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化合物论文_王园宁,刘会会,杨先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元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合物,各向异性,羧酸,高压,结构,材料,电子。

二元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园宁,刘会会,杨先海[1](2019)在《构建有机化合物斑马鱼雌激素干扰效应的二元分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毒理学方法已成为辅助内分泌干扰物(EDCs)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因此,发展内分泌干扰效应指标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 SAR)等预测模型对于实现EDCs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雌激素受体(Q) SAR模型研究方面,目前主要针对人、牛、大鼠和小鼠等物种的雌激素受体干扰效应进行了研究,而对鱼等水生生物雌激素受体干扰效应等指标的(Q)SAR模型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采用基于欧几里德距离的K最近邻(k NN)分类算法,构建了斑马鱼雌激素受体干扰效应的二元分类模型。结果表明,2个最优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预测准确度(Q)、敏感性(Sn)和特异性(Sp)参数均大于0.93,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因此,能够用所建模型填补模型应用域内其他化合物缺失的斑马鱼雌激素受体干扰效应定性数据。(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郑旭[2](2019)在《二元轻元素(硼、氮)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元金属硼化物和氮化物是一类具有卓越物理化学性能的,由轻元素(硼和氮)与金属形成的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功能性材料。由于硼和氮原子半径小、结构种类多并且属于缺电子状态的非金属元素,因此这两种元素极易填充在金属晶格中或者通过共价键组成原子团簇与金属原子相互键合形成二元金属硼/氮化合物。这类二元金属硼/氮化合物往往具有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良好的电学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不仅如此,有些金属硼化物和氮化物同时也具有磁性和超导性等一系列良好的物理性能。理论计算表明,压力是促进硼化物和氮化物合成的有效途径,同时在避免引入杂质的情况下,压力也是进行材料物性探索非常简洁有效的手段。因此,本文基于大体积压机和金刚石压砧提供的压力环境,合成了AlB_(15)单晶、MnN单晶和MoN单晶,并对这叁种轻元素金属化合物的物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的以下叁个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我们合成出AlB_(15)单晶。通过维氏硬度的测试表明AlB_(15)单晶属于超硬材料,是目前发现的最硬的透明半导体化合物。AlB_(15)的直接带隙为2.3 eV,10μm厚度的AlB_(15)单晶的透射率超过了90%,涵盖了从459纳米到1000纳米这样一个包含可见光的范围。同时,AlB_(15)还是一种p型半导体材料,空穴载流子浓度为7.5×10~(15) cm~(-3)。AlB_(15)具有很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40 GPa的压力环境下均未观察到结构相变。这种集超硬、透明、宽半导体等优异性能于一体的材料为接下来的电子电路器件和极端条件下器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2)我们合成出了MnN单晶。通过对MnN单晶/多晶进行了高压电阻、磁阻和同步辐射的表征,观察到了34 GPa下反铁磁(AFM)向铁磁(FM)的磁结构转变并且伴随着从面心四方到面心立方的一级结构相变。MnN已经在理论计算中广泛用于探讨Mn掺杂进入III-V族化合物形成稀磁半导体GaMnN的研究中。然而,以往的理论计算中已经多次提到晶胞参数和磁性是相关的,但很少有实验证明晶格常数变化导致了MnN的磁相变。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当MnN的体积压缩到16?~3时,MnN磁结构的转变驱动了结构相变,和实验结果保持了一致,说明我们实验结果的合理性。根据海森堡模型对电子结构和磁相互作用的分析表明:由于Mn的e_g轨道的双交换机制,在[001]平面上存在强FM的相互作用。随着Mn-N键长在高压下的减小,FM双交换相互作用的增强会引起AFM向FM的磁相变,进而导致结构由面心四方结构向立方结构的转变。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对GaMnN等一系列的稀磁半导体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我们合成出了γ-MoN_(0.67)单晶。X射线粉末和单晶衍射、X射线能量色散以及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确定我们合成的样品为高含氮(x=0.67)的γ-MoN_x。经过纳米硬度的测试,该氮化物具有较高的硬度。同时发现γ-MoN_(0.67)呈现出金属行为,不具有超导性。而理论预测的γ-MoN在29 K左右会发生超导,但却是一种不能稳定存在的相,与我们的实验结果恰好相反。根据实验结果的推测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随着含氮量的增大,晶体中氮的空位减少,进而可以有效的抑制晶体内部的自旋涨落,该自旋涨落会破坏形成超导的电子对。因此氮含量x比较小的γ-MoN_x相是存在超导的,x比较大的γ-MoN_x是不存在超导的。此外,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MoN的基态为反铁磁,是一种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都十分稳定的结构,并且很容易发生反铁磁到顺磁态的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李婧[3](2019)在《二元层状硫族/磷族化合物的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硫族/磷族化合物具有很多奇异的物理性质,例如电荷密度波(CDW)、非常规超导电性以及拓扑态等,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外,这类材料在光电、传感器、储能材料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二元层状化合物由于具有较为简单的晶体结构、较低的维度和弱的层间耦合等特性,为实验和理论上对奇异物理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本论文中,我们着重介绍几种二元层状硫族/磷族化合物材料的基础物性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主要介绍了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晶体结构、CDW、超导电性以及应用等特性。然后,对CDW进行简单介绍。最后,介绍了高压原位测量方法,并重点介绍在静水压力下测试样品输运性质时常用的活塞-圆筒装置。第二章详细研究了CDW材料HfTe_3的各向异性。我们在极窄的温度区间内使用化学气相输运法和固相反应法分别生长了HfTe_3单晶和多晶。对多晶样品进行电输运测试,结果表明在80和1.7 K分别出现宽的鼓包和明显的下降,这分别对应于CDW和超导态的形成。与多晶不同的是,单晶的T_(CDW)=93 K,并且不存在超导电性。对于电流沿a和b方向且温度高于T_(CDW)时,ρ(T)/ρ(300K)均呈线性关系,表明在准一维(Q1D)链中的电子-电子散射机制主导输运性质。同时,ρ_c在温度低于T_(CDW)时出现类似金属-半导体转变的行为。对于具有更多缺陷的单晶,ρ_b在4.3 K有明显的下降,这为CDW系统中无序诱导超导转变提供了直接证据。当温度低于T_(CDW)时,沿a和b方向的载流子浓度均大幅度减小,并且沿b方向的迁移率有更明显的增加。另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测试结果表明Hf和Te均有混合价态,这可能与HfTe_3中CDW的形成有关。第叁章我们在HfTe_3单晶中尝试Cu和Pd的插层,Te位上Se掺杂,以及对HfTe_3单晶进行加压的研究。HfTe_3与ZrTe_3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但是结果表明Cu和Pd很难插入HfTe_3单晶中,这与ZrTe_3极为不同。此外,我们观察到HfTe_(3-x)Se_x(x=0.02,0.05)单晶样品的T_(CDW)均有10 K左右的减小,但晶格常数c没有明显的变化。Se的掺杂量非常少,这暗示了CDW对Te位的掺杂十分敏感,微量Se掺杂可能导致无序散乱的增强。在静水压力下,HfTe_3单晶的T_(CDW)逐渐增加,当压力为1.2 GPa左右时达到最大值127 K,随着压力继续增加T_(CDW)开始缓慢减小。这还需要更高的压力进一步探索HfTe_3中可能的超导电性与CDW态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主要研究了理论预言的nodal-line半金属CaAs_3单晶在常压和静水压力下的输运性质。CaAs_3具有二维(2D)结构特性,在常压下表现出具有小带隙的半导体行为,主导输运性质的载流子为电子;而在一些含有微小缺陷或杂质的晶体中,在230 K附近观察到电阻率上出现大的鼓包,此时,载流子类型也由空穴型转变为电子型。通过施加静水压力,样品均有向金属行为转变的趋势,但在2 GPa的压力范围内没有完全实现金属化。此外,当压力达到1.5 GPa时,在含有微小缺陷或杂质的样品中观察到可能的超导转变,但仍需要更高的压力对CaAs_3的拓扑特性进行探究。综上所述,我们制备出HfTe_3单晶,并对HfTe_3进行插层、掺杂、加压等研究,为在低维材料中探索CDW与超导态之间的共存与竞争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另外,我们还对拓扑材料CaAs_3进行了探索研究,这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其拓扑特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唐江,陈超,Rokas,Kondrotas[4](2019)在《二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一文中研究指出简单组分的化合物有利于组分控制和缺陷抑制,对提高光伏电池的生产可控性意义重大;同时后硅时代开发与硅基太阳能电池匹配的顶电池也需要探索更多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两个要求相结合,我们提出要重点研究带隙在1-1.8 eV之间的二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光伏器件。近年来,以硒化锑(Sb_2Se_3)为代表的新型二元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在材料理解、器件制备和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展示出二元化合物光伏电池的发展潜力。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对此方向的最新理解:i、为降低化学复杂性,优选A_1B_1型且具有高度对称性的光伏材料;ii、很多二元化合物具有低对称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准间接带隙的能带结构,对其材料生长、载流子输运、界面控制带来更高的挑战。具体的,低对称材料如硒化锑在与基底结合能力强的时候表现为岛状生长,结合力弱的时候为层状生长;载流子输运具有强各向异性,需严格控制多晶薄膜取向;不同晶面的能带位置差异巨大,需严选晶面以提高器件开压。iii、低对称性材料可以表现出新的优异特性,如取向合适时本征惰性的晶界,以及优异的弯折性能以实现高质量的柔性电池。(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5-25)

赵梓媛[5](2019)在《高压下二元Li-P化合物稳定性与物性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化合物(Electride)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其中部分电子聚集在晶格间隙,充当阴离子角色,这些间隙电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趣的是,通过调节化学成分或者外部条件(如压力)可以有效地改变间隙电子的数量及其分布。由于强电子局域,电子化合物通常为绝缘体。但最近实验探测到一个有代表性的电子化合物[Ca_(24)Al_(28)O_(64)]~(4+)(e~-)_4具有超导性(超导转变温度为~0.4K),开启了电子化合物的超导电性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高压下容易失去s轨道电子,形成电子化合物。压力诱导单质锂(Li)可以得到金属性电子化合物。考虑到磷(P)元素适中的电负性和超导电性,在富锂Li-P化合物中磷会捕获一部分电子,剩余电子存留在间隙中,从而形成电子化合物。由此,通过调控化合物中Li和P的比例有望调节间隙电子形态,进而得到具有新奇电子性质的化合物。本论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结构搜索技术,对高压下Li-P体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确定了Li-P化合物的相对稳定性,并给出了它们在0-300 GPa的稳定压力区间。具体来说,随着压力增大,富锂化合物趋于稳定,形成了具有磷超配位的电子化合物。结构中过量的电子聚集在晶格间隙充当阴离子,与Li离子之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同时,间隙电子形成连通的电子通道,使这些电子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本论文重点研究Li_5P和Li_6P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Li_5P组分在10 GPa压力下开始稳定,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石墨烯状的二维电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金属性。Li_5P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如低开路电压和高理论容量。另外,在压力诱导下,其力学性质得到了提升,为实验优化P阳极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高压下,超导性普遍存在于Li-P电子化合物中。值得注意的是,Li_6P的超导转变温度高达39.3 K,刷新了现有电子化合物超导转变温度的记录。研究发现,间隙电子对其超导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压力减小,间隙电子增多,费米面嵌套现象增强,声子软化增强,从而导致了超导转变温度升高。该研究为探索电子化合物的高温超导性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高斯萌,刘映岐,康志红,刘楠楠,谷笛[6](2019)在《二元含能富氮化合物PN_3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寻找高能量和动力学性能优异的潜在含能分子,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在CCSD(T)/aug?cc?pVTZ//M06?2X/6?31+G(d,p)水平下构建了磷原子掺杂的富氮化合物PN_3的单重态与叁重态势能面,共确认了13种异构体和21个与之相关联的过渡态。对比这些异构体的总能量发现,叁态链状异构体~3PNNN(C_s)是热力学最稳定的结构,四面体形异构体~1PN_3(C_(3v))的解离能垒为231.39 kJ·mol~(-1),为了进一步验证异构体的动力学稳定性,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3PNNN(C_s)和~1PN_3(C_(3v))结构进行了波恩?奥本海默分子动力学(BOMD)模拟,结果表明两个异构体在35 ps内均未发生解离和异构化等变化,具有较好的动力学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张云蔚[7](2018)在《二元无机电子化合物的逆向材料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高性能计算的材料设计可以大幅缩短新材料的研发周期,是加速功能材料研发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发展的卡里普索(CALYPSO)结构搜索与设计方法,针对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的电子化合物材料,发展了一套以优化功能性质为目标的逆向材料设计方法,编制了相应程序代码,并集成于CALYPSO软件(见网址:http://www.calypso.cn)。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无机电子化合物材料设计研究。并以压力为手段,针对典型电子化合物材料进行了物性调控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如下:1.电子化合物是一类富电子体系,部分价电子局域在晶格间隙,具有类似阴离子的行为,是性能优良的还原剂和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针对此类材料的电子行为特征,基于电子局域函数,定义了表征材料间隙电子局域化程度的物理量,并以该物理量为优化目标,发展了基于群体智能理论的电子化合物逆向材料设计新方法。该方法不依赖已知晶体结构信息,可以仅根据材料化学配比设计性质优异的电子化合物材料。对Ca2N和Na等已知电子化合物体系的测试表明,该方法可以进行高效可靠的电子化合物材料设计。2.无机电子化合物具有优于有机电子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便于实际应用,但已知的种类十分稀少。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基于发展的电子化合物逆向设计新方法,对99种富电子二元体系进行了理论设计,在89种化合物中设计得到了稳定的电子化合物材料,极大丰富了无机电子化合物的种类。其中18种材料前期已被合成,其电子化合物性质亟待实验证实。本文进一步提出了33种新型电子化合物原型结构,为后续基于原型结构设计电子化合物提供了丰富的结构基础。3.常压下层状碱土金属低氮化物是典型的二维电子化合物材料,探索其局域电子随压力的变化行为是高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CALYPSO方法,确定了前期实验发现的碱土金属低氮化物的高压相结构。系统的电子性质计算表明,高压下碱土金属低氮化物发生了“金属-半导体”转变,违反了固体高压金属化的传统观点和认识。此研究成果首次在化合物中发现了高压“金属-半导体”转变现象,同时清晰地揭示了不同类型电子化合物之间存在着电子限域的拓扑转变。4.Y_2C是首个被报道含有过渡族金属元素的准二维电子化合物,因局域在层间的间隙电子被极化而具有弱铁磁性。本文利用CALYPSO方法,发现了一系列复杂的Y_2C高压结构,并确定了各高压相的稳定区间。电子性质计算表明,体系的铁磁性随压力增加逐渐被抑制,最终Y_2C表现出了新奇的超导电性,其高达21.0 K的超导转变温度,创造了电子化合物中超导转变温度的纪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娜[8](2018)在《二元镍羰基化合物几何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是一类由过渡金属键合CO配体而形成的配合物,在现代配位化学及有机金属化学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过程,诸如均相和异相催化、有机金属合成和分解等。关于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检测、结构表征和反应特性一直是过渡金属化学的热点之一。本文作者利用几种不同的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单、双、叁核镍的二元羰基化合物,重点考察了这些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几何结构、热化学稳定性、振动频率,并对其结构演化进行了探讨。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CO分子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及金属-金属相互作用。首先我们研究了单核镍羰基化合物体系Ni(CO)_n~(0/-1)(n=1-3)。利用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我们理论预测了Ni(CO)_n的几何结构、电子亲和势、频率、键长及束缚能,并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比较,从而我们可以确定B3LYP/Ni/Stuttgart+2f1g/C,O/aug–cc–pVTZ理论方法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最好的。此外,基于理论计算的结构和振动频率,我们对Ni(CO)_n~(-1)(n=1-3)的光电子能谱进行了Franck-Condon模拟,模拟的结果很好地再现实验谱图,证明了所选方法的可靠性。然后我们系统地研究了双核镍羰基化合物Ni_2(CO)_n~(0/-1)(n=1-6)体系,得到了它们的基态结构。理论结果表明,Ni_2(CO)和Ni_2(CO)_2存在能量简并、构型相似的单重态、叁重态结构,中性的镍二聚体羰基化过程表现为:第一个和第二个CO分子连续端式配位到同一个镍原子上,形成非桥式的Ni_2(CO)和Ni_2(CO)_2;Ni_2(CO)_3有两个端式CO配体和一个桥式CO配体,其中两个端式CO分别配位到不同的镍原子上,形成单桥[Ni(CO)_1Ni(μ-CO)Ni(CO)_1]结构;在Ni_2(CO)_3的基础上,第四个CO桥式配位到镍二聚体上,形成了双桥的Ni_2(CO)_4;在Ni_2(CO)_4的基础上,第五个和第六个CO分子分别端式配位到两个不同的镍原子上,形成了双桥的Ni_2(CO)_5和Ni_2(CO)_6配合物。对于负电荷的双核镍羰基化合物,前叁个CO都容易端式配位到同一个镍原子上;对于Ni_2(CO)_4~-,会形成双桥式的[(CO)_1Ni(μ-CO)_2Ni(CO)_1]~-结构,结构类似于中性的Ni_2(CO)_4;而Ni_2(CO)_5~-存在两个能量简并的异构体,双桥的[(CO)_1Ni(μ-CO)_2Ni(CO)_2]~–和单桥的[(CO)_2Ni(μ-CO)_1Ni(CO)_2]~–;Ni_2(CO)_6~-也存在两个能量简并的异构体,双桥式的[(CO)_2Ni(μ-CO)_2Ni(CO)_2]~–和非桥式的[(CO)_3NiNi(CO)_3]~–结构。理论结果表明,对于中性和负电荷的双核镍羰基化合物Ni_2(CO)_n~(0/-1)(n=1-6),低配位数的CO优先端式配位到金属双核上,CO桥式配位出现在n=3-4,最多形成两个桥式羰基。最后,我们研究了叁核Ni_3(CO)_n(n=1-6)体系,获得了Ni_3(CO)_n(n=1-6)的基态结构,发现此类化合物是以镍叁角为核心的羰基化合物。我们还发现Ni_3(CO)_n(n=1-3)存在能量简并、构型相似的单重态、叁重态结构。其中Ni_3(CO)_4找到四个能量相近的异构体,分别为开链的[(OC)_1Ni(μ-CO)Ni(μ-CO)Ni(CO)_1],以及叁个以镍叁角为核心的羰基化合物Ni_3(CO)(μ-CO)_3、Ni_3(CO)_2(μ-CO)_2、Ni_3(CO)_4。除了Ni_3(CO)_4存在一个开链结构外,其他五个镍羰基化合物都以镍叁角为核心。镍叁聚体的羰基化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1)对于Ni_3(CO)_n(n=1-3),第一和第二个CO分别端式配位到同一个镍原子上,形成Ni_3(CO)和Ni_3(CO)_2,在Ni_3(CO)_2的基础上,第叁个CO端式配位到相邻一个镍原子上,形成Ni_3(CO)_3。(2)对于Ni_3(CO)_n(n=4-6),在Ni_3(CO)_4-[Ni_3(CO)(μ-CO)_3]的基础上,第五和第六个CO再分别端式配位到不同的镍原子上,形成结构[Ni_3(CO)_2(μ-CO)_3]、[Ni_3(CO)_3(μ-CO)_3]。研究结果表明,叁核镍羰基化合物都存在Ni_3叁元环为核心,羰基或端式配位到Ni_3叁角顶点上,或桥式配位到Ni_3叁角形边上。(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阎非非[9](2018)在《二元羧酸及含硒羧酸类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锡化合物作为金属有机化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其多样的结构及广泛的应用而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羧酸类、希夫碱类、磺酸类等有机锡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得到了化学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并且在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和筛选过程中,研究者发现部分有机锡化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比顺铂更高。因此,在有机金属化学研究的众多热门领域中,有机锡化合物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多元羧酸配体具有复杂可变的配位行为,在形成新的配位模式和构建金属-有机框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且研究表明有机锡衍生物中引入硒元素能够提高其生物活性。从上述的考虑出发,本文合成了二元羧酸及含硒羧酸类有机锡配合物,并详细地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铋试剂为原料合成了1,3,4-噻唑烷-2,5-二硫二乙酸配体,研究了1,3,4-噻唑烷-2,5-二硫二乙酸与二、叁烃基锡的反应,得到了5个二羧酸类有机锡衍生物1-5。X-ray单晶结构测试表明:(1)配体与Me_3SnCl以1:2的摩尔比反应,得到一维“管”状和“梯子”链结构,而以1:1摩尔比与(n-Bu_3Sn)_2O反应,产物是二维网状结构。(2)配体与Me_2SnCl_2以摩尔比1:1反应,其产物是单体结构;与n-Bu_2SnCl_2以1:1的摩尔比反应的产物是一维链结构。通过MTT法测定了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子宫颈癌细胞(Hela)的半抑制浓度,对化合物1,3和4进行了体外抗癌活性筛选测试。筛选结果表明:1,3和4对A549和Hela均有明显的的增殖抑制效果,且均优于顺铂,其中化合物3的增殖抑制效果最好。2.选择2,6-萘二羧酸和1,3-金刚烷二羧酸这两个配体,研究了其与叁烃基氯化锡的反应,得到了4个二羧酸类有机锡衍生物6-9,并进行了结构和性质表征。测试表明:(1)配体与Me_3SnCl以摩尔比1:2反应,产物是二维网状结构。(2)配体与Ph_3SnCl以摩尔比1:2反应得到二锡核的单体结构。对6和7也进行了体外抗癌活性筛选测试,结果表明:6和7对A549和Hela有明显的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7的抑制效果最好,且优于顺铂。3.研究了含杂原子的芳香类6,6’-二硫二烟酸配体与二甲基氯化锡和含氮辅助配体的反应,得到了2个有机锡衍生物10-11,并对它们作了表征。测试表明:与4,4’-联吡啶的反应产物是二维网状结构,并形成了六锡核六边形的78元环基本构筑单元;与邻菲罗啉的反应产物是一维右手螺旋的链状结构。4.合成了含有生物元素硒的新颖羧酸配体—3,4-二甲基苯硒乙酸和4-氟苯硒乙酸,研究了这2个配体与烃基锡的反应,得到了有机锡化合物12-16。测试表明:(1)以摩尔比1:1的配体与Me_3SnCl反应,其产物是一维链状结构。(2)以摩尔比2:1的配体与Me_2SnCl_2反应,产物的结构是梯形单体;以同样的摩尔比,与n-Bu_2SnCl_2反应,产物是二锡核的单体结构。(3)配体与苯基氯化锡的反应产物皆是鼓形结构;与n-BuSn(O)OH的产物结构也为鼓型。(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8-06-01)

吕优[10](2018)在《几种典型二元化合物物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十二硼化物和B2结构DyCu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质,被研究人员认为是非常理想工业材料,但目前对于B_(12)M(M=Th,U,Np,Pu)十二硼化物和B2结构DyCu合金物理性质的研究很少,这严重阻碍了它们在工业上的应用。我们通过第一性原理,系统地研究了B_(12)M(M=Th,U,Np,Pu)十二硼化物的相稳定性,弹性,各向异性,动力学稳定性和热力学性质。优化后的结构常数与实验数据一致。形成焓值和不同压力下体积V/V_0值表明B_(12)M具有良好的相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B_(12)M十二硼化物均为脆性超硬材料。B_(12)M的各向异性因子,杨氏模量的叁维和二维投影图表明它们都是各向异性的,但各向异性的程度相对较小。计算和讨论了声速和最小热导率的各向异性及热力学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晶格动力学性质表明四种十二硼化物均满足动力学稳定条件。同时利用第一性原理,预测了B2结构DyCu合金中过渡族金属元素的择优占位和力学性质。这些叁元合金的形成焓表明,大多数过渡族金属元素倾向于取代Cu位并形成Dy_8Cu_7M金属间化合物。根据各化合物弹性模量计算结果,Dy_7Cu_8V具有最高的延展性,Dy_7Cu_8Hf等具有较高的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各向异性因子、杨氏模量叁维和二维图预测DyCuM化合物均为各向异性材料,但各向异性程度很小。(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8-05-28)

二元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元金属硼化物和氮化物是一类具有卓越物理化学性能的,由轻元素(硼和氮)与金属形成的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功能性材料。由于硼和氮原子半径小、结构种类多并且属于缺电子状态的非金属元素,因此这两种元素极易填充在金属晶格中或者通过共价键组成原子团簇与金属原子相互键合形成二元金属硼/氮化合物。这类二元金属硼/氮化合物往往具有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良好的电学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不仅如此,有些金属硼化物和氮化物同时也具有磁性和超导性等一系列良好的物理性能。理论计算表明,压力是促进硼化物和氮化物合成的有效途径,同时在避免引入杂质的情况下,压力也是进行材料物性探索非常简洁有效的手段。因此,本文基于大体积压机和金刚石压砧提供的压力环境,合成了AlB_(15)单晶、MnN单晶和MoN单晶,并对这叁种轻元素金属化合物的物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的以下叁个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我们合成出AlB_(15)单晶。通过维氏硬度的测试表明AlB_(15)单晶属于超硬材料,是目前发现的最硬的透明半导体化合物。AlB_(15)的直接带隙为2.3 eV,10μm厚度的AlB_(15)单晶的透射率超过了90%,涵盖了从459纳米到1000纳米这样一个包含可见光的范围。同时,AlB_(15)还是一种p型半导体材料,空穴载流子浓度为7.5×10~(15) cm~(-3)。AlB_(15)具有很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40 GPa的压力环境下均未观察到结构相变。这种集超硬、透明、宽半导体等优异性能于一体的材料为接下来的电子电路器件和极端条件下器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2)我们合成出了MnN单晶。通过对MnN单晶/多晶进行了高压电阻、磁阻和同步辐射的表征,观察到了34 GPa下反铁磁(AFM)向铁磁(FM)的磁结构转变并且伴随着从面心四方到面心立方的一级结构相变。MnN已经在理论计算中广泛用于探讨Mn掺杂进入III-V族化合物形成稀磁半导体GaMnN的研究中。然而,以往的理论计算中已经多次提到晶胞参数和磁性是相关的,但很少有实验证明晶格常数变化导致了MnN的磁相变。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当MnN的体积压缩到16?~3时,MnN磁结构的转变驱动了结构相变,和实验结果保持了一致,说明我们实验结果的合理性。根据海森堡模型对电子结构和磁相互作用的分析表明:由于Mn的e_g轨道的双交换机制,在[001]平面上存在强FM的相互作用。随着Mn-N键长在高压下的减小,FM双交换相互作用的增强会引起AFM向FM的磁相变,进而导致结构由面心四方结构向立方结构的转变。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对GaMnN等一系列的稀磁半导体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我们合成出了γ-MoN_(0.67)单晶。X射线粉末和单晶衍射、X射线能量色散以及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确定我们合成的样品为高含氮(x=0.67)的γ-MoN_x。经过纳米硬度的测试,该氮化物具有较高的硬度。同时发现γ-MoN_(0.67)呈现出金属行为,不具有超导性。而理论预测的γ-MoN在29 K左右会发生超导,但却是一种不能稳定存在的相,与我们的实验结果恰好相反。根据实验结果的推测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随着含氮量的增大,晶体中氮的空位减少,进而可以有效的抑制晶体内部的自旋涨落,该自旋涨落会破坏形成超导的电子对。因此氮含量x比较小的γ-MoN_x相是存在超导的,x比较大的γ-MoN_x是不存在超导的。此外,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MoN的基态为反铁磁,是一种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都十分稳定的结构,并且很容易发生反铁磁到顺磁态的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元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园宁,刘会会,杨先海.构建有机化合物斑马鱼雌激素干扰效应的二元分类模型[J].生态毒理学报.2019

[2].郑旭.二元轻元素(硼、氮)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9

[3].李婧.二元层状硫族/磷族化合物的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9

[4].唐江,陈超,Rokas,Kondrotas.二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C].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赵梓媛.高压下二元Li-P化合物稳定性与物性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6].高斯萌,刘映岐,康志红,刘楠楠,谷笛.二元含能富氮化合物PN_3的理论研究[J].含能材料.2019

[7].张云蔚.二元无机电子化合物的逆向材料设计[D].吉林大学.2018

[8].张娜.二元镍羰基化合物几何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9].阎非非.二元羧酸及含硒羧酸类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性质研究[D].聊城大学.2018

[10].吕优.几种典型二元化合物物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图化合物1的前沿轨道化合物2的前沿轨道系统相图二茂铁-铝卟啉-富勒烯化合物1O的结构八种XC(X=Si,Ge)纳米管聚合物的晶体结...

标签:;  ;  ;  ;  ;  ;  ;  

二元化合物论文_王园宁,刘会会,杨先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