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微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微粉,表观,溶解度,金刚石,系数,水分。
纳米微粉论文文献综述
严仙荣,李晓杰,王小红,闫鸿浩,冯博[1](2019)在《爆轰烧结氧化铝黏结型纳米聚晶金刚石微粉》一文中研究指出爆轰烧结氧化铝黏结型纳米聚晶金刚石微粉,并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其热稳定性、形貌、晶体结构等。发现:聚晶粉体在空气中热稳定性良好,没有明显金刚石氧化现象;且粉体分散性较好,分散粒度在0.5~0.7μm之间。聚晶金刚石粉体由粒径100~200 nm的大颗粒聚集而成,而大颗粒是由2~10 nm纳米金刚石颗粒经氧化铝紧密黏结而形成的聚集体。(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刘纪艳,刘晓龙,段绪胜[2](2018)在《纳米碳酸钙和硅微粉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的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通过控制环氧树脂结构胶填料种类和掺量,以纳米碳酸钙、硅微粉及两者按1:1组合的组合物作为填料对常用的环氧树脂结构胶进行改性,分析不同填料掺量对环氧树脂(对)结构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对环氧树脂结构胶的抗压性能有一定改善,高掺量的纳米碳酸钙对环氧树脂的拉伸性能没有促进作用;硅微粉能显着改善环氧树脂结构胶的工作性能,对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纳米碳酸钙和硅微粉的组合能产生迭合效应,改性后环氧树脂结构胶的抗压强度提高更为显着,拉伸强度也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金粟,王秀丽,曲昌海,阮婧华[3](2018)在《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单用及与纳米微粉硅胶联用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型号:NPAM 1400)单用及与纳米微粉硅胶(nSiO_2)联用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脂化乳离心前后稀释液在50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以未加入稳定辅料的制剂为空白计算稳定性系数(K_E)和稳定性系数之比(K_E/K_(E空白)),评价加入不同浓度(200~6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初步确定单用最佳浓度后,再考察其与不同浓度的n SiO_2[亲水性(0.2%、0.3%、0.4%)和疏水性(0.2%、0.3%、0.5%)]联用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单用时,加入3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甘草次酸脂化乳的KE最小,K_E/K_(E空白)为0.22;联用时,加入3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0.2%疏水性n SiO_2的甘草次酸脂化乳的KE最小,K_E/K_(E空白)为0.27。结论:单用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及与n SiO_2联用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甘草次酸脂化乳的稳定性,其中单用3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8年11期)
[4](2018)在《借他山之石 走制造强国之路——纳米级金刚石微粉分选技术引智项目侧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我国是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却不是制造强国,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转型升级的任务艰巨又紧迫。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已经发布,我们要充分利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而"人才为本"是实现制造强国的五大方针之一。长春阿尔玛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本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世界》期刊2018年04期)
廖宁,李亚伟,桑绍柏[5](2017)在《添加硅和硅微粉氧化铝–碳纳米管耐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铝碳耐火材料中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在添加硅和硅微粉条件下的结构演变以及添加单质硅、硅和硅微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材料内单质硅与二氧化硅反应,导致大量的SiO(g)形成,加快了800℃以上MWCNTs的结构演变进程,促进MWCNTs蚀变为SiC晶须。正是由于SiC晶须形成,添加硅和硅微粉铝碳耐火材料经1 400℃处理后的抗折强度达到22.56 MPa,而单独添加单质硅的试样仅为19.24 MPa。然而,对于材料的抗热震性来说,未添加硅微粉的试样热震后强度保持率为43.51%,明显高于硅微粉试样的28.65%,这主要是由MWCNTs有助于提高材料的韧性,而Si C晶须主要起到增强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党建伟,王胜民,郭怀才,赵晓军,何明奕[6](2017)在《掺杂纳米TiO_2对水性铝基金属微粉涂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水性铝基金属微粉涂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利用纳米TiO_2掺杂制备了不同纳米SiO_2含量的水性铝基金属微粉涂层。采用接触角仪测定涂料与基体Q235钢之间的接触角,采用划线划格法测定了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电化学极化和全浸试验法测试分析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镀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水性铝基金属微粉涂料中添加TiO_2后,接触角降低,使得涂层铝粉排列几乎与基体保持平行并呈现层状堆积,提高了涂层附着力、耐腐蚀性;涂料中的纳米TiO_2改善铝粉的润湿性并作为填充物填充在涂层孔隙之间,使涂层结构更加密实并且铝粉提供了物理屏蔽作用;在所研究的范围内,TiO_2最佳用量为0.4 g。(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7年02期)
邓怡平,赵修华,祖元刚,王璐[7](2017)在《布洛芬纳米微粉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透皮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布洛芬纳米微粉并对其进行表征,考察其体外透皮作用。方法:采用乳化法,以氯仿-乙醇(7∶3,V/V)为有机相、超纯水为水相、聚山梨酯8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布洛芬纳米微粉。利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对制备的布洛芬纳米微粉进行表征。比较布洛芬纳米微粉与原料药的饱和溶解度、体外溶出度和体外透皮率。结果:确定的处方及制备工艺为聚山梨酯80 5 mg/m L、水相-有机相体积比40∶1、布洛芬质量浓度250 mg/m L、匀浆速度5000 r/min、匀浆时间2 min。所制布洛芬纳米微粉为多孔疏松珊瑚状,其化学结构未改变,由原来的晶体态变为无定形态,粒径为179.6 nm,载药量为8.99%;其饱和溶解度、溶出度和透皮率分别是原料药的148、1.23、4.08倍。结论:所制布洛芬纳米微粉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体外透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7年01期)
马运芳,王建华,陈迹,任洁如[8](2016)在《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阿苯达唑(ABZ)纳米化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变化,为ABZ纳米制剂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方法:将16只大鼠随机分为ABZ原料药组(ABZ原料药混悬液)与ABZ纳米微粉组(ABZ纳米微粉混悬液),每组8只,ig给药,剂量为63 mg/kg。各组大鼠于给药0.5、1、2、4、8、12、24、36、48、72 h后眼眶采血0.2~0.3 ml,以甲苯咪唑为内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各时间点药物血药浓度,并采用3p97药动学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ABZ原料及纳米微粉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ABZ原料药组、ABZ纳米微粉组大鼠的c_(max)分别为(3.20±1.41)、(6.11±0.74)μg/ml,t_(max)分别为(3.42±0.91)、(3.15±0.27)h,t_(1/2)分别为(7.53±1.20)、(6.26±0.85)h,AUC_(0-72h)分别为(49.90±15.50)、(78.36±8.78)μg·h/ml,AUC_(0-∞)分别为(52.30±10.10)、(80.27±8.26)μg·h/ml。与ABZ原料药组比较,ABZ纳米微粉组大鼠的c_(max)、AUC_(0-72h)、AUC_(0-∞)均显着升高(P<0.05)。结论:ABZ纳米化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吸收速率,增加了药物的吸收,提高了ABZ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6年34期)
陈蓓,张玉欣,王建华,赵军[9](2016)在《阿苯达唑原料及纳米微粉平衡溶解度和表观脂水分配系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阿苯达唑原料及纳米阿苯达唑微粉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表观脂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二者在水、不同有机溶剂和不同PH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脂水分配系数。结果: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26±0.02μg·mL~(-1))和(125.25±1.45μg·mL~(-1)),纳米微粉比原料提高了481倍;纳米微粉在不同极性溶剂中溶解度的增大率与溶剂极性呈正相关,以正丁醇为界限,极性越大,增大率越高。二者均随着PH的增加溶解度下降,但纳米微粉的溶解度增大率却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二者的表观脂水分配系数在pH1.2~2.0条件下lgP在(0~2)之间,pH5.0~7.8条件下lgP在(2~3)之间,但无论是在正辛醇层,还是在水层或不同PH缓冲液中,纳米阿苯达唑微粉的阿苯达唑浓度均大于阿苯达唑原料的浓度。结论:阿苯达唑原料及纳米微粉的平衡溶解度与介质的极性和PH有关,但纳米阿苯达唑微粉在不同介质中均增加了阿苯达唑的溶解度。与阿苯达唑原料相比,纳米阿苯达唑微粉的脂水分配系数略有降低,同时显着增加了脂水两层阿苯达唑的浓度,该结果为纳米阿苯达唑微粉改善阿苯达唑原料的胃肠道吸收和增加生物利用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2016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期刊2016-12-08)
张玉欣,陈蓓,王建华,赵军[10](2016)在《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平衡溶解度和表观脂水分配系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表观脂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在不同极性溶剂和不同p H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脂水分配系数。结果不同极性溶剂中,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在甲醇中溶解度最大[(2564.28±38.73)μg/m L],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125.25±1.45)μg/m L]。在pH=1.2~6.8缓冲液中,阿苯达唑纳米微粉溶解度从(551.33±19.00)μg/m L下降到(155.84±5.52)μg/m L;在pH=7.0~7.8缓冲液中,溶解度从(137.53±4.87)μg/m L上升到(168.94±5.63)μg/m L。纳米微粉的表观脂水分配系数在p H=1.2~2.0条件下lgP在0~2之间,pH=5.0~7.8条件下lgP在3~4之间。结论本研究测定了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表观脂水分配系数,为预测该纳米微粉体内外吸收的改善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6年33期)
纳米微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通过控制环氧树脂结构胶填料种类和掺量,以纳米碳酸钙、硅微粉及两者按1:1组合的组合物作为填料对常用的环氧树脂结构胶进行改性,分析不同填料掺量对环氧树脂(对)结构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对环氧树脂结构胶的抗压性能有一定改善,高掺量的纳米碳酸钙对环氧树脂的拉伸性能没有促进作用;硅微粉能显着改善环氧树脂结构胶的工作性能,对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纳米碳酸钙和硅微粉的组合能产生迭合效应,改性后环氧树脂结构胶的抗压强度提高更为显着,拉伸强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微粉论文参考文献
[1].严仙荣,李晓杰,王小红,闫鸿浩,冯博.爆轰烧结氧化铝黏结型纳米聚晶金刚石微粉[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9
[2].刘纪艳,刘晓龙,段绪胜.纳米碳酸钙和硅微粉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的力学性能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金粟,王秀丽,曲昌海,阮婧华.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单用及与纳米微粉硅胶联用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8
[4]..借他山之石走制造强国之路——纳米级金刚石微粉分选技术引智项目侧记[J].劳动保障世界.2018
[5].廖宁,李亚伟,桑绍柏.添加硅和硅微粉氧化铝–碳纳米管耐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硅酸盐学报.2017
[6].党建伟,王胜民,郭怀才,赵晓军,何明奕.掺杂纳米TiO_2对水性铝基金属微粉涂层的影响[J].材料保护.2017
[7].邓怡平,赵修华,祖元刚,王璐.布洛芬纳米微粉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透皮性研究[J].中国药房.2017
[8].马运芳,王建华,陈迹,任洁如.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房.2016
[9].陈蓓,张玉欣,王建华,赵军.阿苯达唑原料及纳米微粉平衡溶解度和表观脂水分配系数的测定[C].2016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6
[10].张玉欣,陈蓓,王建华,赵军.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平衡溶解度和表观脂水分配系数的测定[J].中国医药导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