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通信论文-席世文

应用层通信论文-席世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应用层通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频通信,应用层,前向纠错技术

应用层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席世文[1](2019)在《视频通信中的应用层前向纠错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信道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想要的视频效果,造谣就是信道的宽带受到严重的限制,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来一种方案,主要是适用于使用无线网络的视频技术,具体是指视频广播之中通信的应用层前向方面的纠错技术,这种方案的核心特点就是会根据不同的视频符号,然后对不同的接收端重建视频的质量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选择不同的优先级,这主要是利用率视频数据特有的特点即不等重要性的特点。这种方案主要是针对在信道宽带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的终端的信道状况存在差异,于是采取牺牲一小部分的低丢包率终端的视频质量,然后使得小区内部的全部用户能够接收到更高质量的视频。(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汪昕隆,许万彬,王梓行,陈铁辉,陈耀忠[2](2018)在《跟踪定位消防系统中的CAN技术应用层通信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自动跟踪定位消防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提出利用CAN总线进行消防系统内部的数据传输.介绍了消防系统的架构及通信,分析了CAN总线通信电路结构和原理,以CAN 2.0B协议帧结构为基础,研究扩展帧ID报文标识符的组成和含义,给出了基于CAN总线应用层通信协议的制定、实现方法和设计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仅能满足数据传输可靠性、实时性等实际要求,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移植性和扩展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8年08期)

刘雯静,郭静波[3](2016)在《面向自动需求响应的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应用层》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电力系统自动需求响应的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high-speed narrow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NPLC)系统亟需实用、高效的应用层设计来支撑各类响应服务。该文面向自动需求响应服务,定义了双向互动的HNPLC应用层协议架构,并结合系统的多分类服务需求,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数据包优先级权重、数据包传输效率和服务等待时间的基于动态优先级的应用层服务响应机制。在构建的跨层HNPLC仿真平台中验证了协议架构的合理性,且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动态优先级的服务响应机制可明显提升HNPLC传输性能,满足自动需求响应的服务要求。(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雷斌,张鑫[4](2015)在《基于WSN野外监测系统应用层通信协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在严寒地区铁路、公路专线路基施工质量和建设标准,需要对影响路基稳定性的低温、含水量、位移、变形、应力等路基状态参量进行实时监测。针对监测区域点多面广的特点,提出了基于WSN野外分布式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适应高寒、高海拔地区不同环境参量的监控,加强对冻土区的监测能力,推动冻土区交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其中通信协议的设计是整个监测系统正确运行的关键,深入研究了通信协议,提出了基于WSN野外分布式监测系统的通信协议,使得监测系统正常工作。(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陈萌[5](2014)在《基于JMS平台的应用层组通信方法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互联网中,组播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受到IP组播技术难以推广的限制,应用层组播成为网络改进的突破点。而随着物联网发展,在行业应用中,对协同工作系统的应用层组通信方法要求越来越高,消息传输需要具备异构性,实时性以及对大量数据并发的处理特性。消息中间件的技术契合这样的需求。基于以上的考量,本文开展对物联网中电池协同监测系统上JMS技术结合组通信方法的研究。本文在分析应用层组通信架构和机制的基础上对所采用的消息中间件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开源ActiveMQ消息中间件,针对组模式和消息中间件的关系映射,结合应用层组通信模式,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改进型JAVA消息服务中间件上的应用层组通信模型JALGCM(Java Message Service Application LayerGroup Communication Module)。该通信方案具有能够兼顾JMS平台异构性,实时性,大量并发数据处理以及组通信模型中细粒度组员控制,完整消息服务的优点。本文在此模型中提出了两种消息通道的复合利用,设计了一种双通道模式下完整的组通信消息协议和组员关系控制协议,实现了组播模型中细粒度的组管理、组员关系控制,以及组通信中的消息容错机制。进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本模型相关的消息服务算法。这些改进算法包括:基于双层环结构的消息全序定序算法改进和为支持历史消息而实现的线性哈希消息缓存算法,并对缓存算法的性能进行实验对比测试。在JALGCM方案的消息缓存架构中加入请求应答机制来实现新加入组员对历史消息的请求。最后,在物联网应用背景下的设备监测领域中,将该JALGCM方案在基站电池协同监测系统上应用和实现,结合同步Web Service和JMS服务端,实现异步数据服务接口,并对该协同监测系统进行了消息时序完整性测试和消息性能响应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保障高并发消息的时序完整性,相较于同步Web Service模式的通信方式,拥有平稳高效的消息处理速度,和更低的消息出错率。进一步验证JALGCM方案的可靠性、拓展性和高效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4-03-01)

刘媛媛,朱路,潘泽中,杜江洪[6](2013)在《无线环境监测系统及应用层通信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环境参数有线监测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制作6个传感器节点和1个协调器的无线环境参数监测系统。提出地址匹配和导引码识别相结合的应用层通信协议,使协调器与传感器节点组成1个稳定的树形拓扑网络,扩大监测范围。协调器通过网络收集各传感器节点采集的环境参数(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等),经串口将数据传送给SIM300模块,利用GSM/GPRS网络与客户端进行信息交互。无线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在大区域内和复杂环境下正确监测温、湿度、光照强度,系统能接收用户的短信指令,将环境参数信息返回给用户,实现远程监测。系统可应用于气象环保、煤矿工业、精准农业等领域。(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3年09期)

刘丹,张桂玲[7](2013)在《工业通信网络应用层的基本功能与要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通信网络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经不能被视为简单的通信网络,而是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关键子系统。本文从应用角度,分析工业通信网络应用层的基本功能,包括周期性过程数据传输、非周期性变量读写访问、报警机制和网络/系统管理。为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工业通信协议需提供数据/变量ASE、报警ASE和管理ASE等基本应用服务元素,以及C/S、P/S和R/S通信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仪器仪表》期刊2013年08期)

[8](2012)在《关于批准发布GB/T20851.3—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3部分:应用层》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第21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20851.3—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3部分:应用层》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现予以公布(见附件)。2012年8月8日附件:(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导报》期刊2012年11期)

曾欢,张灿,陈德元[9](2011)在《空间通信网中音视频传输的应用层QoS控制与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无线局域网、因特网和Ku频段卫星通信网的互联互通及服务质量(QoS)性能参数,采用视频帧率、分辨率自适应算法,提出了一种空间通信网中音视频传输的应用层QoS控制与测试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并具有良好的QoS自适应帧率调整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张秀武,雷为民,张伟,李鸿彬[10](2010)在《IP通信中媒体传输的应用层路由机制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质量保证(QoS)一直是IP通信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现有方案主要从叁个方面来解决QoS问题:底层网络的QoS保证;编解码技术的优化以及应用层路由技术(又称为传输控制优化).本文重点讨论应用层路由机制.介绍应用层路由的基本概念以及现有的应用层路由技术,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SIP协议和P2P技术,提出一种全新的应用层路由系统框架:SIP+P2P系统,并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指出IP通信应用层路由领域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0年08期)

应用层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自动跟踪定位消防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提出利用CAN总线进行消防系统内部的数据传输.介绍了消防系统的架构及通信,分析了CAN总线通信电路结构和原理,以CAN 2.0B协议帧结构为基础,研究扩展帧ID报文标识符的组成和含义,给出了基于CAN总线应用层通信协议的制定、实现方法和设计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仅能满足数据传输可靠性、实时性等实际要求,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移植性和扩展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用层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席世文.视频通信中的应用层前向纠错技术[J].数码世界.2019

[2].汪昕隆,许万彬,王梓行,陈铁辉,陈耀忠.跟踪定位消防系统中的CAN技术应用层通信协议[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8

[3].刘雯静,郭静波.面向自动需求响应的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应用层[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雷斌,张鑫.基于WSN野外监测系统应用层通信协议的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5

[5].陈萌.基于JMS平台的应用层组通信方法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4

[6].刘媛媛,朱路,潘泽中,杜江洪.无线环境监测系统及应用层通信协议[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3

[7].刘丹,张桂玲.工业通信网络应用层的基本功能与要素[J].中国仪器仪表.2013

[8]..关于批准发布GB/T20851.3—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3部分:应用层》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J].中国标准导报.2012

[9].曾欢,张灿,陈德元.空间通信网中音视频传输的应用层QoS控制与测试方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

[10].张秀武,雷为民,张伟,李鸿彬.IP通信中媒体传输的应用层路由机制研究综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0

标签:;  ;  ;  

应用层通信论文-席世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