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一鸣
天津天乐国际公司咨询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300202
摘要: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以历史名人故居为典型代表的、集中展示“天津小洋楼”建筑特色及整体风貌的、安静优雅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五大道历史街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做好相关规划工作。本文将对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进行浅析。
关键词: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1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
1.1街区概况
五大道是天津近代租界时期形成的历史街区,主要指在原英租界的西北区域中东西方向并行排列的马场道、成都道、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和重庆道等六条街道所在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40公顷。该区域受天津市特殊的历史背景、外来文化语境等因素影响,与中国近代发展史关系密切,集中了大量风格各异的花园别墅和名人宅邸,其街区结构、空间形态和建筑风貌直接体现了当代世界规划与建筑的思潮,同时也对天津城市文化和风貌特色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2010年8月,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1.2形成与演变
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起,英法美日德意俄等国先后在海河两岸开辟租界区,其中,历经三次扩大的英租界成为面积最大的租界区,从连通整个租界区通向赛马场的道路——马场道开始,各个主干道路和街区次第建成。1903年至1930年期间,是五大道从开始建设到发展成熟的时期,街区规划也经历了从自然延伸到统筹规划的过程,规划思想与模式体现了当时世界规划潮流的变化,特别是充分借鉴了1909年英国政府最新颁布的《城市规划法》,最终形成了一片道路结构合理、市政设施完善、充分考虑居住功能与生活特点的高档居住社区。建国后,五大道街区的社会结构和功能有所改变,但总体格局和形态基本保持完好,为后来的整体保护奠定了基础。
1.3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
五大道的空间形态非常特殊,其顺势而为的街道走向、长方形的道路网格体系不仅完全不同于天津市其他地区,并体现在道路结构、街坊形式、街区肌理、街道尺度和建筑体量等各个方面,街区肌理符合建筑形态混合布局的需要,建筑体量与街道尺度和谐共生。同时,五大道的住宅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异域风情浓郁、个性突出,在街区中至今保存较好的300余幢建筑中,建筑形式很少重复,分别从不同国家的地域建筑元素中汲取灵感,更是将世界当代建筑思潮引入并充分体现了业主的个性和文化取向。
2主要目标
保护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着重提升文化和环境品质,完善居住功能和配套设施,彰显街区历史文化价值,使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并结合城市长远发展的总体要求,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激发街区活力,丰富天津市文化和旅游资源。
3基本原则
3.1整体性和真实性原则
保护街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保护大量建筑形式各异的殖民地居住建筑和配套公共建筑、略带弯曲的方格路网、连续并富有变化的街巷空间,保护与天津近、现代事件、名人活动相关的重要历史场所、名人故居、历史街道等历史文化资源,整体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
3.2分类保护原则
根据历史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现状的完好程度、城市空间的类型、环境特征和使用状况,采取分层次、分区域、分级别的分类保护方法,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定和整治措施,保持历史风貌的多样性。
3.3可持续性原则
合理利用,兼顾发展,允许对一些建筑风貌不明显、建筑质量差的地段进行改造,完善功能及布局,优化地区环境品质和空间景观,更新设施,改变历史建筑的消极保护状态,使历史建筑及其环境既保持历史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的使用要求,提高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形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平衡、有序、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4主要保护对象
4.1建筑
规划以保护历史形成的风格各异的花园别墅和西式洋房为主,同时保护各类传统民居建筑及公共建筑,保护其具有功能意义的平面布局、设计手法,保护其具有历史意义的装饰风格、材料、色彩等。
4.2空间
规划应保护连续并富有变化的街巷空间,幽雅舒适的整体环境氛围,保护由历史院落空间、传统街巷空间、公共体育场、广场空间与公园绿化空间等典型空间类型所构成的各类公共、半公共和私密空间;保持街道交叉口空间特征和公共空间的层次关系。
4.3肌理
规划应保护历史形成的略带弯曲的方格路网,由街坊、地块、建筑、街巷、院落、广场及其布局所形成的城市肌理,控制构成肌理的各种要素。
4.4环境
规划应保护历史形成的各种类型的绿化环境,保护众多的沿街绿化、古树名木与其它绿化环境。
5建筑保护与更新
5.1不可移动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要求保护。
5.2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是指经天津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对历史建筑应当予以维修和再利用确需拆除时,必须进行详细的建筑测绘,并应在原址原样复建;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使用性质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5.3传统风貌建筑
传统风貌建筑是指具有一定建成历史,能够反映历史文化街区不同历史时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格局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传统风貌建筑不得成片拆除,应尽量予以维修和再利用,可按照保留、改造、拆除重建三种方式进行规划引导。
6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核心保护范围是历史文化街区内保护建筑较为集中,空间格局保存完好、历史文化特征明显、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的区域,核心保护范围以外的区域为建设控制地带。
6.1核心保护范围
不得擅自改变街区的空间格局;严格控制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总量,新建、扩建、改建后地上部分的建筑面积总量不得超过现有地上部分的建筑面积总量;严格控制一切开发建设活动;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和构筑物在高度、密度、退线、体量、色彩、材料等方面要求,必须与周边保护建筑相协调;不得擅自新建、扩建道路;严格保护核心保护范围内的院落、绿化、小品、铺装等历史环境要素;不得新建工业企业。
6.2建设控制地带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或构筑物的高度应通过视线分析确定,不得破坏街区空间环境;直接与核心保护范围相邻的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或构筑物应当在建筑体量、空间布局、色彩、材料等方面与历史风貌特征相协调;新建、扩建、改建道路时,不得破坏整体风貌特征。
结语:
“百年中国看天津,近代天津看小洋楼”,相信通过合理有序的开展各项保护规划工作,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蕴含的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将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为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澎育.天津五大道.建筑创作.2006(9):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