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沉积构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尼日尔,盆地,体系,生物,西沙,海盆。
沉积构成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熊伟,郝雪峰,朱德顺,张顺[1](2019)在《湖相泥页岩细粒沉积组构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济阳坳陷沙四上—沙叁下亚段泥页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细粒沉积岩是相对于常规储层的砂、砾粗粒沉积提出的,尚无统一的定义,通常是指粒级小于0.1mm/0.0039 mm的细颗粒物质组成的沉积岩。关于细粒沉积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提出(Krumbein,1932),但受其沉积成因机制复杂、技术条件和资源潜力认识程度的限制,研究进展缓慢,尚未形成完整的沉积理论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直到现在关于细粒沉积的定义、术语、分类、沉积过程、形成(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4-13)
张奥博,汤达祯,唐淑玲,陶树,许浩[2](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沉积控制下含煤层气系统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沉积环境演变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山窑组含煤层气系统的控制,运用钻井、测录井、露头等资料并辅以扫描电镜、图像粒度等精细分析方法,对煤层气系统进行了划分,并对其沉积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出5种沉积微相的砂体,隔水阻气能力呈"分流河道<决口扇和滩坝<天然堤和滨浅湖",并划分了单井垂向含煤层气系统; SQ4—SQ5时期,湖平面升高致使湖泊相发育面积扩大,聚煤作用减弱并主要集中在SQ4的TST、LST阶段,煤层发育、含气特征呈现出东西差异并与平面上沉积相展布特征相符;开发时需根据围岩的封隔性厘定含煤层气系统,根据系统特征选择适合的开发方法,同时注意规避垂向节理发育的砂岩含水层及开发层系组合。(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马铭,林畅松,陶泽,姜静[3](2017)在《层序格架和斜坡水道体系的沉积构成及演化——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北部韩江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海平面变化和古生物资料,将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北部韩江组划分为SQhj1、SQhj2和SQhj3等3个叁级层序。叁级层序界面的识别主要为盆地边缘的不整合及其对应的整合面,包括盆地边缘的上超和削蚀不整合,斜坡上的下切侵蚀水道和斜坡扇底,以及盆底扇的底界面等;4个叁级层序界面SBhj1、SBhj2、SBhj3和SByh1,分别与15.5、13.8、12.5和10.5 Ma等4期海退事件对应,同时也与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与含量的低值对应。利用高分辨率叁维地震剖面沉积单元划分,在研究区识别底部滞留沉积、侧向前积体、滑塌沉积、水道轴部沉积和天然堤等5种沉积单元,不同的水道具有不同的沉积单元组合;水道复合体内单体水道迭置方式可归纳为摆动式、垂向加积式、限制性单向迁移式和非限性单向迁移式等4种类型。根据海平面变化、地貌特征及水动力条件差异,韩江组水道演化划分为3个时期,不同时期发育的水道具有特定的沉积结构和演化过程。该研究结果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有利砂体的进一步预测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赵鹏飞,杨香华,张会来,卜范青,武静[4](2017)在《深海浊积扇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特征与油气水系统:以尼日尔叁角洲前缘深水区K油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尼日尔叁角洲前缘浊积扇朵叶复合体是西非深水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但相关的沉积构成特征与油气水系统研究相对滞后.通过对地震相识别、地震属性刻画、岩心观察及钻井储层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研究区的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及储层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据MDT(mouldar formation dynamics tester)和DST(drill stem testing)测试资料,对朵叶复合体的油气水系统进行了探讨.K油田深海浊积扇朵叶复合砂体在地震剖面上外形呈丘状,内部为弱反射,与泥岩分界面为强振幅反射面,在空间上具有侧向和沿古水流方向迁移的多期迭置特征,平面上呈扇形或"舌状";测井相以钟形或箱型为主,与周围泥岩呈突变接触;每期朵叶均由朵叶主体和朵叶侧缘构成,重力流水道较为发育.朵叶复合体中的块状砂岩是油田开发的优质储层,该类砂体分布面积相对较大,横向连续性好;目的层段发育多套独立的朵叶复合体油气水系统,每个单一的朵叶复合体油藏上下均受厚度较大的泥岩分隔,具有形成简单完整、统一压力系统、高速渗流能力且水体能量充足的高产油藏的有利条件.K油田朵叶复合体内部结构清晰、砂体侧向连通性好且具有统一油水系统,可作为大陆边缘叁角洲前缘深水区富泥背景下深水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典型范例.(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7年11期)
赵新伟,许红[5](2016)在《中新世礁相碳酸盐岩沉积构成及成礁模式——以西沙海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最新钻井、地震资料,剖析了中新世生物礁体沉积构成以及成礁演化模式。揭示了研究区造礁生物主要为钙藻,其次为六射珊瑚,附礁生物以有孔虫和介形虫为主。根据是否发育造礁生物将岩石分为礁格架-骨架岩和非礁格架-骨架岩2类,前者包括珊瑚藻格架和珊瑚骨架焦白云岩及红藻-仙掌藻白云岩2种,非礁骨架岩分为生物碎屑灰岩、粒泥灰岩和泥粒灰岩3种。沉积相包括礁格架相、礁坪相、礁后滩相、泻湖相和生物碎屑滩相5种。中新世生物礁是在相对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沉积演化的,属于加积-退积型生物礁沉积旋回,礁体发育期可分为奠基、初始繁盛、顶峰、暴露衰退4个阶段,暴露衰退末期发生强烈的白云化作用,淡水淋滤溶蚀作用形成较好的储集层。(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6年18期)
赵新伟,许红,孙志鹏[6](2016)在《西沙海域新生代生物礁序列的沉积构成:以西科1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礁是由原地的固着生物所建造的块状碳酸盐岩沉积。西沙海域自中新世以来发育了厚层生物礁地层。通过对最新全取心钻井西科1井岩心的宏观观察和微观分析,结合古生物及岩心测试成果,发现西科1井中新世和第四纪为主要造礁期,形成了两套分别以珊瑚藻和珊瑚为主要造礁生物的生物礁序列,底栖有孔虫为主要的附礁生物,而上新统为一套滩相沉积。生物礁序列发育骨架岩、粘结岩和障积岩叁种礁相岩石,以骨架岩含量最高,非礁相岩石包括泥灰岩、颗粒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叁种。白云岩地层以晚中新世到上新世早期最为发育,多为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所致,并受热液活动的影响。对生物礁序列的沉积分析,可为后期南海油气勘探以及生物礁储层分布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材料。(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6年04期)
刘为,裴健翔,于俊峰,张建新,李彦丽[7](2015)在《构造活动型盆地层序构成及重力流沉积体时空演化特征——以莺歌海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莺歌海盆地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型盆地,研究莺歌海盆地层序构成、沉积体系时空演化特征对于完善构造活动型盆地层序沉积模式和提高盆地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盆地中新世构造活动与沉积充填响应为例(重点是海南隆起物源),通过区域构造、层序构成、沉积体系、储层展布等综合分析,详细论述了盆地中新世构造活动与物源来源、输砂通道、沉积卸载、储层展布的耦合关系,总结了3类构造活动与沉积充填响应:1)盆缘控盆断层活动形成的转换断层带控制了盆缘主要输砂(物源)通道,2)盆缘贯通断层活动形成的断裂坡折带及盆内隐伏断层活化导致的挠曲坡折带共同构成的两级坡折带分别控制了叁角洲和重力流海底扇沉积展布,3)盆地沉降控制的古地貌大格局和底辟构造隆升、塌陷活动导致的局部古地貌共同控制了重力流海底扇沉积体发育范围,两期大规模不均衡沉降导致了2期沉降中心大幅迁移,从而导致重力流海底扇沉积位置迁移。通过研究构造活动型盆地层序构成及重力流沉积体时空演化特征,明确了大型重力流海底扇储集体展布,勘探实践证实了该理论预测的正确性。期望为莺歌海盆地勘探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也能对构造活动型盆地层序构成及重力流沉积理论研究有所补充。(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4)
郗延强,刘景彦,林畅松,刘永福,蒋军[8](2015)在《塔北隆起西部叁迭系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及盆地动力学过程响应研究对寻找油气圈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塔北西部叁迭系地震、测井和岩心分析,表明叁迭系是一个二级沉积层序,可进划分出四个叁级层序(SQ1-SQ4)。SQ1的底界面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一个高振幅、连续性好的反射同向轴,界面之下可以看到明显的削截。SQ2底界面之上为辫状河叁角洲分流河道砂(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4)
毛凯楠[9](2015)在《珠江口外峡谷体系内部构成特征及沉积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深水沉积体系研究和深水油气勘探的深入,深水峡谷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大量关于深水峡谷沉积体系的研究报道,但是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我国却相对比较薄弱。深水峡谷作为陆源沉积物从浅水区向深水区输送的主要通道,广泛发育于被动和主动大陆边缘,由于峡谷形成与演化记录了丰富的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和区域构造演化史信息,故引起了海洋地质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深水峡谷体系这一个国际地质学研究热点,以珠江口外峡谷体系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地震、岩心、测井数据,依据地震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理论和分析方法,从峡谷几何形态和内部充填特征入手,分析了珠江口外峡谷体系的垂向剖面形态特征、平面几何展布特征、内部充填特征,讨论了构造背景、地形地貌条件、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和深水底流等方面对峡谷体系的控制作用,建立了相应的沉积充填模式。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深化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沉积学研究,为珠江口盆地储层分布预测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定量描述了现今珠江口外峡谷体系的空间展布特征。珠江口外峡谷体系整体呈“S”型形态展布,总长度约254km,其路径上表现为叁种有明显区别的走向。在头部(upper reach)表现为NW-SE走向,躯干(middle reach)变为近SEE-NWW向;尾部(lower reach)路径又变回了NW-SE走向;最终,峡谷在水深3500m出汇入深海盆地。其中,在峡谷头部,主干峡谷发育规模不大,在其东侧白云凹陷北侧陆坡发育的陆坡峡谷群充当了其头部,这些峡谷呈NNW向展布,长约30-60km,宽约1-5.7 km,下切深度约50-300 m,峡谷两侧壁平滑且陡峭,其中位于西部的9条陆坡峡谷与主干峡谷直接相连。在其下部发现的埋藏水道充填特征显示出其明显的ENE方向的迁移特征,指示这些峡谷可能受到长期、持续自西向东的底流改造,导致峡谷在约10.5Ma以来的强制性东向迁移。定量统计了峡谷几何形态的7个要素,它们分别是谷底长度(Valley Length)、水道长度(Channel Length)、水道幅度(Amplitude)、水道弯曲波长(Meander Wavelength)、水道弯曲半径(Meander Radius of Curvature)、水道平均宽度(Average Width)和水道弯曲度(Sinuosity),从而系统刻画了中央峡谷体系的平面形态。识别出峡谷体系的3种剖面形态类型:U型、V型和复合型。通过对其剖面几何形态和平面展布特征的分析,指出峡谷上中下游在延伸方向、宽度、弯曲度、剖面形态、发育时间跨度、底界面下切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2.刻画了珠江口外峡谷体系沉积单元内部构成及微相特征。峡谷内部充填由2大类沉积体类型构成:浊流沉积和块体流沉积。上陆坡的复合峡谷群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强振幅反射侧积反射或杂乱的弱振幅反射特征,在陆坡区通常形成由复杂的多个水道复合而成的杂乱反射带,有时可见明显定向迁移的侧积反射结构;中陆坡的主干峡谷谷道通常下切较浅,呈现宽缓平坦的U型,弱-中振幅连续平行-亚平行反射特征;海底扇则以中-高振幅连续平行为地震反射特征,边缘部位出现明显的丘状下超。峡谷内部的浊流和块体流沉积来主要源自珠江口叁角洲。充填沉积物可进一步划分出浊积水道、残余水道砂体、分支水道、席状砂、块体流、深海泥沉积物、峡谷侧壁垮塌沉积体等多种沉积单元。在不同区段和不同地层之中,沉积单元的类型、含量、结构特征和组合样式等存在差异性。3.建立了珠江口外峡谷体系叁个主要发育时期及相应的沉积充填样式。①、早期峡谷发育阶段(23-21Ma),峡谷几乎不发育,全区沉积体主要为浊积扇和块体流沉积:②、中期峡谷发育阶段(21-11.6Ma),早期主要发育块体流沉积,自15.5 Ma起峡谷开始发育壮大,逐渐下切侵蚀陆坡形成宽缓U型谷道,并在峡谷末端形成深海扇沉积,其上游段主要发育浊积水道沉积、底部滞留沉积、峡谷侧壁滑塌沉积等沉积相,下游段主要发育深海扇沉积;③、晚期峡谷发育阶段(11.6-0 Ma),该时期峡谷发育规模到达最大,到了2.6 Ma峡谷下切能力逐渐减弱,侵蚀范围缩小,上游还是主要发育峡谷侧壁滑塌沉积、浊积水道沉积等沉积相,中下游沉积作用则主要被块体流沉积主导,后期的主干峡谷谷道几乎被块体流沉积所掩埋和填平。4.总结了珠江口外峡谷体系的主控因素。珠江口外峡谷体系发育演化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物源体系、古地貌及洋流活动等因素。①新生代构造活动是珠江口外峡谷体系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一方面控制了陆坡峡谷发育的古地形地貌,另一方面控制了部分陆坡峡谷发育延伸方向。大约30Ma开始的南海海底扩张,导致陆源碎屑物质开始从大陆架搬运至深海盆地,运输过程中就有可能下切和侵蚀陆坡区并形成许多小规模的线状水道。随着陆坡梯度降低,峡谷在被动大陆边缘通常会形成像陆地上的河流一样蜿蜒的水道。而且,珠江口外峡谷头部以及白云凹陷北部的陆坡峡谷群之下的地层中存在多个断层,部分断层位于埋藏水道或者现今峡谷的正下方。这些断层和埋藏水道的位置之间存在某些直接关系,由西北—东南向断层组成的主要构造单元可能影响了深海侵蚀作用以及研究区峡谷或水道的形成。②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在23 Ma、15.5 Ma、11.6 Ma、5.5 Ma、2.6 Ma均发生大规模的区域性海平面下降,导致低位域沉积时期陆坡峡谷的下切作用,有利于发育由上陆坡复合峡谷群-中陆坡主干峡谷-下陆坡和深海平原海底扇组成的有头型峡谷系统。因此,每一次的区域性海平面下降都对应了珠江口外峡谷的侵蚀阶段,只是每一次的侵蚀能力会有所差异,这也是控制珠江口外峡谷形成、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③来自珠江大量陆源沉积物的输入对珠江口外峡谷系统的形成、演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南海北部深水下陆坡1148站位(ODP184航次)取芯样品中的钕同位素进行测试后,发现其含量特征与珠江叁角洲沉积物相似,物源指示华南地区。这些特征都说明了珠江叁角洲不仅提供丰富的沉积物,同时这些沉积物还可以通过深水峡谷进行远距离的搬运,被搬运至深海平原。④海底古地形地貌对深水峡谷体系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海底隆起或者海山的出现,也会导致峡谷侵蚀路径的改变,进而影响到峡谷的形态特征以及演化过程。从地震资料可以看出,现今的海底地形地貌决定了现今峡谷体系的发育范围、走向及其各个沉积单元的空间展布。⑤南海北部陆坡洋流作用也对深水峡谷充填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珠江口外峡谷其头部上陆坡区的峡谷群自西向东的定向迁移明显与该区自西向东的中层洋流影响有关,显然,南海北部中层洋流对峡谷沉积充填样式、演化过程起到了一定的改造作用。5.提出了珠江口外峡谷体系自早中新世以来的演化阶段。结合控制因素分析、形态和充填特征,将珠江口外峡谷体系划分为叁个沉积模式演化阶段:①、早期阶段(23-21 Ma),该时期峡谷水道不发育,仅形成规模较小的水道,以陆架边缘叁角洲和海底扇发育为主要特征,构成陆架边缘叁角洲-小型水道-海底扇样式。在中新世早期古陆坡中下部出现了规模很小的侵蚀水道,但因为白云运动(21 Ma)导致的陆架坡折突然地向北迁移,使得这两个水道很快就被大面积的浊积扇和块体流沉积所覆盖。②、中期阶段或水道-海底扇发育阶段(21-11.6 Ma),构成了上陆坡复合水道-下陆坡和深海平原海底扇样式。自21 Ma以来,研究区主要为块体流和浊积扇沉积,扇体之上发育少量扇上水道,一直到了中中新世(15.5Ma),主干峡谷的下切水道才再次出现,这时的峡谷在平面形态上已经与后期主干峡谷的形态类似了,因此,笔者认为这时发育的峡谷就是现今珠江口大峡谷体系的雏形。③、晚期阶段或陆坡峡谷-海底扇发育阶段(11.6-0 Ma),该时期以上陆坡复合水道群-中下陆坡峡谷-深海平原海底扇为特点,海底扇沉积特征在11.6-2.6 Ma之间主要为浊流沉积,而2.6 Ma以来就主要为块体流沉积体。到了中新世晚期(11.6 Ma),研究区再次出现区域性的海平面下降,形成低水位时期。陆架可能处于暴露的环境,且陆架边缘的砂质沉积物供给增多,导致了位于坡折带的陆坡峡谷群的形成和发育。此时,峡谷的下切侵蚀、沉积物运输能力都到达了最大规模,陆架坡折被峡谷群强烈侵蚀,沉积物沿着峡谷的路径,穿过峡谷口附近的基底隆起,沉积在深海盆地里,形成了大规模的浊积扇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峡谷的侵蚀能力逐渐减弱,大量的沉积物沉积在主干峡谷区域,到了上新世(5.5 Ma)峡谷谷道大部分已被后来的浊积扇、块体流等沉积物所充填。从上新世至今,气候因素导致的强烈沉积物供给和全球海平面持续下降,导致了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处在被填平的埋藏水道之上又开始发育新的陆坡峡谷,这些峡谷输送大量的沉积物到下陆坡,在下陆坡地区形成深海扇,当这些深海扇与主干峡谷相连时,受地势的驱动,将沿着先存形成的峡谷走向继续自北向南运动。由于现今峡谷受地形地貌控制较大,因此峡谷将沿着现存的“负地形”继续向下侵蚀,继续发育。由于该时期更远离珠江叁角洲物源,有些仅为陆坡发育的无头性峡谷,故下陆坡及深海平原海底扇规模较小或不发育。(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5-05-01)
商志垒,孙志鹏,解习农,刘新宇,陆永潮[10](2015)在《南海西科1井上新世以来礁滩体系内部构成及其沉积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西科1井薄片进行鉴定,对上新世以来莺歌海组和乐东组礁滩沉积体系的古生物种类、岩石微相类型及成因相类型进行了系统剖析.研究表明:乐东组造礁生物以珊瑚和红藻为主,莺歌海组以红藻为主.附礁生物主要包括有孔虫、棘皮类和绿藻,其中有孔虫为最重要的附礁生物,绿藻只在乐东组的个别层段极发育.根据生物种类及含量、泥晶、亮晶及粒间孔含量的大小关系,识别出10种岩石微相.在此基础上,将礁滩体系划分为生物礁、生屑滩和泻湖3种成因相组合.生物礁包括礁基、礁核和礁盖3种成因相,其中礁盖可见显着的溶蚀现象,形成粒内溶孔、铸模孔等次生孔隙.在研究井段仅发育礁后滩,靠近礁核的礁后内侧滩生屑及粒间孔含量高,而泥晶少;靠近泻湖的礁后外侧滩则情况相反.泻湖主要沉积大量灰泥,生屑含量少.礁滩体系仅在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发育,各成因相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成因相垂向迭置关系.海侵体系域主要发育退积型成因相组合序列,准层序以代表海泛面的泥晶含量较高的成因相结束;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进积型成因相组合序列,多以对应暴露面的礁盖结束.(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沉积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沉积环境演变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山窑组含煤层气系统的控制,运用钻井、测录井、露头等资料并辅以扫描电镜、图像粒度等精细分析方法,对煤层气系统进行了划分,并对其沉积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出5种沉积微相的砂体,隔水阻气能力呈"分流河道<决口扇和滩坝<天然堤和滨浅湖",并划分了单井垂向含煤层气系统; SQ4—SQ5时期,湖平面升高致使湖泊相发育面积扩大,聚煤作用减弱并主要集中在SQ4的TST、LST阶段,煤层发育、含气特征呈现出东西差异并与平面上沉积相展布特征相符;开发时需根据围岩的封隔性厘定含煤层气系统,根据系统特征选择适合的开发方法,同时注意规避垂向节理发育的砂岩含水层及开发层系组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积构成论文参考文献
[1].王勇,熊伟,郝雪峰,朱德顺,张顺.湖相泥页岩细粒沉积组构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济阳坳陷沙四上—沙叁下亚段泥页岩为例[C].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2019
[2].张奥博,汤达祯,唐淑玲,陶树,许浩.准噶尔盆地南缘沉积控制下含煤层气系统构成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9
[3].马铭,林畅松,陶泽,姜静.层序格架和斜坡水道体系的沉积构成及演化——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北部韩江组为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7
[4].赵鹏飞,杨香华,张会来,卜范青,武静.深海浊积扇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特征与油气水系统:以尼日尔叁角洲前缘深水区K油田为例[J].地球科学.2017
[5].赵新伟,许红.中新世礁相碳酸盐岩沉积构成及成礁模式——以西沙海域为例[J].科技导报.2016
[6].赵新伟,许红,孙志鹏.西沙海域新生代生物礁序列的沉积构成:以西科1井为例[J].现代地质.2016
[7].刘为,裴健翔,于俊峰,张建新,李彦丽.构造活动型盆地层序构成及重力流沉积体时空演化特征——以莺歌海盆地为例[C].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2015
[8].郗延强,刘景彦,林畅松,刘永福,蒋军.塔北隆起西部叁迭系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分析[C].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2015
[9].毛凯楠.珠江口外峡谷体系内部构成特征及沉积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2015
[10].商志垒,孙志鹏,解习农,刘新宇,陆永潮.南海西科1井上新世以来礁滩体系内部构成及其沉积模式[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