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一段关系是不是真感情,借钱就知道了。”这句在成人世界里被默认为“潜规则”的话,说出了人们两方面的心态:一方面,自己借钱时,希望能有朋友慷慨相助;另一方面,如果有人找自己借钱,希望能够“有借有还”。借钱,这一大家都可能遇到的事情,也让很多人“有话说”。在本刊与问卷星展开的联合调查中显示,55.26%的人借钱给朋友后,没有按时收到还款。
72.33%的网友有过借钱的经历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借钱开始的。”这句电影台词赢得了很多人的共鸣,在生活里,我们或多或少有借钱给别人、找人借钱的经历,在调查问题“你有找人借钱或者借钱给人的经历吗”中,72.33%的网友选择了“有”。
在北京打拼的徐小姐攒了8年的钱,今年春节,回老家江苏置业。她原本看中一套南京的房子,临时涨价,一下子要多出10万元。“10万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徐小姐借遍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朋友圈”,勉强凑齐了款项。
“确实挺难的,一是我不好意思开口,二是对方肯定会有担忧,担心我不能按时还钱,我都能理解,所以会主动提出写欠款条。”她回忆起自己大学一次不太愉快的借钱给人的经历,那时候大家都穷,一个好朋友找她借了500元钱,一直到毕业都没还上,毕业后她问过一次,反而被好友拉黑。
55.26%的网友最讨厌借钱里的“情感绑架”
调查问题“在借钱这件事上,你最讨厌什么”中,有两个答案高票入选:“借钱的时候被情感绑架”(55.26%)、“还钱的时候很少准时、足额还款”(44.11%)。
还有一点让借钱双方都感觉“小尴尬”的是,借钱给人时很难开口让对方写欠条。徐小姐说:“大部分开口借钱的都是熟人,反而很难让对方写欠条,会觉得这样做显得很生分。”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调查中,42.11%的网友都表示很难主动提出让借款方写欠条,希望借款方能够自己提出,并遵守相关约定。
“最讨厌‘中国式借钱’里的情感绑架,我借钱给你是情分,不想借也是本能,我觉得借钱的人首先要把心态摆正。”90后女孩白芳菲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腊八节食粥,即腊八粥,据说传自印度,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苦行六年,终于在腊月初八夜里目睹明星而悟道成佛,这天成了佛教界的纪念日。每逢腊月初八,佛教界为纪念佛祖,各大刹名寺都要举行集会,用粥供佛,并向百姓施粥,以积功德。所以腊八粥也称“佛粥”“福德粥”。印度和东南亚一带的佛教国家都有喝腊八粥的风俗,泰国还把腊八粥称为“国粥”。据此,最初的“腊八”可以说是佛教的节日。
在本刊调查中,55.26%的人借钱给朋友后,没有按时收到还款。“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借钱的时候说什么时候还钱,到了时间,哪怕还不上,也要跟对方提前说一声。”徐小姐说,自己三年前也遇到困难找朋友借过钱,到期都按时归还了,所以这次再找朋友借钱也相对比较顺利。
42.11%的网友不好意思主动提出让朋友写欠条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能够让人张口借钱的,彼此之间总有几分交情,也正因为此,如果有亲朋好友向你借钱,你没有借,很可能会被对方埋怨有困难不帮忙;而一旦借钱给对方,却很有可能遭遇不按时还款的情况,到时候,催也不是,不催也不是,一来二往,一段关系就疏远了。
在统整哈拉兰博斯和张茹,以及范良火、吴立建[7],曹一鸣、吴立宝[8],王建波[9]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建立比较框架.其中,横向比较主要关涉教材中“量”的层面,纵向比较主要关涉教材中“质”的层面.其具体比较指标如表1所示.
只有17.11%的网友表示“会主动提出写欠条的事情”。“其实想开一点没什么,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写欠条是一种契约行为,提醒大家都要遵守约定,对双方也是个保护嘛!”和60、70、80后不同,90后在人际交往中,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更强,白芳菲说,每次借钱,她都会“把丑话说在前面”,这样一来,才容易形成“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良性循环。
对于中国人借钱的种种心态,相关社会学家认为,借钱双方都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向对方借钱时,不要拿他人对你的信任来挥霍,借钱给人时,也最好留下相关借款凭证,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当然,大家还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存款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不至于每次要用钱的时候,只有借钱这一个选择。”
如果欧阳锋与那个女人两厢情愿倒没什么,充其量算做偷情,偷情不足为怪,既然现行法律懒得管这档子破事,说白了也就是个道德问题。
标签:欠条论文; 的人论文; 很多人论文; 是个论文; 佛教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时代邮刊》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