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形式化逻辑语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义,逻辑,语言,主体,自然语言,时序,实时。
形式化逻辑语言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姚方伟[1](2010)在《运用形式化语言N逻辑分析SSL3.0握手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们在运用BAN逻辑进行形式化分析时,发现非形式化的理想化步骤是其致命缺陷,导致目前BAN逻辑的研究进展迟缓。有鉴于此,人们开始考虑采用另外一些形式化逻辑分析方法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Nonmonotomic逻辑(简称N逻辑)的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分析SSL3.0握手协议,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协议的缺陷和逻辑本身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10年01期)
昌杰[2](2009)在《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的形式化过程性语义》一文中研究指出G(o|¨)del语言是继Prolog语言之后出现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它建立在多态多类的一阶逻辑基础之上,摒弃了Prolog语言中的非逻辑成分,集成了许多语言的有效成分和优点,引入了类型系统,这使得它成为一种高效的说明性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然而,时至今日,G(o|¨)del语言编译系统的开发研究仍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多态多类的类型系统、模块化结构、延迟计算、剪枝操作等多种新语言成分和机制的引入,使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o|¨)del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而面向过程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方法和技术完全不同于具有递归性、说明性特点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先前关于Prolog语言的编译方法和技术不能简单移植和照搬,而理论基础研究的滞后直接导致系统研究和开发进展缓慢,迄今尚无新的进展和系统开发成果报道。为了促进G(o|¨)del语言的推广以及深入研究,本人所在的课题组基于类型一阶逻辑Hom子集提出了G(o|¨)del语言一整套理论基础,本文在G(o|¨)del语言的语法和形式化说明性语义基础上,着眼于编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G(o|¨)del语言建立了严格的形式化过程性语义。本文首先介绍了G(o|¨)del语言的语法基础,接着详细阐述了基于类型一阶逻辑Hom子集的过程性语义,引入了较为完整的基类型,构造类型,结构类型间的偏序关系,讨论了类型相容性关系,类型推断与类型约束算法,以及基于类型约束的合一算法和SLD反驳消解法。然后,全面介绍了G(o|¨)del语言程序设计的各个模块。最后,在原G(o|¨)del语言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完善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相信在相关理论的支持和指导下,随着后续工作的逐步开展,以及G(o|¨)del语言编译系统实现技术的逐步成熟,G(o|¨)del语言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9-05-01)
刘瑞成,张立臣[3](2005)在《集成实时逻辑与Z++语言的形式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Lano提出了一种用形式化方法RTL与Z++结合来建模实时系统的方法,并对RTL进行扩展,增强了RTL的表达能力,但对于时间要求非常严格的系统,有时并不能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可以进一步结合A.K.Mok方法,对表达系统时间约束的RTL公式进行优化,然后再转化为Z++类history中RTL公式,使history中的谓词公式更简要更完整,从而减少了检测时间,提高实时响应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5年11期)
夏国军[4](2004)在《语言逻辑与形式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逻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现代逻辑与现代语言学发展结合的产物。语言逻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对于它的研究对象,学术界尚无定论。是否采用形式化方法,这是存在于广义语言逻辑与狭义语言逻辑之间的激烈论争。应当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该论争:一方面应该承认形式化方法在语言逻辑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形式化方法在语言逻辑领域具有相当的缺陷。(本文来源于《南开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李广元,唐稚松[5](2000)在《时序逻辑语言 XYZ/E中指针的形式化表示与验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指针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类型 ,使用指针能使程序更加有效和优美 .可是指针却以不易驾御而闻名 ,至今在时序逻辑语言中未见到对它的形式化工作 .XYZ/E既是一个时序逻辑系统也是一个程序设计语言 ,它能表示普通高级语言中几乎所有的重要机制 .本文主要讨论在时序逻辑语言 XYZ/E中指针的形式化表示问题以及在结构化 XYZ/SE程序中指针的验证问题 .(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形式化逻辑语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G(o|¨)del语言是继Prolog语言之后出现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它建立在多态多类的一阶逻辑基础之上,摒弃了Prolog语言中的非逻辑成分,集成了许多语言的有效成分和优点,引入了类型系统,这使得它成为一种高效的说明性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然而,时至今日,G(o|¨)del语言编译系统的开发研究仍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多态多类的类型系统、模块化结构、延迟计算、剪枝操作等多种新语言成分和机制的引入,使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o|¨)del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而面向过程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方法和技术完全不同于具有递归性、说明性特点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先前关于Prolog语言的编译方法和技术不能简单移植和照搬,而理论基础研究的滞后直接导致系统研究和开发进展缓慢,迄今尚无新的进展和系统开发成果报道。为了促进G(o|¨)del语言的推广以及深入研究,本人所在的课题组基于类型一阶逻辑Hom子集提出了G(o|¨)del语言一整套理论基础,本文在G(o|¨)del语言的语法和形式化说明性语义基础上,着眼于编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G(o|¨)del语言建立了严格的形式化过程性语义。本文首先介绍了G(o|¨)del语言的语法基础,接着详细阐述了基于类型一阶逻辑Hom子集的过程性语义,引入了较为完整的基类型,构造类型,结构类型间的偏序关系,讨论了类型相容性关系,类型推断与类型约束算法,以及基于类型约束的合一算法和SLD反驳消解法。然后,全面介绍了G(o|¨)del语言程序设计的各个模块。最后,在原G(o|¨)del语言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完善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相信在相关理论的支持和指导下,随着后续工作的逐步开展,以及G(o|¨)del语言编译系统实现技术的逐步成熟,G(o|¨)del语言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式化逻辑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1].姚方伟.运用形式化语言N逻辑分析SSL3.0握手协议[J].经济师.2010
[2].昌杰.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的形式化过程性语义[D].厦门大学.2009
[3].刘瑞成,张立臣.集成实时逻辑与Z++语言的形式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
[4].夏国军.语言逻辑与形式化[J].南开学报.2004
[5].李广元,唐稚松.时序逻辑语言XYZ/E中指针的形式化表示与验证(英文)[J].软件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