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尔多斯沙区碱湖与螺旋藻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李岩,张竞男,张谨,石文华,叶书梅,邓秀玲,扈瑞平,薛慧婷[1](2021)在《螺旋藻多糖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SPP)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的杀伤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Jurkat细胞,分为对照组和1 g/L、2 g/L、5 g/L SPP组。采用MTT法检测SPP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细胞膜表面受体CD45、CD71以及细胞内部信号分子p-ERK、p-JNK、t-ERK和t-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 g/L、2 g/L和5 g/L SP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依次升高,分别为53.286%±3.112%、80.075%±4.240%和86.430%±4.614%。2 g/L、5 g/L SPP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5 g/L SPP组高于1 g/L SPP组(P<0.05)。1 g/L、2 g/L SPP组CD4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71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g/L SPP组CD4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 g/L和2 g/L SPP组;CD7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1 g/L和2 g/L SP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 g/L SPP组、2 g/L SPP组和5 g/L SPP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t-ERK、p-JNK和t-JNK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PP对Jurkat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SPP通过影响细胞膜表面受体CD45和CD71的表达,将凋亡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通过活化ERK,最终活化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
安苗[2](2021)在《基于螺旋藻的微纳机器人设计、制备与初步应用探索》文中指出微纳机器人领域是一个新兴领域,因为其在微观尺度上可以操控,被定位以及实现功能化引起了科研工作者极大的兴趣。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微纳机器人被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开阔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方向。目前研发新型的微纳米机器人和探索微纳机器人的制备保存条件和相关运动都是研究重点。有研究表明微螺旋结构被认为是低雷诺数环境中理想的模型,在高粘度的情况下运动速度最快。而螺旋藻(Spirulina)作为藻类生物中完美螺旋形状的代表,尤其是其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可以在抗炎、抗癌、治疗糖尿病、血管生成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基此本论文采用螺旋藻作为基体,探究设计、制备不同方式的螺旋微纳机器人并对其初步应用进行探索。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概述如下:(1)基于光驱动原理设计了新型的光驱动螺旋微纳机器人:PB@Spirulina。使用临床上的解毒剂普鲁士蓝(PB)光热转换性能好,生物安全性高,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创新性结合PB与Spirulina的优势制备光驱动微纳机器人,以治疗肿瘤和炎症等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通过其性质表征和测试,表明其具有完美的螺旋结构,表面普鲁士蓝分布均匀,稳定性能好说明成功制备微纳机器人。光源刺激可驱动该机器人能朝向光源方向定向运动,为后续光驱动微纳机器人在抗氧化等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的可行性基础。(2)光驱动穿透深度还比较有限,在此基础上选择穿透深度好的磁场驱动。故此探究基于外场磁驱动的螺旋微纳机器人:Fe3O4@Spirulina。利用Spirulina的螺旋运动和Fe3O4的磁性能及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探究螺旋微机器人的制备。从表观形貌、成分组成、热性能和磁性能分析等方面证明Fe3O4@Spirulina的成功合成,并初步探索在磁场运动运动性能佳。为扩大微纳机器人的应用范围,研发了简易的可批量生产的新装置,设计了实验室小量保存的替代装置和改进了保存大量的最佳方案,为实验室小量储存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方法。(3)进一步研究磁驱动微纳机器人的载药释药性能,在热性能基础上依据生物模板法设计了空心螺旋状的微纳机器人:Spiral Fe3O4 microbots。微观形貌和成分结构分析表明Hollow Spiral Fe3O4 microbots的成功制备。由孔径分析和磁性能及相关对比发现中空的螺旋结构载药能力好,饱和磁化强度高,更易于磁调控。磁调控单个microbot的运动轨迹为群体调控提供思路,调控microbots群体分散聚集与旋转运动为药物释放提供方案。此外创新性的设计了载药方案,探究微纳机器人在磁调控下的药物释放情况。结果表明磁调控可以明显增加微纳机器人的药物释放性能,为后续载药微纳机器人在动物体内进行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付云[3](2020)在《螺旋藻渣发酵及其发酵产物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螺旋藻渣是工业上螺旋藻粉生产过程中沉积物,蛋白含量高,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螺旋藻副产物资源,减少废液排放,降低企业生产螺旋藻成本,本文拟以螺旋藻渣为原料,研究其发酵产物功能活性及优化工艺,以期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螺旋藻渣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螺旋藻渣的基本营养组成、常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评价不同菌种发酵螺旋藻渣的发酵产物功能活性。结果表明,螺旋藻渣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丰富,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料。五种菌种发酵螺旋藻渣的发酵产物中,枯草芽孢杆菌YA215和地衣芽孢杆菌YA269发酵产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罗伊氏乳杆菌LR419发酵产物体外降血脂活性最为突出。与酵母菌NBRC10858和保加利亚乳杆菌YB177发酵产物相比,枯草芽孢杆菌YA215、地衣芽孢杆菌YA269和罗伊氏乳杆菌LR419等三种益生菌的螺旋藻渣发酵产物对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效果更好,且抑菌谱更为广泛。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螺旋藻渣发酵液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以发酵上清液中性蛋白酶活、多肽含量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螺旋藻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初始溶液中,螺旋藻渣添加量15 g/L、果糖添加量10 g/L、Na Cl添加量10 g/L、YA215接种量75 ml/L(发酵剂菌落含量为107-108CFU/m L)、p H 7.0,37℃摇床培养48 h(转速200 r/min),其发酵上清液中性蛋白酶活达到147.4 U/m L,多肽含量为16.8 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64.6%,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大小为15.3 mm,抑菌性提高196%。研究表明:经优化后的螺旋藻渣的YA215发酵液与尼萨普林的抑菌性相当,且抑菌率与多肽含量正相关。采用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型HPLC对螺旋藻渣发酵产物中抗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结果显示,经两步纯化后的抗菌组分BAS-F1-P6是螺旋藻渣发酵产物中的主要抗菌物质,BAS-F1-P6在p H 6-9、55℃及以下均保持抑菌活性稳定,且对大多数蛋白酶不敏感,对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如黄曲霉)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利用MALDI-TOF-MS从BAS-F1-P6中共分析鉴定出Iturins和SP-AP-1两类抗菌肽。其中,SP-AP-1肽同源物为新型抗菌肽,SP-AP-1肽氨基酸序列为ATHDNCCLRQS,分子量1422.60 Da。研究表明:螺旋藻渣的YA215发酵液的抗菌性来源于SP-AP-1肽和Iturin A,其中SP-AP-1为一种首次报道的抗菌肽。对螺旋藻渣发酵液中分离出的抗菌肽SP-AP-1和Iturin 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SP-AP-1和Iturin A均能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胞内钾离子和蛋白质泄漏量及细胞膜的疏水性随之增加,但抗菌肽SP-AP-1的抑菌效果更为显着(P<0.05);同时,两种抗菌肽均能抑制菌体蛋白合成,尤其对分子质量为17、20、25~35 k Da之间的蛋白最为明显;虽然两种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没有明显阻滞作用,但增大抗菌肽浓度,SP-AP-1可使基因组DNA条带变暗,与溴化乙锭竞争性结合DNA,从而影响蛋白质的表达。研究结论:螺旋藻渣经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后,产生一种新型抗菌肽SP-AP-1,该肽通过对致病菌的细胞膜通透性、及菌体蛋白表达等方式抑制致病菌的增殖。
刘强[4](2017)在《具有半透膜和补料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微藻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应用潜力巨大,但目前成本过高,是限制微藻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半透膜式光生物反应器有希望实现原位利用水体中营养物,但水体中营养成分可能不全面,无法满足微藻高效生长的需求。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设计了具有补料装置的半透膜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期望通过缓释补料解决营养供给的问题。而且,进行碳酸氢盐补料时,其消耗后产生氢氧根离子会引起pH上升。在具有半透膜装置的漂浮式反应器中,氢氧根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释放到水体中,可以解决维持pH稳定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具有半透膜装置和补料装置的漂浮式反应器的设计方法,利用理论推导得到了其设计过程中的膜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实验确定了相关参数,代入推导出的相关公式分别得到理论设计的半透膜装置尺寸,最后根据反应器和装置制作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半透膜面积,并针对难以满足的营养成分,选定合适的补料装置尺寸。这为该反应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基本方法和实例。在确定了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装置的具体参数和方法后,进行了微藻培养实验进行了验证,发现具有半透膜装置的实验组pH普遍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螺旋藻pH均没有超过9.6,盐生杜氏藻的最终pH稍微超过10,海水小球藻的pH控制在9.7左右,证明了半透膜装置对pH控制的作用,而且具有补料装置的实验组补料的营养盐的浓度都至少维持在半饱和常数之上,说明补料装置的存在可以解决水体中营养成分不足的问题。基于以上优势,同时具有半透膜装置和补料装置的实验组在三种微藻培养过程所得干重均为最大,分别相对于普通的漂浮式反应器,螺旋藻在10天内最高产量提高了23.8%,盐生杜氏藻10天内最高产量提高了28.0%,海水小球藻在7天内最高产量提高了173.3%。在微藻培养过程中,反应器内部离子浓度与生物量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理论计算值与实际试验值相比较,发现螺旋藻和海水小球藻总无机碳和总氮预测最大相对误差没有超过10%,验证了微藻生物量与反应器离子浓度之间的模型的准确性。本研究成功开发了具有补料装置的漂浮式光生物反应器,解决了原有系统中某些营养物从水体中补充速率太慢、无法满足微藻高效生长的问题,而且,通过半透膜释放氢氧根离子,可以解决碳酸氢盐消耗引起的pH上升问题。本研究还建立了在该光生物反应器系统中培养微藻时营养物传质和微藻生长的基本模型,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为其日后应用奠定了基础。
乔岳新,郑玮,金成春,金成哲[5](2015)在《鄂尔多斯西部地区螺旋藻产业发展对策》文中提出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 ,对鄂尔多斯西部螺旋藻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究,并从产业实际出发,对鄂尔多斯西部螺旋藻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王志忠[6](2015)在《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产加工关键因子研究》文中认为鄂尔多斯鄂托克地区是国内钝顶螺旋藻的优势产区,然而该地区近二十来钝顶螺旋藻养殖的培养基配方陈旧,资源浪费严重;采收干燥及藻蓝蛋白提取工艺粗略;藻粉灰分、砷含量偏高;藻种保存技术落后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该地区螺旋藻产业的长足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该地区钝顶螺旋藻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养殖原料利用规律、砷富集规律、清洗控水干燥工艺、藻蓝蛋白提取工艺、藻种越冬形态及保存方法几个方面的研究,建立适合该地区钝顶螺旋藻的生产、加工以及保存的关键技术体系,旨在为钝顶螺旋藻的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在鄂托克旗气候环境下,该地区钝顶螺旋藻基础培养液中NaHCO3、NaNO3、H3PO4、KCl、MgSO4·7H2O、FeSO4·7H2O的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63 g/L、1.0g/L、0.06 g/L0.5 g/L、0.1g/L、0.007 g/L,引进钝顶螺旋藻分别为21 g/L、1.5 g/L、0.12 g/L、0.5 g/L、0.1 g/L、0.007 g/L;单位收藻周期后2藻种需要补加6种原料的浓度分别为06 g/L、0.06 g/L、0.01 g/L、0.04 g/L、0.015 g/L、0.002 g/L和0.4 g/L、0.04 g/L、0.007 g/L、0.03 g/L、0.01g/L、0.0015 g/L。总体上,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和产量都优于引进钝顶螺旋藻。每天添加0.05 g/LL的NaNO3以及0.02 g/L的CO(NH2)2或008g/L的NH4HCO3可显着促进螺旋藻生长;在封闭养殖环境中,循环使用当地深层地下水可补充螺旋藻生长所需的微量营养起到增加产量且降低成本的作用;添加Ca2+、A5液和B6液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不显着;当藻液中NaCl、Na2CO3的浓度分别超过10g/L、20 g/L时,螺旋藻生长不良,需要更换部分或全部培养液。2.藻液的砷来源于地下水和NaHCO3,比例分别占72%和26%,螺旋藻养殖各个时期的藻液砷浓度基本保持稳定;蒸馏水辅助清洗藻泥可显着降低藻粉中的砷含量,培养液砷含量小于0.32 mg/L时对螺旋藻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不显着;在不同砷含量的培养液中,藻液中的砷含量与藻粉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总体上,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和产量优于引进藻种,且砷含量显着低于引进藻种;通过单细胞紫外诱导,培养获得单藻丝,然后在不同砷浓度的营养液中进行抗砷培养,选定了2个生长速率较快且砷含量富集较低的鄂尔多斯高原钝顶螺旋藻品系。3.螺旋藻采收过程中,蒸馏水清洗或0.00001mol/L勺HC或0.0001%的H3PO4浸泡再辅以地下水清洗,藻粉灰分可降到7%以下;常温下,随着藻泥控水时间的延长藻体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SOD活性降低;清洗干净的藻泥尽快干燥或及时冷藏保鲜贮存均可显着降低螺旋藻体上述物质的损耗;高温喷雾干燥较晒干、烘干可保持螺旋藻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α、SOD及蛋白质含量。4.在藻蓝蛋白提取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藻蓝蛋白纯度且降低提取成本的盐析硫酸铵饱和度为40-50%,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的纯度最大值为引进藻种的1.67倍,但两藻种的提取率没有差异;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对温度敏感性显着高于引进藻种,55℃是保持较高藻蓝蛋白活性的临界温度;不同pH值的提取液对藻蓝蛋白的纯度影响显着,pH值5—6时,两藻种藻蓝蛋白纯度均最大。5.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是以营养体(即完整或断裂为短段的藻体)在天然碱湖中越冬;且5℃弱光保存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藻种的效果最佳。
王志忠,刘果厚,包玉兰,巩东辉,李学海[7](2014)在《不同来源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特性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为更大程度地开发利用鄂尔多斯螺旋藻藻蓝蛋白资源,获得螺旋藻藻蓝蛋白提取及保存过程中的最佳参数,对2藻种藻蓝蛋白硫酸铵盐析饱和度、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硫酸铵饱和度达到40%时,2藻种藻蓝蛋白纯度和藻蓝蛋白提取率均达到最高,且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纯度为引进钝顶螺旋藻的1.67倍,两者的提取率持平。鄂尔多斯螺旋藻藻蓝蛋白对温度较引进种敏感,除25℃时相差不大外,35、45、55℃等条件下均表现出相比引进种更大的纯度降低率,多数为后者的两倍,但即使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纯度降低率较大,降低后的纯度仍然比引进种最高纯度大,显示出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在藻蓝蛋白上的优势。在工艺及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取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时,尽量保持在较低温度下操作,如果兼顾提取率和纯度,宜选择55℃以内操作。2藻种藻蓝蛋白酸碱稳定性上表现出较一致的反应,pH值56可以保持藻蓝蛋白的最大纯度。
巩东辉,王志忠,张少英[8](2013)在《低温、强光胁迫对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S1)及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S2)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理学方法研究了低温、强光胁迫处理对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及不同波长的光对胁迫处理后螺旋藻光合能力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强光胁迫下螺旋藻的光抑制现象十分显着,且随处理温度的降低、时间的延长,螺旋藻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加大,处理15 min后净光合速率出现负值;处理后的样品在不同波长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恢复,蓝光的效果最显着,其次为红、黄、绿光,弱光的效果介于蓝光和红光之间,黑暗中的恢复效果最差。
巩东辉[9](2013)在《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对低温、强光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螺旋藻,作为最为重要的经济蓝藻,其代谢机理与环境因子变化的关系一直是该藻的热点研究内容。目前国内螺旋藻工厂化养殖所采用的藻种原产地属于热带地区,属于冷敏感植物,因此我国螺旋藻养殖基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和沿海地区,严重制约了我国北方地区螺旋藻养殖业的发展。在鄂尔多斯地区螺旋藻温室养殖过程中,Chad湖钝顶螺旋藻在初春和深秋产量与夏季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螺旋藻却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本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和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为实验材料,模拟初春、深秋的光温条件(低温和强光辐射),系统地研究了低温、强光胁迫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在补偿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的应答及与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的差异比较,并对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规模化温室养殖的产量与光温的关联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强光胁迫下螺旋藻的光抑制现象十分显着,且随处理温度降低、时间延长,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加大,蓝光的光合作用恢复效果最显着,其次为红光、黄光、绿光,黑暗中的恢复效果最差;螺旋藻光合能力的恢复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自然光下进行恢复生长,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恢复快于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且恢复时间与处理温度、时间呈负相关。低温、强光处理后的藻丝体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颜色由深变浅,发生光漂白,光漂白程度均为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大于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2、螺旋藻叶绿素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低温、强光胁迫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3、螺旋藻在低温、强光胁迫的耦合作用下,质膜因发生光氧化作用而导致结构和功能被破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照光时间的延长,螺旋藻表现为膜通透性增加,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且随胁迫条件的加剧,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光氧化程度高于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4、低温、强光胁迫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类囊体膜的叶绿素a、蛋白含量、ATP酶活性相对稳定,变化幅度小于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类囊体膜ATP酶在5℃~30℃范围内活性稳定。低温、强光条件下可诱导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成一条42.18KDa的新蛋白条带。5、低温、强光下,螺旋藻CAT、SOD的酶活性与处理时间及处理温度呈正相关;CAT、SOD酶活性为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大于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POD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CAT、SOD是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抗低温、强光的生理基础。6、日均光照在50Klux以下,培养液日均温度在22℃~24℃时,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的产量较高。在温度较低、光照充足的深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长良好,月均产量可达到最高产量的86.86%,因此,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是一种适宜于我国北方地区养殖的耐强光的低温型藻种。
王志忠,刘果厚,巩东辉,乔辰,姚勇,睦其尔[10](2012)在《鄂尔多斯碱湖钝顶螺旋藻粉砷的来源追踪》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明鄂尔多斯碱湖钝顶螺旋藻粉中砷的来源。以鄂尔多斯碱湖钝顶螺旋藻各种养殖原料、扩藻初期和养殖正常大棚的藻液和藻粉为材料对其砷含量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藻液的砷含量主要由养殖用水、碳酸氢钠来供给,无论扩藻初期、正常生产时期还是长时间的养殖期内的藻液和藻粉中的砷含量都保持相对稳定,并且用蒸馏水辅助清洗可以减小藻粉砷含量。
二、鄂尔多斯沙区碱湖与螺旋藻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沙区碱湖与螺旋藻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螺旋藻多糖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1.1藻种与细胞系 |
1.1.2试剂与仪器 |
1.2方法 |
1.2.1SPP制备 |
1.2.2细胞培养与分组 |
1.2.3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
1.2.4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
1.3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SPP抑制Jurkat细胞增殖 |
2.2 SPP诱导Jurkat细胞凋亡 |
2.3 SPP影响CD45和CD71表达 |
2.4 SPP影响ERK磷酸化水平 |
3 结论 |
(2)基于螺旋藻的微纳机器人设计、制备与初步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微纳机器人 |
1.2.1 微纳机器人的定义 |
1.2.2 微纳机器人的制备 |
1.2.3 微纳机器人的运动方式 |
1.2.4 微纳机器人的研究进展 |
1.3 螺旋藻 |
1.3.1 藻类的选择 |
1.3.2 螺旋藻的简介 |
1.3.3 螺旋藻的生活习性 |
1.3.4 螺旋藻的应用价值和领域 |
1.4 螺旋状的微纳机器人 |
1.4.1 螺旋状微纳机器人的应用 |
1.4.2 当前螺旋状微机器人的优缺点 |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第一部分光驱动微纳机器人的设计 |
1.5.2 第二部分磁调控微纳机器人的相关探索 |
1.5.3 第三部分电磁驱动的载药微纳机器人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第2章 PB@Spirulina螺旋微纳机器人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表征仪器 |
2.2.3 PB@Spirulina微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 |
2.2.4 PB@Spirulina微纳机器人的表征 |
2.2.5 PB@Spirulina微纳机器人光驱动运动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B@Spirulina的制备 |
2.3.2 PB@Spirulina的性质表征 |
2.3.3 PB@Spirulina光驱动运动的初步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Fe_3O_4@Spirulina螺旋微纳机器人的探索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表征仪器 |
3.2.3 Fe_3O_4@Spirulina微纳机器人的制备 |
3.2.4 Fe_3O_4@Spirulina微纳机器人的表征 |
3.2.5 Fe_3O_4@Spirulina微纳机器人储存条件的探索 |
3.2.6 Fe_3O_4@Spirulina微纳机器人运动的探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e_3O_4@Spirulina微纳机器人的制备表征 |
3.3.2 Fe_3O_4@Spirulina微纳机器人的性质表征 |
3.3.3 Fe_3O_4@Spirulina微纳机器人批量合成与储存条件 |
3.3.4 Fe_3O_4@Spirulina在磁场中的运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微纳机器人的探究 |
4.0 引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表征仪器 |
4.1.3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的制备 |
4.1.4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的性质表征 |
4.2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运动行为研究 |
4.2.1 单个Spiral Fe_3O_4 microbot的运动调控 |
4.2.2 集群Spiral F_3O_4 microbots的运动调控 |
4.3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的载药实验探究 |
4.3.1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载药实验 |
4.3.2 不同药物标准曲线 |
4.3.3 载药方案对比 |
4.4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的药物释放探究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微纳机器人的材料表征 |
4.5.2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微纳机器人运动行为的分析 |
4.5.3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的载药实验分析 |
4.5.4 Spiral Fe_3O_4 microbots的药物释放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工作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螺旋藻渣发酵及其发酵产物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螺旋藻简介 |
1.1.1 螺旋藻 |
1.1.2 螺旋藻资源及研究现状 |
1.1.3 螺旋藻渣资源及研究现状 |
1.2 芽孢杆菌及抗菌物质研究进展 |
1.2.1 芽孢杆菌简介 |
1.2.2 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研究现状 |
1.3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1.3.1 细菌素的分离提取方法 |
1.3.2 细菌素的纯化方法 |
1.3.3 细菌素的结构鉴定方法 |
1.4 细菌素的抑菌机制及其研究方法 |
1.4.1 抑菌机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论文立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螺旋藻渣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发酵产物功能活性初筛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2.1 材料 |
2.2.2 培养基及试剂 |
2.2.3 主要试剂 |
2.2.4 主要仪器 |
2.3 方法 |
2.3.1 螺旋藻渣样品制备 |
2.3.2 螺旋藻渣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2.3.3 螺旋藻渣中常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2.3.4 螺旋藻渣中总氨基酸测定 |
2.3.5 螺旋藻渣发酵产物的制备 |
2.3.6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7 多肽含量测定 |
2.3.8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2.3.9 体外降血脂活性测定 |
2.3.10 抑菌活性测定 |
2.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螺旋藻渣组成成分分析 |
2.4.2 螺旋藻渣元素含量分析 |
2.4.3 螺旋藻渣氨基酸组成与总氨基酸含量 |
2.4.4 不同发酵冻干产物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
2.4.5 不同发酵冻干产物中多肽含量分析 |
2.4.6 不同发酵冻干产物的抗氧化能力 |
2.4.7 不同发酵冻干产物的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 |
2.4.8 不同发酵冻干产物的抑菌活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螺旋藻渣的工艺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材料 |
3.2.2 培养基及试剂 |
3.2.3 主要试剂 |
3.2.4 主要仪器 |
3.3 方法 |
3.3.1 菌种活化与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2 菌落总数的测定 |
3.3.3 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螺旋藻渣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
3.3.4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优化枯草芽孢杆菌YA215 发酵螺旋藻渣 |
3.3.5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螺旋藻渣的正交优化实验 |
3.3.6 优化与对照实验 |
3.3.7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3.3.8 多肽含量的测定 |
3.3.9 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的测定 |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枯草芽孢杆菌YA215的生长曲线 |
3.4.2 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螺旋藻渣条件优化 |
3.4.3 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影响发酵的显着因素 |
3.4.4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螺旋藻渣培养基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4.5 优化对照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螺旋藻渣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方法 |
4.3.1 螺旋藻渣发酵上清液基本成分的测定 |
4.3.2 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分离提取 |
4.3.3 抑菌活性物质组分(BAS)的分离纯化 |
4.3.4 组分BAS-F1-P6抑菌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
4.3.5 抑菌谱及最小抑制浓度(MIC)测定 |
4.3.6 MALDI-TOF-MS/MS测定BAS-F1-P6 氨基酸序列 |
4.3.7 肽SP-AP-1的化学合成及抑菌活性鉴定 |
4.3.8 抑菌活性的测定 |
4.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螺旋藻渣发酵上清液基本成分分析 |
4.4.2 硫酸铵沉淀法提取抑菌活性物质 |
4.4.3 酸沉淀法提取抑菌活性物质 |
4.4.4 Sephadex LH-20 纯化BAS结果分析 |
4.4.5 半制备型HPLC纯化BAS-F1 结果分析 |
4.4.6 抑菌组分BAS-F1-P6抑菌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
4.4.7 抑菌谱及最小抑制浓度结果分析 |
4.4.8 MALDI-TOF-MS/MS鉴定BAS-F1-P6 结果分析 |
4.4.9 合成肽SP-AP-1的抑菌活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螺旋藻渣发酵液抗菌肽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2.1 主要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3 方法 |
5.3.1 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的影响 |
5.3.2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5.3.3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内膜的渗透性影响 |
5.3.4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膜内K+的泄漏影响 |
5.3.5 抗菌肽对细菌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5.3.6 抗菌肽作用于细菌后菌体DNA的迁移变化 |
5.3.7 抗菌肽作用于细菌细胞膜时二级结构的变化 |
5.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的影响 |
5.4.2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5.4.3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内膜的渗透性影响 |
5.4.4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膜内K+的泄漏影响 |
5.4.5 抗菌肽对细菌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5.4.6 凝胶阻滞作用分析抗菌肽对菌体DNA的影响 |
5.4.7 抗菌肽作用与细菌细胞膜时二级结构的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具有半透膜和补料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微藻概述 |
1.1.1 微藻生物学特性 |
1.1.2 几种常见的商业化微藻 |
1.2 培养条件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
1.2.1 微藻对无机碳源的利用 |
1.2.2 微藻对氮源的利用 |
1.2.3 微藻对磷源的利用 |
1.2.4 营养物浓度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
1.2.5 pH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
1.3 微藻培养技术进展 |
1.3.1 微藻培养系统 |
1.3.2 开放池培养 |
1.3.3 封闭式培养系统 |
1.3.4 漂浮式培养系统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2 半透膜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传质模型与设计原则 |
引言 |
2.1 理论模型推导 |
2.2 模型相关参数测定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反应器的设计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半透膜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微藻的实验验证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藻种 |
3.1.2 培养基 |
3.1.3 培养条件与方法 |
3.1.4 pH测定 |
3.1.5 细胞干重测定 |
3.1.6 碳酸氢根、硝酸根以及磷酸根测定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目标碱湖水培养螺旋藻 |
3.2.2 目标盐湖水培养盐生杜氏藻 |
3.2.3 目标海水培养海水小球藻 |
3.3 反应器内部营养物浓度与生物质浓度关系模型建立与检验 |
3.3.1 反应器内部营养物质浓度与生物质浓度关系模型建立 |
3.3.2 反应器内部营养物质浓度与生物质浓度关系模型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鄂尔多斯西部地区螺旋藻产业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 |
1.1 螺旋藻及其商业价值 |
1.2 鄂尔多斯西部螺旋藻产业总体概况 |
1.3 园内企业概况 |
1.4 鄂尔多斯西部产区的地区优势 |
1.4.1 自然条件优越。 |
1.4.2 产品品质优势明显。 |
2 存在的问题 |
2.1 资金不足 |
2.2 竞争激烈 |
2.3 产品附加值低 |
2.4 集群效应较弱 |
2.5 缺乏市场开拓能力 |
3 对策 |
3.1 成立鄂尔多斯市螺旋藻企业联盟 |
3.2 推动企业的集团化经营, 全面引进资金 |
3.3 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产品营销 |
3.4 向产业链下游扩张, 增加产品附加值 |
3.5 加强产品的研发 |
3.6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6)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产加工关键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螺旋藻及其研究 |
1.1.1 螺旋藻简介 |
1.1.2 螺旋藻研究进展 |
1.1.3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研究与开发情况 |
1.1.4 中国的螺旋藻产业概况 |
1.1.5 鄂尔多斯地区的螺旋藻产业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当地螺旋藻资源开发意义重大 |
1.3.2 开展生产过程中重要因素特性研究是产业升级的根本 |
1.4 技术路线 |
2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产过程中原料利用规律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指标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NaHCO_3、NaNO_3、H_3PO_4、KCl、MgSO_4·7H_20、FeSO_4·7H_20最佳添加量单因素试验 |
2.2.2 NaHCO_3、NaNO_3、H_3PO_4、KCl最佳添加量正交试验 |
2.2.3 培养过程中原料消耗量测定 |
2.2.4 氮肥配合施用规律探讨 |
2.2.5 鄂托克旗螺旋藻园区地下水成分分析 |
2.2.6 Ca~(2+)、A_5液和B_6液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
2.2.7 NaCl及Na_2CO_3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砷吸收特性研究及应用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指标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藻粉砷来源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动 |
3.2.2 砷富集特性研究 |
3.2.3 抗砷藻种选育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鄂尔多斯地区钝顶螺旋藻采收过程中关键工艺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指标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清洗工艺研究 |
4.2.2 控水时间对螺旋藻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 |
4.2.3 干燥方式对两个藻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提取工艺及特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藻蓝蛋白纯度和提取率测定 |
5.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硫酸铵饱和度下藻蓝蛋白纯度和提取率 |
5.2.2 藻蓝蛋白热稳定性 |
5.2.3 藻蓝蛋白酸碱稳定性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藻种越冬形态及保存方法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在低温下的形态及复苏研究 |
6.2.2 螺旋藻保存实验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7 结论 |
8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低温、强光胁迫对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螺旋藻的培养 |
1.2.2 强光下温度对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
1.2.3 不同波长光对螺旋藻光合能力恢复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温、强光胁迫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 低温、强光条件下不同波长的光对螺旋藻光合作用恢复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9)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对低温、强光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螺旋藻的发现及产业化概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
1.2.4 鄂尔多斯地区螺旋藻产业发展概况 |
1.2.5 植物抗性生理概述 |
2. 低温、强光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光合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低温、强光胁迫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2 低温、强光胁迫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叶绿素 A含量的影响 |
2.2.3 低温、强光胁迫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2.2.4 低温、强光胁迫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含量影响 |
2.2.5 低温、强光胁迫处理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类囊体膜蛋白的影响 |
2.2.6 低温、强光胁迫处理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类囊体膜 ATP 酶活性的影响 |
2.2.7 低温、强光条件下蛋白合成与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光合作用 |
2.2.8 低温、强光下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总蛋白变化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低温、强光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低温、强光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细胞外渗液电导率的影响 |
3.2.2 低温、强光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3 低温、强光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低温、强光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 CAT、SOD、POD 酶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低温、强光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 CAT 酶活性的影响 |
4.2.2 低温、强光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 SOD 酶活性的影响 |
4.2.3 低温、强光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 POD 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低温、强光对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补偿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低温、强光处理后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生长的恢复 |
5.2.2 低温、强光处理后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叶绿素 a 含量的恢复 |
5.2.3 低温、强光处理后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可溶性蛋白的恢复 |
5.2.4 低温、强光处理后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可溶性糖的恢复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中试养殖产量与光温关联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日产量与气温关联分析 |
6.2.2 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日产量与光照、温度关联分析 |
6.2.3 产量与不同光照、温度区间关联分析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7 结论 |
8 研究展望 |
9. 附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鄂尔多斯碱湖钝顶螺旋藻粉砷的来源追踪(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初始藻液、养殖原料和深井水含砷量的测定 |
1.2.2 扩藻初期藻液及藻粉砷含量测定 |
1.2.3 生产大棚藻液及藻粉砷含量测定 |
1.2.4 生产车间已洗好的藻泥不同处理砷含量测定 |
1.2.5 螺旋藻养殖场6—9月份藻粉平均砷含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殖原料、养殖用水对螺旋藻培养液砷含量的影响 |
2.2 扩藻初期藻液及藻粉砷含量的变化 |
2.3 正常生产螺旋藻大棚藻液和藻粉砷含量的变化 |
2.4 生产车间已洗好的藻泥经不同处理后砷含量的变化 |
2.5 螺旋藻养殖场6—9月份平均砷含量的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四、鄂尔多斯沙区碱湖与螺旋藻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螺旋藻多糖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J]. 李岩,张竞男,张谨,石文华,叶书梅,邓秀玲,扈瑞平,薛慧婷. 天津医药, 2021(04)
- [2]基于螺旋藻的微纳机器人设计、制备与初步应用探索[D]. 安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螺旋藻渣发酵及其发酵产物抗菌活性研究[D]. 付云. 广西大学, 2020
- [4]具有半透膜和补料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开发[D]. 刘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5]鄂尔多斯西部地区螺旋藻产业发展对策[J]. 乔岳新,郑玮,金成春,金成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09)
- [6]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产加工关键因子研究[D]. 王志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11)
- [7]不同来源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特性比较[J]. 王志忠,刘果厚,包玉兰,巩东辉,李学海. 科技导报, 2014(21)
- [8]低温、强光胁迫对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J]. 巩东辉,王志忠,张少英. 广东农业科学, 2013(17)
- [9]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对低温、强光的响应[D]. 巩东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9)
- [10]鄂尔多斯碱湖钝顶螺旋藻粉砷的来源追踪[J]. 王志忠,刘果厚,巩东辉,乔辰,姚勇,睦其尔.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