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乙炔论文_周蕊,邢炎华,胡亚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苯乙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炔,液晶,苯基,硅烷,折迭,各向异性,模型。

二苯乙炔论文文献综述

周蕊,邢炎华,胡亚刚[1](2019)在《1,2-二苯乙炔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溴苯和苯乙炔为原料,经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得到1,2-二苯乙炔,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确证。并对Sonogashira偶联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佳条件为:物料比为n (溴苯)∶n (苯乙炔)=1.5∶1;催化剂Pd(PPh3)2Cl2用量为n(Pd(PPh3)2Cl2)∶n(苯乙炔)=0.04∶1;PPh3用量为n(PPh3)∶n(苯乙炔)=0.3∶1;Cu I用量为n(Cu I)∶n(苯乙炔)=0.1∶1;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叁乙胺的混合溶剂(V∶V=2∶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8 h;产物收率为88.7%。按照最佳反应条件,4-甲氧基溴苯与4-甲氧基苯乙炔反应得到1,2-双(4-甲氧基苯基)乙炔,收率为84.3%。(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李冉,谢微[2](2019)在《可见光催化二苯乙炔C≡C活化的SERS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等离激元活性,是可见光向化学能转化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基底材料。SERS以其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监测贵金属纳米粒子表界面的催化反应。这里我们将金纳米粒子(Au NPs)负载于TiO_2(P25)上,以六水合叁氯化铁(FeCl_3·6H_2O)为氧化剂,在可见光下催化二苯乙炔的氧化。我们发现在没有Au和只用TiO_2时,反应的主要产物为苯偶酰;当以Au/TiO_2作为催化剂时,产物混合物中断键产物苯甲酸和苯甲酰氯的比例显着提高。用金纳米粒子作为SERS基底来检测这个反应,发现没有苯偶酰的生成,唯一产物是苯甲酸,表明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分子会被直接氧化断键。这种现象的机理可能是二苯乙炔分子吸附在金纳米粒子表面,在可见光照射下激活C≡C并直接诱导其断裂,从而改变产物的比例。本实验是通过SERS研究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反应路径的一次探索。(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鄢道仁,闻炎豪,王震,张智勇,关金涛[3](2017)在《二苯乙炔类液晶化合物的“二步法”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苯乙炔类化合物是高折射率向列相液晶材料的重要成份,其主要合成方法 Sonogashira偶联反应存在着合成路线较长、产率偏低等缺点,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基于Sonogashira偶联反应机理,简化二苯乙炔类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步骤,以期缩短合成路线,提高全合成产率。实验结果表明,当以取代溴苯为原料,将二苯乙炔类化合物的合成步骤简化成"二步"时,其全合成产率高达73.72%,比"一步法"提高40%左右,比"叁步法"和"多步法"提高15%左右;缩短了合成路线,提高了合成效率;探索出最佳反应条件:以高沸点非质子氢试剂(如甲苯)为溶剂,KOH为碱性物质,DMAP为胺类物质,110℃下反应12 h。(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7年07期)

谭德新,徐远,王艳丽,疏瑞文,邢宏龙[4](2017)在《聚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树脂的制备与非等温热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溴乙烷、二苯基二氯硅烷、苯乙炔为原料,通过格利雅反应合成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单体(DPDPES),利用FTIR和~1H-NMR对单体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树脂(PDPDPES),借助TG-DTG技术研究了PDPDPES的非等温热分解过程,运用模型法对热分解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动力学函数,推导出热分解机理,并应用非模型法对热分解机理函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6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热分解活化能E_a=245.37kJ/mol,指前因子lgA=13.78s~(-1),机理函数式:f(α)=10/23·(1-α)·[-ln(1-α)]~(-1.3);g(α)=[-ln(1-α)]~(2.3)。(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7年07期)

李峰[5](2016)在《2,3-二氟二苯乙炔端烯类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信息显示终端。随着移动显示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面内开关型(IPS)显示模式的液晶屏的需求被迅速扩大。目前,大多数IPS模式液晶显示器都使用的是正介电各向异性液晶,然而近期研究发现,将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应用到IPS显示模式中可以得到比正性液晶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透过率。而作为THz设备基础材料的液晶,其显着特点是具有大双折射。因此,大双折射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的发展已经成为液晶化学界迫切而重要的主题。基于此背景,本文设计并合成了2,3-二氟二苯乙炔类系列液晶,系统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液晶行为和光电性能。结果显示:本文合成的液晶具有较大的负介电各向异性和双折射,其在快速响应显示器和液晶光学设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1)以4-溴-2,3-二氟苯酚为原料,经过吡喃羟基保护,Sonogashira偶联,去羟基保护和Williamson醚化等反应,合成F2、nT-1、nT-2叁个系列共9种侧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烯丙氧基类液晶,化合物烷氧基链碳原子数从2到5,总收率大于25%,高效液相色谱纯度均大于99%。全部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NMR)、质谱(MS)和红外光谱(IR)等表征手段确认。目标化合物的液晶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进行了测试。用电容电抗测试仪(EC-1)测试了介电各向异性,用阿贝折光仪测试了光学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T-1和nT-2呈现出较低的熔点(Tm<70 ℃)、适中的向列相区间和较大的双折射(△n>0.3)。2,3-二氟单元对液晶的热性能和双折射影响不大,但对介电各向异性有较大的影响:nT-1的介电各向异性大于nT-2。(2)以4-溴-2,3-二氟苯酚为原料经过五步有机反应合成F4、nT-3两个系列共5种侧向四氟取代二苯乙炔烯丙氧基类液晶,总收率在30%以上,高效液相色谱纯度均大于99%。最终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表征得以确认。用DSC、 POM和阿贝折光仪等仪器研究了其液晶性能及光电性能。结果表明:侧向四氟取代液晶nT-3具有高双折射和最大的负介电各向异性,但其熔点升高同时失去液晶相。(3)以4-溴-2,3-二氟苯酚为原料经过六步有机反应合成X2、nT-4两个系列共5种侧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丙烯酸酯类液晶,总收率20-25%,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度99%以上。结构经IR、MS、1H-NMR得到确认。性能研究表明:与末端基团为烯丙氧基的液晶nT-1相比,末端基团为丙烯酸酯的液晶nT-4有较低的双折射、较高的熔点和较窄的向列相区间。(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程志慧,臧颖,李艺,李宝宗,胡传江[6](2015)在《一种含二苯乙炔基元的发光的手性液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光液晶由于结合了固有的发光和独特的自组织性能,在各向异性发光及无需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有潜在的应用。目前,大量具有发光及液晶性能的有机功能材料被合成出来1-3,但关于发光的手性液晶材料还未见有报道。在本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二苯乙炔基元的手性液晶材料(1TC8*)。该化合物在溶液、液晶及固体下都能发出较强的蓝光。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该手性液晶可形成扭曲晶粒边界相(A)和蓝相(II)。通过改变温度,该液晶的颜色可调,表明该手性液晶相的螺距是可调的。我们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蓝相(II)中存在双股螺旋状排列,这也可能是蓝相(II)为什么不总是蓝色的原因。在晶体状态,由于不存在苯环间强的手性堆积,没有诱导的CD信号出现。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圆二色光谱表征,使我们对扭曲晶粒边界相(A)和蓝相(II)中的双股螺旋状排列有了更好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1-06)

李巧连,黄甫,尚洁,何裕建[7](2015)在《2,6-二苯乙炔基-4-异丁氧基吡啶寡聚物与银离子的配位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合成一系列含有2,6-二苯乙炔基-4-异丁氧基吡啶结构单元的寡聚物分子,包括单体化合物及其二聚体和叁聚体分子,并通过1H-NMR、1 3C-NMR、HR-ESI-MS对它们进行表征.通过1H-NMR滴定实验、Job's Plot实验及HR-ESI-MS实验对寡聚物与银离子之间的配位行为进行研究,发现3个寡聚物分子在银离子诱导下都可以形成叁螺旋结构,而且异丁氧基的引入可以显着增强寡聚物与银离子的配位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臧颖[8](2015)在《几个含二苯乙炔结构基元有机小分子的发光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液晶在高科技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平板显示设备上。然而,传统的液晶分子不具备光发射性能使得液晶在应用上仍然还有很多的不利因素。荧光液晶分子被认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一缺陷,荧光液晶分子兼具光发射性能和液晶分子的自组装性能,当形成一定排列结构时能激发出线性的或者圆偏振光,这对构建液晶显示设备中的发光层是很有利的。本论文以二苯乙炔为基本结构基元,设计并合成了一个非手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叁个手性液晶小分子化合物。对于该非手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其自组装行为。它的形貌可以通过浓度和温度进行调控,并观察到自发拆分现象。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表明:该化合物在乙腈/水体系中有聚集诱导发光行为,纯的乙腈溶剂中的荧光谱图最大发射波长在456 nm,当水含量增加至90%时,其荧光谱图的最大发射波长蓝移至394 nm,强度约为纯的乙腈溶剂中的3倍。对于叁个手性液晶小分子化合物,利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热量法观察到了BPⅡ、TGBA*、胆甾相、近晶A相以及结晶E相。从圆二色谱图中可以看到手性层状相的螺距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并且BPⅡ具有双螺旋结构。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晶体中分子间存在CH-π和π-π相互作用力。该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结晶诱导荧光增强性质,在液晶态也能发光。由于胆甾相和蓝相具有较高的电磁响应速度,该类化合物很有希望应用于显示领域。(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5-04-01)

闵林,姚丽双,王玉坤,王少鑫,刘永刚[9](2015)在《单氟取代苯基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与液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液晶光学器件快速响应的要求,采用有机合成方法获得了6种单氟取代苯基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类液晶化合物。首先用IR和1HNMR对6种单氟取代液晶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其次通过差热分析对其相变温度进行了测试,利用液晶综合参数测试仪对其液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和核磁图谱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即为目标化合物;差热分析获知这些化合物90℃左右进入液晶相,并且氟取代位置在与异硫氰酸酯基相连苯环的2号位置时有相对较低的熔点,最低的熔点可达到83.4℃;液晶综合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这6种化合物的Δn值为0.432~0.681,同时氟取代位置在与异硫氰酸酯基相连苯环的3号位置时有相对更佳的响应性能。这些化合物在制备快速响应液晶光学器件中可能会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5年01期)

王建新,赵敏,闻建勋[10](2014)在《(L)乳酸手性衍生物的含氟二苯乙炔液晶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化合物1-[(1-乙基羰基)-乙基]-4-[4-(2,3,5,6-四氟-4-烷氧基苯基)乙炔基]苯基对苯二甲酸酯(n=5,6,7,8).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及差示量热分析法研究该化合物的液晶性,讨论了氟取代基及桥键对液晶性的影响。所有化合物皆显示互变的胆甾相,黏度低双折射较高,化学稳定,可以用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及自适应光学系统。目的物的最后合成采用Sonogashira交叉偶合法。(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4年04期)

二苯乙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贵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等离激元活性,是可见光向化学能转化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基底材料。SERS以其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监测贵金属纳米粒子表界面的催化反应。这里我们将金纳米粒子(Au NPs)负载于TiO_2(P25)上,以六水合叁氯化铁(FeCl_3·6H_2O)为氧化剂,在可见光下催化二苯乙炔的氧化。我们发现在没有Au和只用TiO_2时,反应的主要产物为苯偶酰;当以Au/TiO_2作为催化剂时,产物混合物中断键产物苯甲酸和苯甲酰氯的比例显着提高。用金纳米粒子作为SERS基底来检测这个反应,发现没有苯偶酰的生成,唯一产物是苯甲酸,表明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分子会被直接氧化断键。这种现象的机理可能是二苯乙炔分子吸附在金纳米粒子表面,在可见光照射下激活C≡C并直接诱导其断裂,从而改变产物的比例。本实验是通过SERS研究贵金属纳米粒子光催化反应路径的一次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苯乙炔论文参考文献

[1].周蕊,邢炎华,胡亚刚.1,2-二苯乙炔的合成研究[J].当代化工.2019

[2].李冉,谢微.可见光催化二苯乙炔C≡C活化的SERS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3].鄢道仁,闻炎豪,王震,张智勇,关金涛.二苯乙炔类液晶化合物的“二步法”合成研究[J].现代化工.2017

[4].谭德新,徐远,王艳丽,疏瑞文,邢宏龙.聚二苯基二苯乙炔基硅烷树脂的制备与非等温热分解[J].材料工程.2017

[5].李峰.2,3-二氟二苯乙炔端烯类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6].程志慧,臧颖,李艺,李宝宗,胡传江.一种含二苯乙炔基元的发光的手性液晶[C].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7].李巧连,黄甫,尚洁,何裕建.2,6-二苯乙炔基-4-异丁氧基吡啶寡聚物与银离子的配位行为[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5

[8].臧颖.几个含二苯乙炔结构基元有机小分子的发光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5

[9].闵林,姚丽双,王玉坤,王少鑫,刘永刚.单氟取代苯基二苯乙炔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与液晶性质研究[J].液晶与显示.2015

[10].王建新,赵敏,闻建勋.(L)乳酸手性衍生物的含氟二苯乙炔液晶的合成[J].液晶与显示.2014

论文知识图

纳米复合纤维的TEM照片(a)CdS/PVP;(...硅烯15和二苯乙炔的反应2008年...硅烯,和二苯乙炔的反应方程式以不同官能团修饰的CMP-1表现出不同...=P和苯甲腈的反应方程式化合物Si...螺环中间体还原中涉及到有重要键长(...

标签:;  ;  ;  ;  ;  ;  ;  

二苯乙炔论文_周蕊,邢炎华,胡亚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