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知觉阈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时间知觉阈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时间知觉阈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阈限,知觉,多维,时间,不对称,顺序,模糊。

时间知觉阈限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凤四海,黄希庭[1](2007)在《时间知觉阈限的双脑不对称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知觉阈限并非单个概念,而是依赖于不同判断标准在不同时间经验间的分层级的门槛,并可能对应着不同时距范围内时间信息加工的不同机制。研究用分视野呈现技术考察了大脑两半球在叁种不同反应标准下测定的短时距刺激时间知觉阈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叁种反应标准和不同呈现方位条件下,极限法测定的时间知觉阈限存在显着差异,二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着;(2)就时间知觉阈限而言,左半球存在着时间信息加工上的相对优势;(3)"同时-非同时"的阈限最低,其次是"连续-分离"的阈限,最后是"先后顺序"的阈限。(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凤四海[2](2002)在《时间知觉阈限的双脑不对称性及一种新的阈限测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关于时间知觉阈限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叁方面的不足,一是只关注外部环境条件或刺激属性对时间知觉的影响而较少探讨大脑的时间信息加工特点;二是不同研究者对阈限的操作性定义不同和实验的条件不同导致结果和术语的迥异,从而影响了不同研究之间的可比较性;叁是许多研究采用的传统的心理物理学阈限测定方法和作为其基础的传统阈限概念也存在着方法学上的缺陷。 文章包括两个研究,研究一在统一时间知觉阈限的不同定义和重新反思阈限概念的尝试基础上,采用分视野技术研究时间知觉阈限在大脑两半球和叁种反应方式或判断标准上的差异;研究二尝试用基于阈限模糊集定义的多维模糊估量法测定时间知觉阈限。结果表明: (1)叁种反应方式下的时间知觉阈限不同,且判断标准因素存在同刺激呈现位置(左右眼)因素的交互作用。“同时”阈限最低,“右脑—左眼”和“左脑—右眼”分别约为34ms和15ms,其次是“连续”阈限,“右脑—左眼”和“左脑—右眼”分别约为145ms和147ms,最后是“顺序”阈限,“右脑—左眼”和“左脑—右眼”分别约为223ms和186ms;刺激呈现位置在“同时”和“顺序”阈限上差异显着,而在位于中间的“连续”阈限上差异不显着。“右眼”相对于“左眼”以及“同时”、“顺序”相对于“连续”判断的优势在被试反应的标准差上也得到验证,后者的标准差更大。对差异系数的分析发现了不同时间知觉阈限变化间的一个类“韦伯律”比例。 (2)时间知觉阈限存在“双脑不对称性”,大脑左半球(右眼)存在着时间信息加工上的优势,时间知觉阈限更低。 (3)用多维模糊估量法尝试测定“左/右眼”的时间知觉“分离”阈限,结果没有证实时间知觉分离阈限的“双脑不对称性”,也无法确定“分离”阈限与研究一中“连续”和“顺序”阈限的关系,但这里的结果从数值上更接近位于中间的“连续”阈限。 (4)对多维模糊估量法的内部一致性检验证明该方法有一定信度,但缺乏强有力的效度证据。多维估量法可能不适用于精细时间信息加工的实验。(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时间知觉阈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许多关于时间知觉阈限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叁方面的不足,一是只关注外部环境条件或刺激属性对时间知觉的影响而较少探讨大脑的时间信息加工特点;二是不同研究者对阈限的操作性定义不同和实验的条件不同导致结果和术语的迥异,从而影响了不同研究之间的可比较性;叁是许多研究采用的传统的心理物理学阈限测定方法和作为其基础的传统阈限概念也存在着方法学上的缺陷。 文章包括两个研究,研究一在统一时间知觉阈限的不同定义和重新反思阈限概念的尝试基础上,采用分视野技术研究时间知觉阈限在大脑两半球和叁种反应方式或判断标准上的差异;研究二尝试用基于阈限模糊集定义的多维模糊估量法测定时间知觉阈限。结果表明: (1)叁种反应方式下的时间知觉阈限不同,且判断标准因素存在同刺激呈现位置(左右眼)因素的交互作用。“同时”阈限最低,“右脑—左眼”和“左脑—右眼”分别约为34ms和15ms,其次是“连续”阈限,“右脑—左眼”和“左脑—右眼”分别约为145ms和147ms,最后是“顺序”阈限,“右脑—左眼”和“左脑—右眼”分别约为223ms和186ms;刺激呈现位置在“同时”和“顺序”阈限上差异显着,而在位于中间的“连续”阈限上差异不显着。“右眼”相对于“左眼”以及“同时”、“顺序”相对于“连续”判断的优势在被试反应的标准差上也得到验证,后者的标准差更大。对差异系数的分析发现了不同时间知觉阈限变化间的一个类“韦伯律”比例。 (2)时间知觉阈限存在“双脑不对称性”,大脑左半球(右眼)存在着时间信息加工上的优势,时间知觉阈限更低。 (3)用多维模糊估量法尝试测定“左/右眼”的时间知觉“分离”阈限,结果没有证实时间知觉分离阈限的“双脑不对称性”,也无法确定“分离”阈限与研究一中“连续”和“顺序”阈限的关系,但这里的结果从数值上更接近位于中间的“连续”阈限。 (4)对多维模糊估量法的内部一致性检验证明该方法有一定信度,但缺乏强有力的效度证据。多维估量法可能不适用于精细时间信息加工的实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间知觉阈限论文参考文献

[1].凤四海,黄希庭.时间知觉阈限的双脑不对称性[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凤四海.时间知觉阈限的双脑不对称性及一种新的阈限测定方法[D].西南师范大学.2002

标签:;  ;  ;  ;  ;  ;  ;  

时间知觉阈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