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功能化论文-常会,范文娟,曾成华,邹旺材

氨基功能化论文-常会,范文娟,曾成华,邹旺材

导读:本文包含了氨基功能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氨基功能化,磁性氧化石墨烯,吸附,亚甲基蓝

氨基功能化论文文献综述

常会,范文娟,曾成华,邹旺材[1](2019)在《氨基功能化磁性氧化石墨烯吸附亚甲基蓝的性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磁性氧化石墨烯,再以乙二胺修饰,制备出氨基功能化磁性氧化石墨烯(EDA-MGO)。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I-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的官能团、表面形貌和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分析EDA-MGO的磁分离和回收性能,并探讨EDA-MGO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立方相纳米级磁性Fe3O4均匀负载于氧化石墨烯表面,氨基功能化成功,且EDA-MGO具有很好的磁分离和回收性能。室温下,当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体积为100mL、吸附剂质量为0.07g、pH值为7、吸附时间为150min时,EDA-MGO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7.56%和139.37mg/g,其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剂循环使用6次后,吸附量为108.33mg/g,表明EDA-MGO具有很好的再生循环使用能力。(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9年08期)

郭冬菁,胡美琴,沈昊宇,张建,孙洁[2](2019)在《磺化酞菁铝修饰氨基功能化磁性材料及其光敏化降解双酚A》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氨基功能化Fe_3O_4磁性材料(NH_2@nFe_3O_4),通过浸渍法将磺化酞菁铝(AlPcS)负载于NH_2@nFe_3O_4。材料的傅立叶红外、漫反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振动磁强计等表征表明:AlPcS主要通过静电作用与NH_2@nFe_3O_4结合,AlPcS-NH_2@nFe_3O_4平均粒径为127 nm,饱和磁化强度为75.3 emu·g-1。在可见光和空气作用下,该功能化磁性材料对降解弱碱性水溶液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具有较高的光敏化活性。随着AlPcS负载量的增加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负载量为3.4%(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佳,反应60 min后,20.0 mg·L-1BPA降解率为96%;循环使用10次,BPA降解率仍保持93%以上。通过NaN3猝灭实验探讨了反应机理,证实1O2是光敏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熊金辉,柏正武[3](2019)在《壳聚糖氨基选择性功能化中的空间位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空间位阻效应对壳聚糖的N-酰基化、脲基化和氨基甲酸酯化这3种反应的影响,用不同空间位阻的修饰剂对壳聚糖上的氨基进行衍生化,以~1H NMR确定其取代度。结果表明:当修饰试剂的空间位阻不大时,产物的取代度接近100%;而当空间位阻较大时,用离子液体或者LiCl/DMAc为溶剂进行第2次修饰能提高产物的取代度。(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骆溢超[4](2019)在《磷酸根和氨基功能化膨润土对铀(Ⅵ)的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核能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类生活与工业之中。但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铀废水,因为铀的放射性和化学毒性,如果对其不做处理而随意排放,会对生态和人类生活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膨润土因为较好的阳离子交换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水溶液中铀等其他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和去除,但是膨润土本身对于铀的吸附性能有限,需要通过改性处理来提高膨润土对铀的吸附性能。本文以高庙子天然钙基膨润土为基体,经过简单预处理后,分别使用2-氨基对苯二甲酸、磷酸叁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铵和3-璜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铵对其进行了改性处理。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膨润土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改性前后膨润土的形貌、物相、层间距、官能团种类等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批式法研究了pH、吸附剂用量、铀溶液浓度、吸附时间、温度五个因素对叁类改性膨润土吸附水溶液中铀的影响,采用等温线、动力学、热力学模型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和计算,结合表征和计算结果,探讨了叁类改性膨润土对水溶液中铀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2-氨基对苯二甲酸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可以增大膨润土的层间距,增加表面裂隙,促进膨润土结构单元的剥离。改性后膨润土对水溶液中U(VI)的吸附性能优于天然钙基膨润土。在pH=6,吸附剂用量为10 mg,铀溶液初始浓度为400 mg·L~(-1)时2-氨基对苯二甲酸对膨润土进行改性膨润土对U(VI)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为200.7mg·g~(-1)。等温线、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位点是非均匀分布的,吸附过程属于化学过程,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吸附过程具有正的△S、△H、负的△G,属于熵增、吸热的自发过程。(2)利用磷酸叁钠,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铵制备改性膨润土同样也能增大膨润土的层间距。改性后膨润土在pH=4,吸附剂用量为10 mg,铀溶液初始浓度为100mg·L~(-1)时,叁种磷酸盐改性膨润土对U(VI)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能达到130.07 mg·g~(-1)、163.18 mg·g~(-1)和150.69 mg·g~(-1)。等温线、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位点是非均匀分布的,吸附过程属于化学过程,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吸附过程吸热,吸附反应可自发进行。(3)3-璜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铵制备改性膨润土的层间距变化量最大,可达到1.835 nm,比原土提高了0.193 nm。改性后的膨润土在pH=7,吸附剂用量为10 mg,铀溶液初始浓度为400 mg·L~(-1)时,对U(VI)的吸附量能达到314.06 mg·g~(-1)。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也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属于熵增、吸热的自发过程。(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孙程[5](2019)在《氨基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富集结合多重PCR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多重病原菌的污染,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快速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对保障食品安全十分重要。然而食品中污染的病原菌通常数量较少,且食品成分中存在干扰性物质,影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因此,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分离或富集是十分重要的。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容易分离,在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和检测方面受到青睐。本研究制备一种带正电荷的氨基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Amino functionaliz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AF-MNPs),与负电荷的细菌间静电相互作用,对细菌进行富集,结合多重PCR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1)AF-MNPs的制备及表征。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 MNPs,表面修饰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ES),合成了表面携带正电荷的AF-MNPs,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AF-MNPs呈球形或类球形,粒径约为10 nm,电镜下一定程度上有团聚现象,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分散型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PdI)为0.10±0.036,分散性良好,等电点在9.4左右,在pH 2-9其表面带正电荷。2)AF-MNPs富集食源性致病菌。AF-MNPs对细菌的吸附捕获主要是基于带正电荷的MNPs和带负电荷的细菌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以S.aureus、L.monocytogenes、S.enteritid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目标菌株,研究AF-MNPs与细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AF-MNPs、细菌和缓冲体系。结果表明,以100μg AF-MNPs与浓度为10~3 CFU/mL的细菌在PBS中温育60 min,对S.aureus、E.coli、L.monocytogenes的捕获率均高于97%,但对S.enteritidis的捕获率低于40%;在pH 5-9 PBS(10 mmol/L)中,AF-MNPs对S.aureus和E.coli的捕获率均大于80%,在pH 4-8 PBS(10 mmol/L)时,AF-MNPs对L.monocytogenes的捕获率均大于75%;在PBS浓度为5-30 mmol/L范围内对S.aureus,L.monocytogenes,E.coli的捕获率分别保持在75%、85%以及90%以上;在研究的4种细菌中,S.enteritidis的Zeta电位值最小,捕获率最低;100μg的AF-MNPs对细菌浓度在10~2-10~6 CFU/mL的范围内捕获率菌高于85%;在体积为10 mL的缓冲溶液中,对浓度为4 CFU/mL、40 CFU/mL和400 CFU/mL的细菌捕获率超过90%。人工污染牛奶中,AF-MNPs对S.aureus,E.coli,L.monocytogenes和S.enteritidis的最高捕获效率为分别为67.14%±1.33%、62.89%±0.68%、57.92%±2.93%和30.26%±0.69%;在人工污染的西瓜样品中,AF-MNPs对于S.aureus、L.monocytogenes、E.coli和S.enteritidis的最高捕获率分别为85.38%±0.63%、69.84%±2.97%、79.28%±0.90%和31.66%±3.30%。为了检验AF-MNPs的适用性,采集8种咸菜样品和6种卤肉样品,AF-MNPs对咸菜食品中细菌的捕获率均高于75%,对卤肉样品的捕获率均高于65%。3)AF-MNPs富集结合多重PCR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以AF-MNPs富集结合多重PCR检测人工污染牛奶中的S.aureus、L.monocytogenes和S.enteritidis。牛奶受到污染时,经AF-MNPs富集的人工污染牛奶样品中,S.aureus、S.enteritidis和L.monocytogenes的灵敏度分别为2 CFU/mL、2×10~2 CFU/mL和2 CFU/mL。而未经AF-MNPs分别捕获富集的人工污染牛奶样品中,S.aureus、S.enteritidis和L.monocytogenes的灵敏度分别为2×10~2 CFU/mL、2×10~3 CFU/mL和2×10~3CFU/mL。将叁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等浓度污染牛奶样品,经AF-MNPs富集结合多重PCR检测,对S.aureus、L.monocytogenes和S.enteritidis的灵敏度为20CFU/mL、2×10~2 CFU/mL和2×10~2 CFU/mL,较直接进行多重PCR,灵敏度分别提高100或1000倍,因此,AF-MNPs富集可以减少食品成分对检测方法的干扰,有效提高多重PCR检测的灵敏度。(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晓宇[6](2019)在《氨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对SPEEK/IL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优异的CO耐受性及简化的水热管理,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是PEMFC的核心部件,主要起着阻隔阴极和阳极,并传导质子的作用。目前,商用的PEM多为全氟磺酸膜(Nafion),尽管其电导率高,稳定性较好,但其价格昂贵,导电过度依赖水,需在不断加湿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造成水管理困难。在中温时,由于水分的蒸发,PEM内质子传递过程会出现断垒,严重影响了电池效率,限制了 PEMFC在中温下的应用。因此,研制可在中温、不加湿条件下导电的PEM是使PEMFC走向广泛应用的关键课题之一。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作为一种室温熔融盐,在中温、不加湿条件下有高电导率,电化学窗口宽且稳定、饱和蒸气压低,是较理想的可替代水的质子导体。在中温PEM应用中,可将IL掺杂到聚合物中,如磺化聚醚醚酮(SPEEK,SP),从而制备在中温、不加湿条件下导电的SPEEK/IL复合膜。SPEEK易于合成、价格低廉、环境友好,与Nafion具有类似结构但比Nafion综合性能更佳。但液态的IL会溶于水,易流失,且这类复合膜的机械性能较差。因此,需引入稳定的无机固体填料搭载IL,如介孔氧化硅(NMS),可利用其表面相互作用保留IL并提高复合膜的机械性能。但研究发现,因氧化硅自身不导电稀释了质子传导位点,破坏了质子跳跃的连续性,进而导致复合膜的电导率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对氧化硅表面进行改性,可以提高其电导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改性的介孔氧化硅在复合膜中构建连续的质子通道。首先,通过后嫁接法制备了氨基化介孔氧化硅(AMS),并优化介孔氧化硅的氨基接枝量。把经改性后介孔氧化硅AMS掺入到聚合物SPEEK和IL中,制备了 SP/IL/AMS复合膜。膜断面SEM结果显示,改性后介孔氧化硅均匀分散在复合膜中,构建了连续的通道,降低了质子跳跃能垒,提高了质子电导率。在中温、不加湿条件下,掺杂AMS的SP/IL/AMS复合膜的电导率是掺杂未改性NMS的SP/IL/NMS复合膜的4倍;2)基于咪唑型IL(N-乙基咪唑叁氟甲磺酸盐EIm[Tfo]),在复合膜中不加湿条件下协同构成质子传递的通道。咪唑型IL由b(?)nsted酸(质子供体)和b(?)nsted碱(质子受体)组成的结构能够使其允许质子直接从质子供体跳到质子受体上。采用自组装法制备了中温、不加湿导电的SP/IL/AMS复合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SPEEK与IL,SPEEK与AMS之间靠分子间力、静电力结合。氨基的引入构成了连续的通道,IL的引入促使在不加湿条件下导电;3)基于AMS中氨基与SPEEK中磺酸根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复合膜的尺寸稳定性、拉伸强度。所有掺杂AMS的SP/IL/AMS复合膜的面积膨胀均低于SP/IL/NMS复合膜,氨基含量最高的SP/IL/3-AMS复合膜的膨胀程度最低。这是由于AMS上的-NH2和SPEEK上的-SO3H之间的酸碱相互作用,使复合膜的溶胀度下降,并增强其尺寸稳定性;4)复合膜的动态热力学结果和热重结果显示,NMS及AMS的掺杂增强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且所有复合膜在270℃内均能稳定存在。以上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复合膜是中温、不加湿条件下应用在PEMFC中有潜力的候选者。(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31)

吴坤祥[7](2019)在《碳钢在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捕集CO_2体系中的腐蚀行为及缓蚀剂缓蚀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大量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CO_2)被认为是主要的GHG之一,其控制与减排刻不容缓。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目前实现CO_2减排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以有机胺为溶剂的化学吸收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相对成熟的工艺,但该法仍存在一系列的操作管理问题,例如胺降解与蒸发、再生能耗高、易起泡和设备腐蚀等,从而影响该工艺长期稳定运行。其中,设备腐蚀问题已成为工业应用无法回避的难题,该方面的研究是碳捕集领域重点攻克的方向之一。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AFILs)由于其蒸气压低,热稳定性高和结构可设计等优点而被认为是碳捕集技术中最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然而其对设备腐蚀行为及机理鲜有研究,该方面的探索对AFILs吸收剂的推广与应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选用工业应用中常用的设备材料20#碳钢,研究其在五种不同类型的AFILs:四甲基铵甘氨酸([N_(1111)][Gly])、1-氨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AEMIm][Gly])、1-氨乙基-3-甲基咪唑赖氨酸盐([AEMIm][Lys])、二乙烯叁胺赖氨酸盐([DETAH][Lys])和叁乙四胺赖氨酸盐([TETAH][Lys])中的腐蚀行为、机理及腐蚀防护。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对20#碳钢在AFILs捕集CO_2前后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并考察不同因素对腐蚀行为的影响,探讨了20#碳钢在AFILs捕集CO_2过程中的腐蚀机理。基于以上实验结果,结合量子化学计算从理论上指导并筛选高效的缓蚀剂以抑制腐蚀反应,最终利用优选出的缓蚀剂实施缓蚀实验以验证理论结果,并研究其对20#碳钢的缓蚀行为和微观机制,为AFILs捕集CO_2技术提供有效的腐蚀防护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失重法和电化学测量表明,五种AFILs新鲜溶液在反应168 h后对20#碳钢的腐蚀行为可忽略;在饱和AFILs-CO_2溶液中,溶液对20#碳钢腐蚀速率随着AFILs中氨基功能化基团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其腐蚀行为受电荷转移控制,且反应过程由阴极反应控制。同时,AFILs阳离子结构对碳钢腐蚀速率的影响比阴离子结构的影响更为显着;随着CO_2负荷的增加,同一种溶液对碳钢腐蚀速率随之增加,其反应过程受阴极反应控制;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腐蚀速率随之急剧增加。(2)通过SEM/EDS、XRD、~(13)C NMR表征结果分析,表明在20#碳钢腐蚀表面上只存在Fe,并未形成菱铁矿(FeCO_3)类似的保护层,这与传统有机胺形成菱铁矿的腐蚀行为存在差异;在AFILs新鲜溶液中,无HCO_3~-、H~+的存在以促进铁的溶解,故表现极弱的腐蚀性。在饱和AFILs-CO_2溶液中,CO_2被吸收形成HCO_3~-/CO_3~(2-)和氨基甲酸酯,其是主要的腐蚀因子;AFILs中氨基功能化基团的数量越多,CO_2吸收负荷越大,产物中的HCO_3~-/CO_3~(2-)和氨基甲酸酯浓度越高,导致碳钢表面上的铁溶解越快。(3)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十种缓蚀剂的量子化学参数(ΔE,μ,γ,ε,ΔN)进行理论计算,优选出二巯基苯并咪唑(MBI)和钼酸钠(Na_2MoO_4)两种高效缓蚀剂,并用电化学法分别证实MBI和Na_2MoO_4的缓蚀效率。电化学实验表明:MBI为混合型缓蚀剂,在0.5 M[TETAH][Lys]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15 g/L的MBI缓蚀剂时其缓蚀效率可达97.30%;Na_2MoO_4为阳极型缓蚀剂,其在浓度为0.5 g/L时其缓蚀效率可达95.46%;在0.5 M[TETAH][Lys]溶液中加入MBI和Na_2MoO_4缓蚀剂后对该溶液吸收和解吸CO_2性能几乎无影响。(4)缓蚀动力学研究发现,MBI和Na_2MoO_4缓蚀剂在浸渍溶液中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遵循Langmuir吸附模型,该过程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混合吸附结果;通过对比热力学参数和表观活化能,进而对比MBI和Na_2MoO_4在体系中的缓蚀机制;通过对缓蚀剂分子层面观察前线分子轨道电子密度分布和Mulliken原子电荷的量子化学参数,其结果表明对MBI和Na_2MoO_4缓蚀剂在碳钢表面吸附贡献最大的分别是S15,Mo1。(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7)

赵蓉蓉[8](2019)在《氨基功能化蛭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活动排放的含铬废水引起的铬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基于化学还原-沉淀法的纳米零价铁(nZVI)技术因其制备简单,成本低,与Cr(VI)的反应活性高,易于回收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nZVI作为目前广泛研究的环境纳米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易团聚,易氧化等,抑制了nZVI去除废水中Cr(VI)的效率。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氨基功能化蛭石(AVT)作为稳定剂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氨基功能化蛭石负载纳米零价铁(AVT-nZVI)材料,将其应用于废水中Cr(VI)的去除。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氨基功能化蛭石负载纳米零价铁(AVT-nZVI)的制备比例优化及表征:以氨基功能化蛭石(AVT)为载体,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通过KBH_4还原Fe~(3+)成功制备了负载在AVT上的纳米铁颗粒(AVT-nZVI)。实验结果表明,当AVT:nZVI质量配比为1:4时,其Cr(VI)去除率为100%,而nZVI仅有87.5%。AVT-nZVI抗氧化能力较好,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nZVI和AVT-nZVI的TEM图可以看出nZVI负载在AVT上的nZVI颗粒(D=20-50 nm)以分散的短链和球形存在。而没有添加AVT的nZVI颗粒呈链状或网状结构。nZVI负载于AVT上后,显着提高了nZVI的分散性,降低了颗粒的粒径。(2)工艺条件优化及共存离子影响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Cr(VI)浓度为20 mg L~(-1)、温度为303 K、pH=5,AVT-nZVI投加量为0.625 g L~(-1)的条件下,AVT-nZVI去除Cr(VI)效率为100%;共存离子SO_4~(2-)、NO_3~-对AVT-nZVI去除Cr(VI)的影响作用较小,PO_4~(3-)会抑制AVT-nZVI对Cr(VI)的去除,而Cu(II)、Ni(II)均对AVT-nZVI去除Cr(VI)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提高了AVT-nZVI体系还原Cr(VI)的能力;在AVT-nZVI去除Cr(VI)的优化条件下,研究了AVT-nZVI颗粒的重复使用性及材料稳定性能。AVT-nZVI在经过4次循环使用发现,其对Cr(VI)的去除效率仍保持在70%以上,表明AVT-nZVI的可重复使用性较好。采用抗氧化性实验比较AVT-nZVI和nZVI的材料稳定性,AVT-nZVI暴露在空气中,其抗氧化性能高于nZVI。由于nZVI负载于AVT表面后,与氧气的接触减缓,可更大程度避免被氧化。(3)动力学研究表明AVT-nZVI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AVT-nZVI的k_s为0.0070 g mg~-11 min~(-1),q_e为47.35 mg g~(-1)。AVT-nZVI对于Cr(VI)反应的整个过程中,化学吸附是整个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4)基于实验和表征分析可知,AVT-nZVI去除Cr(VI)的反应机理:AVT上的质子化氨基(-NH_3~+)促使负Cr(VI)物质吸附在AVT-nZVI的表面上;此外,Cr(VI)被Fe(0)直接还原为Cr(III);Cr(III)与Fe(III)生成Cr(III)-Fe(III)共沉淀物吸附于AVT-nZVI表面。(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7)

胡万培,杨世和,杨上峰[9](2019)在《低温原位氨基功能化的氧化钛纳米粒子用于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钛(TiO_2)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带隙合适,价格低廉,一般用作正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1])。然而现阶段效率超过21%的钙钛矿正型器件还大多数依赖于需要高温烧结的介孔氧化钛,这不利于低温和柔性器件的制备~([2])。鉴于此,我们通过一步、低温、非水解的方法原位合成氨基功能化的TiO_2纳米粒子,并将其用在正型n-i-p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取得21.33%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明显优于参比TiO_2制备的器件效率(19.82%)。实验发现,氨基(-NH_2)以Ti-N化学键直接键合在氧化钛的表面,降低了氧化钛功函,减少了氧化钛表面缺陷。此外,氧化钛表面的氨基也改善了氧化钛和钙钛矿的界面接触,提高了钙钛矿的结晶性和相纯度。且因-NH_2和Pb~(2+)有配位作用,也钝化了钙钛矿薄膜表面的缺陷,从而减小电池迟滞,提高器件的稳定性。本研究中开发的原位氨基功能化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简单有效,有望用于低温制备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3])。(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5-25)

张珊珊[10](2019)在《氨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和介孔硅碳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由于独特的孔道结构和易功能化的表面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吸附去除污染物的领域。但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常用的合成方法制备时间长、成本较高,表面的硅羟基使材料呈现负电且易团聚,影响了对阴离子污染物的吸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超声诱导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并探究了不同超声时间对材料的影响;利用EPI-DMA作为阳离子功能试剂对其进行氨基功能化,改善材料的表面带电性和团聚现象,并探究了最佳功能化条件和对重铬酸钾的吸附效果;利用原位高温碳化法制备了介孔硅碳材料,并探究了最佳水洗条件对介孔硅碳材料的影响,对重铬酸钾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并利用分析仪器如静态氮气吸脱附仪、扫描电镜、微电泳仪、傅里叶红外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其进行表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利用超声诱导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缩短了合成时间,探究了不同超声合成时间对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孔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超声法有利于提高材料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在最佳的超声时间45 min时,介孔二氧化硅的平均孔径4.913 nm,比表面积1040 m2/g,孔体积1.277 cm3/g。2.利用EPI-DMA作为氨基功能试剂,对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表面进行了功能化修饰,提高了表面正电性和分散性,研究发现最优功能化的条件是25℃合成温度和15%的EPI-DMA功能试剂浓度。该材料的平均孔径3.011 nm,比表面积103 m2/g,孔体积0.3341 cm3/g,对重铬酸钾的最大吸附量达到102.7 mg/g,比介孔二氧化硅对重铬酸钾的吸附量(1.2 mg/g)提高了 85倍。通过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Langmuir模型更适合吸附等温线的拟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3.利用原位高温碳化法制备介孔硅碳材料,探究了不同水洗条件对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比水洗条件更有利于提高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最佳水洗条件制备的介孔硅碳材料是SiCa13,平均孔径7.732 nm,表面积446.5 m2/g,孔体积0.9331 cm3/g。对重铬酸钾和亚甲基蓝的吸附等温线拟合更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是47.62和153.85 mg/g。吸附热力学研究发现,对重铬酸钾的吸附过程是吸热的,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是放热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8)

氨基功能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氨基功能化Fe_3O_4磁性材料(NH_2@nFe_3O_4),通过浸渍法将磺化酞菁铝(AlPcS)负载于NH_2@nFe_3O_4。材料的傅立叶红外、漫反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振动磁强计等表征表明:AlPcS主要通过静电作用与NH_2@nFe_3O_4结合,AlPcS-NH_2@nFe_3O_4平均粒径为127 nm,饱和磁化强度为75.3 emu·g-1。在可见光和空气作用下,该功能化磁性材料对降解弱碱性水溶液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具有较高的光敏化活性。随着AlPcS负载量的增加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负载量为3.4%(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佳,反应60 min后,20.0 mg·L-1BPA降解率为96%;循环使用10次,BPA降解率仍保持93%以上。通过NaN3猝灭实验探讨了反应机理,证实1O2是光敏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基功能化论文参考文献

[1].常会,范文娟,曾成华,邹旺材.氨基功能化磁性氧化石墨烯吸附亚甲基蓝的性能探讨[J].冶金分析.2019

[2].郭冬菁,胡美琴,沈昊宇,张建,孙洁.磺化酞菁铝修饰氨基功能化磁性材料及其光敏化降解双酚A[J].无机化学学报.2019

[3].熊金辉,柏正武.壳聚糖氨基选择性功能化中的空间位阻效应[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9

[4].骆溢超.磷酸根和氨基功能化膨润土对铀(Ⅵ)的吸附性能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5].孙程.氨基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富集结合多重PCR检测食源性致病菌[D].华中农业大学.2019

[6].张晓宇.氨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对SPEEK/IL复合膜性能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9

[7].吴坤祥.碳钢在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捕集CO_2体系中的腐蚀行为及缓蚀剂缓蚀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9

[8].赵蓉蓉.氨基功能化蛭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Ⅵ)[D].华侨大学.2019

[9].胡万培,杨世和,杨上峰.低温原位氨基功能化的氧化钛纳米粒子用于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C].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10].张珊珊.氨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和介孔硅碳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D].山东大学.2019

标签:;  ;  ;  ;  

氨基功能化论文-常会,范文娟,曾成华,邹旺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