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表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包括数组字轮、主电路板、供电单元,字轮的轮盘上设置有圆弧的透光槽;字轮两侧分别设有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接收电路片,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接收电路片安装与主电路板上;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上呈圆弧形等距设有数对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相邻两组字轮中每个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以交错方式电连接,供电单元分别依次为数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供电。可有效避免因位于同一PCB板上同一序号对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同时供电工作时,导致PCB板背面上光发射管发出的光透过PCB板被背面的光接收管接收,使读数错误的现象;提高了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的读数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用于燃气表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组字轮、主电路板、供电单元,所述字轮通过字轮轴依次串在支架上,所述字轮的轮盘上设置有圆弧的透光槽;所述字轮两侧分别设有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接收电路片,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接收电路片安装与所述主电路板上;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上呈圆弧形等距设有相对应的数对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所述光发射管发出的光信号穿过所述透光槽被相对侧的所述光接收管所接收;相邻两组所述字轮中每个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以交错方式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数组所述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连接,并分别依次供电。
设计方案
1.用于燃气表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组字轮、主电路板、供电单元,所述字轮通过字轮轴依次串在支架上,所述字轮的轮盘上设置有圆弧的透光槽;所述字轮两侧分别设有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接收电路片,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接收电路片安装与所述主电路板上;
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上呈圆弧形等距设有相对应的数对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所述光发射管发出的光信号穿过所述透光槽被相对侧的所述光接收管所接收;
相邻两组所述字轮中每个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以交错方式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数组所述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连接,并分别依次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字轮中的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集成于同一块PCB板上,并分别位于所述PCB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的所述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包括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
所述字轮包括第一字轮、第二字轮、第三字轮、第四字轮、第五字轮;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三电源、第四电源、第五电源;
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源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四电源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源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字轮的轮盘上设有两组所述透光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表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电编码的读数字轮已经逐渐应用于水表、电表、燃气表等相关计量仪表中:通过光电编码技术把圆周端面上的人工读数字符转换为光电信号编码,即把人工读数转化为电子读数。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7036200U,其公开了一种仪表字轮装置,该字轮装置包括数个字轮、数个进位拔字轮、数片光发射电路片、数片光感应电路片以及主电路板,字轮侧面设置一圆弧形透光槽;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感应电路片安装于主电路板上,并平行于字轮的侧面插装于字轮之间,光发射电路片一表面上圆弧形等距设置5只光发射管,光感应电路片一表面圆弧形等距设置5只光接收管,光发射管可通过圆弧形透光槽与光接收管一一正对应设置;字轮装置中的一组字轮通过进位拔字轮实现进位,通过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感应电路片来读取每个字轮的数字。现有技术的这种字轮装置,其各个字轮间的每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采用背靠背的方式设置在同一块电路片上,且采用直连方式连接,读数时,所有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均通电工作,由于电路片的PCB板薄,同一块电路片上,一面上光发射管发出的光可透过电路片,易被电路片另一面上的光接收管所接收,因此,易产生读数错误,导致仪表读数稳定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燃气表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每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采用背靠背的方式且直连方式设置在同一块电路片上,光发射管发出的光可透过电路片,易被电路片另一面上的光接收管所接收,易产生读数错误,导致仪表读数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燃气表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包括数组字轮、主电路板、供电单元,所述字轮通过字轮轴依次串在支架上,所述字轮的轮盘上设置有圆弧的透光槽;所述字轮两侧分别设有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接收电路片,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接收电路片安装与所述主电路板上;
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上呈圆弧形等距设有相对应的数对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所述光发射管发出的光信号穿过所述透光槽被相对侧的所述光接收管所接收;
相邻两组所述字轮中每个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以交错方式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数组所述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连接,并分别依次供电。
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字轮中的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集成于同一块PCB板上,并分别位于所述PCB板的两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的所述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包括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
所述字轮包括第一字轮、第二字轮、第三字轮、第四字轮、第五字轮;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三电源、第四电源、第五电源;
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源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四电源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源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只设置两种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两种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依次间隔设置在字轮的两侧,降低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的开发设计、生产成本。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字轮的轮盘上设有两组所述透光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通过将每组字轮两侧的每个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以交错方式电连接,并采用依次供电的方式进行供电,可有效避免因位于同一PCB板上同一序号对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同时供电工作时,导致PCB板背面上光发射管发出的光透过PCB板被背面的光接收管接收,使读数错误的现象;提高了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的读数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1#PCB板上光发射电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1#PCB板上光发射电路片的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2#PCB板上光发射电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2#PCB板上光发射电路片的原理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各组字轮中各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与供电单元电连接方式的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字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8为实施例一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中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安装的结构实物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各组字轮中各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与供电单元电连接方式的原理图;
图中,1-字轮,11-透光槽,12-透光槽,2-主电路板,21-1#PCB板,22-2#PCB板,D1-第一光发射管,Q1-第一光接收管,D2-第二光发射管,Q2-第二光接收管,D3-第三光发射管,Q3-第三光接收管,D4-第四光发射管,Q4-第四光接收管,D5第五光发射管,Q5-第五光接收管,A-第一电源,B-第二电源,C-第三电源,E-第四电源,F-第五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气表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包括数组字轮1、主电路板2、供电单元,所述字轮通过字轮轴依次串在支架上,所述字轮1的轮盘上设置有两组所述透光槽圆弧的透光槽11、12;所述字轮1两侧分别设有光发射电路片和光接收电路片,每个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上呈圆弧形等距设有相对应的五个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相邻两个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上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形成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即包括第一光发射管D1、第一光接收管Q1、第二光发射管D2、第二光接收管Q2、第三光发射管D3、第三光接收管Q3、第四光发射管D4、第四光接收管Q4、第五光发射管D5,第五光接收管Q5;第一光发射管D1、第一光接收管Q1形成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二光发射管D2、第二光接收管Q2形成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三光发射管D3、第三光接收管Q3形成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四光发射管D4、第四光接收管Q4形成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五光发射管D5,第五光接收管Q5形成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各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中的所述光发射管发出的光信号穿过所述透光槽被相对侧的所述光接收管所接收;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组所述字轮中的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集成于同一块PCB板上,并分别位于所述PCB板的两侧;集成有所述光发射电路片和\/或光接收电路片的PCB板与所述主电路板2电连接;
相邻两组所述字轮1中每对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以交错方式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各组所述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连接,并分别依次供电。
具体地,所述数组字轮包括依次排开的第一字轮、第二字轮、第三字轮、第四字轮、第五字轮(图中未示出);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源A、第二电源B、第三电源C、第四电源E、第五电源F;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A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B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源C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四电源E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源F与所述第一字轮、第三字轮、第五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和第二字轮、第四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通过这种方式相互错位电连接,可实现只需设置如图1至图4所示的1#PCB板21和2#PCB板22两种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两种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依次间隔设置在字轮的两侧,降低光发射电路片、光接收电路片的开发设计、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相同部分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参照图9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电源A与所述第一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二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三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四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五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B与所述第一字轮中的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二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三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四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五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源C与所述第一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二字轮中的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三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四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五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E与所述第一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二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三字轮中的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四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五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F与所述第一字轮中的第五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二字轮中的第四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三字轮中的第三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四字轮中的第二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第五字轮中的第一对光发射管、光接收管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通过将每组字轮两侧的每个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以交错方式电连接,并采用依次供电的方式进行供电,可有效避免因位于同一PCB板上同一序号对的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同时供电工作时,导致PCB板背面上光发射管发出的光透过PCB板被背面的光接收管接收,使读数错误的现象,提高了红外光电直读计数装置的读数稳定性。
应当理解,方位词均是结合操作者和使用者的日常操作习惯以及说明书附图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4285.4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47217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G06M 1/272
专利分类号:G06M1/272
范畴分类:40F;40B;
申请人:上海龙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龙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111 上海市闵行区光华路2118号第3幢二层B273室
发明人:吴庆卫
第一发明人:吴庆卫
当前权利人:上海龙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