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板固定撑杆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天凯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壳体侧撑杆部分、调节杆部分和腹板侧撑杆部分,所述调节杆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侧撑杆部分,所述第二调节部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腹板侧撑杆部分,以用于调节所述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通过调节杆部分来调节伸缩,使得对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调节,将壳体侧撑杆部分和腹板侧撑杆部分分别连接在壳体和腹板上来实现对腹板的支撑,对腹板起到稳定和固定位置的作用,有效防止腹板产生偏移现象,大大保证了腹板的准确安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壳体侧撑杆部分、调节杆部分和腹板侧撑杆部分,所述调节杆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侧撑杆部分,所述第二调节部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腹板侧撑杆部分,以用于调节所述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

设计方案

1.一种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壳体侧撑杆部分、调节杆部分和腹板侧撑杆部分,所述调节杆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侧撑杆部分,所述第二调节部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腹板侧撑杆部分,以用于调节所述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撑杆部分包括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一支撑组件,所述调节杆部分包括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所述腹板侧撑杆部分包括有第二支撑组件和两个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调节部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且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件和V形接头,所述V形接头包括套管和支脚,所述支脚连接于所述套管的外周面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座连接于所述支脚,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管并固定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调节丝杆嵌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且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V形接头和所述调节丝杆之间,所述套管滑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V形接头和所述第二支撑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设并抵靠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外周面,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套管内并抵靠于所述套管的内壁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接头还包括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套管和所述支脚,且所述加强筋、所述套管和所述支脚之间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部分包括有至少一个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调节丝杆,所述把手的另一端沿所述调节丝杆的径向方向延伸凸起。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板固定撑杆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sup>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sup>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力发电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

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发电机,风轮中含叶片、轮毂、加固件等组成。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部件,其良好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同时,风电叶片是由两侧壳体和腹板通过环氧结构胶粘接而成的,腹板在叶片结构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腹板位置的准确不仅可以保证叶片使用寿命,也可以增强其应有的力学性能,意义重大。

目前大部分情况下在叶片粘接合模时未使用对腹板支撑固定的有效工装,使得腹板可能会发生偏移,进而导致腹板位置变化,且腹板偏移导致合模缺胶,大大影响风电叶片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板固定撑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其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壳体侧撑杆部分、调节杆部分和腹板侧撑杆部分,所述调节杆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侧撑杆部分,所述第二调节部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腹板侧撑杆部分,以用于调节所述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撑杆部分包括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一支撑组件,所述调节杆部分包括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所述腹板侧撑杆部分包括有第二支撑组件和两个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调节部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且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件和V形接头,所述V形接头包括套管和支脚,所述支脚连接于所述套管的外周面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座连接于所述支脚,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管并固定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调节丝杆嵌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且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V形接头和所述调节丝杆之间,所述套管滑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V形接头和所述第二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套设并抵靠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外周面,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套管内并抵靠于所述套管的内壁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V形接头还包括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套管和所述支脚,且所述加强筋、所述套管和所述支脚之间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部分包括有至少一个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调节丝杆,所述把手的另一端沿所述调节丝杆的径向方向延伸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节杆部分来调节伸缩,使得对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调节,将壳体侧撑杆部分和腹板侧撑杆部分分别连接在壳体和腹板上来实现对腹板的支撑,对腹板起到稳定和固定位置的作用,有效防止腹板产生偏移现象,大大保证了腹板的准确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侧撑杆部分1

第一支撑件11

第一支撑座12

调节杆部分2

调节丝杆21

把手22

腹板侧撑杆部分3

第二支撑组件31

第二支撑件311

V形接头312

套管3121

支脚3122

加强筋3123

弹性件313

第二支撑座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腹板固定撑杆装置,该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包括沿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壳体侧撑杆部分1、调节杆部分2和腹板侧撑杆部分3,调节杆部分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可伸缩地连接于壳体侧撑杆部分1,第二调节部可伸缩地连接于腹板侧撑杆部分3,以用于调节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壳体侧撑杆部分1的端部连接于壳体,通过调节杆部分2来调节第一调节部与壳体侧撑杆部分1之间的伸缩,以及调节第二调节部与腹板侧撑杆部分3之间的伸缩,从而调节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使得将腹板侧撑杆部分3连接在腹板上,通过调节杆部分2来调节伸缩,使得对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调节,实现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两端分别抵靠于壳体和腹板,在合模过程中对腹板起到稳定和固定位置的作用,有效防止腹板产生偏移现象,大大保证了腹板的准确安装。

壳体侧撑杆部分1包括有第一支撑座12和第一支撑组件,调节杆部分2包括有调节丝杆21,调节丝杆2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腹板侧撑杆部分3包括有第二支撑组件31和两个第二支撑座32,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座12,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调节部,第二支撑组件31的一端连接于两个第二支撑座32,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二调节部。通过旋转调节丝杆21,第一调节部能够在第一支撑组件内旋转运动,使得第一支撑组件在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位移;通过旋转调节丝杆21,第二调节部能够在第二支撑组件内旋转运动,使得第二支撑组件在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位移,从而实现对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长度调节。同时,通过两个第二支撑座32实现对腹板的有效支撑固定。

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11,第一支撑件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座12,第一调节部嵌设于第一支撑件11的另一端,且调节丝杆21螺纹连接于第一支撑件11。第一支撑件11内具有内螺纹,调节丝杆21螺纹连接于第一支撑件11内的内螺纹,通过旋转调节丝杆21来实现第一支撑件11的相对位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第二支撑组件31包括有第二支撑件311和V形接头312,V形接头312包括套管3121和支脚3122,支脚3122连接于套管3121的外周面上,其中一个第二支撑座32连接于支脚3122,第二支撑件311的一端穿过套管3121并固定连接于另一第二支撑座32,调节丝杆21嵌设于第二支撑件311的另一端,且调节丝杆21螺纹连接于第二支撑件311。第二支撑件311内具有内螺纹,调节丝杆21螺纹连接于第二支撑件311内的内螺纹,通过旋转调节丝杆21来实现第二支撑件311和V形接头312的相对位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第二支撑组件31还包括有弹性件313,弹性件313位于V形接头312和调节丝杆21之间,套管3121滑设于第二支撑件311,弹性件313的两端分别抵靠于V形接头312和第二支撑件311。弹性件313具有防护作用,有效防止腹板侧撑杆部分3在受到腹板外力过大时而导致腹板位置偏移的作用,实现对叶片各处腹板位置的良好固定。

弹性件313套设并抵靠于第二支撑件311的外周面,且弹性件313位于套管3121内并抵靠于套管3121的内壁面。通过第二支撑件311和套管3121能够对弹性件313起到限定作用,有效避免了弹性件313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错位现象,大大提高了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稳定性。其中,弹性件313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V形接头312还包括有加强筋3123,加强筋3123连接于套管3121和支脚3122。通过加强筋3123能够有效加强V形接头312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稳定性。

加强筋3123、套管3121和支脚3122之间一体成型。进一步加强V形接头312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加工制作方便。

调节杆部分2包括有至少一个把手22,把手22的一端连接于调节丝杆21,把手22的另一端沿调节丝杆21的径向方向延伸凸起。通过把手22便于人施加作用力在调节丝杆21上,便于调节丝杆21的旋转操作。

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在使用时,在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壳体和腹板上,在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两端周围可以使用固定块,多个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和腹板上,且多个固定块抵靠于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端部的四周,有效避免了腹板固定撑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滑动移位现象。其中,腹板固定撑杆装置的材料可以采用Q235钢制作,强度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设计图

腹板固定撑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301.X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26192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B29C 65/78

专利分类号:B29C65/78;B29C65/52;B29L31/08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上海艾港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艾港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307 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镇重装备产业区妙香路1318号

发明人:李天凯;王含哲;包磊

第一发明人:李天凯

当前权利人:上海艾港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美强

代理机构:31283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腹板固定撑杆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天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