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制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流水线制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水线制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水线,系统,建模,重构,事件,计算机仿真,零件。

流水线制造系统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窦建平,戴先中,李俊[1](2010)在《基于遗传算法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多零件流水线构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获取各生产周期内的最优和K-1个次优(K优)多零件流水线构形是可重构制造系统运行阶段的一个重要优化问题。给定各零件的工序优先图、工序和工位操作的关系以及各工位操作的可选设备,多零件流水线构形优化问题即为确定工作站数量、各工作站内并列放置机床的类型和数量以及选择和分配各零件的工位操作,以最小化构形的资本成本。为获得K优构形,首先放宽现有模型对工位操作分配的限制,建立了构形优化问题的0-1非线性规划模型,扩展了可行解空间。随后提出一种面向可行工位操作分配的遗传算法,从可行解空间中快速获取K优解。案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获得优于现有模型最优解的解,同时也验证了所建模型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0年07期)

窦建平,戴先中,孟正大,李俊[2](2010)在《基于图论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单零件流水线构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获取各生产周期内的最优和K-1个次优(K优)单零件流水线构形,是可重构制造系统构形选择中一个重要的优化问题。给定零件的工序优先图、工序和工位操作的关系以及各工位操作的可选设备,该流水线构形优化问题即确定工作站数量,选择各工作站内的机床类型和数量,选择并分配工位操作,以最小化流水线构形的资本成本。将寻求满足功能和产能约束、空间约束和投资限制的K优构形问题建模为关联所有可行工位操作序列的复合增广有向图上的约束K最短路径问题,获得K优解。最后,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0年01期)

李川,张志英,毛祖杰[3](2008)在《基于虚拟流水线的曲面分段制造系统建模与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船舶生产模式的特点,提出了船舶曲面分段加工的虚拟流水线作业模式。根据虚拟流水线生产的原理,利用遗传算法研究基于虚拟流水线的曲面分段制造生产调度问题,并结合Petri网进行模拟仿真,搭建了Petri网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虚拟流水线生产调度系统框架。实验结果表明,虚拟流水线生产模式可有效提高船舶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工业工程与管理》期刊2008年02期)

熊俊,谷寒雨,席裕庚[4](2005)在《基于UML的混合流水线制造系统仿真软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UML作为当前流行的一种标准建模语言,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应用领域的软件系统设计。该文通过运用UML对混合流水线制造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阐明UML在系统仿真软件设计中的应用过程,说明其如何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以及如何实现软件结构设计等问题,同时通过混合流水线制造系统实例开发出相应的仿真软件以说明UML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5年05期)

林鹏,关慧贞,杜晶[5](2002)在《车间调度下流水线制造系统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车间调度的基础上,采用事件调度法仿真策略,对流水线制造系统的仿真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02年05期)

林鹏[6](2002)在《车间调度下流水线制造系统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个企业来说,能否把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制造成本,成为影响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车间一层的生产活动中,所以加强车间层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一直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间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核心理论是调度理论。车间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研究方向的理论和方法,仿真技术在这个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在研究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础上,在车间调度理论指导下,分析了适用于离散事件系统的各种仿真策略,结合大连柴油机厂气缸体生产线的实际情况,采用事件调度法对流水线制造系统的仿真进行研究。通过对流水线的仿真,我们可以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可以定量分析与评价设计中所确定的硬件配置(如机床、缓冲库容量、运输系统路径等)及生产线人员配备情况,预测产品生产周期,分析与预测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模拟各种可预见的或随机的故障,发现系统瓶颈等。还可以预测生产线在不同调度策略下的性能,从而为系统运行选择较好的调度方案,在调度方案确定后,还可以模拟系统在不同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选择合理高效的作业计划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 我们在研究离散事件系统计算机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专用于流水线制造系统仿真软件,该软件对大连柴油机厂的气缸体生产线进行了仿真测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2-03-02)

流水线制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获取各生产周期内的最优和K-1个次优(K优)单零件流水线构形,是可重构制造系统构形选择中一个重要的优化问题。给定零件的工序优先图、工序和工位操作的关系以及各工位操作的可选设备,该流水线构形优化问题即确定工作站数量,选择各工作站内的机床类型和数量,选择并分配工位操作,以最小化流水线构形的资本成本。将寻求满足功能和产能约束、空间约束和投资限制的K优构形问题建模为关联所有可行工位操作序列的复合增广有向图上的约束K最短路径问题,获得K优解。最后,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水线制造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窦建平,戴先中,李俊.基于遗传算法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多零件流水线构形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

[2].窦建平,戴先中,孟正大,李俊.基于图论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单零件流水线构形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

[3].李川,张志英,毛祖杰.基于虚拟流水线的曲面分段制造系统建模与调度[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

[4].熊俊,谷寒雨,席裕庚.基于UML的混合流水线制造系统仿真软件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5

[5].林鹏,关慧贞,杜晶.车间调度下流水线制造系统的仿真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2

[6].林鹏.车间调度下流水线制造系统的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

标签:;  ;  ;  ;  ;  ;  ;  

流水线制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