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昭燕
摘要:如何使课堂教学的新任务和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发生有效联系,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选好切入点,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体参与意识。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激发兴趣;导入法
所谓导入,就是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知识体系并使之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状态的过程。导入环节实际上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神学习新的内容。高质量的课堂导入还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反之,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是值得研讨的课题。
通常,我们要抓住“巧、新、奇”三字。“巧”就是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或知识切入教学,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又有兴趣。“新”就是利用热点问题、新生事物切入教学。学生对这些问题未能准确把握,很想分享他人意见。“奇”就是利用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实切入教学,将学生的心“悬”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情境之中。
一、利用Warmingup和Pre-reading进行导入
从编排形式上来看,教材的每一个新单元的第一项任务是Warmingup(热身),往往以介绍背景知识(小短文)、问卷调查、各种图片或以选择答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出现,旨在引入本单元的topic(话题)。可以说,每一单元的Warmingup便是对本单元topic最好的导入课。紧接着的Pre-reading,是对本单元的主要阅读课(reading)的导入。大多数都是设计2到5个与阅读课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以旧带新,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阅读课的学习中。教材中也有很多单元以图片形式直接展示阅读课的大概内容、故事情节等,如必修1第4单元、选修7第3单元等。
由此可见,从编排设计上来看,教材通过对Warmingup与Pre-reading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很多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并对阅读课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二、利用文中插图设置问题进行导入
教材除了主要的阅读课文(Reading)外,几乎每一单元还设置了另一篇阅读短文(Usinglanguage)和阅读任务(ReadingTalk),并附有与课文内容密切联系的插图。利用课文插图,我们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和言简意骇、提纲契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以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如必修2第2单元Usinglanguage—Reading、必修2第4单元Reading、必修5第3单元Usinglanguage等。现以高中英语选修7第3单元ReadingTask“TheInuitLegendofSednatheSeaGoddess”为例,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作如下导入:
T:Let’slookatpictureI.Whatcanyouseeinthepicture?
S:Amanandaboat.
T:Whatdoyouthinkhisclothesaremadeof?
S:Furofanimals.
T:Whichpartoftheworlddoyouthinkthismanisfrom?
S:NorthernCanada.
T:Howdoyouknow?
S:Fromhisclothesandtheice-water.
T:Quiteright.Let’slookatthesecondpicture.Whatcanyousee?
S:Abeautifulgirl,sealsandwhales.
T:Yes.Thebeautifulgirlistheoldman’sdaughter.Shebecamethegoddessofthesea.Andherfingersturnedintosealsandwhales.Doyouwanttoknowhowshebecamethegoddessoftheseaandhowherfingersturnedintosealsandwhales?
S:Yes.
T:Pleasereadthepassagequicklyandfindouttheanswertothequestionsabove.
从上述师生的对话中,教师不仅引导了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而且师生间的对话起到了复习巩固和交际应用的作用,并恰到好处地与新内容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这种导入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三、自由谈话导入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通过让学生进行自由谈话的方式(Free-Talk)作为导入环节的一部分。这种活动能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开始的前几分钟和学生作随意交谈(Free-Talk),以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
例如在讲必修1Unit3TravelJournal时,教师可以问学生“Doyouliketraveling?Haveyouevertraveled?Whichplacedoyoulikebest?”这样便自然而然地引入课文主题——五种交通方式。再如上选修7Unit5TravelingAbroad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入:“Lastweek,wetraveledaroundChina.Today,we’lltravelabroad.Ifyoucouldgoanywhereintheworld,whichcountrywouldyouliketovisitandwhy?Whatarethedifficultthingswhichyouhavetoface?Whatar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studyinginaforeigncountry?ThereisaChinesegirlwhogoestostudyinEngland.Whatdoyouthinkshemightfinddifficult?”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入阅读课主题——Keepitup,XieLei-Chinesestudentfittinginwell。
这样的导入看似容易,其实每一个导入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在会话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当表演者。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倍感兴趣,参与意识很强,学习热情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很容易体验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四、直观导入法
目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非常丰富,如电脑、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等各种教学媒体被广泛利用。我们可以借助声音、颜色和动感画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在讲授必修1第四单元Earthquake时,教师可找一些有关的录象或VCD片段,通过放映,让学生感受到地震时人们的心情及地震所造成的灾难,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又如在学习必修4第3单元ATasteofEnglishHumor时,教师可放映由CharlieChaplin主演的电影片段等。学生往往在笑过之余,更深刻地感受到幽默的魅力。再如讲必修1第2单元EnglisharoundtheWorld时,教师可播放BBC和VOA节目,让学生判断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发音和用词上的区别,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五、音乐欣赏导入
音乐不仅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而且也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直接让学生欣赏有关的音乐、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从而导入新课。如学习高中英语必修1第5单元Music时,教师可播放各种体裁的音乐,使学生认识不同的音乐,从而引入新课的话题。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新课的性质以及学生的精神状态,适时放一段音乐,以调节情绪、放松心情,继而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逐渐引入到新课。
六、讨论式导入
现代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用讨论的方法导入新课能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语境与机会,能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把语言知识和技能主动转化为交际能力。例如必修2Unit3Computer,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讨论活动,讨论电脑高科技所带来的利与弊,首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搜集“利与弊”的材料。上课时,教师让两组学生辩论,讨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此外,讨论法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比如用Imaginethatyouare…这样的句子开头,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然后可将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内容比较,拓宽他们的想像力并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想像力。
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要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对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应考虑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其它的导入方法,如背景知识导入法、破题导入法、语言点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教师只有协调好日常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和学的双方同时取得可观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这一角色,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减少焦虑,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中5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