研究 ——以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其公共性研究 |
一、城市公共空间与空间转向 |
二、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与城市权 |
第二节 公共艺术与其公共性研究 |
第三节 公共艺术介入空间研究 |
第四节 国内公共艺术及公共空间研究 |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概念研究 |
二、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空间重构:公共艺术介入缘起 |
第一节 本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历史:资本对空间的重构 |
第三节 公共艺术介入的规划 |
第四节 OCAT作为公共艺术介入的起点 |
第四章 公共艺术的空间“博弈” |
第一节 本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政府:有限支持与有限管制 |
第三节 央企:责任资助与非资本化运作 |
第四节 艺术独立机构:公共艺术的解码与编码 |
第五节 策展艺术家:能动性的话语网络建构 |
第五章 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形成 |
第一节 本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消解资本:空间可达性 |
第三节 艺术主题:“公共利益”的表达 |
一、抵抗与反思 |
二、城市更新 |
三、多元文化形式 |
第四节 市民空间实践:主体间性的体现 |
一、作为过程的参与与思考 |
二、展示多元化差异平台 |
三、聚集艺术自组织社群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中国公共空间“公共性”之困境 |
一、人群分化:空间区隔 |
二、市民的缺场与缺位 |
三、市民微弱的主体性 |
四、批判性转向学术性讨论 |
第二节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艺术地图 |
附录二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活动参与调查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6)《黑质三部曲》中的死亡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死亡书写与英国儿童文学 |
(一)英国儿童文学中的死亡书写概貌 |
(二)《黑质三部曲》与死亡书写 |
二、《黑质三部曲》中死亡书写的类型 |
(一)宗教追杀:信仰之患 |
(二)战争杀戮:国度之争 |
(三)精神丧失:天真之死 |
三、《黑质三部曲》中死亡书写的叙述方式 |
(一)多重死亡时空:死亡世界的建构 |
(二)“背叛者”:征服死亡的形象隐喻 |
(三)“分割”:再生仪式的象征 |
四、《黑质三部曲》中死亡书写的美学意义 |
(一)对传统死亡观的颠覆 |
(二)生命成长的现实指向 |
(三)死亡书写的审美张力 |
结语 |
征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论跨文化语境下《四郎探母》与《蝴蝶夫人》的“和谐”与“斗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观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讲述跨文化故事的京剧《四郎探母》现象 |
第一节 文化冲突中的“探母回令”故事 |
第二节 作为旗装戏在清廷的流行 |
第三节 从版本异同看文化冲突的始与终 |
第四节 在演剧史中成长起来的人物形象 |
第二章 关于文化冲突的经典歌剧——《蝴蝶夫人》 |
第一节 审美变迁:从英雄传奇的向往到个体情感的关注 |
第二节 跨文化形象的伏笔:普契尼与他的“脆弱女人”们 |
第三节 排演的程式化与蝴蝶夫人形象的变化 |
第四节 注定悲剧的“蝴蝶夫人” |
第三章 《四郎探母》的“和谐”与《蝴蝶夫人》的“斗争” |
第一节 情义至上的人情喜剧与符号化的爱情悲剧 |
第二节 多维权力让渡下的和谐 |
第三节 多维权力统治中的斗争 |
第四节 戏外的“和谐”与“斗争”:屡禁而不止与“殖民主义”批判 |
第四章 超越时代的《四郎探母》与艺术永恒的《蝴蝶夫人》 |
第一节 蝴蝶翅膀的折断与杨四郎之“罪”的降解 |
第二节 《蝴蝶夫人》的“由实到虚”与《四郎探母》的“由虚到实” |
第三节 “真”与“爱”的主题 |
第四节 从《四郎探母》与《蝴蝶夫人》看性别的政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8)论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机制与精神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思路与框架 |
2 发生机制:“史”的积淀与“时”的刺激 |
2.1 “口孵”式发展与文学基础的形成 |
2.1.1 1979 年以前:跌宕中酝酿 |
2.1.2 1979 年至今:积淀后发生 |
2.2 发现自我与认同建构的心理诉求 |
2.2.1 外在形式:漫游与寻梦 |
2.2.2 内在精神:发现与建构 |
2.3 多方位写作资源的积极调动 |
3 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精神旋律 |
3.1 复魅想象 |
3.1.1 书写方式:掠影与洞察 |
3.1.2 心理机制:出走与寻根 |
3.2 祛魅意识 |
3.2.1 信仰的追问 |
3.2.2 神秘的解构 |
3.2.3 炼狱的缔造 |
4 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核心意象 |
4.1 自然意象与原型塑造 |
4.1.1 太阳/阳光——纯粹的“光明”与厚重的“标记” |
4.1.2 神山圣湖——神化人格与还原“本我” |
4.2 人文意象与原型塑造 |
4.2.1 经幡系列——藏地标签与古老祈愿 |
4.2.2 寺庙系列——追思怀古与出家求道 |
4.2.3 哨所系列——心灵苦修与精神涅盘 |
4.2.4 仪式系列——贯连生死的圆圈现象 |
5 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多元取向 |
5.1 马丽华:融合写作中的汉族破冰者 |
5.1.1 民族身份融合 |
5.1.2 藏汉思想融合 |
5.1.3 复杂情感融合 |
5.1.4 文史笔法融合 |
5.2 阿来:交叉地带的藏族漫游者 |
5.2.1 过渡地带的阶梯景观 |
5.2.2 进出藏地的阶梯通道 |
5.2.3 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 |
5.3 毕淑敏:融入藏地的日常生活者 |
5.3.1 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 |
5.3.2 朴素哲思的微妙渗透 |
5.3.3 “轻语言”的灵活运用 |
5.4 驴友记:质变于作家文学外的民间书写 |
5.4.1 伴随旅游文化而来的新型文体 |
5.4.2 在大众文化滋养下的民间写作 |
5.4.3 徐霞客精神与自我意识的实践 |
6 结语 |
6.1 补充说明 |
6.2 学术前景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勒·柯布西耶看乔托(论文提纲范文)
1 奥赞方-让纳雷画论中评价乔托壁画的一句话 |
2 勒·柯布西耶初看乔托作品 |
3 勒·柯布西耶再画乔托钟楼 |
4 工作室里的勒·柯布西耶与乔托画中人 |
5 今看勒·柯布西耶看乔托 |
四、我的“野蛮”旅友(论文参考文献)
- [1]后疫情语境下社区短视频的艺术特征研究[D]. 蒋金利. 西南大学, 2021
- [2]论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J]. 郝然. 当代文坛, 2021(04)
- [3]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D]. 吴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当代藏族题材水彩人物画创作的形式语言研究[D]. 雷运南.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5]公共艺术介入与城市空间的公共性潜力研究 ——以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为例[D]. 王璇. 深圳大学, 2019(11)
- [6]《黑质三部曲》中的死亡书写[D]. 黄双燕.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论跨文化语境下《四郎探母》与《蝴蝶夫人》的“和谐”与“斗争”[D]. 杨倔鳗.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8]论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机制与精神元素[D]. 方亚男.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9]勒·柯布西耶看乔托[J]. 刘东洋. 建筑学报, 2018(03)
- [10]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