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苦甙论文_刘庆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橄榄苦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橄榄,胰岛素,肝脏,糖尿病,小叶,卵巢,炎症。

橄榄苦甙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刚[1](2018)在《橄榄苦甙牙膏的开发及其功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橄榄苦甙在不同牙膏配方中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橄榄苦甙牙膏的最佳应用方案,产品中橄榄苦甙含量通过高温稳定性进行考察。体外抑菌实验及临床验证结果证明含有一定量橄榄苦甙的牙膏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并对加入橄榄苦甙牙膏的药理作用与毒理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8年08期)

陈桂莲,黄惠娟,田黎明[2](2017)在《橄榄苦甙对卵巢辐射损伤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橄榄苦甙减轻卵巢辐射损伤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32只成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辐射组予蒸馏水10 mL/(kg·d),橄榄苦甙组和辐射+橄榄苦甙组予橄榄苦甙100 mg/(kg·d),连续灌喂12周。12周后,辐射组和辐射+橄榄苦甙组大鼠动情期时,接受5 Gy的X线盆腔照射1次。辐射后7d检测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IL-1、IL-6和TNF-α含量,计算卵巢组织各级卵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辐射组血清AMH浓度显着降低(P<0.05),血清IL-1、IL-6、TNF-α浓度升高(P<0.05);卵巢中卵泡数减少。与辐射组比较,辐射+橄榄苦甙组血清AMH升高,IL-1、IL-6、TNF-α浓度降低(P<0.05);卵泡总数增加。结论橄榄苦甙可通过抑制辐射诱导的炎症反应,减轻卵巢的辐射性损伤。(本文来源于《东南国防医药》期刊2017年06期)

陈桂莲[3](2017)在《橄榄苦甙对模型大鼠卵巢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橄榄苦甙对电离辐射所诱导的大鼠辐射性卵巢功能损伤的治疗效果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雌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橄榄苦甙组(B组),辐射组(C组),橄榄苦甙+辐射组(D组)。橄榄苦甙溶解于蒸馏水,制成1g/L水的混悬液。A组和C组:以1ml/100g体重灌喂蒸馏水;B组和D组:以1ml/100g体重灌喂橄榄苦甙混悬液,即橄榄苦甙剂量为100mg/Kg体重。灌喂2周后,动情期时,将C和D组大鼠单独置于笼中,用6MV X射线进行全身一次性照射,剂量5 Gy。辐射后1周,各组大鼠随机选取8只大鼠处死,检测血清E2、FSH、LH、AMH、IL-1、IL-6和TNF-α含量;卵巢HE染色后观察卵巢形态及计数卵泡数。辐射后2周,剩余大鼠阴道涂片观察动情周期。辐射后1月,进行大鼠生育力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辐射组大鼠血清AMH显着降低(P<0.05),E2、FSH、LH未见明显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动情周期未发生变化;辐射组:(3/8)大鼠出现动情周期改变。辐射组总卵泡数显着降低(P<0.05),尤其是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锐减(P<0.05),还可见大量闭锁卵泡。辐射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辐射后1月,辐射组妊娠率较正常组下降,且受孕的大鼠生育仔鼠数明显减少(P<0.05)。与辐射组相比较,橄榄苦甙+辐射组大鼠血清AMH下降幅度小(P<0.05),E2、FSH、LH未见明显差异(P>0.05)。橄榄苦甙+辐射组动情周期观察:所有大鼠动情周期为4-5天。橄榄苦甙+辐射组较辐射组原始卵泡多(P<0.05),闭锁卵泡少见。橄榄苦甙+辐射组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含量低于辐射组(P<0.05)。辐射后1月,橄榄苦甙+辐射组较辐射组妊娠率无差别,但孕鼠生育仔鼠数显着增加(P<0.05)。结论1、橄榄苦甙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IL-1、IL-6和TNF-α的表达,抑制辐射诱导的炎症反应。2、橄榄苦甙可减轻辐射后大鼠血清AMH的下降程度,改善卵泡丢失情况,缓解辐射导致的生育力下降,从而降低卵巢辐射性损伤。(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候丹,孙文,刘铜华,吴丽丽,秦灵灵[4](2016)在《橄榄苦甙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橄榄苦甙改善肥胖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db/db小鼠12只,按体重和随机血糖随机分为橄榄苦甙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另设同周龄C57BL/6J小鼠6只为正常组。橄榄苦甙组灌服橄榄苦甙水溶液50mg/Kg体重,其余组给以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取肝脏组织,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橄榄苦甙组体重、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着降低(P<0.05或P<0.01); OGTT实验后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小鼠肝脏组织InsR、IRS-1、GLUT2 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结论:橄榄苦甙通过提高肝脏InsR、IRS-1、GLUT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起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七次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11-16)

候丹,孙文,刘铜华,吴丽丽,秦灵灵[5](2016)在《橄榄苦甙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橄榄苦甙(OL)改善肥胖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db/db小鼠12只,按体质量和随机血糖随机分为OL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另设同周龄C57BL/6J小鼠6只为正常组。OL组灌服OL水溶液50 mg·kg-1体重,其余组给以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取肝脏组织,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OL组体重、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着降低(P<0.05或P<0.01);OGTT实验后,OL组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OL组小鼠肝脏组织Ins R、IRS-1、GLUT-2 m RNA和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结论:OL通过提高肝脏Ins R、IRS-1、GLUT-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起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6年07期)

候丹,孙文,刘铜华,徐暾海,郭璇[6](2016)在《橄榄苦甙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橄榄苦甙改善肥胖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db/db小鼠12只,按体重和随机血糖随机分为橄榄苦甙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另设同周龄C57BL/6J小鼠6只为正常组。橄榄苦甙组灌服橄榄苦甙水溶液50mg/Kg体重,其余组给以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取肝脏组织,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橄榄苦甙组体重、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着降低(P<0.05或P<0.01);OGTT实验后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小鼠肝脏组织InsR、IRS-1、GLUT2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结论:橄榄苦甙通过提高肝脏InsR、IRS-1、GLUT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起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07-01)

吴鸣建[7](2003)在《小叶丁香组织(细胞)培养合成橄榄苦甙》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叶丁香(Syringa pubescens Turcz.)为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野生植物,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属于裂环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的橄榄苦甙。经药理与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橄榄苦甙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氧化、抗癌、抗肝纤维化的显着作用,且毒性很低,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活性化合物。 本论文通过硅胶柱层析并结合薄层层析,从小叶丁香的原植物中分离得到了裂环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橄榄苦甙(oleuropein)、10-羟基橄榄苦甙(10-hydroxyoleuropein)、oleoside-11-methyl ester和芳醇类的2-(3,4-二羟基苯基)乙醇[2-(3,4-dihydroxyphenyl)ethanol],以及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并结合薄层层析和制备高压液相,从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中分离鉴定出目标次生代谢产物橄榄苦甙。建立了测定橄榄苦甙含量的RP-HPLC法,并且利用这种方法测定了小叶丁香的不同部位——花、叶、茎和根之中的橄榄苦甙的含量;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培养所得的培养物中橄榄苦甙的含量;测定了伴生菌培养物中橄榄苦甙的含量。其中在75%C_2H_5OH回流提取条件下,小叶丁香花中橄榄苦甙的含量为14.88mg/g;根部为7.21mg/g;叶中为6.09mg/g;茎为4.19mg/g,实验结果证实花是小叶丁香中橄榄苦甙含量最高的部位。 本论文经过300多次实验,2000多个试样的诱导、培养、观察和数据测定,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结果如下: 1.建立了小叶丁香的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和悬浮细胞培养体系 首次选择小叶丁香的叶片、叶芽和嫩茎等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在添加相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LS、MS等培养基上成功地诱导产生出愈伤组织,其中叶片最容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其次为芽和嫩茎。考察了不同的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外植体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时间等诱导条件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生长状况和形态的影响,测定细胞生长周期,建立了摘要小叶丁香的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和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在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KT、2,4一D、NAA的LS或MS培养基上,选用小叶丁香外植体,在光照10hr/d,温度25℃,诱导时间为7一10d的条件下能够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为:叶>芽>茎,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周期约为40一45天。在光照10hr/d,温度25℃,摇床转速110~120 rpm/min条件下,采用添加KT 1 .Omg几和NAA 1 .Om留L的Ls液体培养基,悬浮细胞生长周期约为28一35天。 2.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条件 全面、碳源、氮源系统地研究了小叶丁香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体系中有关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H值、不同培养基、不同接种量、继代周期、培养温度、光照时间,以及紫外线(uv)、水杨酸(SA)和推测前体(I)诱导等各种因素对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和目标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与积累的影响,并通过均匀设计法进行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培养基成分的优化实验,综合比较得到较好的培养条件和实验结果。即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成与用量为(m留L):MgS04 370、KHZPO;255、KN03 1805、NH4NO3 2145、CaC12 396、硫胺1.2、肌醇115、H3B039.30、MnS0420.28、ZnSO;10.32、NaMoo;0.288、CuSO;0.0275、CoC12 0.0263、Kl 0.789、N助EDTA 33.570、FeS04 23.63、KT 0.80、2,4一D 3.30、NAA 1 .05;蔗糖3Og/L;光照10hr厄;培养温度25℃;pH 5.5;接种量ZOg/L;继代周期42d及适当的诱导因子如UV、SA、前体(I)。培养物中橄榄苦贰的含量达到1.4Om眺。 3发现了生产橄榄苦贰的小叶丁香伴生菌并进行初步实验 首次发现并利用小叶丁香根得到的伴生真菌进行培养,选用两种培养基(LS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进行比较、研究、观察其生长状况和形态,并对伴生菌的培养物用RP一HPLC法证明了橄榄苦贰的存在。初步进行了有关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培养继代的研究。由于伴生真菌具有生长速度较快,继代时间短,相对可行性较好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3-11-01)

赵天增,尹卫平,张海艳,付经国,吴鸣建[8](2002)在《橄榄苦甙的NMR数据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橄榄苦甙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通过 DEPT和1H-1H COSY、HMQC、HMBC、NOESY等 2D NMR对其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并指出其 NMR数据特征.(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02年01期)

蔡幼清[9](1999)在《橄榄苦甙作为体内外抗氧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报道橄榄油是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而且毒性较低。橄榄苦甙(OE)是从油橄榄(Olea europaea)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本次研究了OE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 实验材料及方法:油橄榄叶经液氮处理后,以甲醇提取,提取液经石油醚处理除去叶绿素后,减压、浓缩,并经XAD-2柱层(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1999年06期)

橄榄苦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橄榄苦甙减轻卵巢辐射损伤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32只成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辐射组予蒸馏水10 mL/(kg·d),橄榄苦甙组和辐射+橄榄苦甙组予橄榄苦甙100 mg/(kg·d),连续灌喂12周。12周后,辐射组和辐射+橄榄苦甙组大鼠动情期时,接受5 Gy的X线盆腔照射1次。辐射后7d检测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IL-1、IL-6和TNF-α含量,计算卵巢组织各级卵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辐射组血清AMH浓度显着降低(P<0.05),血清IL-1、IL-6、TNF-α浓度升高(P<0.05);卵巢中卵泡数减少。与辐射组比较,辐射+橄榄苦甙组血清AMH升高,IL-1、IL-6、TNF-α浓度降低(P<0.05);卵泡总数增加。结论橄榄苦甙可通过抑制辐射诱导的炎症反应,减轻卵巢的辐射性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橄榄苦甙论文参考文献

[1].刘庆刚.橄榄苦甙牙膏的开发及其功效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8

[2].陈桂莲,黄惠娟,田黎明.橄榄苦甙对卵巢辐射损伤的防治效果[J].东南国防医药.2017

[3].陈桂莲.橄榄苦甙对模型大鼠卵巢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7

[4].候丹,孙文,刘铜华,吴丽丽,秦灵灵.橄榄苦甙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七次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2016

[5].候丹,孙文,刘铜华,吴丽丽,秦灵灵.橄榄苦甙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

[6].候丹,孙文,刘铜华,徐暾海,郭璇.橄榄苦甙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7].吴鸣建.小叶丁香组织(细胞)培养合成橄榄苦甙[D].郑州大学.2003

[8].赵天增,尹卫平,张海艳,付经国,吴鸣建.橄榄苦甙的NMR数据解析[J].波谱学杂志.2002

[9].蔡幼清.橄榄苦甙作为体内外抗氧化剂的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

论文知识图

橄榄苦甙一10培养温度的影响一1愈伤组织培养照片(3)(一12一1紫外线的刺激影响一6不同种类的培养基的影响一4植物生长调节剂(PGR)的影响

标签:;  ;  ;  ;  ;  ;  ;  

橄榄苦甙论文_刘庆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