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齿轮的接触疲劳失效问题显著制约高端机械设备如风电、直升机、舰船等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疲劳寿命及可靠性。然而,诸如微点蚀、跑合阶段磨损时的接触疲劳失效形式变化规律等机理还未被完全理解与揭示。影响齿轮接触疲劳失效的因素众多,不同因素之间联系紧密且复杂,容易导致多种失效形式之间的竞争现象,可能造成失效形式的错误判断,误导齿轮设计与加工制造过程,增加了齿轮接触疲劳分析的复杂程度。因此,本论文基于兆瓦级电齿轮副几何及工况参数,结合多源影响因素,开展齿轮接触疲劳失效机理及失效竞争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论文针对接触疲劳-磨损失效竞争现象,基于弹流润滑及多轴疲劳等理论,虑及齿面形貌分布与渗碳硬化特征,建立了考虑磨损效应的齿轮接触疲劳数值分析模型,研究多源因素耦合导致的失效竞争机理,试图为齿轮设计及失效预防提供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齿轮副接触压力及次表面应力应变分析。基于2 MW风电齿轮箱中间级齿轮副的工况及几何运动学特征,建立考虑实测粗糙度的齿轮接触弹流润滑模型,分析接触压力与油膜分布;基于Hertz接触理论分析齿轮次表面应力-应变场分布;为等效表示接触过程中的复杂多轴应力历程,基于Dang Van准则等多种多轴疲劳理论,在考虑渗碳硬化特性的条件下,分析并比较齿轮副接触过程中等效应力分布特征;2)齿面粗糙度对齿轮副接触疲劳影响分析。基于弹流润滑接触模型,虑及硬度梯度及残余应力梯度分布特征,修正Dang Van图的固有缺陷,绘制不同深度沿滚动方向分布的材料点的应力轨迹,从而描述啮合过程中不同表面粗糙度状态对滚动接触应力历程及接触疲劳失效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糙度对次表面的应力特征影响有限,而表面高失效风险极易引起微点蚀萌生;齿面粗糙度均方根值越大,啮合过程中齿面或十分接近齿面处接触疲劳失效风险越高;3)磨损过程中的接触疲劳失效竞争机制研究。基于上述接触疲劳失效分析数值模型,结合Archard’s磨损公式,模拟齿轮循环接触中齿面粗糙度的演变;利用Palmgren-Miner损伤线性累积准则,分析磨损过程中损伤累积分布特征,探究不同接触疲劳失效形式之间可能存在的竞争失效机理。研究表明,磨损是造成跑合阶段齿轮点蚀、微点蚀之间竞争失效的主要原因,但若齿面粗糙度均方根值降至一定程度,微点蚀风险可能被完全消除。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鹤立
导师: 刘怀举,宋永乐
关键词: 齿轮接触疲劳,表面粗糙度,磨损,失效竞争机制
来源: 重庆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力学,机械工业
单位: 重庆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齿轮表面微观形貌及表面完整性设计制造基础研究”(项目号:51535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齿面形貌-润滑-残余应力耦合的齿轮传动接触机理与疲劳寿命研究”(项目号:51775060)
分类号: TH132.41;O346.2
DOI: 10.27670/d.cnki.gcqdu.2019.002144
总页数: 73
文件大小: 4723k
下载量: 119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摆线针轮减速器接触疲劳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 2017(03)
- [2].准双曲面齿轮接触疲劳有限元仿真[J]. 煤矿机械 2019(11)
- [3].表层超硬化M50NiL钢接触疲劳失效机理[J]. 航空材料学报 2017(06)
- [4].轮毂轴承接触疲劳下的相变研究[J]. 哈尔滨轴承 2018(04)
- [5].高速铁路用钢轨接触疲劳伤损的成因及预防[J]. 包钢科技 2010(S1)
- [6].JPM-1B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故障维修[J]. 物理测试 2012(06)
- [7].18CrNiMo渗碳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28)
- [8].等离子喷涂层磨损/接触疲劳失效行为研究现状[J]. 表面技术 2014(02)
- [9].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某型车载雷达回转支承接触疲劳寿命研究[J]. 机械传动 2020(07)
- [10].齿轮接触疲劳极限应力快速测定法的应用[J]. 机械传动 2010(05)
- [11].渗氮件接触疲劳强度不够高的原因分析[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12].等离子喷涂层接触疲劳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的研究[J]. 摩擦学学报 2012(03)
- [13].表面完整性对涂层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进展[J]. 金属热处理 2014(11)
- [14].喷涂层接触疲劳损伤的声发射研究[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2(06)
- [15].涂层接触疲劳损伤过程中的声发射小波分析[J]. 材料工程 2012(09)
- [16].支承辊钢接触疲劳过程中的表层组织变化[J]. 中国表面工程 2012(06)
- [17].齿轮的接触疲劳及电子束表面强化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2(07)
- [18].表征涂层接触疲劳寿命方法的试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09(13)
- [19].高氮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的组织与性能[J]. 金属热处理 2018(05)
- [20].基于蒙特卡洛数值模拟的圆弧齿轮接触疲劳可靠性分析[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9(10)
- [21].钢轨打磨技术研究进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01)
- [22].螺旋锥齿轮失效分析[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0(03)
- [23].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等离子喷涂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J]. 航空材料学报 2018(05)
- [24].齿轮修形与接触疲劳试验研究[J]. 机床与液压 2017(07)
- [25].喷丸强化对18Cr2Ni4WA渗碳钢性能的影响[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09(05)
- [26].滚动轴承的接触疲劳微观机理及影响因素[J]. 轴承 2015(10)
- [27].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接触疲劳失效检测应用与研究[J]. 无损检测 2012(01)
- [28].W9Cr4V2Mo钢滚动轴承剥落原因分析与预防[J].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5(04)
- [29].齿轮接触疲劳的声发射研究[J]. 工程与试验 2013(01)
- [30].接触疲劳失效形貌及机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