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值天气预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气象,中央气象台,误差,天气图。
数值天气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张节潭,李春来,杨立滨,郭树锋,尹旭[1](2019)在《数值天气预报的自动化太阳能光伏功率资源评估组合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轻传统算法被云团遮挡导致光伏功率资源评估结果不精准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数值天气预报的自动化太阳能光伏功率资源评估组合算法。从晴空和云团遮挡情况下对光伏功率衰减情况展开分析,在数值天气预报预测方法基础上,引入奇异值,观测实际地面光伏辐射场与数值天气预报输出的辐射模拟场耦合关系,由此计算两场时间同步场景下的协交叉方差矩阵,求取两场之间协方差。利用协方差贡献订正数值天气预报模拟场,由此获取自动化太阳能光伏功率资源评估结果。以贵州气象局获取的数据为主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由结果可知,所提算法评估精准度保持在90%以上,可用性得到验证,为光伏发电场址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9年10期)
韩扬眉[2](2019)在《李泽椿:推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的大门》一文中研究指出不久前,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我国浙江一带。它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一位八旬老人的心——坐在中央气象台的办公室里,李泽椿关注着台风监测预报的实况。今年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学家李泽椿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如今受身体所限,他已不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9-06)
[3](2019)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千变万化的天气状况,古代先哲通过观天积累了一定经验,可大体知道某些天气的变化规律.时移势易,我们现今迈进了数值天气预报时代,得益于这一预报技术的进步,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已达87%,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88%.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时序更替虽有规律,但也经常"天有不测风云".为应对变化无常的天气状况,古代先哲留下了许多智慧结晶——"日(本文来源于《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期刊2019年07期)
张俊,贺旭,陆春良,王波[4](2019)在《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光伏功率短期预测分类组合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光伏功率日前短期预测的准确率,基于日前数值天气预报,建立考虑了季节循环和日循环的统计预测模型,然后分不同时刻应用3种算法(分类中位数、分类回归和分类聚类)对原始短期预测值进行修正,并应用最小方差组合算法对这3种单体算法进行组合。以浙江宁波地区4个光伏场站为研究对象,与日前原始预测值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相比,3种单体算法修正后MAE均有所下降;等权重和最小方差组合算法修正后的MAE进一步降低,其中最小方差组合算法修正后的效果最好,MAE平均下降1.606%。结果表明,最小方差组合算法能够适应不同季节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广东电力》期刊2019年06期)
许小峰[5](2019)在《美国数值天气预报水平缘何落伍》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在2019年美国气象学会年会上,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 Mass再次对美国政府部门的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开炮”。他发问:美国在发展数值天气预报进程中,为什么科研开发与业务应用总是不能协调?虽然表面上看是探讨科研转化的效率问题,但明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5-27)
段晚锁,汪叶,霍振华,周菲凡[6](2019)在《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集合预报方法:思考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初始误差、模式误差以及两者综合影响的角度,综述了天气、气候集合预报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传统方法的优势,同时也评论了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对未来先进集合预报方法的一些思考,以及需要解决的挑战性问题和可能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金君良,舒章康,陈敏,王国庆,孙周亮[7](2019)在《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气象水文耦合径流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建金溪池潭水库流域为例,采用TIGGE数据中心的ECMWF、UKMO、NCEP等7种模式控制预报产品驱动新安江模型,开展径流集合预报。通过集合挑选、多模式集成前处理以及基于BMA模型的后处理等过程,探讨不同处理方案和初始集合质量对气象水文耦合径流预报精度及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方案均能有效提高径流预报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进行前处理和后处理能从降低误差输入和控制误差输出两方面减小预报误差,相对于其他方案表现更好。初始集合质量对气象水文耦合径流集合预报有一定影响,但前处理或后处理对预报误差的有效控制使得该影响并不显着。总体而言,前处理和后处理过程是提高气象水文耦合径流预报准确性和可靠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应予以重视。(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刘宇迪,郭海龙[8](2019)在《关于教学转型后《数值天气预报》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新需求,军队院校教育逐步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以继续教育为主,这就要求《数值天气预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分析和讨论现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两方面探讨了《数值天气预报》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30期)
袁森,张国强,张健[9](2019)在《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母线负荷综合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母线负荷预测是电网安全校核和编制发电调度计划的基础。基于母线负荷历史数据和数值气象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将母线负荷进行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BP神经网络母线负荷预测方法。进而以倍比平滑法和基于数值气象数据的BP神经网络法为基础,建立了分时段变权重的综合预测模型。对烟台地区的母线负荷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母线负荷综合预测模型有效地提高了预测准确率,对含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输电设备安全校核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气自动化》期刊2019年02期)
孙全德,焦瑞莉,夏江江,严中伟,李昊辰[10](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值天气预报风速订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风速进行准确预测是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如风能发电、冬季奥运会赛场条件保障等)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叁种机器学习算法(LASSO回归、随机森林和深度学习),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ECMWF预测的华北地区近地面10 m风速进行订正。首先利用LASSO回归算法提取对10 m风速有重要影响的气象要素特征集,将其作为叁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输入,建立相应模型对ECMWF预测的风速进行订正。用提取后的气象要素特征集建模有助于减少计算量和存储开销,并减小模型的复杂性,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将订正结果与传统订正方法模式输出统计(model output statistics,MOS)得到的订正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叁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订正效果均好于MOS方法,显示了机器学习方法在改善局地精准气象预报方面的潜力。(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数值天气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久前,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我国浙江一带。它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一位八旬老人的心——坐在中央气象台的办公室里,李泽椿关注着台风监测预报的实况。今年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学家李泽椿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如今受身体所限,他已不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值天气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1].张节潭,李春来,杨立滨,郭树锋,尹旭.数值天气预报的自动化太阳能光伏功率资源评估组合算法[J].制造业自动化.2019
[2].韩扬眉.李泽椿:推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的大门[N].中国科学报.2019
[3]..数值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9
[4].张俊,贺旭,陆春良,王波.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光伏功率短期预测分类组合算法[J].广东电力.2019
[5].许小峰.美国数值天气预报水平缘何落伍[N].中国科学报.2019
[6].段晚锁,汪叶,霍振华,周菲凡.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集合预报方法:思考与展望[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9
[7].金君良,舒章康,陈敏,王国庆,孙周亮.基于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气象水文耦合径流预报[J].水科学进展.2019
[8].刘宇迪,郭海龙.关于教学转型后《数值天气预报》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
[9].袁森,张国强,张健.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母线负荷综合预测模型[J].电气自动化.2019
[10].孙全德,焦瑞莉,夏江江,严中伟,李昊辰.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值天气预报风速订正研究[J].气象.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