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液电磁阀,包括阀壳、密封堵头和电磁线圈;阀壳为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中空构件,阀壳的出液口设于阀壳的下端;阀壳的进液口、中空部位和出液口构成阀壳的液体通道;密封堵头可活动地设于阀壳的液体通道中;密封堵头由驱动部和封堵部一体或固定连接组成,驱动部设有过液通道,封堵部的形状和大小与阀壳的出液口部位相配合,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由其封堵部的外周与阀壳的出液口部位的内壁密封相接从而使得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密封堵头向上运动使得密封堵头的封堵部的外周与阀壳的出液口部位的内壁产生通液空隙从而使得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不高、使用安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通液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密封堵头和电磁线圈;所述阀壳为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中空构件,所述阀壳的出液口设于阀壳的下端,所述阀壳的进液口、中空部位和出液口构成阀壳的液体通道;密封堵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中;所述电磁线圈设于阀壳的外周与密封堵头相配合的部位上;所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将阀壳的液体通道闭合从而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密封堵头向上运动打开阀壳的液体通道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
设计方案
1.一种通液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密封堵头和电磁线圈;所述阀壳为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中空构件,所述阀壳的出液口设于阀壳的下端,所述阀壳的进液口、中空部位和出液口构成阀壳的液体通道;密封堵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中;所述电磁线圈设于阀壳的外周与密封堵头相配合的部位上;所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将阀壳的液体通道闭合从而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密封堵头向上运动打开阀壳的液体通道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液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的进液口设于阀壳的上端,或者设于阀壳的中上部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液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头由驱动部和封堵部一体或固定连接组成,所述驱动部至少与电磁线圈相配合的部分的材质为铁磁性材料;所述驱动部设有过液通道,所述封堵部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阀壳内相应部位相配合,所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由其封堵部的外周与阀壳相应部位的内壁密封相接封闭所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从而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密封堵头向上运动使得密封堵头的封堵部的外周与阀壳相应部位的内壁间产生通液空隙从而打开所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使得所述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液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头的驱动部的外周尺寸小于所述阀壳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从而使得密封堵头的驱动部与阀壳的内壁间具有空隙,所述空隙构成所述驱动部的过液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液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头的驱动部的外周尺寸与所述阀壳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相适应,驱动部的外周设有1个以上的通液槽孔,所述通液槽孔构成驱动部的过液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液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头的驱动部的外周尺寸与所述阀壳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相适应,驱动部的中部设有过液孔,驱动部在其与封堵部相结合的部位设有1个以上的斜向通孔,斜向通孔的上端口与驱动部的过液孔相通,斜向通孔的下端口位于封堵部的上端外周,驱动部的过液孔和斜向通孔共同构成驱动部的过液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通液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电磁阀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嵌入式固定设于所述密封堵头的封堵部的外周壁上,或者所述密封圈嵌入式固定设于与密封堵头的封堵部相应位置处的阀壳内壁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具体涉及一种茶水装置用的通液电磁阀。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动或半自动的泡茶装置应用日益广泛,为解决自动茶具中茶水通断的控制问题,类似于电磁阀的装置已见研究,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34227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电磁全自动茶具,其出水的控制采用设置在出液容腔内的钢珠与设置在茶座上的电磁铁相配合,通过电磁铁得电产生的磁力使得钢珠向上运动以打开出液容腔放水,当电磁铁失电时,钢珠回位重新封堵住出液容腔的出液口断流,由于其整体结构设计的问题,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一,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比较耗能;其二,在电磁铁失电后,处于水中的钢珠复位封堵出液口不够快速及时,易造成接水外溢,当所接水为开水时,还易造成使用者烫伤,并且上述装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电磁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结构的通液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通液电磁阀,其结构特点是:包括阀壳、密封堵头和电磁线圈;上述阀壳为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中空构件,上述阀壳的出液口设于阀壳的下端,上述阀壳的进液口、中空部位和出液口构成阀壳的液体通道;密封堵头可活动地设于上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中;上述电磁线圈设于阀壳的外周与密封堵头相配合的部位上;上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将阀壳的液体通道闭合从而使得上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密封堵头向上运动打开阀壳的液体通道使得上述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阀壳的进液口设于阀壳的上端,或者设于阀壳的中上部侧面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密封堵头由驱动部和封堵部一体或固定连接组成,上述驱动部至少与电磁线圈相配合的部分的材质为铁磁性材料;上述驱动部设有过液通道,上述封堵部的形状和大小与上述阀壳内相应部位相配合,上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密封堵头由其封堵部的外周与阀壳相应部位的内壁密封相接封闭上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从而使得上述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密封堵头向上运动使得密封堵头的封堵部的外周与阀壳相应部位的内壁间产生通液空隙从而打开上述阀壳的液体通道使得上述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密封堵头的驱动部的外周尺寸小于上述阀壳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从而使得密封堵头的驱动部与阀壳的内壁间具有空隙,上述空隙构成上述驱动部的过液通道。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密封堵头的驱动部的外周尺寸与上述阀壳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相适应,驱动部的外周设有1个以上的通液槽孔,上述通液槽孔构成驱动部的过液通道。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密封堵头的驱动部的外周尺寸与上述阀壳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相适应,驱动部的中部设有过液孔,驱动部在其与封堵部相结合的部位设有1个以上的斜向通孔,斜向通孔的上端口与驱动部的过液孔相通,斜向通孔的下端口位于封堵部的上端外周,驱动部的过液孔和斜向通孔共同构成驱动部的过液通道。
进一步的方案还有:上述通液电磁阀还包括密封圈,上述密封圈嵌入式固定设于上述密封堵头的封堵部的外周壁上,或者上述密封圈嵌入式固定设于与密封堵头的封堵部相应位置处的阀壳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通液电磁阀,其通过整体结构的设计,使其在使用时,通水和止水转换方便、准确、迅速,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当其应用于自动茶具中时只需将电磁线圈的电源连接于自动茶具中的相应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电线线圈的电源通断即可实现茶水的自动排出和并闭的通断,使用十分方便。(2)本实用新型的通液电磁阀,结构简单、成本不高、使用和控制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密封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密封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密封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密封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阀壳1,进液口11,出液口12;密封堵头2,驱动部21,通液槽孔21-1,过液孔21-2,斜向通孔21-3,封堵部22;电磁线圈3,密封圈4,过液通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主要由阀壳1、密封堵头2和电磁线圈3组成。
阀壳1为设有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的中空构件,阀壳1的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均与阀壳1的中空部位相通,阀壳1的出液口12设于下端,阀壳1的进液口11、中空部位和出液口12构成阀壳1的液体通道,本实施例中,阀壳1的进液口11优选设于其上端,阀壳1的进液口11也可设于阀壳1的上端侧壁上并且阀壳1的上端封闭(图中未示出)。阀壳1的材质采用非铁磁性材料,可采用陶瓷、铜、不锈钢等材料,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铜。
密封堵头2可活动地设于阀壳1的液体通道中。密封堵头2由驱动部21和封堵部22一体或固定连接组成;封堵部22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阀壳1的相应部位相配合,本实施例中,封堵部22设于驱动部21的下方,封堵部22与阀壳1内相应部位的内壁相配合,电磁线圈3设于阀壳1的外周与密封堵头2的驱动部21相配合的部位上;驱动部21至少与电磁线圈3相配合的部分的材质为铁磁性材料;驱动部21优选全部采用铁磁性材料;本实施例中,驱动部21的外周尺寸小于阀壳1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从而使得密封堵头2的驱动部21与阀壳1的内壁间具有空隙,该空隙构成驱动部21的过液通道5。使用时,电磁线圈3不通电时,密封堵头2的封堵部22的外周与阀壳1相应部位的内壁密封相接从而封闭阀壳1的液体通道使得本通液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3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力驱动密封堵头2向上运动,使得密封堵头2的封堵部22的外周与阀壳1相应部位的内壁产生通液空隙,从而打开阀壳1的液体通道使得本通液电磁阀能够通液;电磁线圈3失电时,密封堵头2的封堵部22再次将本通液电磁阀的液体通道关闭。
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还设有密封圈4,密封圈4嵌入式固定设于密封堵头2的封堵部22的外周壁上,或者密封圈4嵌入式固定设于与密封堵头2的封堵部22相应部位的阀壳1的内壁上。
(实施例2)
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他方面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密封堵头2的驱动部21的外周尺寸与阀壳1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相适应,驱动部21的外周设有1个以上向内凹入的通液槽孔21-1,本实施例中由通液槽孔21-1构成驱动部21的过液通道。
(实施例3)
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他方面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密封堵头2的驱动部21的外周尺寸与阀壳1的相应部位的内周尺寸相适应,驱动部的21中部设有过液孔21-2,驱动部21在其与封堵部22相结合的部位设有1个以上的斜向通孔21-3,斜向通孔21-3的上端口与驱动部21的过液孔21-2相通,斜向通孔21-3的下端口位于封堵部22与驱动部21连接处的外周,驱动部21的过液孔21-2和斜向通孔21-3共同构成驱动部21的过液通道。
(实施例4)
见图6,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他方面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密封堵头2的驱动部21位于封堵部22的下方。
(实施例5)
见图7和图8,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他方面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密封堵头2的驱动部21位于封堵部22的下方。
(实施例6)
见图9和图10,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他方面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密封堵头2的驱动部21位于封堵部22的下方。
(实施例7)
见图11,本实施例的通液电磁阀,其他方面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阀壳1的进液口11设于阀壳1的中上部侧面上,阀壳1的上端封闭不再设置进液口。
显然,实施例2~6中的通液电磁阀也可作如本实施例中同样的变化,将阀壳1的上端封闭,然后将阀壳1的进液口11改设于阀壳1的中上部侧面上,为说明书简要,不再重复。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9860.8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00828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F16K31/06
专利分类号:F16K31/06;F16K1/00;F16K1/32
范畴分类:27F;
申请人:江苏中茗茶具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中茗茶具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16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广电东路95号
发明人:韩金升;韩沐霖
第一发明人:韩金升
当前权利人:江苏中茗茶具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晓君
代理机构:32352
代理机构编号:常州信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磁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