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真菌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真菌,抗真菌,疗效,不良反应,氟康唑,药物,外耳道。
抗真菌药论文文献综述
张岩,杨斯琴[1](2019)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的1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盲选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87例)与观察组(n=8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动脉氧分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氧分压为(75.7±13.8)mm Hg,对照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为(67.2±12.7)mm Hg,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有着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接受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4期)
向姝,杨林辉,谭谡[2](2019)在《抗真菌药致急性胰腺炎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资料患者,男,19岁,2018年6月23日因中上腹持续性疼痛2 h在当地医院就诊。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平软,左侧腹及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 7. 81×10~9·L~(-1),N 72. 1%,血淀粉酶617U·L~(-1),尿淀粉酶1 330 U·L~(-1)。上腹部CT检查示:胰腺体尾部形态稍增粗,周围间隙模糊见积液影。予以禁食水、抑制胰液分泌、抑酸补液等对症治疗后于6月27日转入上级(本文来源于《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王平,杨秋,陈燕玲,黄常明,奚益平[3](2019)在《两种抗真菌药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布替萘芬搽剂及酮康唑霜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替萘芬搽剂耳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酮康唑霜涂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有娱乐场所"采耳"史或共用"挖耳匙"等流行病学史者65例(占70.65%,65/92);所有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耳痒、耳闷、耳鸣、听力下降、耳道分泌物等不典型症状,部分还伴有脚癣、体癣及甲真菌病(占50.00%,46/92);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1%(36/42),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44/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746)。结论布替萘芬搽剂及酮康唑霜剂这两种不同药物成分及不同剂型的抗真菌药物对外耳道真菌病治疗疗效相当,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药。(本文来源于《四川解剖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吕斌[4](2019)在《叁唑类抗真菌药与阿托伐他汀基于生物利用度屏障的相互作用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据报道,他汀类药物与叁唑类抗真菌药在临床上的联合使用发生率为1.5%。这两类药物大多通过肝药物代谢酶代谢,且是肠道中多种外排转运体的底物或抑制剂,因此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两类药物的说明书中提示谨慎联合使用,并且在合用时建议调整他汀类药物的剂量。但是对于如何调整剂量目前还没有依据可查。究其原因,两类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尚不清楚,导致无法得到剂量调整的可靠依据。本课题将从肝脏药物代谢酶和外排转运体组成的生物利用度屏障的角度出发,以伏立康唑/氟康唑与阿托伐他汀的相互作用为对象,探讨两类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方法(1)采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和伏立康唑的含量。方法为:醋酸钠酸化,甲基叔丁基醚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经Thermo Hypersil Gold C18(2.1×100mm,1.9 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6 min;质谱检测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离子扫描方式,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选用m/z559.2-→440.2(阿托伐他汀)、m/z350.2-→281(伏立康唑)、m/z370.2→252(内标)作为定量分析的离子。(2)实验大鼠分为5组:①生理盐水连续灌胃6天,每天1次,第6天灌生理盐水后1 h灌胃给药阿托伐他汀;②伏立康唑连续灌胃6天,每天2次,第6天灌服伏立康唑后1 h灌胃给药阿托伐他汀;③氟康唑连续灌胃6天,每天1次,第6天灌服氟康唑后1 h灌胃给药阿托伐他汀。最后一天给药前大鼠禁食12 h,自由饮水,给药后连续24 h内采血,基于HPLC-MS/MS测定血浆中阿托伐他汀的浓度,采用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④单次灌胃伏立康唑;⑤单次灌胃伏立康唑+阿托伐他汀。给药前12 h大鼠禁食,自由饮水,给药后连续24 h内采血,基于HPLC-MS/MS测定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采用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3)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混合型大鼠肝微粒体,建立体外温孵体系。通过HPLC检测CYP3A4底物睾酮的代谢物6β-OH睾酮的生成浓度,探究伏立康唑、氟康唑对肝药物代谢酶CYP3A4活性的影响;通过HPLC检测大鼠微粒体中阿托伐他汀的浓度,研究伏立康唑、氟康哇对其代谢的影响。(4)构建体外Caco-2细胞模型,通过测定细胞的跨膜电阻值(TEER)及碱性磷酸酶活力验证模型的建立。基于HPLC-MS/MS测定细胞内及转运后接收池端溶液中阿托伐他汀的浓度,在Caco-2细胞模型中探究伏立康唑、氟康唑对阿托伐他汀跨膜转运的影响;采用荧光探针底物结合多功能酶标仪研究伏立康挫、氟康唑对外排转运体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阿托伐他汀在0.01-100 ng/mL(r=0.9981),伏立康唑在0.025-100 ng/mL(r=0.996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小于13%,提取回收率介于66.50%~82.67%之间,实验条件下血浆样品稳定。(2)与阿托伐他汀对照组相比较,连续6天灌服伏立康唑或氟康唑后,阿托伐他汀的AUC0-24h分别增大了 109.9%(P<0.05)、40.17%(P<0.05),CLz分别降低了49.85%(P<0.05)、25.14%(P<0.05),达峰时间均延长,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伏立康唑对照组相比,单次灌胃阿托伐他汀后,伏立康唑的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未发生显着改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较,伏立康唑、氟康唑组中6β-轻基睾酮的生成量明显减少,其抑制睾酮代谢的IC50值分别为49.96、231.6μmol/L;与对照组相比,伏立康唑、氟康唑组中阿托伐他汀的剩余量明显增多,其抑制阿托伐他汀代谢的IC50值分别为45.94、106.9 μmol/L。(4)摄取转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伏立康唑、氟康唑对Caco-2细胞摄取、转运阿托伐他汀均无显着影响(P>0.05);Caco-2细胞中,不同浓度的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均未显着改变细胞内Rh123,CDFDA,Hoechst33342的平均荧光强度(P>0.05),表明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对Caco-2细胞中P-gp,MRP-2和BCRP的外排活性无显着影响。结论伏立康唑、氟康唑能显着增加大鼠体内阿托伐他汀的暴露量,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且伏立康唑的作用相对氟康唑更强。伏立康唑、氟康唑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药物代谢酶CYP3A4的活性,使阿托伐他汀在肝脏中代谢减慢,生物利用度升高。阿托伐他汀对大鼠体内伏立康唑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田超,史强,王晓玲[5](2019)在《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纳入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9月。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5项RCT纳入分析,包括1 190例患儿,试验组598例,对照组592例。试验组患者使用的药物包括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对照组患者使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治疗的整体有效性存在统计学差异[76. 95%(454/590)比72. 09%(421/584),OR=1. 45,95%CI:1. 10~1. 90,P=0. 008]。亚组分析显示,卡泊芬净[68. 07%(81/119)比61. 04%(47/77),OR=2. 07,95%CI:1. 04~4. 13,P=0. 04]和米卡芬净[79. 19%(373/471)比73. 77%(374/507),OR=1. 35,95%CI:1. 01~1. 82,P=0. 05]在整体有效性上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在经验治疗亚组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整体有效性存在显着性差异[77. 04%(406/527)比72. 41%(378/522),OR=1. 45,95%CI:1. 08~1. 94,P=0. 01]。安全性结局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治疗后因ADR停药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2. 34%(4/171)比9. 49%(13/137),OR=0. 24,95%CI:0. 08~0. 73,P=0. 01]。亚组分析显示,卡泊芬净在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与对照组存在有效性差异[31. 93%(38/119)比38. 55%(32/83),OR=0. 45,95%CI:0. 21~0. 94,P=0. 03]。结论根据目前相关研究,棘白菌素类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氟康唑和/或两性霉素B。(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梁芹[6](2019)在《抗真菌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对血小板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抗真菌药应用的增多,其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其中包括对血液系统中血小板的影响。常用的几种抗真菌药中,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时有报道,但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对抗真菌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对血小板的影响做一综述,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干预,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危害。(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普文申,陶冶[7](2019)在《他克莫司、环孢素与叁唑类抗真菌药的代谢及药物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是广泛用于器官移植领域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治疗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CYP450)代谢,其中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代谢有显着影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目前叁唑类抗真菌药作为广谱抗真菌药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各个叁唑类抗真菌药的代谢途径有所差异,其中伏立康唑的代谢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大。他克莫司、环孢素与叁唑类抗真菌药联用时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本文就他克莫司、环孢素与叁唑类抗真菌药的代谢及其药物相互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黄世杰[8](2019)在《新型抗真菌药ibrexafungerp治疗难治性真菌感染Ⅲ期临床试验中期疗效分析获阳性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Scynexis公司宣布,开放性Ⅲ期临床FURI试验显示口服抗真菌药ibrexafungerp治疗难治性真菌感染替代长期静脉注射治疗首个中期疗效分析获阳性结果。Ⅲ期临床FURI试验是多中心、开放、无参照药的单一组研究。评价该药对严重侵入性黏膜与皮肤真菌感染的>18岁患者,真菌耐药或难治性的疗效和安全性。入选患者首剂用药量750 mg,2次/日,2 d后改为750 mg,1次/日,直到90 d,评价疗效后随访6(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李梦雪,许高奇,朱立勤,赵明峰[9](2018)在《抗真菌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恶性血液病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应用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的疗效,并探讨影响抗真菌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94例恶性血液病伴IF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抗真菌药物治疗IFI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的总有效率为64. 89%,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的有效率分别为66. 67%,60. 00%和65. 00%,3种抗真菌药物在该类患者中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粒细胞缺乏持续天数和用药天数是影响抗真菌药物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对恶性血液病伴IFI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在临床使用中,中性粒细胞缺乏天数越短,用药时间越长,抗真菌药物的疗效越佳。(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8年22期)
章瑜,孙岚,陈怡,俞康,王军[10](2019)在《叁唑类抗真菌药进行真菌预防治疗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分别预防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笔者医院收治的380例血液病患者在粒缺期用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观察IFI的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伏立康唑组(n=114)的IFI发生率为7. 0%,明显低于非伏立康唑组(n=266)的真菌感染率15.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8)。伏立康唑组和非伏立康唑组的总不良事件(AE)发生率分别为13. 2%和2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4)。而且Kaplan-Meier分析显示,伏立康唑组IFIs的累积发生率低于非伏立康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5)。结论伏立康唑用于恶性血液病粒缺期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抗真菌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19岁,2018年6月23日因中上腹持续性疼痛2 h在当地医院就诊。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平软,左侧腹及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 7. 81×10~9·L~(-1),N 72. 1%,血淀粉酶617U·L~(-1),尿淀粉酶1 330 U·L~(-1)。上腹部CT检查示:胰腺体尾部形态稍增粗,周围间隙模糊见积液影。予以禁食水、抑制胰液分泌、抑酸补液等对症治疗后于6月27日转入上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真菌药论文参考文献
[1].张岩,杨斯琴.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2].向姝,杨林辉,谭谡.抗真菌药致急性胰腺炎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9
[3].王平,杨秋,陈燕玲,黄常明,奚益平.两种抗真菌药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比较[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
[4].吕斌.叁唑类抗真菌药与阿托伐他汀基于生物利用度屏障的相互作用和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5].田超,史强,王晓玲.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在儿童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9
[6].梁芹.抗真菌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对血小板影响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7].普文申,陶冶.他克莫司、环孢素与叁唑类抗真菌药的代谢及药物相互作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9
[8].黄世杰.新型抗真菌药ibrexafungerp治疗难治性真菌感染Ⅲ期临床试验中期疗效分析获阳性结果[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
[9].李梦雪,许高奇,朱立勤,赵明峰.抗真菌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8
[10].章瑜,孙岚,陈怡,俞康,王军.叁唑类抗真菌药进行真菌预防治疗的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