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650106
摘要:随着电气向工业化高速发展,其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当前教育对电气人才的培养需求。尤其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在电气工程的领域是落实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各学校长期使用较窄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教学固有模式。针对其课程在教学中的效率及质量,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专业课程的体系展开了改革性探索,有利于教学顺应当前对电力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地方电力产业对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文章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思路,从对地方电力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入手,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并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以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的目标。
1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构建适应地方电力产业发展需要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根据高职高专教育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针对地方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专业培养的目标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通过调研,明确地方电力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掌握专业主要服务面向的电力企业的规模、发展趋势、岗位设置、人才需求等。同时也应该了解兄弟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专业建设情况,一方面作为经验借鉴,一方面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岗位,通过对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可以获知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最后,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分析相关课程所能支撑的能力目标,并将职业标准融入能力目标的培养,构建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思路的框图如图1所示。
2地方电力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十二五”期间,常州的电力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制造基地、重要的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投资200亿元建设了智能电网产业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常州的电力产业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1电网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电力建设,根据电力需求预测,到2020年,常州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将突破500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负荷将突破900万千瓦。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的用电需求,“十三五”期间,常州地区电网项目总投资将达150亿元,建设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300万千伏安,线路800公里。
2.2配电自动化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指出,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常州将以武进区“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到2020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100%。
2.3智能电网及电力装备作为千亿级产业链着力打造
近三年来,常州重点实施“531”工程,即发展大型变压器、输变电设备、电力装备、电工电气装备、输配电装备等五大板块;建设输变电设备生产制造、零部件采购配套、研发检测三大基地,推动常州输变电产业的集聚和发展,目标是把常州打造成智能电网装备第一城。“十三五”期间,智能电网及电力装备将作为常州的三大千亿产业链全力打造,实现从局部制造向整体开发、集成开发、工程承包的跨越,提升产业层次。
3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
根据常州地方电力产业的发展情况,电网的新建扩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电力装备制造的持续发展将带来电力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以及电力设备的制造、销售等方面岗位的同步增加。结合学院和专业的实际办学条件,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充分论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主要服务面向定位在“电力设计与安装、电力设备制造”两大类企事业单位。同时,通过实地走访常州苏文电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上能新特变压器有限公司、江苏博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行业内骨干电力企业,以及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兄弟院校相同相近专业进行调研,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如表1所示。
4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4.1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各类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知识竞赛和毕业设计等。
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首先应加大投资,完善实验室,保证学生必要的实验条件。实验室应采取开放式的管理体制,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在规定的实验课程表之外,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验包括基础课程实验以及专业课程综合实验,基础课程包括:电路综合实验、电机综合实验、电子综合实验等;专业课程综合实验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等。基础课程实验可以在电工、电子实验基地进行,应将验证理论的传统实验逐步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设计型实验。而电力专业综合实验可以通过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和数字化计算机仿真系统进行。
为了加深对实际电力系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通过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与多家发电厂和电业局建立友好的教学合作关系,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加深理解。
定期组织一系列的电力专业知识竞赛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综合。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可以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设计的选题应尽量贴近工程实际,并且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每位同学的设计题目应该不同,教师可以自主申报题目,经过审核后,学生可以自由选题。由于设计涉及的时间长,跨度大,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设计的进程和质量。
4.2针对目标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需要满足的职业能力要求,学院专业教学团队对这些能力要求做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梳理,并以此构建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5结束语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在地方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应该紧跟地方产业发展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完善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卢红.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应用体系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2:62.
[2]于秀娜.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