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冲激脉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脉冲,天线,可编程,引信,时域,中值,无线电波。
冲激脉冲论文文献综述
覃明[1](2018)在《冲激雷达高峰功率值脉冲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不管是工业界还是国防应用都推动着脉冲功率技术的研究。高峰值、窄脉宽是脉冲技术发展追求的两个非常重的方面,也是研究的难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但国内关注程度相对较弱。现在大部分的研究仅仅是针对某一个指标进行研究,本文研究设计兼顾两个指标,对未来的研究设计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在提高幅度方面首先采用了 Mrax电路方式来提高输出电压,但是当达到一定级数时再增大级数的电压基本上没有作用。所以还采用功率合成的方法来提高幅度,在减小脉宽的方面采用欠电容法和充电电容压缩法。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入手,再到实际作出实物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 UWB系统在应用的优点,引出了高峰值脉冲源在系统设计中的关键地位,还分析了脉冲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其次分析了 UWB系统所需要理想的时域波形,从理论上研究了基于雪崩叁极管雪崩的动态过程,以及Marx电路的理论研究。还提供了一些压缩脉宽的技术其中这两种方法有效的解决脉宽过宽的问题。同时为提高脉冲源的幅度,在本文还研究了一款宽带功分器,从功分器的理论分析到实验设计都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设计一款幅度为500V,班峰值脉宽为500ps的一款高峰值脉冲源。通过在HFSS中仿真设计了一款威尔金森功分器,同时对仿真和实测作出了对比,以确定加工误差不会影响功分器的正常使用。同时还设计了一款高峰值脉冲源用以功率合成的两路输出信号,在设计时先通过Pspice软件对其进行仿真,然后再PCB布版,作出最终的成品。(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林慧琼[2](2017)在《基于冲激脉冲体制超宽带雷达的生命信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自然灾害,可能我们无能为力,尤其是作为一个已经经历过四川多次地震的当地人。在地震的那一刻,高楼大厦顷刻间倒塌,山崩地裂,有无数的生命被掩埋在了地下。虽然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大家还是可以看到:每每遇到这些灾难,都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无论是生命安全还是物质财产。根据地理学家的分析,我们国家地处太平洋与亚欧两大地震带之间,十分容易受到周围陆地板块与海洋板块的相互挤压,所以地震频频发生,从数次灾后的救援过程中发现:灾后救援黄金时间是72小时,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更加快速、准确的找到受害者,那么受害者得救的机会就越大。正因如此,在某些紧急的情况下能够更短的时间内找到受害者,寻找一种更加先进的快速的生命探测方法就尤其重要。对被困生命体的探测就是使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去采集能够代表生命特征的呼吸和心跳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是否有存活的生命体。研究人员通过多次试验发现:以前的基于光波或声波等探测仪器极易受到环境的干扰;而电磁波则相对较稳定,在探测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就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开始将电磁波探测用于生命探测的试验中。文中根据对叁种常用的超宽带进行分析对比,选择了脉冲式的超宽带对被掩埋生命体进行分析。建立一个受害人员的模型,通过脉冲式超宽带发射一个可以将生命特征信号带回的窄脉冲。根据所选超宽带的冲击响应,及生命体的振动幅度与发射天线的距离仿真接收端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对接收到的信息做初步处理,去掉十分明显的直达波与杂波等,这里主要选择的是曲波变换去除噪声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去除干扰的杂波还可以提高信噪比。预处理后得到的波形信号中还是有许多种频率的信息,为了能够从中找出是否有生命特征信号的存在,选取了可根据信息本身自适应分解的方法——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将预处理后的波形分解为若干个固有模态分量和余项序列,对这些若干个分量进行频域分析可知是否存在生命体,再用这些分量重新去构造原来的有用信息。最后为了更加确定所探测的准确性,对重新构造的生命体特征信号做频域分析和高阶频域分析,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的频谱图像,从而也引进高阶累积法求超宽带探测生命的频谱分析。本文通过引入超宽带雷达的发展及其到目前为止的应用领域,接着详细的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用于地震探测生命体的超宽带雷达和它们工作的原理,并选取脉冲式的超宽带作为模拟探测的仪器,建立地震生命探测的模型。通过对雷达接收端接收信息的分析,对接收到的波形中的直达波和杂波有了更深的理解;而选择曲波变换去除噪声的过程中对波形的边缘也有了进一步认识;重点介绍了根据波形自身特点自适应分解的聚类模态分解法;最后讨论了重新构造的生命体特征信号的频域分析和高阶累积量的频域分析图,从而得出:高阶累积的频域分析的在探测中更加合适。(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石一平,樊亚军,易超龙,朱四桃,夏文锋[3](2016)在《口径天线冲激脉冲辐射场方向性的时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口径天线辐射场方向性,在计算等效面磁流的同时,引入等效面电流的作用,对辐射远场方向性进行了修正,解析公式更适合描述自由空间中口径天线的辐射场;在时间域对冲激脉冲口径辐射场方向性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馈入脉冲宽度变宽、口径尺寸减小、口径场幅度锥削分布,以及球面波前均会降低辐射场方向性;辐射场存在时域波形延拓现象,即存在空间色散问题;球面波使口径辐射场方向性迅速恶化,在远区得到一个主轴附近峰值场强相对平坦,而在一定角度峰值场强迅速下降的场。(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6年09期)
郭飞,李成祥,唐贤伦,陈功贵,姚陈果[4](2016)在《冲激辐射天线实现皮秒脉冲电场在人体大脑模型中聚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维电磁场仿真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建立长椭球型天线模型和介质透镜模型,研究皮秒脉冲经冲激脉冲辐射天线发射后在人体大脑模型中的聚焦特性。结果表明,传播至大脑组织深度6 cm处的电场能够保持输入波形的时域特性;皮秒脉冲能够进入大脑组织深度8 cm处,且此时形成的焦斑尺寸最小;不包含介质透镜和包含非损耗介质透镜时,形成的焦斑尺寸为1 cm×2 cm×1 cm,而引入损耗介质透镜后,形成的焦斑尺寸小于1 cm×1 cm×1 cm。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证明了联合损耗介质透镜和单个冲激脉冲辐射天线能够实现皮秒脉冲在深部脑组织中的有效聚焦。(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张德平,施庆展,王超,朱畅,袁乃昌[5](2015)在《用于超宽带雷达的全数字相参冲激脉冲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全数字相参冲激脉冲源。该冲激源能生成单周波、多周波、高斯脉冲等任意的相参冲激信号。同时能对重频、带宽、信号形式等进行实时、精确的控制。利用该源测试了脉宽因子为0.5ns的一阶和四阶微分高斯脉冲。脉冲峰值电压407m V,重频达到166.66MHz,时基抖动范围-20ps~30ps。对四阶微分高斯脉冲回波信号进行相参积累,积累前后波形完全一致,且积累后可以发现被噪声覆盖的目标回波。(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5-30)
陈培哲,曾刚,黄志远,李杨[6](2014)在《冲激脉冲的等效采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宽带冲激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与其无载波窄脉冲的宽度成反比。为达到高距离分辨率的目的,冲激脉冲一般为纳秒量级,有效频谱分量达数吉赫兹。脉冲采集方法有实时采样和等效采样2种。相较于实时采样,当脉冲的频谱分量达到吉赫兹并具有周期性时,等效采样方法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主要介绍可对纳秒量级脉冲采样的等效采样系统的研究,并借以说明等效采样方法对窄脉冲采样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有效性。该等效采样系统工作带宽为4.5GHz,等效采样率达10Gsps。(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4年10期)
宋宝军[7](2014)在《基于中值滤波的冲激引信毛刺脉冲消除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冲激引信干扰处理方法无法有效消除具有幅值大、时间短、出现随机、与回波信号类似等特点的毛刺脉冲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中值滤波算法的冲激引信毛刺脉冲干扰消除方法。该方法可根据引信速度自适应调整滤波窗口大小并选取合理的滤波权值,使得冲激引信毛刺脉冲干扰被有效消除。仿真表明,信号的改善因子D均在3.89dB以上,可以有效提高回波信号质量。(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林伟伟[8](2014)在《冲激脉冲探地雷达数字采样接收机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是利用高频电磁波来探测目标介质内部物质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探地雷达具有高效、无损、实时成像等优点,在工程、环境、水文地质调查、考古、军事、生物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探地雷达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人们对探地雷达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探地雷达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探地雷达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其次,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以及现有体制分类,着重介绍了脉冲体制探地雷达的应用与优缺点。再次,介绍了冲激脉冲探地雷达接收机的实现原理以及关键技术。最后,本论文详细介绍了接收机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并对涉及到的电路模块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设计,然后对实际电路进行了调试并将实验测得的结果作了介绍。本文主要研究冲激脉冲探地雷达接收机系统的设计。探地雷达接收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接收机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总体性能。本文设计的接收机由可变增益放大电路、采样保持电路、高精度延时电路、A/D转换电路、FPGA系统控制电路组成。接收机的指标为:工作带宽在0.1 GHz-1 GHz;灵敏度为-76dBm;等效采样率2GS/s;噪声系数小于2dB;采样时窗可达120ns,能够实现对1-5m的地下介质进行探测;目标分辨率在0.2m。为了实现接收机系统的设计要求,本文首先研究了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实现,实现了0dB、20dB、40dB的增益可调变化。其次,着重研究了基于等效时间采样原理的采样电路的实现,该部分包含采样保持电路、高精度延时电路、基于SRD的取样脉冲电路的设计等。最后研究了基于FPGA的系统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程序的实现,完成了利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 III系列的FPGA芯片实现了对接收机系统的整体控制以及对数字信号的传输处理。最后,对设计的冲激脉冲探地雷达接收机进行的加工调试。然后将整个冲激脉冲探地雷达系统进行了整体测试,特别对设计的探地雷达接收机各部分电路进行了实际测试。从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该接收机能够实现对回波信号的有效采集,整个接收系统工作稳定,设计参数满足指标。(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4-15)
雷凯丽,谭飞[9](2013)在《基于冲激脉冲的无线电波透视法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无线电波透视法获取信息量少及探测工作繁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冲激脉冲的时域脉冲式无线电波透视法;仿真分析了理想脉冲电磁波透过一定厚度的不同介质后在有限频带内的频率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冲激脉冲的时域脉冲式无线电波透视法具有更宽的频率范围,可增加提取的信息量,提高探测精度;不同介质的电性参数和吸收系数不同,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也不同,据此可分辨不同的地质构造。(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3年04期)
郭飞,姚陈果,刘泽辉,李成祥,米彦[10](2013)在《采用冲激脉冲辐射天线实现皮秒脉冲电场生物组织聚焦的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高强度ps脉冲电场在生物组织中的良好聚焦,仿真研究了冲激脉冲辐射天线(impulse radiatingantenna,IRA)的聚焦效果。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利用CST Microwave Studio软件建立了长椭球形IRA模型,仿真分析了其聚焦后电场在简易乳房组织模型中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锥形天线模型,研究经锥形天线抵消主路径后IRA在生物组织中的聚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具有低电导率的乳房组织模型中,天线在焦点处可以实现良好聚焦;当乳房组织的电导率增至0.5S/m时,其聚焦特性完全消失;引入锥形天线,当其距离生物组织边界为5cm时,可以实现IRA在较高电导率生物组织中的最优聚焦。(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3年01期)
冲激脉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自然灾害,可能我们无能为力,尤其是作为一个已经经历过四川多次地震的当地人。在地震的那一刻,高楼大厦顷刻间倒塌,山崩地裂,有无数的生命被掩埋在了地下。虽然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大家还是可以看到:每每遇到这些灾难,都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无论是生命安全还是物质财产。根据地理学家的分析,我们国家地处太平洋与亚欧两大地震带之间,十分容易受到周围陆地板块与海洋板块的相互挤压,所以地震频频发生,从数次灾后的救援过程中发现:灾后救援黄金时间是72小时,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更加快速、准确的找到受害者,那么受害者得救的机会就越大。正因如此,在某些紧急的情况下能够更短的时间内找到受害者,寻找一种更加先进的快速的生命探测方法就尤其重要。对被困生命体的探测就是使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去采集能够代表生命特征的呼吸和心跳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是否有存活的生命体。研究人员通过多次试验发现:以前的基于光波或声波等探测仪器极易受到环境的干扰;而电磁波则相对较稳定,在探测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就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开始将电磁波探测用于生命探测的试验中。文中根据对叁种常用的超宽带进行分析对比,选择了脉冲式的超宽带对被掩埋生命体进行分析。建立一个受害人员的模型,通过脉冲式超宽带发射一个可以将生命特征信号带回的窄脉冲。根据所选超宽带的冲击响应,及生命体的振动幅度与发射天线的距离仿真接收端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对接收到的信息做初步处理,去掉十分明显的直达波与杂波等,这里主要选择的是曲波变换去除噪声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去除干扰的杂波还可以提高信噪比。预处理后得到的波形信号中还是有许多种频率的信息,为了能够从中找出是否有生命特征信号的存在,选取了可根据信息本身自适应分解的方法——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将预处理后的波形分解为若干个固有模态分量和余项序列,对这些若干个分量进行频域分析可知是否存在生命体,再用这些分量重新去构造原来的有用信息。最后为了更加确定所探测的准确性,对重新构造的生命体特征信号做频域分析和高阶频域分析,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的频谱图像,从而也引进高阶累积法求超宽带探测生命的频谱分析。本文通过引入超宽带雷达的发展及其到目前为止的应用领域,接着详细的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用于地震探测生命体的超宽带雷达和它们工作的原理,并选取脉冲式的超宽带作为模拟探测的仪器,建立地震生命探测的模型。通过对雷达接收端接收信息的分析,对接收到的波形中的直达波和杂波有了更深的理解;而选择曲波变换去除噪声的过程中对波形的边缘也有了进一步认识;重点介绍了根据波形自身特点自适应分解的聚类模态分解法;最后讨论了重新构造的生命体特征信号的频域分析和高阶累积量的频域分析图,从而得出:高阶累积的频域分析的在探测中更加合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冲激脉冲论文参考文献
[1].覃明.冲激雷达高峰功率值脉冲源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8
[2].林慧琼.基于冲激脉冲体制超宽带雷达的生命信号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7
[3].石一平,樊亚军,易超龙,朱四桃,夏文锋.口径天线冲激脉冲辐射场方向性的时域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6
[4].郭飞,李成祥,唐贤伦,陈功贵,姚陈果.冲激辐射天线实现皮秒脉冲电场在人体大脑模型中聚焦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6
[5].张德平,施庆展,王超,朱畅,袁乃昌.用于超宽带雷达的全数字相参冲激脉冲源[C].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2015
[6].陈培哲,曾刚,黄志远,李杨.冲激脉冲的等效采样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4
[7].宋宝军.基于中值滤波的冲激引信毛刺脉冲消除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4
[8].林伟伟.冲激脉冲探地雷达数字采样接收机系统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
[9].雷凯丽,谭飞.基于冲激脉冲的无线电波透视法仿真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3
[10].郭飞,姚陈果,刘泽辉,李成祥,米彦.采用冲激脉冲辐射天线实现皮秒脉冲电场生物组织聚焦的仿真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