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损伤局部化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局部,参数,细胞,肺癌,放射性,剂量。
损伤局部化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肖林林[1](2017)在《比较放疗中段功能剂量参数与常规剂量参数在预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放疗前与放疗中的常规性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与功能性剂量体积直方图(functional dose volume histogram,DFH),探讨放疗中段的功能性参数在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toxicity,RILT)中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拟入组不能手术或因内科疾病、患者拒绝等原因未接受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并拟行根治性放化疗。于放疗前、放疗中(约40-45Gy时)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并于同一体位下行肺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Perfusion-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Q-SPECT),两图像均传输至Philips Pinnacle3计划系统,并依据外标记点行手动融合。依据Q-SPECT图像勾画功能肺(functional lung,FL):断层图像中放射性计数≥灌注计数30%的肺组织。放疗计划设计依据放疗前的常规CT,Q-SPECT图像仅用于提供肺功能分布的定性评估,不用于放疗计划的制定。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依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4.0版本(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ersion 4.0,CTCAE v4.0)对RILT进行定义和分级。结果42例入组患者完成预定治疗,随访中发现有13例患者(约31%)发生了较严重的RILT(RILT≥2级),其中两名发生死亡,发生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其余的29例患者(约69%)没有发生或者只是发生了轻微的RILT(RILT≤1级)。与发生≤1级RILT的患者相比,发生≥2级RILT患者中V5(VX指≥XGy的肺体积占全部肺体积的百分比,以下同)、V10、V15、V20、平均肺剂量(the mean lung dose,MLD)、FV5(FVX指≥XGy的FL体积占全部FL体积的百分比,以下同)、FV10、FV15、FV20、平均FL剂量(FMLD)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进一步检测对于RILT的预测能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显示基线DVH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pV5(V5 prior to radiotherapy,下同)=0.782,pV10=0.820,pV15=0.828,pV20=0.844,pMLD=0.836;放疗中DVH的AUC:d V5(V5 during radiotherapy,下同)=0.798,dV10=0.832,dV15=0.838,dV20=0.865,dMLD=0.838,基线DFH的AUC:pFV5(FV5 prior to radiotherapy,下同)=0.832,pFV10=0.844,pFV15=0.885,pFV20=0.897,pFMLD=0.806,而放疗中DFH的AUC:dFV5(FV5during radiotherapy,下同)=0.812,dFV10=0.905,dFV15=0.881,d FV20=0.918,dFMLD=0.846。为了能更客观综合的反映这些参数对于RILT的预测价值,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以上的参数进行了分类汇总,生成了一系列的多变量模型,并进一步行ROC曲线分析。统计分析显示DVH参数模型的AUC为0.849,DFH参数模型的AUC为0.905,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对比显示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4009)。统计分析显示基线参数模型的AUC为0.905,放疗中参数模型的AUC为0.894,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对比显示两者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8146)。随后我们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生成了放疗前DFH(baseline-DFH)模型、放疗中DFH(during-DFH)模型、放疗前DVH(baseline-DVH)模型与放疗中DVH(during-DVH)模型。进一步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aseline-DVH模型的AUC为0.849、during-DVH模型的AUC为0.851、baseline-DFH模型的AUC为0.830、during-DFH模型的AUC为0.878。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对比显示这些参数模型之前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参数相比,基于Q-SPECT的放疗中段功能剂量参数对RILT的预测价值有提高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上的差异,临床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李旭东,孔光明,穆志韬[2](2015)在《穿透型疲劳裂纹扩展与铝合金局部点蚀损伤特征参数的依存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铝合金的腐蚀以点蚀特征为代表,在腐蚀介质的侵袭下,其构件表面会出现大量的腐蚀坑。这些腐蚀损伤特征对于局部的应力应变产生影响,并且伴随着氢的渗入材料局部的脆性增强,对于临近裂纹的扩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建立与局部点蚀损伤特征参数相关的裂纹扩展表征模型表征局部腐蚀对于临近的裂纹扩展影响程度,对于铝合金结构的腐蚀损伤容限评估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5年11期)
曹一波,封灏,于君,韩宁,马晶[3](2015)在《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局部脑血流参数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螺旋CT灌注成像(CTP)检测局部脑血流参数,探讨其在中、重度颅脑损伤中的相关性,对比研究其变化规律。方法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选择32例中型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P检查,检测局部脑血流量(r CBF)、局部脑血容积(r CBV)、血液通过组织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分析叁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患者脑组织损伤部位的r CBV和r CBF明显低于对侧,MTT显着高于对侧(均P<0.05);重型组r CBF和r CBV明显低于中型组(均P<0.05)。手术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3 d对比,患侧r CBV明显高于术前,而术后MTT则显着低于术前(均P<0.05);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创伤部位的r CBV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呈正相关,而MTT、r CBF与GO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通过CTP检测患者损伤部位的r CBF、r CBV和MTT可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对指导临床医师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杜敏娟,姜振宇,徐晓光,李洁,张进[4](2015)在《容积剂量参数V20和V30在评估和预测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致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容积剂量(Vd)参数V20和V30(双肺接受20和30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所致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明确能否用V20和V30评价和预测同步放化疗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方法:入选本研究的同步放化疗患者36例,均采用叁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总剂量60~66Gy/30~33F。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也在常规放疗时另设野,给予电子线局部补量至60~70Gy/7周。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Taxol+Carboplatin),Taxol 135 mg·m-2,第1天、第22天;Carboplat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6g·L-1·min-1,第1天、第22天化疗。将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分级与V20和V30进行相关分析,并根据全肺V20平均值(25.32%)及V30平均值(18.17%)分别进行分组,包括V20≤25%、V20>25%组和V30≤18%、V30>18%组,比较各组患者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结果: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分级与V20和V30均呈正相关关系(r=0.740,P<0.05;r=0.705,P<0.05)。V20≤25%和V20>25%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7.64%和52.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30≤18%和V30>18%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积剂量参数V20和V30可用于评估和预测同步放化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同步放化疗中V20>25%及V30>18%时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需要对治疗计划进行修改,甚至放弃所设计的治疗计划。(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沙莎,王茂玉,邹卫卫[5](2014)在《血浆TNF-α、IL-6水平及DVH参数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TNF-α、IL-6水平及DVH参数在发生与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RILI)组间的差异,评价其在预测发生RILI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叁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发生RILI的情况。分别于放射治疗前及照射45~50 Gy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TNF-α及IL-6的含量;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获取V5,V10,V20,V30及MLD参数。依据RTOG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分级,观察终点为2级及2级以上的RILI。结果 68例患者中发生RILI 18例,发生率为26%,其中2级12例,3级6例。放射治疗前及照射45~50 Gy时血浆TNF-α及IL-6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放疗前肺功能、放疗前血浆TNF-α基础水平、V5、V10、V20、V30及MLD是发生RILI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表明,V20≥25%、放射治疗前较高的血浆IL-6水平是发生RIL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023,1.856,P均<0.05)。结论放射治疗前血浆IL-6水平较高、V20≥25%是RILI发生的高危因素,该研究结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4年33期)
张纪平[6](2010)在《基于叁维仿真与模型参数监测的机械结构局部损伤诊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现代机械装备与结构正在向大型化、复杂化与自动化方向发展。机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在承受工作载荷的作用以及各种突发性外在因素影响下可能发生局部损伤。当局部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局部或整体结构的失效。对于重要结构,损伤所导致的机械装备与结构的故障停机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乃至引发重大的灾难性事故。世界上不乏由于机械损伤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实例。对机械结构进行损伤监测与失效预警,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事故隐患和避免发生灾难性事故。因此,结构损伤监测与诊断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检测与诊断技术可实现在线损伤(特别是早期损伤)的定量检测与诊断,从而保证在役设备与结构的运行安全,并为近代预知维修提供可靠信息。因此,近年来这种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以模型为基础的方法能够实时、敏感地发现由于结构损伤所造成的结构动态特性的本质变化,并有可能对损伤作定量评估,从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基于结构振动特性的损伤检测方法中,常用和有效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结构定量模型(如模态模型)的参数检测方法,如利用结构固有频率、振型、模态曲率、应变模态、传递函数、模态置信判据(MAC)、坐标模态置信判据(COMAC)等模态参数的变化进行结构损伤检测。本文采用了基于模态模型参数辨识的一种模型损伤检测与诊断方法,解决了将此方法应用于复杂机械结构损伤检测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基于结构易损伤部位及关键位置预测、结构损伤-动力学响应特征.模态参数变化之间关系预分析的少传感器结构损伤检测与诊断方法。提高了这种方法应用于复杂工程结构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验模态分析数据的有约束的贝叶斯估计有限元模型修改方法,以多段组合的门形框架结构为例,建立了修改后的模态模型。分析了这种框架结构在激振器激励下的动力学响应及引起结构损伤的敏感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基于叁维动力学仿真的疲劳分析,确定了门形框架结构的易损伤位置。为发生损伤后动力学行为变化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从理论上研究了损伤对结构模态频率和振型的影响,讨论了基于频率变化监测结构损伤的可行性。以门形框架结构为例,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疲劳裂纹以及法兰螺栓松动条件下门形框架结构模态频率的变化。用模态实验验证了有损伤门形框架结构的模态频率漂移特征。通过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研究了归一化的模态频率漂移向量的一致性。运用频响函数结构综合方法,分析了组合结构的频响函数。讨论了几种特殊连接情况下,组合结构中的子结构的频响函数。结果表明,子结构损伤或刚度变化对结构动力学特征或频响函数的影响是复杂的,其影响取决于子结构间连接状况。对于刚性连接结构来说,组合结构中子结构的频响函数极点与整体结构的频响函数极点相同。通过子结构的频响函数极点选取,可以反映整体结构的模态频率变化。以基于工作模态分析的在线模态参数辨识为基础,分析了辨识结果的不确定性,改进了辨识算法。提出用可表征损伤特征的主模态对应的互功率谱幅值构建Fisher信息阵。通过逐步消除不敏感传感器直到余下的传感器数目为期望数值为止,得到了传感器优化布置(尽可能少的数量与最佳的配置位置)结果。减少了传感器布置数目、且适合于结构关键部位损伤监测。对有损伤的门形框架结构进行工作模态分析,验证了基于叁维仿真与模型参数监测的机械结构局部损伤诊断方法。(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1)
伍永平,柴鑫,高喜才,窦娟,解盘石[7](2009)在《叁轴MTS压缩煤岩介质局部化损伤AE参数Weibull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TS-815电液伺服实验系统和AE(acoustic emission)测试系统,分析了苇湖梁煤矿B1+2煤样在叁轴压缩下的强度、变形及损伤的AE的特征参数;建立了叁轴作用下AE能率发生时间间隔Weibull分布模型,预测特定时间段内煤体损伤的累计概率,进而对其进行定量的预测。结果表明与实验结果基本相吻合,这对开采过程中煤岩失稳前兆信息确定和定量化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杜敏娟[8](2009)在《用DVH参数评价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肺损伤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通过叁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紫杉醇+卡铂(Taxol+Carboplatin)同步放化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A-NSCLC)与序贯放化疗比较,探索3D-CRT/Taxol+Carboplatin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了解肺损伤程度;(2)探索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 DVH)参数(V20及V30)与肺损伤的相关性;(3)探索同步放化肺损伤程度与DVH参数(V20及V30)的相关性;(4)探索同步放化肺损伤发生的概率与DVH参数(V20及V30)具体关系;(5)优化治疗计划,指导临床。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66例患者进入本研究,临床分期:IIIa期及IIIb期。其中36例随机进入3D-CRT/Taxol+Carboplatin同步放化疗组(同步组),30例随机进入3D-CRT/Taxol+Carboplatin序贯放化疗组(序贯组)。(1)放疗方法:3D-CRT设4-6个适形野,采用6MVX线照射,常规分割2 Gy/次(F),5次/周,同步组总剂量60-66Gy/30-33F,序贯组总剂量60-70Gy/30 -35F;(2)化疗:①同步放化疗组在放疗开始24小时内化疗,同步行2周期化疗,每3周为一周期,放疗结束续行同方案化疗2周期;②序贯放化疗组在放疗前连行2周期化疗,每3周为一周期,然后放疗,放疗结束后再续行同方案化疗2周期。方案Taxol 175mg/m2静滴d1、d22,Carboplatin(AUC = 6mg/ml·min)静滴d1、d22。对DVH参数(V20及V30)和肺损伤作相关分析比较。结果(:1)同步组与序贯组比较,有效率77.78%(完全缓解CR 13.89%+部分缓解PR 61.89%) VS 50%(CR 6.67%+PR 43.33%) (p<0.05),同步组有效率提高27.78%,1年生存率为63.89% VS 53.33% ,同步组1年生存率提高10.56% (p>0.05);(2)同步组与序贯组比较,≥II级肺损伤发生率为36.11% VS 20.00% (p<0.05) ,同步放化≥II级肺损伤发生概率增加为16.1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全肺DVH参数(V20及V30)与≥II级肺损伤有相关性(P<0.05);(4)在同步放化组中,DVH参数(V20及V30)与≥II级肺损伤作单因素相关分析,V20与≥II级肺损伤的相关系数为0.740(P=0.004),高度正相关;V30与≥II级肺损伤的相关系数为0.705(P=0.007),高度正相关,V20与肺损伤的相关系数高于V30与肺损伤的相关系数;(5)在同步放化组中,V20≤25.00%和V20>25.00%两组发生≥II级肺损伤概率分别为17.64%和52.63%(p<0.05);V30≤18.00%和V30>18.00%两组发生≥II级肺损伤概率分别为16.67%和55.56%(p<0.05)。结论:(1)3D-CRT/Taxol+Carboplatin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比较,提高近期疗效,但加重肺损伤;(2)全肺DVH参数(V20及V30)与肺损伤有相关性;(3)可以用DVH参数(V20及V30)预测同步放化疗肺损伤的程度;(4)可以用DVH参数(V20及V30)评价同步放化疗肺损伤的发生概率;(5)同步放化V20>25.00%及V30>18.00%需要对治疗计划进行修改使V20及V30降低,甚至放弃所设计的治疗计划,作为评价治疗计划优劣的剂量学参数V20可能优于V30。(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09-05-01)
Nakayama,N,Okumura,A,Shinoda,J,郭俊[9](2006)在《无大面积局灶性损害的外伤性弥漫脑损伤患者局部脑代谢和意识障碍的关系:一项FDG-PET研究合并统计参数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Background: The cerebral metabolism of patients in the chronic stage of traumatic diffuse brain injury (TDBI) has no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 Aim: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cerebral metabolism (rCM) and consciousness disturbance in patients with TDBI. Methods: 52 patients with TDBI in the chronic stage without large focal lesions were enrolled, and rCM was evaluated by fluorine-18-fluorodeoxy 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DG-PET) with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disturbed consciousness or cognitive function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groups: group A (n = 22), patients in a state with higher brain dysfunction; group B (n= 13), patients in a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and group C (n = 17), patients in a vegetative state. rCM patterns on FDG-PET among these group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rmal control subjects on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s. Results: Hypometabolism was consistently indicated bilaterally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regions, the medial frontobasal regions, the cingulate gyms and the thalamus. Hypometabolism in these regions was the most widespread and prominent in group C, and that in group B was more widespread and prominent than that in group A. Conclusions: Bilateral hypometabolism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regions, the medial frontobasal regions, the cingulate gyrus and the thalamus may reflect the clinical deterioration of TDBI, which is due to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disconnections of neural networks rather than due to direct cerebral focal contusion.(本文来源于《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期刊2006年11期)
李景新,唐荣德,蒋叁元,林正华,郭爱群[10](2002)在《中华眼镜蛇毒致局部组织损伤模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致局部组织损伤后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用中华眼镜蛇毒制作家兔局部组织损伤模型。于家兔耳缘静脉采血,于血球仪进行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检测。结果:与注射蛇毒前相比,注毒后家免有DIC及微血栓形成表现,且BPC和PCT显着减少(均为P<0.001),MPV和PDW明显增大(均为P<0.001)。结论:中华眼镜蛇毒在导致家兔局部组织损伤后可产生急性DIC_o血小板参数检测可用来初步判断DIC及血栓形成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来源于《血栓与止血学》期刊2002年01期)
损伤局部化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铝合金的腐蚀以点蚀特征为代表,在腐蚀介质的侵袭下,其构件表面会出现大量的腐蚀坑。这些腐蚀损伤特征对于局部的应力应变产生影响,并且伴随着氢的渗入材料局部的脆性增强,对于临近裂纹的扩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建立与局部点蚀损伤特征参数相关的裂纹扩展表征模型表征局部腐蚀对于临近的裂纹扩展影响程度,对于铝合金结构的腐蚀损伤容限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损伤局部化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肖林林.比较放疗中段功能剂量参数与常规剂量参数在预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价值[D].济南大学.2017
[2].李旭东,孔光明,穆志韬.穿透型疲劳裂纹扩展与铝合金局部点蚀损伤特征参数的依存性分析[J].腐蚀与防护.2015
[3].曹一波,封灏,于君,韩宁,马晶.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局部脑血流参数的意义[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
[4].杜敏娟,姜振宇,徐晓光,李洁,张进.容积剂量参数V20和V30在评估和预测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致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5].沙莎,王茂玉,邹卫卫.血浆TNF-α、IL-6水平及DVH参数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相关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6].张纪平.基于叁维仿真与模型参数监测的机械结构局部损伤诊断方法[D].太原理工大学.2010
[7].伍永平,柴鑫,高喜才,窦娟,解盘石.叁轴MTS压缩煤岩介质局部化损伤AE参数Weibull分布特征[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
[8].杜敏娟.用DVH参数评价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肺损伤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
[9].Nakayama,N,Okumura,A,Shinoda,J,郭俊.无大面积局灶性损害的外伤性弥漫脑损伤患者局部脑代谢和意识障碍的关系:一项FDG-PET研究合并统计参数图分析[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
[10].李景新,唐荣德,蒋叁元,林正华,郭爱群.中华眼镜蛇毒致局部组织损伤模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J].血栓与止血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