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益智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益智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365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以及家长的重视。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益智类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这种教学方式以开发学生智力为主,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益智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并阐述了应用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益智类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小学时期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主,因此采用益智类教学法能够起到很好地效果。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形象思维、模式思维等多种益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入到教学当中来,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益智类教学法的作用

1.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益智类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轻松,而且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所以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益智类教学法多以游戏的形式展开,例如,在讲解四则运算时,可以采用扑克牌“24点”的游戏,随机抽取除大小王之外的4张扑克牌,要求学生采用加减乘除的形式最快的使这几张牌的最终得数为24,这样做不仅能够巩固学习到的知识,还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便于接下来的教学的展开。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益智类教学法能使学生保持更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是受智力开发的程度影响的,通过益智类教学法能将学生的智力开发得更好,也就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总的来说,不论是当前角度还是长远眼光,益智类教学法都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便于开展教学,尤其是小学数学这一注重开发学生智力的学科,应用益智类教学法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益智类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的,所以在益智类教学法的课堂当中,学生的相互协作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益智类教学法注重活动的设计,所以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因此,采用益智类教学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这两种能力。比如在几何教学当中,采用让学生团队协作摆小棒的形式,总结所学习的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能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学生自己总结的规律,也能掌握得更扎实。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并纠正学生操作不当之处,这么做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学生更愿意上数学课,为以后的学习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益智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1.课堂中融入益智游戏

游戏也是低龄儿童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同时,游戏也有开发智力、引导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益智类游戏的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发智力,同时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爱上学习。比如说,在讲解计算队列人数相关的知识时,可以随机叫上一些同学站成一列,并从队列一端开始报数,当到某一个同学时停止报数,从另一端重新报数,报到该同学停止,然后要求学生计算队列人数,如果仅仅是简单的两次的数字相加,那么就是错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一名同学算了两次,引出在计算队列人数时,要在两次数字相加的基础上减1。将类似的小游戏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就是最常见的益智类教学法的应用,这么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2.注重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的培养也是益智类教学法比较常见的手段之一,这种方法适用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抽象思维能力,仅仅是讲解数字是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因此,可以采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形象思维的应用可以从几何部分和代数部分两方面来阐述。首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相关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把图形展示给学生是不能够促进学生了解这两种图形的性质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结合它们在生活中的用处总结它们的性质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在讲解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时,如果只展示数字组成的算式来讲解运算法则的话,不仅枯燥而且难懂,所以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将数字赋予生活中的意义,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为什么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了,不仅便于学生理解也便于教师讲解。总而言之,形象思维法能够将原本枯燥的知识以一种轻松具体的方法展示出来,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观察能力,开发智力,还能便于教师讲解,降低讲解难度。

3.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现实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题占据很大的比重,这就说明了结合实际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并不十分便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理解,因此要学会结合实际情况。比如在讲解“角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学生要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定义和性质,如果单单依靠教师的讲授的话,这节课会变得枯燥难懂,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公路、手电筒发出的光以及直尺来帮助学生区分这几种几何图形的区别,同时还能引入部分角的相关知识,便于后期教学的开展。在讲解交换律、结合律等运算定律时,如果直接引入运算定律,那么将会十分生涩难懂,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带入生活实际情况,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运算定律,同时很轻易就能明白为什么运算定律是这样阐述的,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除了上文阐述的这三种比较常用的益智类教学法以外,在小学数学教师的不断探索之下,还有三教统筹法、同步思维法等形式多样的益智类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都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熠熠生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益智类教学法是在新课改进行后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合理应用益智类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益智类教学法也有会偏离主题、应用过度等问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李伟.探析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

论坛.2014(11):23.

[2]王飞燕.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J].新课程(小

学).2013(05):45.

[3]罗卫民,李昌兴,史克刚.“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110~112

[4]胡运权.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标签:;  ;  ;  

浅析“益智类”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