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澳大利亚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澳大利亚,伊丽莎白,丛林,文学,目的论,爱尔兰,身份。
澳大利亚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裴蓓,韦敏[1](2019)在《花与历史:记第一部华人创作的澳大利亚历史小说的诞生》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6月16日,由澳大利亚华人作家韦斯理和韦敏合着的第一部用中文构思和写作的澳大利亚历史小说《蓝花楹》在汉首发。次日上午,韦敏接受了裴蓓的采访。)裴蓓(以下简称"裴"):韦敏老师,您好!祝贺《蓝花楹》在国内出版,也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蓝花楹》是第一部由华人作家创作的澳大利亚历史小说,它一经出版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从《后记》中得知,该书的灵感(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31期)
吕丽盼[2](2019)在《偏见与融合——评澳大利亚淘金小说《中国男孩》》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籍匈牙利裔作家大卫·马丁的小说《中国男孩》,以"小好"为主人公,讲述了一群中国淘金者遭遇的种种不公。作者试图公正地还原早期中国淘金者在澳大利亚淘金时与白人相处的真实情形。文章从"刻板偏见下的融合之难""身份杂糅与表面融合""融合之路任重道远"叁方面深入探析中国淘金者在澳大利亚谋生之路的艰辛。马丁不仅着重描写了中国淘金者遭遇的不平等,并且看到了澳大利亚白人对华人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看到了身份杂糅对文化融合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雅琪[3](2019)在《澳大利亚短篇小说《交换》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来自澳大利亚诗人、作家格兰·菲利普斯的短篇小说《交换》。该部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位未婚女讲师经历波折最后仍决定改变生活去中国教学的一系列故事。短篇小说情节简洁,结构精巧,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译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交换》的翻译实践,并总结了翻译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所使用的翻译技巧。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关于翻译任务的背景、短篇小说的语言特点和相关翻译文献综述。第二部分详细地阐述了翻译理论的选择、翻译工具的准备、翻译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和译文的校对。第叁部分是案例分析,是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归纳了《交换》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观照下,译者针对特定词汇翻译和长句翻译分别采用了词性转化法、增词法、倒置法和顺译法。第四部分是对整个翻译过程的反思总结,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意见,希望能为澳大利亚文学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期刊2019-06-16)
姜雪[4](2019)在《澳大利亚短篇小说《心碎的天竺葵》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是澳大利亚作家格兰·菲利普斯未发表的短篇小说《心碎的天竺葵》。该小说讲述了在战争年代的背景下,一位母亲领着叁个孩子前往珀斯旅行的故事。笔者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完成了翻译实践,并总结了该篇小说的翻译难点和解决办法。本实践报告包括翻译任务简介、翻译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四个部分。其中第叁部分案例分析是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笔者以目的论为指导,依据“目的”、“忠实”及“连贯”原则,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详细的探讨了笔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所遇到的困难和采用的四字成语的使用、代词内容明确化、拆分法等翻译方法。笔者希望通过对澳大利亚小说《心碎的天竺葵》的翻译,可以把优秀的澳大利亚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让中国读者更加了解澳大利亚小说及其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并促进两国的文学交流。(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期刊2019-06-16)
朱云宝[5](2019)在《澳大利亚短篇小说《双程记》(节选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的材料节选自澳大利亚短篇小说《双程记》,该小说是澳大利亚作家格兰·菲利普斯于2014年创作完成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旅途中的故事,故事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的澳大利亚。译者根据本次翻译实践内容撰写了本翻译实践报告,本报告主要由翻译任务介绍、翻译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总结四部分构成,其中第叁部分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总结了翻译的重难点,并通过对典型译例的分析,初步探讨和研究了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翻译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方法。译者通过对《双程记》的翻译和研究,提高了个人文学翻译水平,并总结了澳大利亚短篇小说、西澳大利亚英语的特点,提出以关联翻译理论指导多对话的短篇小说翻译的意见,并总结了短篇小说翻译的常用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期刊2019-06-16)
张荣升,丁威[6](2019)在《挑战强权观念,追求人性平等尊严——澳大利亚女作家伊丽莎白·乔利小说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乔利深刻体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以不动声色的叙事揭露了强权化的二元观念非此即彼、非友即敌的残酷。《斯科比先生的谜语》批判了护士长为代表的强权文化,展现了以斯科比为代表的老年群体的生存危机;《皮博迪小姐的遗产》赞扬了身处逆境却彰显人性光辉的作家霍普威尔;《可爱的婴儿》赞颂了青年知识分子为自由和理想所进行的努力和拼搏;《代理母亲》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在感情和事业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乔利聚焦弱势群体,赞扬了弱势群体追求平等自由、捍卫人格尊严付出的努力,彰显了生命意识和平等尊严之上的人性张力和人生审美。(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卜杭宾[7](2019)在《“一个老年人的写作”——论库切澳大利亚小说的“晚期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切移居澳大利亚后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文体杂糅、结构松散、主旨隐晦的特殊风格,这与他在南非时期揭露种族隔离暴行的后殖民书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以萨义德的"晚期风格"论为切入点,从形式、内容、思想等维度探究库切澳大利亚小说"不合时宜"的艺术特质,从而管窥暮年老病的心境与库切创作嬗变之间的内在关系。库切的澳大利亚小说既蕴蓄了后现代实验创作的先锋能量,又彰显了作家对于生死大问的终极省思。从本质而言,这种不和谐、不妥协的"晚期风格"唤起的是一种阐扬震惊与矛盾体验的后现代崇高精神,在反抗与疏离中不断叩寻艺术与生命的可能联结路径。(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张加生,彭青龙[8](2018)在《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疯癫”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是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时期的主要文学题材。本文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澳大利亚社会历史背景以文本细读方法分析以劳森、弗菲、拉德为代表的澳大利亚民族主义作家丛林书写中的疯癫意象。本文认为,丛林疯癫意象是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时期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一大鲜明特征,也是民族主义作家作品的共同表征。丛林现实主义小说以澳大利亚丛林为书写对象,再现丛林人在早期丛林环境中求生存、求自由、求独立的艰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陷入疯癫的现实,建构出澳大利亚民族身份源于丛林的民族想象。(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花娟[9](2018)在《澳大利亚小说中民族身份研究——以《奥斯卡和露辛达》和《我的位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的民族身份是关系到澳大利亚定位与发展的重要议题。自多元文化政策推行以来,澳大利亚的小说家便大胆地走上了民族身份的"寻根"之旅。通过比较白人作家彼得·凯里的代表作《奥斯卡和露辛达》和土着作家萨利·摩根的代表作《我的位置》中的共同言说,可以看出白澳政策的虚伪与局限,而在多元文化基础上构建一个白澳民族和土着民族和解的澳大利亚才是白人和土着们共同的心声。(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17期)
周轩,陈李萍[10](2018)在《后殖民视阈下澳大利亚小说《冷水》中沃尔夫家族的身份之困》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水》(2001)是澳大利亚女作家马蒂·麦康诺基(Mardi Mc Connochie)重书勃朗特(Bronte)家族的一部佳作。本文立足后殖民视阈,解读《冷水》中沃尔夫家族成员在澳大利亚殖民地重塑身份之路。运用文本细读和互文性解读方法,结合相关史实及心理分析,文章分析殖民地男权社会中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身份之困,揭示出身份的虚幻本质。(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23期)
澳大利亚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澳大利亚籍匈牙利裔作家大卫·马丁的小说《中国男孩》,以"小好"为主人公,讲述了一群中国淘金者遭遇的种种不公。作者试图公正地还原早期中国淘金者在澳大利亚淘金时与白人相处的真实情形。文章从"刻板偏见下的融合之难""身份杂糅与表面融合""融合之路任重道远"叁方面深入探析中国淘金者在澳大利亚谋生之路的艰辛。马丁不仅着重描写了中国淘金者遭遇的不平等,并且看到了澳大利亚白人对华人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看到了身份杂糅对文化融合的积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澳大利亚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裴蓓,韦敏.花与历史:记第一部华人创作的澳大利亚历史小说的诞生[J].长江丛刊.2019
[2].吕丽盼.偏见与融合——评澳大利亚淘金小说《中国男孩》[J].长春大学学报.2019
[3].张雅琪.澳大利亚短篇小说《交换》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4].姜雪.澳大利亚短篇小说《心碎的天竺葵》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5].朱云宝.澳大利亚短篇小说《双程记》(节选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6].张荣升,丁威.挑战强权观念,追求人性平等尊严——澳大利亚女作家伊丽莎白·乔利小说解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卜杭宾.“一个老年人的写作”——论库切澳大利亚小说的“晚期风格”[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9
[8].张加生,彭青龙.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疯癫”意象[J].外语学刊.2018
[9].花娟.澳大利亚小说中民族身份研究——以《奥斯卡和露辛达》和《我的位置》为例[J].科技视界.2018
[10].周轩,陈李萍.后殖民视阈下澳大利亚小说《冷水》中沃尔夫家族的身份之困[J].校园英语.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