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侵染论文_周如军,崔建潮,傅俊范,徐喆,薛彩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侵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夜蛾,血清,马铃薯,病菌,黑穗病,花生,核型。

混合侵染论文文献综述

周如军,崔建潮,傅俊范,徐喆,薛彩云[1](2015)在《花生褐斑病菌和网斑病菌混合侵染对侵染概率和潜育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是花生生产上主要病害,两种病害田间混发现象普遍,造成了严重的产量损失。论文旨在研究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和网斑病菌(Phoma arachidicola)混合侵染过程中,不同因子对侵染概率和潜育期的影响,探讨病害间的相互关系,为制定多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生育期、接种浓度和叶面保湿时间处理下,对白沙1016混合接种褐斑病菌和网斑病菌,分析不同因子对花生褐斑病菌和网斑病菌侵染概率的影响,探索病菌混合侵染与其侵染概率和潜育期的关系。[结果]单独接种2种病菌,其侵染概率均随花生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即始花期<盛花期<开花末期。在同一生育期接种,随着保湿时间延长,接菌量增加,侵染概率逐渐增大。2种病菌混合接种其侵染概率有显着差异,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侵染概率均相应降低,并随着接种量的增加、生育期和保湿时间的延长,混合侵染概率较单一接种下降明显。不同生育期单一病菌接种,2种病菌的潜育期存在差异,在始花期和开花末期,褐斑病潜育期均为20 d,而在盛花期为16 d;网斑病在始花期潜育期较长为10 d,而在盛花期和开花末期均为7 d。潜育期的长短可能受叶片龄期和衰老程度的影响,病害潜育期在生育前期较长,后期相对较短,而受冠层温湿度的影响不大。混合侵染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病菌的潜育期。在始花期,混合接种褐斑病菌和网斑病菌的潜育期分别较单独接种长2 d和5 d;而在盛花期和开花末期,混合接种褐斑病菌潜育期比单独接种分别延长了4 d和2 d,网斑病潜育期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均为7 d。[结论]单独接种花生褐斑病菌和网斑病菌,侵染概率均随着生育期和保湿时间的延长和接种菌量的增加而增大,混合接种与单一接种相比,混合病菌侵染其侵染概率均较单独侵染有所降低,潜育期延长。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潜育期的长短除受病菌与寄主互作影响外,可能受叶片龄期和衰老程度影响,而与冠层温湿度关系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21期)

王成燕[2](2012)在《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宿主域和毒力影响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 NPV)作为一类昆虫病原微生物,资源丰富,对害虫作用独特且对环境安全,是一种理想的害虫生物防治剂。但天然的昆虫病毒因宿主范围窄、作用速度慢和作用活性低,大大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如何打破昆虫病毒的专化性以及提高它们的毒力成了拓宽昆虫病毒应用范围的重点和难点。NPV间自然重组现象较为普遍,不同NPV间重组可产生宿主域扩大病毒;另外病毒的毒力与宿主密切相关,在一种新宿主中的连续传代可提升其对传代宿主毒力,不过其对原宿主毒力显着下降。病毒在两种不同宿主中交替传代后,病毒能否对两种宿主同时具有高毒力?尚无实验证明。因此,研究不同病毒混合侵染后的宿主域变化及其在不同宿主中交替传代过程中的毒力演化对于揭示病毒进化规律及发掘宿主域扩大和病毒毒力提升具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鳞翅目重大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甜菜夜蛾S. exigua为靶标对象,首先研究两种病毒混合侵染后的宿主域变化,接着研究宿主域扩大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交替传代时的毒力演化,最后研究病毒多角体超微结构变化和遗传变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病毒混合侵染后的宿主域扩大和交替传代时的毒力演化本文选用不能经口感染甜菜夜蛾的斜纹夜蛾NPV (SINPV)日本福冈株和不能经口感染斜纹夜蛾的甜菜夜蛾NPV (SeNPV)美国株,将它们共同侵染甜菜夜蛾后,获得了能同时感染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宿主域扩大病毒株系,其对斜纹夜蛾的致病力与SINPV相当,致死中浓度(LC50值)无显着差异,同时对甜菜夜蛾也具备了一定的侵染力,但尚显着低于SeNPV对甜菜夜蛾的毒力。进一步将该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这两种宿主中按4种模式进行交替传代,分别为以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严格交替传代,以及以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非严格交替传代,研究病毒毒力的演化规律。发现宿主域扩大病毒在经历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多代交替传递过程中,其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有显着上升,且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未有显着下降,但在传递20代过程中,除从斜纹夜蛾开始的严格交替传代模式下,病毒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一直呈上升趋势,以甜菜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严格交替模式以及两种非严格交替传代模式下,病毒对甜菜夜蛾毒力未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4代以内显着上升,此后则有所下降。研究表明两种宿主中的交替传代可以提高病毒对一种宿主的适应性且同时保持了其对另一种宿主的适应性。2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多角体超微结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病毒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其多角体超微结构变化。比较了混合侵染前、混合侵染后、交替传代后以及连续传代后病毒的多角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各病毒均属多粒包埋型病毒,混合侵染没有引起病毒多角体大小的改变,多角体直径无显着差异。但经以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交替传代以及在斜纹夜蛾中的连续传代后,病毒多角体的直径显着减小。同时还发现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都没有造成病毒多角体内病毒束数量的改变,多角体内病毒束平均数量在各病毒间无显着差异。但带来病毒束内核衣壳数量的变化,经过混合侵染及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的一次交替传代后,病毒束内平均病毒核衣壳数较起始的SINPV福冈株显着下降,在经历20代次交替后,仍显着低于福冈株,而在斜纹夜蛾中连续传代时病毒核衣壳的数量未有显着变化。另外从各病毒束内不同核衣壳的分布来看,SeNPV美国株中病毒束内核衣壳分布均匀,62.5%病毒束中病毒核衣壳数量为3个,而其余病毒则分布较广,在以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交替传代后的病毒中,病毒核衣壳的数量在1-12个间。研究表明,SeNPV和SlNPV昆合侵染以及在两种宿主中交替繁殖后能够改变其多角体的组装,从而带来多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3混合侵染后宿主域扩大病毒polh和iap基因变异通过基因组酶切、基因克隆分析研究了病毒混合侵染后的遗传变异。病毒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结果表明,混合侵染后宿主域扩大病毒的基因组DNA酶切图谱较混合侵染前的SINPV福冈株没有产生明显变化,Pst Ⅰ、Hind Ⅲ、EcoR Ⅰ和Xba Ⅰ这4种限制性酶切图谱均与混合侵染前一致。进一步对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分析发现,病毒混合侵染后其polh基因序列较混合侵染前SlNPV在第281个碱基上发生突变,氨基酸序列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另还对宿主域扩大病毒细胞凋亡抑制基因(iap)进行了克隆,发现其与已报道的SpliNPV iap基因同源性达95%,与SlNPV中国株G2iap基因同源性和SlNPV日本株iap同源性均只有80%。4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变化分析对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前后叁个病毒株系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SlNPV和SeNPV经过混合侵染后产生的宿主域扩大病毒,在基因组大小上较SlNPV福冈株变小,基因数量也有变化,少了1个基因,基因总长度也有增加;再经过交替传代,基因总长度进一步变长。再从各病毒基因总长度占基因组的百分比来看,混合侵染后产生的宿主域扩大病毒较混合侵染前SlNPV基因总长度占基因组百分增加,再经交替传递20代后,百分比进一步增加。各病毒株系GC含量变化不大。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具体分析则发现混合侵染后病毒lef-8(晚期表达因子)基因产生了一个碱基的变化,另外病毒基因组内有一个255bp片段的插入,且在进一步交替传递20代后,此变化仍存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刘洪博,吴才文,蔡青,应雄美,刘新龙[3](2011)在《混合黑穗病孢子侵染甘蔗品种NCO376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对甘蔗黑穗病生理小种1和生理小种2免疫的甘蔗品种NCO376作为寄主材料,在云南开远蔗区搜集黑穗病孢子,依照浸渍、割苗涂抹、抖黑粉孢子、菌液浇灌等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甘蔗黑穗病菌的侵染实验,针对NCO376的抗性和黑穗病生理小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5×106个孢子/mL的浸渍组试验中对照的侵染率为16%,割苗涂抹侵染率为25.8%,侵染率最高,菌液浇灌侵染率最低为2.5%;清水浸渍组试验中菌液浇灌侵染率为0,割苗涂抹侵染率为13%,抖黑穗孢子侵染率为0。材料NCO376在浸渍组中,割茎涂抹处理侵染率>抖黑穗病孢子处理>对照>菌液浇灌处理;清水浸渍组中,割茎侵染率较高,菌液浇灌和抖黑穗病孢子相对不容易侵染宿主材料。依据标准的浸渍组对照试验,云南开远蔗区可能有新的生理小种存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徐建强,侯颖,马蕾蕾,范瑛阁,曹远银[4](2005)在《小麦秆锈菌单小种与混合小种侵染的流行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秆锈菌的3个生理小种与感病品种浙麦1号为试材,进行了小麦秆锈菌单小种与混合小种侵染的流行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种混合接种较同期的单小种接种的普遍率和严重度高;不同处理的流行曲线为近似的S形,曲线方程为Y=1[1-M×exp(-N×t)],流行曲线下面积为nA=∑i=112(yi+yi-1)(xi-xi-1),且小种混合接种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最大;小种之间在流行学上存在着互补和拮抗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05年09期)

丁铭,张丽珍,方琦,李婷婷,苏晓霞[5](2004)在《侵染马铃薯的一个Tospovirus混合分离物的鉴定、纯化及多抗血清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昆明地区栽培的马铃薯病株上分离鉴定出含有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番茄斑萎病毒(Tomatospotted wilt virus,ISWV)和花生环斑病毒(Groundnut ringspot virus,GRSV)。利用蔗糖垫及差速离心法提纯了该混合分离物,提纯病毒免疫家兔5次,得到TSWV和GRSV的混合抗血清,所制备的抗血清经间接ELISA测定效价为1:2560。(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04年S1期)

丁铭,张丽珍,方琦,李婷婷,苏晓霞[6](2004)在《侵染马铃薯的一个Tospovirus混合分离物的鉴定、纯化及多抗血清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昆明地区栽培的马铃薯病株上分离鉴定出含有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和花生环斑病毒(Groundnut ringspot virus,GRSV)。利用蔗糖垫及差速离心法提纯了该混合分离物,提纯病毒免疫家兔5次,得到 TSWV 和 GRSV 的混合抗血清,所制备的抗血清经间接 ELISA 测定效价为1:2 560。(本文来源于《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期刊2004-10-01)

刘艳,王锡锋,周广和[7](2004)在《BYDV-GPV与GAV混合侵染蚜传专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黄矮病是麦类作物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从大量麦类种质资源中未筛选到抗性材料,基因工程育种是培育抗病品种的手段之一。病毒的外壳蛋白(CP)基因介导的抗病性在抗病毒基因工程育种中应用广泛,我国也已获得抗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GPV株系的小麦转CP基因材料。但抗病毒转CP基因植物带来的病毒外壳蛋白的异源装配及RNA重组等生态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对BYDV-GAV与GPV株系间混合侵染的蚜传专化性与分子变异进行探索,旨在为大麦黄矮病毒抗CP基因工程的生态安全性评价体系建立一种可能的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4-06-30)

刘艳[8](2004)在《BYDV-GPV与GAV混合侵染蚜传专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黄矮病是麦类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普通小麦种质资源中未筛选到抗性材料,基因工程育种是培育抗病品种的手段之一。病毒的外壳蛋白(CP)基因介导的抗病性在抗病毒基因工程育种中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我国也已获得抗BYDV-GPV的小麦转CP基因的材料,但抗病毒转CP基因植物带来的病毒外壳蛋白的异源装配及RNA重组等生态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对大麦黄矮病毒(Barly Yellow Dwarf Vires,BYDV)GAV与GPV之间混合侵染的蚜传特异性与分子变异进行探索,旨在为小麦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生态安全性评价体系建立一种可能的模式。 以我国麦区的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GAV、GPV为材料,利用它们的蚜传特异性,将由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 Rp)传播、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Ma)不能传播的GPV和由麦长管蚜传播、禾谷缢管蚜不能传播的GAV混合侵染到岸黑燕麦上,观察发病情况。对混合侵染的病株再用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继代传毒,系统观察介体专化性的变异。蚜传实验结果表明:在获得的93株独立的混合侵染蚜传体系中,有16株在继代传毒中发生了蚜传专化性的改变,占总数的17.2%。蚜传表现型的变化说明可能存在异源包装现象。 采用DAS-ELISA法对混合侵染后代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9个混合侵染后代样品均与美国的MAV抗血清有强烈的特异性反应,无论麦长管蚜传毒株还是禾谷缢管蚜传毒株,均传播的是GAV。进一步证明了存在异源包装现象。 根据已报道的大麦黄矮病毒GAV、GPV和PA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通读蛋白(RTP)基因序列设计了六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技术对12个混合侵染后代的检测结果表明:用GAV的CP基因引物扩增均获得了目的基因:用GAV的RTP基因引物从其中6株中扩增出了目的基因片段;而用GPV的CP与RTP基因的引物均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Rp传毒株可扩增出GAV的目的基因,而检测不到GPV,说明在所测定的混合侵染后代中存在异源包装。部分侵染后代的CP和RTP核苷酸序列比较发现不论是麦长管蚜传毒株还是禾谷缢管蚜传毒株,均未发现异常序列,仅有几个碱基的差异。初步认为所测定的混合侵染后代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现象。 本文还探讨了大麦黄矮病毒GAV、GPV两种株系抗血清的制备及地高辛标记探针的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4-06-01)

魏太云,林含新,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9](2003)在《水稻条纹病毒RNA4基因间隔区序列分析——混合侵染及基因组变异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和测定了我国水稻条纹病毒 (RSV) 2 2个分离物RNA4基因间隔区 (Intergenicre gion,IR)序列 ,序列比较结果表明 ,我国RSVRNA4IR在长度上存在 63 4bp、65 4bp及 73 2bp 3种不同的类型 ,其中 3种不同类型的序列在云南省均有存在 ,而在其它省份仅存在 65 4bp类型的序列 ,云南省还存在不同片段类型序列在同一分离物中混合侵染的现象。序列内部具有两个重要的结构特征 ,一是具有插入序列 ;二是有两处反向重复序列 ,可形成两个明显的发夹结构 ,其中一个序列比较保守 ,形成的发夹结构稳定 ;但另一个发夹结构由于碱基变异导致其稳定性在各个分离物中差异较大。本论文还讨论了插入片段特性、不稳定的发夹结构的形成最低自由能及病毒致病性分化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王少峰,程志明,董金龙[10](2002)在《柑桔青、绿霉菌混合侵染发病规律研究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学者曾对柑桔青霉素病(Penicilbum italicum)和绿霉病(Peniicilbum diigitatum的发病)规律分别进行了研究,以比较两者的区别。本实验研究两种病菌混合接种柑桔果实时的相互作用和两者的发病规律。材料与方法  试验(本文来源于《福建热作科技》期刊2002年02期)

混合侵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 NPV)作为一类昆虫病原微生物,资源丰富,对害虫作用独特且对环境安全,是一种理想的害虫生物防治剂。但天然的昆虫病毒因宿主范围窄、作用速度慢和作用活性低,大大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如何打破昆虫病毒的专化性以及提高它们的毒力成了拓宽昆虫病毒应用范围的重点和难点。NPV间自然重组现象较为普遍,不同NPV间重组可产生宿主域扩大病毒;另外病毒的毒力与宿主密切相关,在一种新宿主中的连续传代可提升其对传代宿主毒力,不过其对原宿主毒力显着下降。病毒在两种不同宿主中交替传代后,病毒能否对两种宿主同时具有高毒力?尚无实验证明。因此,研究不同病毒混合侵染后的宿主域变化及其在不同宿主中交替传代过程中的毒力演化对于揭示病毒进化规律及发掘宿主域扩大和病毒毒力提升具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鳞翅目重大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甜菜夜蛾S. exigua为靶标对象,首先研究两种病毒混合侵染后的宿主域变化,接着研究宿主域扩大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交替传代时的毒力演化,最后研究病毒多角体超微结构变化和遗传变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病毒混合侵染后的宿主域扩大和交替传代时的毒力演化本文选用不能经口感染甜菜夜蛾的斜纹夜蛾NPV (SINPV)日本福冈株和不能经口感染斜纹夜蛾的甜菜夜蛾NPV (SeNPV)美国株,将它们共同侵染甜菜夜蛾后,获得了能同时感染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宿主域扩大病毒株系,其对斜纹夜蛾的致病力与SINPV相当,致死中浓度(LC50值)无显着差异,同时对甜菜夜蛾也具备了一定的侵染力,但尚显着低于SeNPV对甜菜夜蛾的毒力。进一步将该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这两种宿主中按4种模式进行交替传代,分别为以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严格交替传代,以及以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非严格交替传代,研究病毒毒力的演化规律。发现宿主域扩大病毒在经历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多代交替传递过程中,其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有显着上升,且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未有显着下降,但在传递20代过程中,除从斜纹夜蛾开始的严格交替传代模式下,病毒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一直呈上升趋势,以甜菜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严格交替模式以及两种非严格交替传代模式下,病毒对甜菜夜蛾毒力未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4代以内显着上升,此后则有所下降。研究表明两种宿主中的交替传代可以提高病毒对一种宿主的适应性且同时保持了其对另一种宿主的适应性。2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多角体超微结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病毒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其多角体超微结构变化。比较了混合侵染前、混合侵染后、交替传代后以及连续传代后病毒的多角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各病毒均属多粒包埋型病毒,混合侵染没有引起病毒多角体大小的改变,多角体直径无显着差异。但经以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交替传代以及在斜纹夜蛾中的连续传代后,病毒多角体的直径显着减小。同时还发现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都没有造成病毒多角体内病毒束数量的改变,多角体内病毒束平均数量在各病毒间无显着差异。但带来病毒束内核衣壳数量的变化,经过混合侵染及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的一次交替传代后,病毒束内平均病毒核衣壳数较起始的SINPV福冈株显着下降,在经历20代次交替后,仍显着低于福冈株,而在斜纹夜蛾中连续传代时病毒核衣壳的数量未有显着变化。另外从各病毒束内不同核衣壳的分布来看,SeNPV美国株中病毒束内核衣壳分布均匀,62.5%病毒束中病毒核衣壳数量为3个,而其余病毒则分布较广,在以斜纹夜蛾为起始宿主的交替传代后的病毒中,病毒核衣壳的数量在1-12个间。研究表明,SeNPV和SlNPV昆合侵染以及在两种宿主中交替繁殖后能够改变其多角体的组装,从而带来多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3混合侵染后宿主域扩大病毒polh和iap基因变异通过基因组酶切、基因克隆分析研究了病毒混合侵染后的遗传变异。病毒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结果表明,混合侵染后宿主域扩大病毒的基因组DNA酶切图谱较混合侵染前的SINPV福冈株没有产生明显变化,Pst Ⅰ、Hind Ⅲ、EcoR Ⅰ和Xba Ⅰ这4种限制性酶切图谱均与混合侵染前一致。进一步对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分析发现,病毒混合侵染后其polh基因序列较混合侵染前SlNPV在第281个碱基上发生突变,氨基酸序列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另还对宿主域扩大病毒细胞凋亡抑制基因(iap)进行了克隆,发现其与已报道的SpliNPV iap基因同源性达95%,与SlNPV中国株G2iap基因同源性和SlNPV日本株iap同源性均只有80%。4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变化分析对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前后叁个病毒株系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SlNPV和SeNPV经过混合侵染后产生的宿主域扩大病毒,在基因组大小上较SlNPV福冈株变小,基因数量也有变化,少了1个基因,基因总长度也有增加;再经过交替传代,基因总长度进一步变长。再从各病毒基因总长度占基因组的百分比来看,混合侵染后产生的宿主域扩大病毒较混合侵染前SlNPV基因总长度占基因组百分增加,再经交替传递20代后,百分比进一步增加。各病毒株系GC含量变化不大。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具体分析则发现混合侵染后病毒lef-8(晚期表达因子)基因产生了一个碱基的变化,另外病毒基因组内有一个255bp片段的插入,且在进一步交替传递20代后,此变化仍存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侵染论文参考文献

[1].周如军,崔建潮,傅俊范,徐喆,薛彩云.花生褐斑病菌和网斑病菌混合侵染对侵染概率和潜育期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

[2].王成燕.混合侵染和交替传代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宿主域和毒力影响及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3].刘洪博,吴才文,蔡青,应雄美,刘新龙.混合黑穗病孢子侵染甘蔗品种NCO376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

[4].徐建强,侯颖,马蕾蕾,范瑛阁,曹远银.小麦秆锈菌单小种与混合小种侵染的流行学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5

[5].丁铭,张丽珍,方琦,李婷婷,苏晓霞.侵染马铃薯的一个Tospovirus混合分离物的鉴定、纯化及多抗血清制备[J].西南农业学报.2004

[6].丁铭,张丽珍,方琦,李婷婷,苏晓霞.侵染马铃薯的一个Tospovirus混合分离物的鉴定、纯化及多抗血清制备[C].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2004

[7].刘艳,王锡锋,周广和.BYDV-GPV与GAV混合侵染蚜传专化性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8].刘艳.BYDV-GPV与GAV混合侵染蚜传专化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

[9].魏太云,林含新,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水稻条纹病毒RNA4基因间隔区序列分析——混合侵染及基因组变异证据[J].微生物学报.2003

[10].王少峰,程志明,董金龙.柑桔青、绿霉菌混合侵染发病规律研究简报[J].福建热作科技.2002

论文知识图

样品2-11小RNA序列在CT11A基因组上的...保守miRNA样品间表达差异分析候选miRNA样品间表达差异分析一10叁种真菌在紫云英根系混合侵染一1甘茗根结线虫和肾形线虫混合侵染3-9BiFC检测P2、P3与Sad...

标签:;  ;  ;  ;  ;  ;  ;  

混合侵染论文_周如军,崔建潮,傅俊范,徐喆,薛彩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