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代表作是《逻辑哲学论》,后期思想的代表作是《哲学研究》。他提出的“语言图象论”和“方面知觉论”分属于其前期和后期的核心思想,反映出维特根斯坦认知语言哲学发展的轨迹。本文拟探讨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图象论到知觉方面论思想发展中体现出来的认知语言哲学思想。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认知语言哲学;语言图象论;方面知觉论
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代表作是《逻辑哲学论》,后期思想的代表作是《哲学研究》。他提出的“语言图象论”和“方面知觉论”分属于其前期和后期的核心思想,反映出维特根斯坦认知语言哲学发展的轨迹。本文拟探讨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图象论到知觉方面论思想发展中体现出来的认知语言哲学思想。
图4示出冷源放热温度TL随负荷增加而单调增大,热源吸热温度TH随负荷增加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冷源放热温度TL为46~73℃,平均值为59.2℃。热源吸热温度TH为267~543 ℃,平均值为379.2 ℃。
一、语言图象论和方面知觉论
1.语言图象论
《逻辑哲学论》主要的问题是关于能够由命题——即语言—表达的东西和不能够由命题(即语言)表达,而只能够显现的东西的理论,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1](p239)也就是说,我们的语言所及就是我们的(思想)世界,语言之外是不可以说的东西。
《逻辑哲学论》的核心内容由七个基本命题构成:(1)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即世界是动态的关系网,而不是静态的点集合。由于世界是动态的事实总和,所以世界既是逻辑的世界,也是经验的世界;(2)发生的事情——事实——是事态的存在;一切现存的事态的总和就是世界。事实世界中有一种独特的事实:我们为自己制造的事实图象。图象本身也是事实,但它同时能够摹画逻辑空间中的事态,因而图象是现实的模型;(3)事态的逻辑图象即思想;不仅图象与事实具有摹画关系,图象对于语言或命题也具有摹画关系;命题与事实构成一种投影关系,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思想;(4)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在此,维特根斯坦区分了作为现实图象的命题和不作为现实命题图象的重言式和矛盾式;(5)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基本命题是自己的真值函项);(6)真值具有普遍形式;(7)对不可说的东西,就必须保持沉默。其中,前六个命题是可以说的东西,第七个命题是“不可说的东西(包括逻辑形式的地位、哲学的本质、伦理学、唯我论,人生的意义和对于“世界存在”的特殊感觉等)”。在此,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图象论”。最基本的经验事实是经验世界的“事态”,在语言中与“事态”对应的是“基本命题”,“基本命题”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它是由词语按照一定的逻辑语法构成的。由几个“事态”构成一个复合事实,一切事态和复合事实构成整个经验世界。与此对应,几个基本命题构成复合命题,一切基本命题和复合命题构成整个复杂的语言体系。因而语言或者严格说来是命题“描写”或者“摹写”经验事实的“图象”或者“形象”。[2](p173)“在图象和被图式中必须有某种同一的东西,因此前者才能够是后者的图象。”[3](p161)“命题是事实的图象。命题是我们所想象的实在的模型。”[3](p1)语言与经验事实之间的关系是投影与被投影之间的严格一一对应的关系。
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最活跃的主体,衣、食、住、行、学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针对此,高校在教育教学培养中,不应该对大学生参与网络予以全盘否认,而是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并接受当前网络发展的客观事实,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手段,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平台,例如建立微信公众号,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激发大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活跃思维;积极推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资料,与学生进行积极的网络互动,了解大学生的网络习惯,并利用网络引导大学生思想价值理念。
《逻辑哲学论》对语言的本性的主要思考被总结为“图象理论”。[4](p142)换句话说,“命题是描述实在的图象”。维特根斯坦告诉他的朋友冯·怀特这一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当他在东线服役的时候,有一天,他阅读了一份报道巴黎车祸诉讼案的杂志。在诉讼案中,车祸现场模型被呈现给法庭。维特根斯坦突然想到,模型之所以能够再现事故,是因为模型的各部分(缩小的房屋、车辆和人)与真实事物存在着对应关系。维特根斯坦由此类推,认为一个命题,通过其部分与世界的类似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事态的模型或者图象。命题各个部分的结合的方式,即命题的结构,刻画着实在的各种要素的可能结合。他认为,“在命题中,世界可以说被实验地放在一起。(如同在巴黎的案件中,摩托车事故通过模型再现出来一样)”。[5](p70-71)
第三,维特根斯坦“图象论”体现了语言或者命题与世界之间的指称观和表征观。语义学家在使用语言描写和表述客观世界或者所见所闻的时候,持有两种观点:一是指称观,即意义是说话人将语言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行为(Saeed,1999:24);一是表征观,即语言形式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并非指称观描述的直接对应,而是通过某种联系或“心理模型”或“心理表征”实现的。语言的意义就依赖于这种心理表征,例如名词的意义不在于它能够指示客观事物,而在于它与大脑中的某种事物相联系。指称观认为意义源于语言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而表征观认为意义源于语言与概念结构的映现。前者认为,意义是从客观世界到语言,而后者认为意义是从客观世界到心理表征再到语言。心理表征就是心理图片或意象。Jackendoff指出,心理表征是“概念结构,在此结构里,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相互融合”。[16](p17)“概念”是“有序地储存在人脑中的知识”,表征了人们经验中的事件、物体、情景等。人们通过概念化的过程对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经验加以分类,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人们范畴化使得客观世界在人们大脑中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范畴化了的世界,从而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各种概念结构或者范畴,这就是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或者体验观。[17](p17-21)
2.方面知觉论
Ungerer & Schmid(2001)指出,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三个主要途径是:语言的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18]经验观认为,语言意义与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和经验有密切关系。语言的凸显观反映了人们对所表达的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注意观表明,实际语言表达反映了实践的哪些部分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的第二部分中阐释了“方面知觉(aspect-perception)”理论,集中体现了以上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三方面的特点。
二、通往认知语言哲学的维特根斯坦
首先,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或命题图象论”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象论”思想。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图式是一个固定的模版。康德认为,图式是连接感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关系的手段,也是构建意象、创造意义的必要程序,是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Bartlett(1932)指出,人的记忆能够把各种信息和经验组织成为认知结构,形成常规图式、储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新的经验可以通过与其对比而被理解。[8]Taylor(1995)认为,语言在使用者的大脑之中,与“认知”有关。[9]认知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包括基本范畴、动感图式。这两者都是通过人的大脑和身体和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产生的,可被直接理解,其他概念和范畴是通过隐喻认知模式而间接认知的。众多的概念形成了人的概念结构,概念结构又体现为语义结构,语义结构促进了句法构造和语言的形成。Gardenfors(1999)提出,(1)意义是认知模式中的概念化,意义在人的大脑中。语言的意义被看作是从语言的表达式向某些心理活动的映射;(2)认知模式主要由感官决定:我们可以对所读的或者听到的内容构拟真实的图象;(3)语义成分建立在空间或者概念空间的基础上;(4)认知模型主要是意象-图式形式。意象图式通过隐喻和转喻运作过程而改变;(5)语义比句法更基本,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句法;(6)概念具有原型效应。[10]
其次,维特根斯坦“命题图象论”体现了人的身体体验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本思想。Gibbs(1999)指出,“认知”就是身体与世界相遇时发生的情况。[11]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的本质结构以简单的材料为基础而构建,也就是直接经验或者现象的结构。当我们将记忆看作一幅图象时,它是一幅关于某个事物的物理事件的图象。Lakoff & Johnson(1999)出版的《体验哲学》列出了体验哲学的理论基础:(1)心智基于身体;(2)思维大都是有意识的;(3)抽象概念大都是隐喻性质的。[12]Gardenfors指出,认知语义学的核心内容是:(1)意义基于体验;和(2)意义在人们的头脑中。[10](p21-22)意义是命题和识解方式的结合。识解方式也称为认知方式,它们包括体验、范畴化、概念化和意象图式等。Piaget(1896-1980)认为,认知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作用,认知结构是后天构建的。主体在成长过程中主要有两条原则在起作用:适应和组织。主体具有自我调节机制来适应和组织感知经验。组织以整合的方式来构建各种图式。适应又包括同化和顺化,同化是按照主体已有的认知系统对外来刺激的解释或者分析,环境境遇经过认知转化,从而与认知系统已拥有的知识和思考方式相一致,这样就将环境因素或者客体纳入到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主体的认识,引起了图式的量变。顺化则是通过认知系统的改变,以适应外来刺激的结构,通过个体的内部图式的改变来适应现实。如果主体的原有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调节图式或者创立新图式来适应新客体,从而引起了图式的质变,使主体适应环境。Piaget提出的“平衡化发展”理论指出,每当人们遇到新客体就会试用已有图式去同化,若成功,则得到暂时的认识平衡;若不成功,则会作出顺化处理,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使其适合新客体,以达到新的认知平衡。这样,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在动态过程中实现较高层面的认识。心智的发展是人的认知结构连续地建构和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从建构初级图式到建构高级图式的过程。Piaget(1930-1940)提出,认识主要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可通过自我调节使得客体被同化到主体的图式中,或主体调节图式或创建新图式来适应新客体。他认为,图式源于动作,人们通过多次活动逐步抽象而形成了图式。Fillmore(1977)对于“图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在我们对语言作总体理解时,可能存在一种词汇化的图式,其意义就是:对某事物词汇化的行为就是将其作为一种业已建立起来的人类思维范畴的行为。[13]换句话说,如果存在一个词汇项,它必须作为一个框架的某一部分存在,必须与一个图式的某一部分对应。“意象”是一种心理表征,是指人在某物不在场时但心智中还能够得出该物的形象,这是在没有外界具体实物刺激输入的情况下,人在心智中依旧能够获得其印象的一种认知能力,例如,在合上眼后依旧能够想象出某一场景,在寂静时心中尚能够回荡激越的交响乐。[7](p173)Lakoff & Johnson(1980)将“意象”和“图式”结合起来构成了“意象图式”的概念,并且用于隐喻分析。Lakoff指出,意象图式是我们日常身体体验中反复出现的简单的结构。[14](p267)Lakoff论述了7种意象图式:容器、始源、路径-目标、连接、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上下、前后,并且以此提出了形式空间化假设。[14](p282-283)Croft & Cruse将Lakoff所述的意象图式概括为7类:空间、等级、容器、力量、整体、辨认和存在。[15](p45)无论如何,意象图式都源于“身体体验”。Lakoff(1987)指出,意象图式是来自于日常身体体验(主要是空间和力量)的前概念结构,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获得意象图式后,就能够运用它们来体验我们的世界。意象图式再通过隐喻、转喻机制的扩展和转换,就可以形成更多的范畴,特别是抽象的范畴和概念,建立认知模型,进而获得了思维和推理能力。意象图式具有体验性、抽象性、心智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对于构建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解意义、进行推理等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Lakoff认为,有三种不同的意象形式:感觉意象、心智意象和图式意象。[14](p445)感觉意象有包括各种感觉器官所获取的意象,如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和力量意象。心智意象也称“心象”,是感觉和知觉的表征。图象意象主要源于感觉运动,是动觉的心理意象,是一个内部一致的、有意义的统一整体,包含着一个基本逻辑。动觉图式意象是一种主要的意象图式,基于体验。最初的意象图式是空间意象图式。包括容器图式、部分和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始源-路径-目的图式以及其他一些图式,意象图式关系主要以空间关系为基础,再通过隐喻等方式扩及至其他认知域。Lakoff提出,概念结构是从物理空间到概念空间隐喻的结果。人们基于感知(主要是视觉和触觉)逐步认识了自己所生存的空间,形成了有关空间结构和动感运动等意象图式、影射入人们的头脑后就形成了范畴和概念结构。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将个别抽象的意象图式与具体的感知经验融合起来实现“概念融合”,形成和理解语义。[7](p192-193)
1.意象-图式理论和语言图象论之经验论
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结合,其基本特征是研究我们对世界的知识是如何通过“心智范畴”(或“意象图式”)建立起来的。[7](序1)从“语言图象论”到“方面知觉论”的转向,标志着维特根斯坦认知语言哲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
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正常完备的人格角色应当具备三个层次:“首先是生命层次,作为一个人要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健康、蓬勃向上、昂扬、充满力量;其次即社会层次,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所处时代的观念、风尚,体现着特定时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即应受到社会的选择;再者是异性审美层次,人类世界的两性,都应受到来自异性的选择,选择的标准不同,但应当是平等的,一个完整的人格应受到这三个力的制约⑧。”然而这种理想的人格在历来传统的女性中没有并出现过。女性生命力的层次在男权社会中被普遍抑制和弱化,女性美是作为一种可供观赏的价值性而存在的,这并非女性本身所固有的一种价值状态。
可见,语言图象论的基本构思是:语言与世界图象对应。真命题的总和具有世界的图象。图象所摹画的是可能事态,这个事态可能不存在,但它也展示了某些原子事实的存在。原子命题是原子事实的图象,复合命题并不直接是复合事态的图象。命题中各种名称或者图象与它所摹画的事态是同构的,这种同构性质被称为摹画形式。命题和命题所体现的事态具有摹画关系。除了摹画关系,还有逻辑形式。逻辑形式是指图象与事态的同构关系,所以一个事态的各种摹画形式的共同点是逻辑形式。当然,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摹画,例如两车相撞的事件可以用模型摹画也可以用语句摹画。可以认为,每一幅图象都有两层同构,一层是该图象与相应事态的直接同构,另一层是该图象与相应事态的深层同构,在这一层面上,该事态的所有图象都是同构的。[4](p142-145)可以推断,语言是世界的逻辑形式。《逻辑哲学论》的核心论题是命题摹画事态,因此不可摹画的事态就是不可说的。
2.方面知觉理论与生活方式中的语言游戏体验哲学
后期维特根斯坦重新思考了《逻辑哲学论》中提出的“语言图象论”,开创了以“语言游戏为核心”的“日常语言哲学”和“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的语言哲学观,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了“方面知觉论”(aspect-perception)。1947年夏季,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大学夏季学期的讲座中引入了“方面知觉”的语言哲学课题,并持续研究了两年时间,其研究结果构成了《语言哲学》第二部分的主要思想。维特根斯坦例举的“知觉方面”事例有“立方体”“鸭兔头”“图画脸”“倒置瓶”“三角形”“凸形阶梯”“三角形”“双十字章”和“组织诸方面”等。维特根斯坦指出,在“see……as”这个“看”的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对象,注意到对象的“方面(aspects)”。对维特根斯坦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有方面变换和没有方面变换存在着重要的概念差异。当一个人说“我看见这个”、“我看见那个”的时候,他表达了一个新的直觉形式,在他的知觉形式中出现了思想。他不仅在看待对象,而且理解对象,在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对象。用维特根斯坦所感兴趣的“格式塔心理学”的说法:我们的视觉经验主动地组织为某种特殊的整体,因而在对象被看作……这样,思维和理解就意味着从不同的独特的角度看到对象,就在于看出“对象的联系”。所有的理解现象都类似于这种“看作……”现象,甚至可以说都是从这种特殊的“看”中发源的。他通过分析上述图形消除心理学家对它们的错误理解。维特根斯坦利用“鸭兔头”的面相(aspect),即“方面”,消除心理学家对视觉经验的误解,并且提出重要的“方面知觉理论”。在图形中看到自己熟知的景象,是人特有的一种视觉经验。看着“鸭兔头图”的人会在鸭头和兔头的判断之间转换。人们在看许多图形的时候,在不同的时刻和情境下可能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一个人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对象,也就是注意到了对象的不同“方面”或者“面象”。心理学家从一个图形中看出不同方面或者将一个图形看作不同东西的现象,当作观察者心中的不同心理状态作用的结果,好像它们变成了不同类型的对象。既然外在的图形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变化了的一定是观察者的“心理图象”。心理学家依照这种理解,便将“方面知觉”当作个人内心的私有经验实体和“唯我”体验。这就是需要指出的心理学家的错误。重要的是,维特根斯坦认为,这种经验是人类文化和教育所造成的概念问题。他说,希望的诸种现象是从复杂的生活方式中产生的某种样式。[6](p209)这诸种现象或者方面并不是任何心理或者生理的因果联系,而是由人类生活形式所构成的概念联系。没有见过鸭子或者兔子的人是不会将“鸭兔头图”看作鸭子头或者兔子头的。可见,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限定了一个人的“方面知觉”的范围、方式和判断。经验一幅意象图画或者一个含义的内容是对一幅画或者一个图画的描述。在观察一幅画的时候,我们形成了相关的概念,而“看到方面/面象”和“经验到词语的含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6](p209-257)“方面知觉”的转化说明,人类以不同的方式知觉对象或者理解对象。尽管一个人以不同的方式知觉对象时,生理过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但我们并不能将这种直觉经验还原为单纯的生理过程。[5](p264-268)维特根斯坦试图说明的是,只有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变化才能使人类或者个人从不同的方面看待事物。可见,维特根斯坦把哲学方法和文化观点结合起来。至于人类认知事物的手段,维特根斯坦认为,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好的图画,即人体体验是概念形成的重要方式。方面知觉和意象概念具有亲缘。[6](p255)维特根斯坦的“方面知觉”旨在提示我们以新的方式看待世界。至此,维特根斯坦说,我们把词语的形而上学用法带回了它们的日常用法上来。这就是典型的“方面知觉论”。
首先,“方面知觉论”与“格式塔心理学”或者认知语言学的“凸显论”不谋而合。“方面知觉论”是维特根斯坦以“立方体”“鸭兔头”“图画脸”“倒置瓶”“三角形”“凸形阶梯”“双十字章”和“组织诸方面”等为例阐释的。维特根斯坦的“图形方面知觉论”与格式塔心理学家鲁宾在研究视觉感知时最早采用的脸与花瓶幻觉图说明感知与背景的关系的道理相通,通过图形和背景的划分体现了认知心理学的“凸显观”。Ungerer & Schmid指出,当我们在自己的环境中观看一个物体的时候,我们将它作为凸显于背景的知觉物看待。[18](p156)同样的,凸显原则对于语言结构研究同样有效。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确定,如是以花瓶为图形、以黑色为背景还是相反,是以人的建构为基础的,而人的建构是以体验为基础的。“知觉方面理论”说明,维特根斯坦已经以“人类学方式”和现象哲学看待语言哲学问题。
其次,知觉方面是生活形式中语言游戏中的注意观和体验观整合的产物。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经由人们的概念框架或者表现手段所构造出来的世界。维特根斯坦将这样的世界或其部分称作“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这个概念包括了以下要点:(1)人类的语言的特征,即它是在坚固的生活形式,规则性的行事或者规则性的行动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生活方式的核心是人们的规则性的活动或者行动,即规则性的生活事实,它们是“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是给定的东西”。(2)生活形式的最终构成基础是特定的概念框架或者表现手段。对于某个特定的个人来说,构成他的基本的生活方式的最终的那个概念框架中的最基本的成分有些是先天的,而主体成分则是由后天经“学习”获得的。以这样的框架为基础而构建的表现手段或者语言是经过学习获得的。(3)任何生活方式,或者更加准确地说,其中的任何生活事实(包括语言的使用),都处于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中,都以流传下来的特定的世界图象为背景或前提。维特根斯坦指出,“我们的世界图象中那些最为基本的命题所描述的事实是:极其或者非常普通的自然事实”。(4)生活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技术、制度、习惯、习俗、实践等等,比如遵守规则、作报告、下达命令、下象棋、算术计算等等。(5)生活方式构成了人们通常所使用的所有概念的构建和使用基础,不同的生活方式使不同的概念成为可能。“好像我们的概念是以一个事实构成的脚手架(即“图式或者图像”)为基础的”。“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6](p11)(6)生活方式构成了语言游戏的来源和基础,而语言游戏反过来也构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或其子部分。“‘语言’游戏这个词在此是在强调如下之点:语言的说出是一个活动或者一个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7)生活在同一个生活方式之中的人们彼此在一些非常基础的事项上通常是一致的。(8)生活方式是“流动的”,甚至于作为其基础的概念框架(或者表现手段)和非常普通的自然事实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9)我们可以区分开简单的(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复杂的生活方式。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可以看作是前者的扩建物。所以,语言的表达式的意指和理解在于拥有有关其使用的知识和能力。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体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的解释原本就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特征。还有,维特根斯坦把“语言与活动-那些和语言编制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6](p7)“语言游戏”这个用语在这里强调,用语言来说话是某种行为举止的一部分,或某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ibid,15)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和生命在于其在语言游戏或者说语言系统和生活形式中的使用。这个论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只有在一个特定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中,一个语言表达式才能够具有意义和生命;其二,只有人们在生活中对其做出的使用才赋予其意义和生命。[6](p749)语言表达式的意指和理解在于拥有有关其使用的知识和能力。既然“语言游戏”属于“游戏”,那么,这场游戏必然遵循一定的特定“规则”。(ibid,32) 制约着语言表达式使用的所有规则即其语法规则均根植于生活方式之中。(ibid,1170) 通常情况下,遵守规则活动是特定的生活方式中的特定的技术、制度、习惯、习俗、实践。遵守规则的语言游戏活动必定构成所属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中的重要习惯和习俗。一个游戏、一个语言、一条规则,是一个制度。语言游戏根植于生活方式之中。语言是由游戏构成的,语言游戏是由相关的语法规则及其遵守来刻画的,而语法规则及其遵守均根植于生活方式之中,因此语言游戏,进而语言,根植于生活方式之中,语言是一种人类生活现象。语言的说出是一个活动或一个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ibid,1244-1247) “方面知觉”恰恰是源于生活方式的“语言游戏”的结果。
保持其他反应条件不变,母液(补充至第1次加入溶剂的量)循环套用,对产品收率和产品含量的影响如表3所示。
三、结 语
维特根斯坦哲学,无论早期提出的“语言图像论”,还是后期提出的“知觉方面论”,都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语言的经验观、凸现观和注意观。意义基于人体体验;意义在人们的头脑中;意义是命题意义和识解意义方式的结合。语言不是自主的认知能力,实际上,语言能力涉及其他的心理过程和认知能力;语法是概念化,语言的意义基于人们的实践;语言知识来源于语言使用。心智原本就是基于身体的;思维都是无意识的;抽象的概念大部分都是隐语性质的。维特根斯坦哲学催生了20世纪以来的两大哲学思想流派:逻辑经验主义和日常现象语言哲学,其基本思想是认知性质的。
参考文献:
[1]穆尼茨.M.K.当代分析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2]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M].陈嘉映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张学广.维特根斯坦:走出语言囚笼[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王 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Barlett,F.C.Remember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9]Taylor,J.R.1995.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Clarendon Press.
[10]Gardenfors,P.,1999,Some tenents of the Mind.Cambridge: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Gibbs,R.W.1999.Researching Metaphor.In L.Cameron & G.Low(eds.).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CUP.
[12]Lakoff,G.& M.Johnson.1999.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
[13]Fillmore,C.J.1997.Meaning as conceptual structures.In M.Carrier & P.Machamer(eds),Mindscapes:Philosophy,science,and the Mind.Pittsburg University Press.
[14]Lakoff,G.1987.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Croft,W.& Cruse,D.A.2004.Cognitive Linguis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Jackendoff,R.1983.Semantics and Cognition.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17]孙 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8]Ungerer,F.& Schmid,H.J.2001,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ThePhilosophicalEvolutionFrom“LanguageImageTheory”to“AspectPerceptionTheory”——A Study of Wittegentein’s Cognitive Linguistic Thought
YU Jinlo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Guangdong 510521,China)
Abstract:The early representative work of Wittgenstein is OnLogicandPhilosophy,his later representative work is OnPhilosophy.The former focuses on “language image theory”,and the latter “aspect perception theory”,which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his theor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philosophy thought which Wittgenstein embodies in the development from language image theory to aspect perception theory.
Keywords:Wittgenstein;cognitive linguistic philosophy;language image theory;aspect perception theory
中图分类号:B56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19)04-0122-07
收稿日期:2018-05-20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规划项目“内地高校港澳台学生与大陆师生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问题研究”(编号:12YJA740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1612362)
作者简介:余锦龙(1972-),男,安徽人,哲学博士,法学博士,广东金融学院“一带一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学术负责人。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
(责任编辑:余小江)
标签:维特根斯坦论文; 图式论文; 语言论文; 图象论文; 意象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欧洲哲学论文; 欧洲各国哲学论文; 英国哲学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论文; 2012年教育部规划项目" 内地高校港澳台学生与大陆师生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问题研究" (12YJA7400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项目(21612362)论文; 广东金融学院论文;